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924

  只是说列国贵族眼中的人口,从未包括野人、奴隶,这些玩意儿,能算人?都是消耗品。
  但在李解这里,只要是“恐怖直立猿”的后代,能用,就是好东西啊。
  之前六、巢等地的士族,也是想要投靠李解来着的,但怕自己家当不够,拿不出手,到了王命猛男这里丢份子,所以就比较的含蓄比较的羞涩。
  谁曾想老公叔回家一趟,就说这事儿哪儿有那么麻烦,人上将军要求低得很,有牲口就行。
  士大夫们一寻思,这猪狗牛羊自家可能不多,可奴仆还是有不少的。
  横竖都是找个路子,在哪儿养活不是养活?
  然后士大夫们跟自家门客还有仆役们商量了一下,说现在的情况呢,你们也看到,经济不景气。淮水之前发了飚,然后又有大洪水,粮食减产严重,大家要活命,还得看大吴国际的李总啊!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只要去了李大善人那里,那肯定是饿不死的。
  门客们寻思着这他妈不是糊弄人么,拍拍屁股就走人。
  上哪儿混饭不是混饭。
  仆役、奴隶们就琢磨了一下,问主人,说这大吴国际的李总,他厉害吗?
  那必须的!
  走你。
  对好些个士族而言,此刻就是转嫁经济危机。
  自然灾害导致了粮食减产,粮食减产导致了粮食危机,粮食危机导致了整个家族的财政危机,一个个家族的财政危机,变成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
  整个淮水两岸,能平事儿的,目前谁都看得出来,除了大吴国际李总,根本找不出第二家来。
  就是原先嚣张跋扈的楚国,也不行!
  而人们眼中的大善人李总,一看这些个保护费、物业管理费、卫生管理费……居然都是好东西,顿时大喜。
  士族之家的仆役、奴隶,质量可比荆蛮、淮夷强多了。
  通常来说,这些仆役的执行度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容易管理。然后哪怕是奴隶,一年以上的,都有相当不错的农事经验,如果没有从事农事,往往也有放牧、砍伐、土建上的工作经验。
  这种人,比荆蛮、淮夷那种需要从头开始培养,要容易得多。
  之前李专员问水寨奴工熟练工的问题,其实这些熟练工,要说造船经验,那是一概都没有。
  但是木工上的工具,却多多少少接触过。
  其余没有接触过木工的,则是被李解安排到了淮中煤矿,这个“超级煤矿”足够李专员用上几代人的。
  尤其是开采难度相对较低,除了淮中煤矿,唯有鸠兹以东的衡山山区,才有更容易开采的煤矿。
  但鸠兹以东,是公子卯结庐隐居的地方,李专员要是伸手过去,保不齐公子卯就要盯着,那就没劲了。
  整个淮中煤矿,先期投入的矿工数量大概两千,矿工主要来源,并非是战俘,正是这些跑来投靠李解士族的仆役、奴隶。
  群舒之地毕竟处在大别山进入长江的这一段,周天子还牛逼冲天那会儿,群舒之地的采石业就相当的发达,自古以来的采石行业,让群舒士大夫家族的奴隶,往往都是在石山中劳作生存。
  现在让他们去挖煤,也不过是重操旧业。
  淮中煤矿从正式出煤开始,李专员就开始囤煤,土法炼焦是必须有的,上规模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短期内还只是紧着给小高炉炼铁用。
  铸造铁器比较紧迫的事情,农业、造船业、伐木业……都极为紧缺工具,靠青铜,李专员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而现在,随着相对数量可观的铁器制品投入,生产制造的效率,显然是大大提高。
  “是时候进一步开荒啦。”
  李专员陆续视察了造船厂、木材加工厂、炼铁厂之后,决定正式从新蔡组织移民。
第403章
吴水来信
  一岁多的骡子除了吃就是爱撒欢,干重活的话,还是不行,不过已经可以拉拉小车,两三百斤的货,拉起来跑倒也没问题。
  毕竟这种骡中青少年,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李专员也没打算让这一批骡子就开始做苦力。
  之所以从江阴邑把骡子拉过来,也是为了让骡子提前适应江淮的水土环境。
  万幸,扬子江畔长大的骡子不怕坐船,加上“特种勇夫”一直严格管控饮水,不洁死水是绝对不碰的。
  不过即便是如此,骡子还是有拉稀的。
  总算没死,都挺了过来,这种牲口的耐操性,也算是让李专员开了眼界。
  以前做工头那会儿,他见过好些个小马,蹿稀两天,就直接嗝屁了。
  “这骡子出身时候的属性,肯定是乱点的。”
  看着圈栏中已经开始撒欢奔跑的骡子,李专员很是欣慰,到明年的这时候,他最少能组上一个骡子大队。
  到时候机动力又是大大提高,整个淮水两岸,也不怕楚国回血打过来翻本。
  这年月,战车的用处越来越低,加上两次逼阳之战,吴国野人头子通过防御工事搞出来的奇葩战法,直接让中原“大国”宋国的战车彻底成了摆设,这多少还是刺激到了列国的军事变革。
  不变不行,不变对手有样学样,那不是完蛋?
