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924

  不重,但是哗啦啦作响,抖开口子一看,皋鼬力夫整个人像是炸毛一样:“啊呀——”
  猛地抬头,瞪圆了眼珠子看着陈国人,又猛地低头,再次打量着口袋中的东西。
  “这、这……”
  “前来之时,受上将军嘱托。”陈国人说着,还朝着南方拱了拱手,“成或不成,些许礼物,先交个朋友。此等五色灵珠,产自东海深处,唯上将军如此英雄,方能收获些许。”
  “久闻江阴子同泗水君亲善,乃是泗水君之好友,不曾想,东海之君,亦是友朋?”
  “呵。”
  陈国人懒得解释的样子,只是又问了一句正在数着五彩玻璃珠玩的皋鼬力夫,“力夫以为上将军之诚意,如何?”
  “如此诚意,当真深刻,当真深刻啊!”
  两根手指夹着一颗赤红如火的玻璃珠,这一枚玻璃珠做得不太好,气泡很多,但正因为里面有气泡,反而让皋鼬力夫惊为至宝,这要不是从东海弄出来的,还能从火里烧出来的不成?
  想到这里,皋鼬力夫顿时暗忖:久闻吴国李解有神异,莫不是真能通神显灵?若是如此,当说动“客兵”诸将,投效李解才是!
第359章
战争野狗
  “先生,这皋鼬力夫,非是郑人,听其口音,仿佛是秦人?”
  换上陈国服饰的公输先生微微颔首,目光看着逐渐走远的皋鼬力夫:“汝所言非虚,此人确为秦人。”
  “秦人……竟在郑国为‘客兵’之随军商贾?”
  这年头因为晋国的封锁,秦国的东部军事压力空前的大,之所以“吴秦之好”能够迅速推动,除了秦国国内的高层需要喘口气之外,还迫切地需要一个渠道来缓和跟晋国的关系。
  作为老牌霸主,晋国真正牛逼的地方,不在于他的影响范围广大,而在于楚国都这么牛逼了,结果大部分时间还是被晋国压着。
  而晋国在压着楚国的同时,还能让秦国不得东扩,更牛逼的是,期间晋国还组团殴打过郑国、卫国、宋国、吴国,唯一受挫的一次,就是跑吴国面前装逼失败。
  这次装逼失败的后遗症也的确大,使得中原列国都逐渐缓和过来,该膨胀的膨胀,该嚣张的嚣张。
  也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奇葩战争,比如两次逼阳之战。
  晋国有意无意的影响力,着实改变了不少国家的国内政治生态,乃至影响到了基本的国民经济模式。
  秦国现在主要靠互市贸易以及对外掠夺,然后把控昆仑贸易通道,做了中间商,赚取不算丰厚也不算微薄的差价。
  这是个体力活,想要维持贸易路线,没有点军事实力根本行不通。和中原列国占据了肥沃土地,随便种个几十万亩地就能过个肥年比起来,秦国的底层简直是疲惫到不行。
  他们要承担的军事义务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的事情,不出战就是被战,不打死别人就是被别人打死。
  而老秦人又比较倔强,晋国封锁归封锁,秦国还真不怂晋国,该怎么着就是怎么着。
  你国家层面上能封锁,有种把秦国周围盖一圈围墙,不让民间产生交流!
  实际上靠着“外汇”,秦国的“外汇经济”其实也还好,情况和齐国的“技击”出国打工有点类似。
  不过齐国的“技击”表示小爷我凭本事挣的钱,小爷我在国外就花了,汇款回国?你特么闹呢,你齐侯家里这么多漂亮小姐姐,也没说贡献几个出来让大家伙儿爽爽啊。
  呸!
  和齐国“技击”不同,秦国的民间武装……在这年头,相当的奇葩。
  他们特爱国。
  除了国内的一定免税免赋特权之外,秦国的武士阶层跟统治者之间,更多的是“合伙人”关系。
  甚至还会出现极为奇葩的一幕,比如秦国国君带着几个护卫,跑城外哪个村子遛弯儿,碰见个老头儿,就打招呼:哥,吃过了没?
  人村里的老头儿还真敢应这一声“哥”,然后笑呵呵地表示刚吃过,接着邀请秦君一起喝两杯浊酒,瞎鸡儿吹牛逼,毫无贵贱别离。
  但实际上这样的老头儿还真不是“贱人”,而是退役的老牌“锐士”,也算是武士的一员,秦国的基层,全靠这些一代代跟着国君一起打拼的老兄弟在把控着。
  这些武士对国家的热忱,根源就在这里。
  家国一体。
  也是为什么晋国把秦国的天然关隘都占了,结果秦国还挺能硬撑的,好几次都迁走了国都,最终又把国都迁回了前线。
  天下大国之中,唯有秦国的国都,离前线只有一百多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国的武士阶层,在列国游历的数量,其实也并不少,有些还能混上高位,成为霸主级大国的大夫,也不在少数。
  典型就是吴国淮县县师,此人就是秦国“锐士”出身,却成为了吴国的大夫,还帮吴国稳住了淮下局面,哪怕“盐城之乱”的时候,羿阳君姬玄的军队都围住了淮县,此人还照样天天吃烧烤。
  一个字:淡定。
  老秦人表示什么风浪没见过,不就是围城嘛,围首都见过没?!哥是吓大的?!
