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924

  军方的人对太宰子起其实挺感激的,吴威王勾陈起家之时,军队架构还相当的粗糙,直到子起接手“王佐”之位,系统地优化了军制,这才有了王畿六师。
  而王畿六师并非是吴国的全部战力,子起为了保证吴威王勾陈对军队的绝对掌控,边军和中央军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年限一到,边军就要轮值王畿六师。
  这个轮值,在当时被称作“轮番法”,几乎所有能打的边军将领,都在吴威王勾陈驾前听命当差过。
  而同样的,王畿六师一定是久经沙场的老卒。
  加上王畿六师的出身选拔,更使得吴威王的威权,能够深入到基层。
  从王畿六师退役的老卒,往往都成为了邻里之长,对王命号召,是尤为强烈的。
  这也是吴威王勾陈在仓促之间发动灭国之战,却四面八方响应号召,原因就在于这里,威权下放到了基层。
  但整个架构,是子起在历代前辈的积累基础上,最终完善的。
  至于说整个吴国的变法,因为吴国地方特殊,民族林立,地理割裂,想要总体变法,这就超出了子起的能力范围。
  本质上来说,吴国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很混乱,但是为战争服务的话,相对列国来说,又绝对算得上高效。
  吴国老牌军头,对吴威王勾陈肯定是无脑跪舔,但是对太宰子起,同样也是相当的尊敬。
  “夫子,太宰来过会稽山,此事可要告知于姑苏?”
  会稽城内,工虎衙署之中,长子神色郑重地询问。
  太宰子起的身份特殊,如果真要是返回吴国,影响绝对剧烈。
  “法家之徒,无君则亡。不必理会……”
  工虎摆了摆手,心绪也是复杂,离开了自己服事的君王,子起这样的人,往往都是死路一条。
  想要子起死的姑苏勋贵,不计其数。
  “嗨。”
  ……
  “此去邯郸……也罢。”
  原本还想说点什么,但在邗邑,子起还是跟儿子就此告别,该嘱托的,也已经嘱托下去。能不能在吴国开枝散叶,他其实也帮不了什么。
  “夫子好走。”
  挥了挥手,搭船离开了邗邑,吴舟摇曳,奔着北方而去。
  如今子氏在吴国,算是彻底地衰败了下去,但衰败归衰败,并没有灭亡,依靠着江阴邑,还是能够稳稳当当地发展,也不用担心一朝覆灭。
  吴国也不是撮尔小国,只要家传还在,总能有机会重新振作。
  算起来,从无根浮萍,到如今在东南霸主之国中有尺寸屈身之地,子起的成就已经相当的让人羡慕。
  列国外来的公卿大夫,凡是涉及到“变法”二字的,不是身死族灭,就是流亡国外,善始善终者,少之又少。
  子起作为有名的“佞臣”,能够在恩主亡故之后,还能保全家族,确实相当的了不起。
  邗邑码头,水寨之上将望远镜收起来的商无忌一脸震惊:“太宰起?!”
  看到太宰子起,简直把他吓了一跳,只是看到子起驾船北去之后,商无忌这才松了口气。
  现如今想要子起死全家的姑苏老世族多不胜数,原本子起消失,又有李解庇护族人,那么还能睁一眼闭一眼,要是子起突然冒出来,那就是让老世族们迫不及待地要出来算总账。
  杀全家,都是基本套路。
  搞不好还有老大夫咬牙切齿地露出微笑,说是贤君名臣一场,得让太宰老大人去泉下继续服事大王啊。
  这种缺德事,干起来不要太轻松,还冠冕堂皇理由充分。
  好在子起也是知道危险重重,非常低调,从邗邑直接就走人,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
  “老奸就是老奸啊!”