  跟李大善人那样举二三十国之力修个大工地出来可能不行,但同时临时的防御阵地来反战车,貌似成本也不高。
  而且李大善人在干子橐蜚的时候,不断地调动宋人,牵着宋人鼻子走,也让列国军将们发现机动性的重要性。
  李解伐蔡之战中,机动性的重要,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楚国三城,要说出其不意,也的确是,但要是没有“义军”的机动性,也无法达成战术目的。
  当然列国军将们也没想过自己麾下的士卒,能够迈开两条小短腿跑得跟李大善人一样快,迈开腿跑不过,那就多加几条腿。
  晋国、燕国、齐国、卫国率先加强了骑兵的重要性,甭管马会不会跑死,首先人得不死。
  至于怎么用,再说。
  李专员刺激到中夏之国的原因,还是“义军”在蔡国表现出来的“跑不死”,人比人可能没戏了,那就只好用畜生来比。
  此刻北方列强的特色,就是牲口多。
  像卫国,因为吞并邢国的原因,也吸收了大量邢国的马匹,在保持战车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骑马步兵的数量,增加的相当多。
  只是卫国还没想过骑马步兵怎么用,纯粹是被李解干子橐蜚的那种玩法给恶心到了,先防一手。
  万一吴国新君又是个神经病,动不动要爆种呢?
  退一步讲,就算吴国新君是个正常人,可万一列国又要组团刷吴国这个BOSS呢?到时候可能就要跟李专员碰上,那骑马步兵可能就能克制李大善人的一众小弟。
  凡事往好里想,生活自然也要快活一些。
  “等老子的骡子数量够了,干死楚国这个小婊砸!”
  看着一只只活泼的骡子青少年,李专员很欣慰,今年打过大别山那是没戏了,虽说柏举斗氏的“负箭国士”也被楚国太后给弄死了,但斗氏依然是楚国最强,李专员要在别人主场瞎浪,后勤跟不上。
  淮水两岸最少也要出两茬粮食,稳住了淮水的民心,才能当做跳板,是干死楚国这个小婊砸,还是把蔡国彻底消化掉,纯粹看当时的需要。
  “沙瓜呀沙瓜,你得努力啊。”
  想起了“特种勇夫”沙瓜,李专员很是欣慰,他李某人麾下,人才济济!
  就是苦了李铁柱,估计每个月都被榨干得不要不要的,眼前的几十头骡子,他们的亲爹都是李铁柱。
  不过毫无疑问李铁柱没有辜负它的名字,当真是坚硬如铁,一年多不曾松懈,为李专员的伟大事业,可以说是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
  “报告!”
  正在感慨李铁柱呢,就听外面来了传令兵,有个白沙勇夫气喘吁吁,站在了牲口场的门口。
  “进来!”
  “首李!逼阳急件!”
  “嗯?!难道是妘豹有变?”
  李解一愣,连忙碾碎蜡封,打开一看,才发现这印记和江阴的不一样,而是姑苏的风格。
  “吴水?”
  当初李解随口放了个黑屁,说刺杀小蛇儿姬巳的,很有可能是邢国人。
  但邢国早他妈亡了,邢国人有病啊,还专门出来浪。
  不过当时姑苏宫宿卫吴水大概是没了方向,李解的这么随口一说,成了他和其余宫中宿卫的心灵寄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