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924

  这不符合逻辑啊。
  哪怕是晋国上卿魏操,不断地高估李解的作用,但也不会想到,此时的李解,从来都没有担心过钱的事情。
  黄金没有,抢就是了。
  现金的话,那真是多不胜数,随时可以织,随时可以铸,随时可以开采……
  姬豆子忽然也有点明白,为什么李解入郑之后,珍珠的价钱,似乎都便宜了一些,不是因为珍珠不值钱,实在是珍珠变多了。
  多到可以有贵妇人拿来捣碎了抹脸。
  “昭娘以为……父兄岂能相信?!”
  姬豆子心情相当的复杂,被李解这头禽兽给上了,眼睛一闭,自认倒霉。
  挺到李解败亡,她照样是个好女子。
  卫国公主不愁嫁,更何况她聪慧之名在外,又通文字经典,论谁看来,都是贤内助,去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合格的“小君”。
  现在,姬豆子琢磨着,诸侯要是不提前弄死李解,只怕李解只会更加膨胀。
  江阴禽兽根本没有在两个女人面前遮掩吴国政局变化的意思,现在姑苏王畿地区的政治版图,“河北双璧”是一清二楚的。
  魏昭娘和姬豆子并不会觉得吴国内部太平下来,反而风波诡谲、暗流涌动,最终的赢家……谁得到李解的支持,谁就是赢家。
  外界都道李解是“忠君爱国”,是大王的忠臣,可在“河北双璧”看来,李解最多就是忠于吴威王。
  现任吴王姬虒,小小少年,他算个屁?!
  吴国将亡啊。
  “豆子。”
  魏昭娘没有回答姬豆子之前的疑问,抬头盯着姬豆子,“吾曾听其言‘受命于天’,众鳄人深以为然,楚甪亦以为然……足见其志,不在江湖,而在天下!”
  志向什么的,就是那么一说,李专员其实压根就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受命于天”说出来比较装逼,看上去就很牛叉的样子。
  只是没想到小弟们很受用,而且愿为之而奋斗,那就没辙了。
  正所谓赶上了,那就这么着呗。
  不过俩女人此刻在那里跟空气斗智斗勇,倒也是不亦乐乎。
  姬豆子心情是最为复杂的,她好好的一个卫国公主,原本是要去许国做夫人的,偏偏许国被灭了,灭亡的原因,还不是谁去攻打,而是因为得罪了李解,李解说了一句话,许国自己就经济崩溃,能怨谁?!
  之后谁能想到,李解这头色中饿鬼,为了寻找绝品美色,居然这么有耐心,回家走岔道也要掳掠她,这种感觉,一言难尽。
  当此时,魏昭娘把李解的形象稍微拔高了一点点,丰满了一点点,姬豆子突然觉得,日后的生活,其实蛮爽的。
第508章
说服的原因
  “河北双璧”把某只禽兽的形象加以脑内美化的同时,绛城东郭的江阴会馆之中,乌鳢的笑容越发变态,整个人眉飞色舞,甚至还来了一段楚国的说唱乐,整个会馆内外,洋溢着快活的气息。
  反正魏羽和胥飞的爹妈,都被中行云说动了,剩下的,还管那么多啊,这俩小子还能跑?
  “中行君。”
  又一次宴请宾客的时候,江阴会馆的门头换了,更大气了一些,不过依旧没什么雕琢,还是充斥着拙朴简洁。这种风格,让中行云觉得很满意,认为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中行云哪里知道,这路数无非就是上行下效,李专员这头恶狗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下边儿那些个狗子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没必要拿这个去拍马屁。
  形象工程既然无用,那还有个卵意思,不如省点钱,多攒一点业绩出来。
  乌鳢心情很好,来了一段楚国的说唱乐之后,敬了中行云一爵。
  此时陶爵换了银制的,很给面子,中行云感觉自己真的是受到了重视。
  这江阴会馆之中,虽然傻子很多,但是傻子们舍得花钱啊,完全没有抠抠搜搜的坏毛病。
  “乌君。”
  拿起酒杯,互相敬了一爵,乌鳢这才假模假样问了一句:“还未请教中行君,如何说服魏、胥两家?”