  商无忌相当地感慨,和子起比起来,延陵运奄氏的那帮老东西,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两相对比,又想起了自己的艰难遭遇,商无忌顿时代入到了姑苏老世族的一方,老世族有多想弄死子起全家,他就有多想弄死延陵运奄氏。
  “呵……”
  吐了口气,平复了烦乱的心绪之后,商无忌这才淡定了许多,“姑苏诸事,跟我江阴无关啊。”
  关于姑苏那边重新“排排坐分果果”的事情,李解一点兴趣都没有,他现在只想大搞基建,尽快把江北沿江土地开发出来。
  江南能够让他伸手的土地,实在是太少,最多就是借用商无忌的名义,一波把延陵运奄氏干死,但很容易让王畿地区的老世族们跳脚。
  自己没必要做那条鲶鱼,由得王畿咸鱼们自己斗得趴下来。
  李解也相信,这帮狗东西,肯定是一个个想要来拉拢他,不过他只要人不回姑苏,就是万事大吉。
  他是谁?
  王命猛男江阴子之外,还有一个身份。
  他野人啊。
  野人无礼,天经地义!
  “商君,可要告知于首李?”
  “即可‘舟传’淮中城!”
  “是!”
  逗留邗邑许久的商无忌,此刻除了要联络姑苏淮上之外,还要负责调动物资,从江北地区运往淮中城。
  除此之外,作为李解的大舅哥,眼见着外甥或者外甥女就要出生,他必须得表现一下,按照商无忌对李解的了解,商小妹生的儿子或者女儿,在李解那里,肯定也会有一份不错的家业。
  就算比不上李雷的雷邑,但也不会差太多。
  “呼……世道艰难也。”
  摸了摸脑袋,曾经的延陵美男子,此刻也是有些憔悴。
  为了开辟马场,邗邑以东的大量沼泽地都要重新清淤掩埋,今年已经有一队“特种勇夫”过来试运行,马场有挽马两百多匹,还有骡子四十多匹,加上捕获的野驴有二十多头,存栏的驮乘类牲口,也算是相当的可观。
  至少邗沟运力不济的时候,商无忌也能组织马队,单次运输千几百石还是没问题的。
  只可惜道路破败,往来淮县的风险依然很大。
  不过为了阴乡商氏开枝散叶,大舅哥商无忌依然斗志昂扬,在江阴邑这奇葩体制之下,努力工作,总归是有回报的。
  更何况,除了努力工作获得的微末回报之外,妹妹毕竟是老板的小老婆,有这层关系在,至少也算是少奋斗了九成九。
  想到妹妹,大舅哥商无忌紧紧地握住了拳头:“一定要是个外甥啊!”
  夏天逐渐过去,临近秋收,白沙村中挺着大肚子的商小妹走路越来越吃力,整个人都浮肿了不少,只说肚子大小,比美旦怀孕的时候,还要大得多。
  “阿姊,腰酸背痛腿抽筋……”
  一脸委屈的商小妹看着美旦,两个美婢忙着给商小妹揉捏小腿肚,怀孕之后的静脉曲张,让商小妹只觉得丑爆了。
  “再忍忍吧,你这肚子这般大,怕是不止一个……”
  美旦笑着摇摇头,轻轻地抚摸着商小妹的发丝,一脸的欣慰。
第400章
一条擦汗的毛巾
  淮中城校场,沉重的喘息声传来,正在减脂减重的李解顺便又做了一组俯冲飞鸟,随后慢跑校场两圈,这才结束了运动。
  “首李。”
  鳄人亲卫给李解递上了毛巾,这毛巾价格极为昂贵,因为用到了木棉混纺。
  此时木棉的名称极多,楚国所属的蛮夷,称之为“斑枝”,比如百濮、巴国等部族,有些就以“斑枝”为营生,专门提供“斑枝”丝给楚国。
  而楚国,就用斑枝丝,加工成御寒袄。
  楚国的御寒袄卖到洛邑,因为往往在外层附着吴锦或者其它丝绸,也多有称作“金缕”。
  只从名字,就知道它价格极为昂贵。
  吴国称呼木棉为“若木”,也就是李解读书时候学古诗,有句“无边若木萧萧下”里头的若木。
  姑苏的木棉极少,但越国的木棉极多,只是木棉加工不易,但在李解这里,却不是什么问题。
  试制了一批木棉布,只要原料足够,江阴邑的水力纺车,一台机子,一天能加工纱锭一百二三十斤,差不多就有十匹布的用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