  又因为秦国武士的职业特殊性,所以大多数在外的秦人,大多数从事的职业,都是跟战争有关。
  除了战争贩子之外,还有各种战争野狗,雇佣兵中赚外汇效率最高的,除了燕国武士之外,就是秦国武士。
  此刻,当公输先生跟几个随员解释了一下皋鼬力夫可能的来历之后,有个燕国武士很是奇怪:“先生,若如此,秦人何必冒险背叛郑国?”
  “此言差矣。”公输先生摇摇头,“于秦人而言,何谓背叛郑国?不外是郑侯出财帛,秦人为兵卒,两不相欠。如今郑侯结盟蔡侯于城颍,因得蔡国兵力,便不愿再用‘客兵’而下新蔡,这才致使‘客兵’聚于皋鼬、胡城之间。”
  实际上情况比公输先生说得还要复杂的多,小批量的“客兵”,其实已经在联络下家了,除了一部分郑国的老客户还等着,有些准备赚快钱的,根本没耐心跟郑侯消磨人生。
  现在别的不好说,找个地方打仗那是真不缺。
  一个矛头,一根竹竿或者木杆,再来几套衣服,几双鞋子,还有一点点干粮,这就是秦国武士的配置。
  真要说装备如何,那完全没什么好说的,但要说给钱足了卖命,那还真是不含糊。
  只要钱到位,流血什么的,小意思了。
  “如先生所言,岂非此次行事,成算极大?”
  “正是。”
  公输先生面带微笑,拂须看着食肆之外偷偷观察他们的本地人,“以往郑侯用兵,大多攻略一地,分十之一二以赏‘客兵’。倘若再有斩获,也多是‘客兵’所得归‘客兵’所有。只是‘客兵’以兵甲为业,岂能躬耕于阡陌之间?再有斩获,倘若金银尚好,若是器物、木料、宝玉之类,这便要用到皋鼬力夫之流。”
  皋鼬力夫这种人,就是典型的随军商人,跟从的军队战胜之后,他们就把那些大头兵难以脱手的东西购入,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渠道卖出,一进一出的差价很大,利润极其丰厚。
  但是大头兵想要变现,难如登天,还不如卖给皋鼬力夫之流。
  再比如土地,很多雇佣兵要土地完全没用,土地可以耕种不假,但没有所在国的免税政策,他们这种大头兵,种一辈子地,五六成都是土地所在国的。所以赏赐土地,往往还要伴随着爵位等等政治、经济特权,否则毫无意义。
  看天吃饭的年月里,到哪儿谋生都跟卖命差不多,种地农夫难道就比卖命的战争野狗要轻松得多?
  见惯了厮杀和你争我夺的雇佣兵,反而看得更透彻一些。
  只要钱,别的免谈,哪怕赏赐个极品美女,那也是卖给大人物继续换钱。
第360章
早做决断
  不羹城城南泜水之畔多有逆旅、客舍,连绵成片直通码头。
  泜水之上,除了津渡之外,夏末秋初的时候,就会架设浮桥,此时架桥比较稳,能通大车,两千斤的货在上面走,也是问题不大。
  此刻,一家民宅码头处,栈桥两边停着七八艘小舟,舟上陆续下来二三十个人,都是持剑武士,有两个手中攥着的,甚至还是最近形制的吴钩。
  弯弯的剑鞘,在众多的佩剑中,极为养眼。
  而这两人,显然地位也是最高的,等他们两人上了栈桥之后,剩下的人才慢慢地跟了上去。
  栈桥联通的岸上有一条土路,扭曲地隐没在芦苇荡和蒲草之间,穿梭过去,才看到一处庭院。
  门口草庐一侧,栓马桩有十几匹马,除此之外,一字排开的马车被停靠在了一侧,木栅栏外头,满满当当的大车,看上去就像是又增加了一堵墙。
  到了庭院中,有人看到了来者,顿时起身迎接。
  为首之人正是皋鼬力夫,见了来人,立刻恭敬地行礼:“皋鼬力夫,见过左趣马、右趣马。”
  “两位趣马远道而来,我辈荣幸之至!”
  “两位趣马请!”
  ……
  簇拥之下,两个腰佩吴钩的士人并没有面有得色,反而还礼之后,这才邀着众人一起入内。
  主座空出,两人分坐左右,仿佛中央有一个虚空的君主坐在那里也似。
  “诸君所托,我二人已然知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