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924

  家族生意,就指着这点江阴货来提升逼格,“赤霞”不美吗?“紫霄”不亮吗?
  家中子弟跑去学习《李子兵法》,了不起重伤,要死哪儿那么容易。
  “言之有理,观此等新生,不久之前,还为女兵所败,如今亦能令行禁止,有此精进,着实惊人。”
  不明真相的笨蛋还美滋滋地赞叹,看破的人内心一叹,旋即又是各种暗爽,一起跟着打哈哈吹捧,说什么你家子弟,将来一定能成为国之栋梁,大夫将军不在话下啊。
  跟着李专员一起放了黑皮之后,晋国人现在也悟了,想什么鬼呢,姓李的就算真有什么无上兵法,哪也不能够随随便便传播出来啊,否则他吴国老乡早就炸了。
  现在吴国国内这么淡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姓李的掏出来的东西,不够大啊。
  然而晋国人并不是很清楚现在吴国的状态,并非没有吴国的有识之士寻思着让李解好好地帮扶一下老乡,但没办法,忙着内斗呢。
  而且内斗的烈度,从乡村级械斗,开始上升到了多个村邑组团群战,大量的“庶常吉士”以“百人将”的身份指挥“彻行”。
  五湖地区,只是虞氏、姚氏各支之间的斗争,就已经发展到了千人以上规模的武装冲突。
  冲突中不但使用了弓弩,还有甲具、战车……
  这种状况,换成别的国家,可能已经难以运转。然而吴国是奇葩的,居然还能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把内斗的烈度,再上升一个层级。
  在李专员告知各家老世族,说是二月份回淮中城的时候,太叔卯在姑苏也跟自己的大侄子汇报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大王,五湖诸大夫争斗不休,于吴国而言,可谓乱象;于大王,于社稷而言,可谓幸事。”
  太叔卯毕恭毕敬地对吴王姬虒郑重道,“诸大夫争斗不休,必成僵局,到时大王再来收拾残局,五湖民心,必定归附!”
  “我……寡人虽知有理,可若是争斗不休,岂非折损民力?”
  “以大吴底蕴,耗得起!”
  太叔卯神色凝重看着姬虒,“较之时下折损,大王威仪,才是首重之事!”
  言罢,太叔卯又提醒姬虒:“诸老将虽言忠于大王,然则恩威不显,不可轻信。尤其江阴李解,大王须小心提防,不可召其入姑苏。”
  “这是为何?李解为先王赏识,其忠君爱国之心,世人皆知。”
  “李解虽为先王拔擢于草莽,然则李解是李解,李解之下属,其心未必等同李解!”
  “唔……”
  姬虒沉吟了一会儿,顿时明白过来,点点头道,“若如此,‘淮水伯’之封赏,便遣使前往淮中城?”
  “大王英明。”
  太叔卯点了点头,然后行了个大礼。
第482章
相当的纠结
  “公子!”
  “蓟都如何回报?”
  “北海氏、乞氏皆是惶惶,正四处寻找外援。”
  “外援?”
  “禀公子,公叔雨有意收拢两族田产。”
  “唔……”
  年轻的公子站了起来,他手中攥着一柄旄扇,略微扇动了一下香炉,些微的香气,顿时溢散看来。
  这种好闻的气味,让年轻公子很是享受。
  “彼处门客,多有剑侠?”
  “正是。”
  “吴人杀我燕人,燕人亦能杀吴人。”
  年轻公子面带微笑,手中的旄扇微微一抬,“便去彼处,同悍勇剑侠言语,便说吴人辱我燕人,北海虎蛟纵使罪大恶极,亦当受燕人之罚。吴人……欺人太甚。”
  “嗨!”
  “再领三百金,用以交结剑侠。”
  “嗨!”
  满脸沧桑的武士抱拳行礼,推门出去,便是易都最大的街市,往来人马不少,只是天寒地冻,冰雪未消,一个个还是瑟瑟发抖,恨不得缩成一团。
  “卒帅!”
  “随我前往公叔雨处。”
  “嗨!”
