战国万人敌(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924

  “此时攻蔡,的确是个好机会。”
  只是,公子巴还是相当的担忧,跨境作战,而且才刚打完一个宋国,就要去面对蔡国,胜就罢了,输了怎么办?
  但是看到李解风轻云淡的模样,公子巴心中暗忖:其中莫非还有深意?
  于是姬巴小声地问老板:“首李可是还另有因由?”
  “听说陈侯嫁女息侯,此女陈国绝色,既然被我知道,自然不能放过。”
  “……”
  而且李县长已经想好了,等明天就跟列国大夫和将军说,自己准备攻打蔡国,还要当着宋国使者们的面这样宣布。
  理由就是现成的,蔡国欲图破坏逼阳之战后来之不易的和平!
第223章
喜从天降
  逼阳城列国使廨区,许国人再拿到一笔奖赏之后,第二天又找到了沙东。
  “沙君!我等……我等……不知……”
  作为许国行人,外交权其实早就没了,大部分时候许国的外交就是交给了郑国。主权也不完整,大量地方贵族的采邑被郑国蚕食鲸吞,甚至连列国以前朝觐周天子时候的休息站,如今也是郑国在打理。
  可以说旱涝保丰收的收入,基本没剩下什么。
  此刻,郑国再次入侵许国,反而给了这些落魄贵族们一次显露外交权力的机会。
  “不知诸君所为何事?可是有何难言之隐?”
  “许国弱小,备受大国欺凌。今见傅人前赴后继,心中羡慕……”
  沙东将笔搁置在了办公桌上,然后正视着这些欲言又止的许国人:“诸君是想复国,还是想借兵?”
  “借兵!”
  “复国!”
  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几个许国人眼神殷切,但又相当的窘迫。
  沙东不傻,能够猜到这些许国人的想法。
  这一次郑国搞不好就是奔着“灭社稷”去的,许国前前后后遭受郑国二十余次入侵,其中一半是被灭国的。国君屡次三番逃跑外国,许国大部分国君在位时期,都是在国外寄人篱下,乡土情结既浓烈又淡薄。
  很矛盾,但也是现实。
  “不若诸君同谋交谈一番,说说看,许国如今是何境况?”
  言罢,沙东招了招手,喊道,“备茶。”
  “是!”
  警卫员立刻出去拿了茶壶进来,一只只陶制茶杯摆放在了茶几上,许国人原本想要跪坐,只是办公室里只有椅子。
  藤制沙发上,还有蒲草做的软垫,坐上去并不难受。
  五个许人有些拘谨地坐着,有的双手放在膝盖上,有的则是手指绞在一起,还有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总之很别扭很不习惯。
  “喝茶,这是五湖茶,吴国最好的茶。”
  “多谢沙君。”
  吴人有的方言说“茶”和“蛇”的发音类似,所以许国人听了之后,总觉得怪怪的。
  喝了一点茶压压惊,许国人有些忐忑不安,毕竟面前这个沙东,乃是大吴国江阴子的左膀右臂,是真正的“大人物”。
  像许国这样的小国,沙东一个人就能灭了。
  “前有吴晋会盟,晋公子小雀过境入徐之后,郑国发兵攻许。原本君上欲往晋国求援,奈何晋国国内纷纷,无暇理会小小许国。有心面楚,然则蔡国从中破坏……”
  “蔡国?”
  “正是。”
  “蔡国……”沙东念叨了一会儿,顿时大笑,“哈哈哈哈哈,诸君,正可谓喜从天上来也!”
  “这……沙君何故嘲讽我许人处境?”
  “我非嘲讽许人,乃是讥笑蔡人不知死活不知仁义,诸君既在逼阳,已见义士烈烈,今有冤枉,不若告知于天下。天下义士,必成助力!”
  “这……”
  一群许人抱着陶制茶杯,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懵懂的则是偷偷地多喝了两口茶。反正他们也发现了,茶稍微喝完一点,旁边的警卫员就会过来倒茶。
  服务挺好的。
  要说高兴,沙东当然应该高兴,老大李解已经决定搞蔡国,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加上劳师远征,不仅仅是后勤上的压力,士兵作战时候的“正确”,也是尤为重要。
  当远征成了不义之战,那么哪怕是霸主征讨小国,需要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打到最后,胜可能会胜,但收益却会非常非常的低。
  而远征有了一个正义的口号、理由,这就能成为大多数士兵的内心坚持。
  师出有名的重要性,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一旦士兵觉得自己参加的战争,高投入之后不但没有回报,只是平白地流血牺牲,那么就会强烈地自我怀疑。
  这是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
  “诸君何不将许国遭遇,书写成册?”
  言罢,沙东连忙拿出几本空白本子,递交到了几个许国人手中,然后循循善诱道,“诸君将心中愤懑写出来,我再前往上将军处汇报,‘舍生取义,前赴后继’!”
  “当……当真?!”
  “当真!”
  许国人这次过来找沙东,也就是那么一试,成不成其实没抱多大希望。
  毕竟许国地处中原,属于中原的“中原”,当年周天子强大的时候,列国诸侯朝贡,尤其是东南方的诸侯,都要先行在许国停留。
  略作休整,调整心态,准备妥当,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等待周天子的召见。
  也因此,当年许国和曹国一样,都是属于发达的经济中心。
  曹国是因为大国贸易和地理环境优越,许国则是跟大国贸易无关,纯粹就是政治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
  其中一项重要收入,就是给列国在许国地盘上的“朝宿之邑”,提供相当不错的服务。
  每年诸侯入贡,光服务业就能大赚。
  只是随着周天子的逐渐落魄,朝贡也逐渐流于形式,乃至到最后形式都没有了。列国给周天子断供,成为了日常,最后“朝宿之邑”也是名存实亡,这种特殊的商业活动也就衰退了下来。
  许国的落魄,可以说跟周天子的兴衰息息相关。
  长远来看,只要周王室不能够复兴,那么许国早晚都会灭亡。就算没有郑国,也有蔡国、陈国、宋国、楚国等等国家可以吞并它。
  此时许国人的所有努力,就是求活求存,而且是苟活,能苟着续命一代人就是一代人,至于屈辱不屈辱的,这时候的许国贵族,脸面上的东西也不怎么看重。
  否则也不至于动了歪脑筋,没饭吃就去别家大使馆偷东西……
  现在求到沙东这里,五个许国行人,根本没抱多大希望。
  甚至脱口而出“借兵”“复国”,也没有想过自己国家能够掏出多大的代价。
  整个许国想要保全,大概也就是生不如死。
  纸张是现成的,笔是毛笔,给他们硬笔,许人也用不来。
  许国人将种种对郑国的抱怨和愤怒,都写在了纸上,同时也顺便把趁火打劫的蔡国婊了一通。
  同时许国人还表示,自己正在游说晋国、秦国、楚国,然后已经有人前往卫国,准备让卫国从中斡旋,使得郑国撤兵。
  拿到这些“控诉”之后,沙东立刻将纸张带到了李解那里。
  “这许国居然被郑国干了二十多回都没死?这菊花都烂了吧?”
  “?????”
  旁边正在办公的大舅哥商无忌一脸奇怪,完全没听懂妹夫在说什么。
  今天李解原本打算在晚宴的时候,宣布要干蔡国,毕竟之前有人当中行刺,这个行为是相当恶劣的。
  李县长有理由愤怒,也有理由报复,这一点,列国大夫和将军们不会不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