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924

  不过侮辱归侮辱,蔡董的妹妹蔡芙,还是要好好玩玩的。
  蔡国白莲花傻是傻了点,但有了她,齐侯那个老东西,就只能陷于被动。
  为了在吴国的地盘上赚取丰厚的利润,齐国的五都“巨头”,都在阻扰齐侯发动惩罚战争。
  不论是在逼阳城地区,还是在淮中城周围,齐国的官商,都能有不菲的回报。
  即便是一个小吏,只是做人才中介这个业务,两头通吃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以逼阳城为例,因为“义胆营”遗留下来的建设制度,对劳力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就让土建工程中对劳力的利用,从原本单纯的征发,变成征发和雇佣并存。
  后者对郠国、莒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很有吸引力。
  只是这些小国,原本也就只能就近原则,前往齐国或者鲁国大国,给地方豪族做奴客,卖断人身权十年二十年的,混口饭吃,也能攒一点钱粮。
  现在却多了一种选择,齐国“女闾”这个运营系统,除了“娱乐会所”“洗浴中心”“全套按摩”等等平台之外,还有相当成熟的人力市场渠道。
  齐国是为数不多在列国都有门路的国家,毕竟,齐国最早称霸,底蕴不容小觑。
  说的直白点,老秦人把淮中城的兵器走私回家,一般都不是扮作秦国商人,而是扮作齐国商人。
  所以老秦人在山东的马甲,往往都是齐国商人的物业,各地“市侩”接触老秦人不多,但齐人绝对熟面孔。
  最早称霸的优势,在这年头,依然是相当的明显。
  人才储备甚至是人才培养上,都不是后发国家能够轻松赶上的。
  而齐国人出国做兼职,也反过来算是一种“委培”,利用国外的资金,培养本国的人才。
  诸多齐人在外为客,最后的选择,还是回国出仕。
  因为三代齐侯都在扩张,每增加一块土地,就需要设置城邑,修建道路,剿抚戎狄,所有的事情综合起来,会创造大量官爵位子。
  这些官爵又不需要齐侯从内部割肉,本就是扩张红利,于是和大量“在野”人才一拍即合,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最近的小一百年中,齐国只有一次这样的进程被打断,就是吴国的那只老妖怪亲自北上,直接把鲁国的脸面踩在脚底。
  想趁机介入鲁国地盘的齐国,小算盘打得挺好,但政治意图在军事失败面前,就成了玩笑。
  齐侯在吴威王面前的受挫,不仅仅让齐国的西进政策全面停滞,还差点动摇了齐国在黄河入海口地区的霸主地位。
  真正让齐侯摆脱这种政治风险的原因,让齐侯自己提起来,只怕会更尴尬。
  因为黄河入海口地区再次恢复稳定,是因为吴威王这只千古大妖,居然连晋国都给干了。
  “万众一心”这个技能发动之后,不敢说震怖中原,但宋鲁卫齐等济泗国家,都是被吓到了。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闹腾?
  都是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吴威王自己回家,然后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谁折腾谁是狗!
  被吴威王击败,又靠着吴威王稳定乱局,几十年以“明君”闻名的齐侯,心中烦闷苦涩,可以想象。
  只是能成齐国之君者,也绝非等闲之辈,再遭受这样的跌宕起伏之后,现在还活着的,是齐侯,至于吴威王,已经跑去黄泉报到了。
  此时齐国内部想要翻本,一次性搞定济泗霸权,也的的确确齐国君臣憋了一口气,几十年的不平气。
  然而,时代变了。
  不是齐国人不想发动战争抢它一个爽,而是风险并没有降低,再者,齐国的新生代成长起来之后,跟齐侯那一代人,有着极大的隔阂。
  说断层也不为过,齐侯想要“霸权”,但对新生代的小年轻来说,“霸权”能当饭吃?小爷我在逼阳城开个“洗浴中心”月入破万,你齐侯的“霸权”,能让小爷我月入破万吗?
  中低层贵族对于齐侯的抵制,从来不是暗地里下手,就是直接公开抨击,完全不怕齐侯把事情闹大。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了齐国的统治结构,新生代的小年轻们,他们的父辈当年,就是借助齐国的高速发展,然后吃到“登堂入室”的红利。
  出仕齐国,身负官爵,就算只是一个乡士,那也是小土豪之家,在地方上,有着相当不错的影响力,拉个千儿八百农奴兵出来,难度并不大。
  同姓同宗凑一凑,混二十万联军可能有点过分,但两三万总还是有的。
  两三万农奴兵,也足够让齐侯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说到底,齐侯的年纪太大,当年跟着他混的老臣子都嗝屁的差不多了,现在朝堂上跟齐侯问对的,大半都是老臣子的子孙,也就是说差着辈分。
  没有“同甘共苦”过,连共同创业这个经历都不存在,又如何感召共鸣呢?