  车马闻动,不多时,就在严实的冰雪地上,辗轧出更深的两道车辙。
  易水两岸的乡市、村邑之间,本土的游侠剑士,最近都是感觉非常的憋屈。不是因为北海虎蛟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破灭,而是北海虎蛟可能会被一个外国人给逼死。
  市井之间,村邑宗社,燕人都在纷纷抱怨,认为吴人太过分了,燕国人的事情,就算是要杀要剐,也轮不到吴国人来指责。
  易都内外上下,别说国君大夫,就是稍微有点见识的野人,都觉得燕国的脸面,被人踩到了脚底下。
  元月的气氛很压抑,本就因为天气原因,使得人群相对集中,偶有外来的消息的传播,顿时在群体中形成了诡异的风气。
  到元月底,陆续又有外国的剑士出入易都,有些行会之中,更是流传着刺杀北海虎蛟的行动计划,更是进一步刺激到了本地燕人的神经。
  二月,一场街头冲突,形成了本土燕人和外国人的激烈厮杀,烈度之大,规模之广,列国在易都的使者都是为之震惊。
  燕国本地参与厮杀的游侠剑士,最少两千以上,而外国剑士数量不可计数,因为群体相对分裂,多者如齐国、晋国有五六百之数,少者鲁国、宋国也有二三十,杂七杂八加起来,或许总数比燕国本土游侠还要多。
  这场激烈无比的争斗,规模大到震惊燕国国君,使得燕国不得不派出军队前来镇压,然后维持治安。
  只可惜,不这样做还好,这样做之后,外国游侠怒火中烧,竟是纷纷选择回乡叫人,又或者直接在附近国家寻找老乡,准备给燕国国君一个教训!
  ……
  新郑,没有国君的朝会上,郑城子的脸色不太好看,这几天跟鲜虞人打交道的郑人,全都奔赴燕国,准备砍死那些燕国本地游侠。
  而燕国本土游侠,则是叫嚣“辱人者,人恒辱之”,更是有人组织刺客,准备前往新郑,打着一劳永逸,让天下震惊,让天下人闭嘴的主意。
  至于怎么让天下震惊,怎么让天下人闭嘴,方法很简单,刺杀李解成功,一切都会回归平静。
  “燕人酷烈至斯?”
  “夫子,此事……江阴子当已知晓。”
  “我郑国如何应对?”
  “何须应对,于我郑国无关。”
  延津大夫更是出列,冲同僚认真道:“此事于我郑国,大有裨益,静观其变即可。”
  现在就算他们郑国偷偷地下手弄死李解,只怕天下人都只会认为是燕国人干的。
  不过新郑这些个追随郑城子,然后刚刚上台的卿士们很清楚,李解是那么容易弄死的吗?
  自从这头吴国禽兽入郑以来,从来都是光明正大大摇大摆示人,生怕没人刺杀他。
  事实上也一直有人刺杀,隔个几天,就有人想要取李解项上人头,好名动天下。
  可惜,没人能做到。
  对李解这条恶狗,郑国的新贵们,心情是复杂的。
  从情绪上来说,这王八蛋把他们国君都抓了,郑国现在就是个耻辱,只是不为外人知晓罢了。
  从理性上来说,郑国新贵们又非常期盼着春天到来之后的贸易。
  颍水、汝水两条水道,显而易见就要发达起来,新贵们只要不是太傻,就能从李解那里换来相当体面的货物。
  便是秦人,都打算在郑国、蔡国设置常驻使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货物运回秦国,然后赚取丰厚利润。
  “过几日,江阴子即将南下,只怕到时刺客云集,如大雨倾盆!”
  “吴解行事诡异,我等……还是不必多想。”
  新贵们内心纠结得要死,盼着李解赶紧死,又舍不得他死,毕竟李解真要是死了,这生意还怎么做?这地位还怎么保?现在郑国新贵们的手段,就是金钱开道,国内各家军将、大夫,全靠“赤霞”吊着,这才隐忍不发,任由郑城子在那里呼风唤雨。
  至于说派出使者,迎回国君郑爽,这破事儿现在压根没人提。
  反正国际上的人都知道,自家国君郑爽,那是为了给吴威王勾陈哭丧去的,说不定悲痛万分,在姑苏一哭就是好多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