  其实乌鳢就是随口一说,他就是装个逼,好让兄弟们知道,他这个业务主管,那是干正事儿的,那是来划水的吗?兄弟们眼睛可得敞亮啊,到时候回了淮中城,要根据事实来说话啊。
  至于说中行云要不要解释,关他屁事儿。
  岂料中行云还挺有兴致,这次来得人不少,除了魏氏、胥氏的人之外,还有晋国一些头面人物,卿士大佬没有,但乡大夫这一级的,来了有二三个。
  不过因为乌鳢乃是李解的直属,层级上来论,比乡大夫只高不低,所以乌鳢高坐主座,倒也没有说让几个乡大夫过来反客为主。
  来的几个乡大夫,都是绛城附近比较穷的,大多跟东郭乡类似,祖上还行,中间平庸,最后落魄流于世俗。
  想要翻身,都得看运气。
  像中行云这样,游历多年还没死在外面的,本身就是异类少数。
  正常情况在外游历,都是死在外面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诺千金”公子巴,在吴国内部,其实还挺受人吹捧的。
  实在是周游二十六国而不死,要么说明这家伙有钱,要么说明这家伙身体素质好,命硬啊。
  竖起耳朵,几个乡大夫都是倾听中行云高论。
  只见中行云感慨道:“魏、胥两家,非流俗迂腐之辈。主父有刑名之术,主母通两代经典,凡都邑之刑律故事,魏羽之母,多有知晓。”
  这么一说,就有点感觉了。
  乌鳢顿时自惭形秽起来,想他是个什么?狗屁啊。
  连自己的姓氏,那都是偷偷摸摸弄出来的,以前都不敢大声嚷嚷,也就是抱住了老板李解的大腿,这才敢说自己以“乌”为姓氏,然后跑去北方买马,也不怕秦国人打死他。
  现在一听,老板看上的魏羽,居然还是知识分子家庭。
  当然可能是落魄的知识分子家庭,但家里的爹妈,明显是很看重教育的啊,这种学习气氛,肯定是不一样的。
  人和人不能比,一比,心态可能就会炸裂。
  于是乎有点自闭的乌鳢,悄悄地拿起酒杯,抿了一小口掩饰眼神中的不自信。
  自卑,是很难清除的,哪怕过了几十年,当他已经“功成名就”,可能还是难免尴尬于自己不那么高贵的出身。
  想到这里,乌鳢更加的佩服自己的老板。
  李解出道以来,从来都是自称白沙野人、江阴野人、吴国野人,不讳出身,更是无惧诸侯贵种的轻视,这种气概,乌鳢非常羡慕,但学不来。
  略作交待魏羽家中的行情,中行云笑着道:“吾为说客,见俗人,则示之以财帛;见贤人,则示之以功名。”
  中行云所说“功名”,并非是指功利性的东西,而是知识的价值实现。
  折射出来的,无非就是抱负、志向。
  晋国能够给予的,大概就是一个将来。
  但是中行云跟魏羽爹妈讲的,绝不仅仅是将来,还有现在。
  “尝闻淮水伯崛起于微末之间,翻腾于江湖之上,可谓英雄发于草莽。”中行云这话说的极为直白,丝毫没有避讳地点出了李解的出身。
  几个乡大夫都是掩嘴窃笑,显然是看不起李解的出身,一介草莽野人,狗蛮子土鳖一朝得势而已。
  说归说,中行云却在观察江阴会馆中,那些个南人的表情。
  结果出乎意料,江阴会馆之中,别说乌鳢了,连乌鳢的奴客们,也是神色淡定。
  不淡定也不行啊,大老板李解是什么德性,外人可能不知道,他们这些个,实在是经历的太多太多。
  到工地视察,老远就能听到大嗓门,打仗之后各种爽,开宴会就差一丝不挂,尤为重要的,管你什么公卿贵族,到了地头都一样。
  自报家门从来都是江阴野人、白沙野人……完全没有忌讳。
  大老板自己都这么随意,他们这些做小弟的,急得过来吗?久而久之,也就淡定了,反正别说起大老板是个土鳖,哦,是,没错,你说的对呢。
  反而说起自己,还会觉得羞臊难为情,总觉得出身低了怕人看不起。
  中行云暗自咋舌,心中更是震惊,只觉得江阴会馆之中藏龙卧虎。
  主辱臣死,那也是看情况的。
  乌鳢能够带着这些奴客前来晋国,干的这些个活儿,绝对是忠心耿耿的,才有资格前来操办。
  中行云的观察,乌鳢对李解,绝对是忠心的,谁敢侮辱李解,乌鳢必定要奋起讨个说法。
  但此刻,提了李解的土鳖出身,乌鳢等人,一脸淡定、处变不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