  当年的老臣子们,“主辱臣死”的感情尚在,自家主君受到的屈辱,那种憋屈,绝对是感同身受。
  而新生代们,根本就没经历过被勾陈老妖怪支配的恐惧,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叫嚣报复的糟老头子献上心脏呢。
  不但没有献上心脏,没有把齐侯的心脏献出来,就已经算是相当的有良心。
  要知道,李解接见齐国官商之后,不过是答应了几样商品的淄水专卖权,这些齐国官商,就差把临淄新都的底细全部透露一空。
  现如今李解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齐侯迫于地方乡大夫乡士阶层的反对,把惩罚战争的目标,从李解转移到了北方。
  这让李专员觉得,齐侯的这个操作,真鸡儿玄幻。
第530章
比霸道总裁还霸道
  齐国人在巴结李解这件事情上,那是相当的上心,连南顿国振兴计划也打算凑一份子。
  知道淮中城最紧缺的就是粮食,齐国有豪商高氏,出身千乘邑,常年组织马队贩运货物,所以就打算通过马匹来转运粮食,期望通过这个方法,让高氏在淮中城乃至整个淮水流域,都能够自由行商。
  这个想法挺美好的,然而都没有到李解案头,就被蔡国“执政”蔡美,大舅哥商无忌双双否决。
  淮中城的确很缺少粮食,但并不是缺应急的粮食,而是长期的稳定的,能够供应百万乃至两百万张嘴的粮食。
  光靠一时的粮食输入,没什么意义。
  齐国人显然也没指望这样就能成功,不过是本着“为什么不试试呢”的心态,万一要是淮中城上上下下突然中了降智光环,这也说不准啊。
  随后齐国千乘邑高氏就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就是围绕南顿国振兴计划来试试,李专员不是要救一下“低端人口”聚集的南顿国嘛,那就尽量把“低端人口”都变成稍微不那么低端的人口,岂不美哉?
  高氏就向淮中城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千乘邑高氏以高氏的名誉作保,在南顿国的土地上拓荒。
  也就是开辟田地,从开荒到耕种到收割到贩运,一系列的农业商业活动,都由千乘邑包办。
  而且高氏保证,最少开拓十万亩地。
  然后以十万亩地的未来产出作为条件,从淮中城交换“赤霞”及“赤霞”以上等级的高端商品专卖权。
  至于专卖权的适用范围,可以继续谈。
  除此之外,淮中城出品的鹰羽箭、“恶金”矛戈,高氏也可以因此而进行大宗交易。
  讲白了,就是用长期的粮食供应,来换取未来的商业利润。
  这方案用小算盘一打,别说大舅哥商无忌了,连蔡国“执政”蔡美也觉得这事儿靠谱。
  甚至蔡美还派人向李解建议,南顿国振兴计划的这个环节要是靠谱,以后可以推广到淮上地区,经验只要成熟,蔡美表示可以从楚国拉来一笔资金,比齐国千乘邑高氏的规模还要大。
  李专员收到这消息的时候,那叫一个懵逼,他这几天尽跟后宫绝色们啪啪啪呢,这种军政大事,都直接让“女装大佬”小青蛇先帮忙看一哈……
  至于答复什么的,先爽了几天再说,谁特么愿意勤政上班啊。
  “夫君,我以为高氏此举极好,不过,‘田骨’当为淮水伯府所有。至于高氏,只得‘田皮’。”
  所谓“田骨”,就是所有权;“田皮”,就是使用权。
  妫蓁把千乘邑高氏的想法增补了一下,然后才去跟李解讨论。
  李专员寻思着这套路吧,有点儿眼熟。
  “这特么不就是地方政府出政策,然后招商引资吗?”
  一脸狐疑的李专员仔细琢磨了一下,当年他还是工头那会儿,有一活儿是去西北某小城修公园。当地特产是当归,而且品质特别好,于是就有了一个“龟腚”,谁想要包销本地当归并且享受税收政策,得先整两条小路出来。
  后来吧,就因为工程烂尾,当归的销路,仍旧和以前一样,比较麻烦。
  好在李工头当时不亏,整了两卡车当归回去,工程款才八十来万,两卡车当归当时市场价都得一百多万呐。
  要不是最后因为非法贩运被判拘役六个月,并且罚款三百多万,李工头这一单还是相当不错的。
  回忆中的点点滴滴,陡然此时此刻的李专员有点毛骨悚然,总觉得这破事儿怕不是个坑。
  地方政府坑,投资商坑,支付手段坑,后续事件坑……
  这要是没实力没背景,岂不是被人玩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