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924

  不过好不好也得看实力,国际巨头之中,同样进入万年的,还有齐侯,正常情况下,齐侯是不会在七十二岁的时候,还要折腾一下。
  但李某人挑逗蔡姬的这一瞬间,等于就是在疯狂抽齐国的脸,疯狂抽老牌霸主齐侯的脸。
  七十二岁的国君,的确可能不会因怒兴兵,但有些时候,你自己并没有怒,但也得表现出来“怒”。
  否则以后的齐侯,岂不是都要表态:寡人的女人,大家随便玩,不要客气。
  主辱臣死!
  原本李专员的确是想偷偷摸摸地跟球童交流交流草皮对球技的几种影响,但是想想,凭什么啊,你是大齐国际,我他娘的现在也不差啊。
  还能在老妖怪临死之前,让老妖怪放心。
  毕竟,李某人招惹了齐国这样的霸主,没有吴国撑腰,他一个人压力好大的。
  “此间私密之事,上将军若要宣扬于齐国郡都,老夫却有些许熟人。”
  “不过……”
  上蔡大夫迟疑了一下,“还需请出几人,以助老夫。”
  “这是为何?”
  “上将军,老夫七十有六,岂能再往齐国?倘若死在路上,只怕误了上将军的大事。”
  “……”
  看老头子这么看淡生死的,李解顿时佩服无比,冲他拱了拱手,道,“少待便有一篇文章,我先去糊弄蔡芙,抄录之后,再给老君。”
  “老夫先行前往汝北一趟。”
  “啊?!怎么还要去汝北?”
  “这数人,都在平舆郡,老夫略作乔装,有陈安护送,倒也无妨。”
  “这……这不要紧吧。老君,此去蔡国腹地,必有危险啊。”
  “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上蔡大夫就傲然大笑,看着李解,“上将军,非是老夫夸口,老夫于蔡国郡县之间,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面……面子……”
  “不错,面子!”
  说罢,老头子冲李解略微拱手,旋即拄杖而出,然后喊道:“陈安……”
  “到!”
  咣叽一声,就见一个身手矫健的青年一边穿着鞋子,一边跳着过来,“老祖有何吩咐?”
第334章
李解说得对
  “上将军,这陶渊明……为何老夫不曾听说过?”
  “皋陶氏之后,没听说过正常,晋国这么大,老君你都去过?肯定有不知道的在野遗才嘛。”
  “晋国诸郡,老夫倒是真的都去过。”
  “……”
  这天还能聊吗?
  李专员抓耳挠腮,然后道:“你就当有这么个人,晋陶渊明……不是晋国的,还能是哪里的?我在吴国遇到的,这总行了吧。”
  见李解耍赖,上蔡大夫当然也没啥办法,抖着手中的纸,感慨道:“此类文字,倒是不曾见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读到这里,上蔡大夫皱着眉头,“上将军,这自李唐以来,这个李唐……”
  “陶唐,陶唐,帝喾之后,帝喾之后啊!我这是笔误,毕竟我姓李,写起来有点顺手。”
  “……”
  “可是老夫也未曾听说,帝喾之时,独爱牡丹啊。”
  “就当三皇五帝爱牡丹不行吗?”
  “行。”
  糟老头子一脸的狐疑,寻思着这文字古古怪怪的,但确实文风清丽,有很微妙的别致感。
  最重要的是,立意很高,这让上蔡大夫很欣赏。
  只是这么立意高的文字,动机却很下三滥……
  “上将军,此谓《爱莲说》?”
  “对!”
  为什么是“爱莲说”,不是“爱菊说”呢?
  因为蔡侯的细妹蔡姬,她叫蔡芙,“芙蕖”为莲,李专员能知道关于莲花的吹牛逼文章,也就这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李专员寻思着,这“晋陶渊明”,当然就是晋国的陶渊明啦,问什么问?屁话多。读书看重点,不要在意细节!
  “志存高远之文字……上将军,孰为可惜啊。”
  “可惜什么?不可惜。只管用。我爱不爱蔡姬?爱啊,她这么漂亮,身材还挺好的,皮肤也挺好的。既然爱,那当然是《爱莲说》喽。”
  “……”
  无声地叹了口气,上蔡大夫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心中还是相当的惋惜:可怜此等文字矣。
  有心说李某人这是侮辱斯文,但上蔡大夫寻思着,他要是这么骂李解,估摸着李解还挺得意。
  “那……老夫这便去安排了。”
  “老君只管忙,只管忙。”
  要说上蔡大夫的业务能力,还真是牛逼。到了平舆西,没到驻马城,寻了一处有山有水的村邑,那地方剑士不少,哪怕是农夫,也很是脾气激烈,到了地头,上蔡大夫说是需要一些人手,前往齐国做事。
  然后就有好些个地里收稻的,把农具一扔,洗干净脚上的泥巴,跟着上蔡大夫走了。
  这些人,居然都是士人!
  避世于此,以待时机。
  一般人是请不动他们的,因为什么才叫时机,这些士人自己说了算。
  他们可以在蔡国出仕,也可以去外国。
  不过上蔡大夫来了之后,就很直接地说了一句:给老夫一个面子,帮忙走一趟齐国,有一个要紧的活儿,需要精明强干之人,才能搞定。
  然后这些家伙,就卖了上蔡大夫一个面子。
  至于蔡侯……那是什么玩意儿?
  白邑城东北小城,有个中年士人毕恭毕敬地站在上蔡大夫跟前,来白邑的时候,还是农夫打扮,此刻,却是儒雅飘逸,腰间还配有一柄宝剑。
  “东郭亮,见过夫子。”
  “此乃前往齐国散布之文字,且先过目。”
  “善。”
  接过一张A4纸,中年士人先是打量了一下纸张,有些诧异,然后才看着纸上的文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片刻,他便将这张纸还给了上蔡大夫:“已经记下。”
  “善。”
  “此去齐国,须令历下、临淄国人沸腾,欲除上将军而后快!”
  “可。”
  中年士人和他左右两个武士,都是神色淡定地行了一礼。
  “齐国兴兵,便是事成。”
  “谨记在心。”
  “这是两千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