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924

  李解从南顿县退回来的时候,来专门路过了一趟房钟邑,本地的制度早就崩坏,吴楚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设施都已经损失殆尽,连灌溉用的沟渠,也因为年久失修,彻底淤塞。
  直到李解组织人力清淤疏浚,灌溉渠才重新发挥了作用。
  “这里都是吴甲老卒之后?”
  “正是。”
  陪同李解视察房钟邑的,是从南方回来交割桑皮入库的商无忌。
  大舅哥指了指远处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修邗沟之后,前王皆有派出兵卒西进,这条小河,原本直通濮水,只是同楚国长久作战,民力不济,所以作罢。至濮水段,已经淤塞。”
  “房钟邑往来运输靠得应该不是这条小河吧。”
  “是中水。”商无忌想了想,打开了一张地图,“主公请看,这里是乾溪,这里是淮中城。原本乾溪入濮水,有一条沟渠,是楚国人修的。进入濮水之后,又有一条沟渠,这条沟渠,便是中水,也叫中溪。”
  “这是濮水支流?”
  “淮水支流,中水南下,便是流经房钟邑,末端便是夏汭,过了淮水,淮南也有一条河流同其相对,便是肥水。”
  “这么说来,当年的水路其实要好走的多。”
  “正是如此,以延陵运奄氏的记载,当年吴甲便是在房钟邑,大败斗氏。”
  “斗氏?”
  “当时斗氏还不如时下这般猖狂。”
  “唔……”
  李解听了连连点头,按照这种说法,当初吴国和楚国的交战,只怕是犬牙交错。楚国的人才库,比吴国丰富多了,按照常理来说,楚国方面多线操作的能力,要比吴国强得多。
  结果吴国硬是反杀,这也算是狗运滔天,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先王厉害啊。”
  一声感慨,听得商无忌也是一愣,大舅哥点了点头,却没有应和什么。
  其实大舅哥也清楚,自家妹夫老板是没有什么敬畏,所以才能这么简单地面对吴威王勾陈。
  然而实际上几十年来,管你什么英雄豪杰明君贤臣,跟勾陈大妖正面对线,都是死路一条。
  威压一世,那真不是吹出来的,是真有这样的威慑力、压迫力。
  “这房钟邑算是个粮仓,中溪要重新疏浚。当然现在通也是通的,但只能走小舟,长此以往,搞不好会断流,整饬河道,就是个细致活,将来不管是打哪里,后勤保障永远是第一位。”
  说着,李解看着错落有致的房钟邑民宅,“还是那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两季粮食在手,今年也就挺了过来,而且今年的确是个好年景,淮水也有泛滥,但淹不着新蔡、淮中等大城,这就是稳了。
  再有一茬秋粮,怎么地也得把楚国汉水以东的地盘,尽数消化!
  打下来不算什么,守得住才是硬道理。
  打下汉水以东,楚国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就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五年平楚”的口号,楚国肯定也会折腾啊,怎么可能扮死狗。
  哪怕楚国现在内斗得厉害,汉东城邑、要塞的加固,并没有松懈。
  甚至连关系非常紧张的王室和斗氏之间,也暂时缓解了一下,不缓解不行,万一李解这条狗真的咬过来,损失的不还是自己?
  总不能这条狗专门咬王室或者斗氏,不咬别人吧?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楚国的内乱,反而安稳了下来,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总能让内部团结起来。
  李解恰好充当的就是这么一个敌人。
  不过李总裁无所谓楚国内部是不是抱团,他只要稳得住,淮水两岸有了土地产出,楚国就只有死路一条。
  没有别的出路。
  当然干挺楚国的过程中,楚国搬来晋国、秦国、齐国的救兵,那说不定有点戏。
  至于说哪个国际大国,想要靠装逼就来玩中间人的角色,李解完全没必要鸟。
  “主公,如今淮上诸国……当如何处置?”
  “现在不用管,给他们一点念想。打到汉东去,什么牛鬼蛇神也都该冒出来了,谁是自己人,谁是隐藏起来的蛇虫鼠蚁,一眼便知。我反正是不信这些小国不想借用楚国之力来保存国祚,人要是没有梦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李解笑了笑,又道,“攻打楚国之时,也是接管淮上列国之日。大军过境,寸草不生。这淮上列国的贵种,就是杂草啊。不为我所用,便为我所杀!”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大舅哥身躯一颤。
  商无忌万幸自己的眼光独到,现如今阴乡商氏也算是一个招牌,他也没打算过多地膨胀商氏力量,一切都是根据李解的需求而变。
  只要稳得住,阴乡商氏以后就绝对不会只有延陵运奄氏这样的档次。
  甚至商无忌也没有主动求过官职、爵位、封地,这一切,在当下来说,都没什么要紧的。
  只要妹夫老板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这些都不愁,早晚都有的,而且只会比现在丰厚十倍、百倍!
  “那些晋国人,主公可是要全部安置在南顿国?”
  “除了中行云,其余的都要先学习一段时间,观摩过淮中城的行政运作之后,再去淮北各城邑。我给足钱粮,由他们自由发挥去。”
  “如此倒是甚好,淮北原本就是从晋国手中赎买而来,倘若淮夷有变,也只会认为是晋人残酷之故。”
  李解笑了笑,不置可否,他不会玩什么“借汝人头一用”的耍猴把戏,淮夷真要是闹起来,他李某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他是老板,责任是他的。
  用得着借晋国人的脑袋来平息众怒?没必要,也不是他的风格。
  想他当年做工头那会儿,时不时发不出工资,还经常跟同行互殴,多年下来,照样有一票工人徒弟跟着,就是自己从来不让手下们去抗雷。
  蹲班房进局子,这事儿是他的就是他的,没必要甩锅。
  他已经吃了最大的红利,理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商无忌的思维模式,李解理解不了,也不想理解,当然也就懒得解释。
  不过大舅哥见妹夫老板笑得意味深长,却是情不自禁行了个礼,心中暗暗佩服。
第569章
岗亭制度
  房钟邑的东西两侧,除了沟渠之外,还有跟沟渠平行的道路,土路并没有夯严实,只是勉强能看出来是道路,因为地面要高于南北两侧的土地。
  李解一行人主要都是骑马,唯有李解自己因为体重太重,一般的马无法承载,也就只能驾车。
  在车上反而方便李解视察房钟邑的土地状况。
  “这条土路也要翻修,之前学生们监工的是哪一条路?”
  “是往慎邑的那一条,组织了两千力夫,借用舟船之利,这才修了四十里。从房钟邑往西过了中溪泽,就能看到。”
  “中溪泽没有填埋?”
  “要蓄水。”
  “嗯。”
  在车上,李解点着头,又用望远镜继续观察道路的延伸状况。
  “已经设有岗亭?”
  “五里一岗,十里一亭。”
  “能管住多少人?”
  “一组岗亭,能管住十里范围内的聚落,夷人、野人,现如今也都乖顺服帖,不曾又躁动迹象。”
  “岗亭之间有没有三不管?”
  “没有,都确认了边界。”
  回答的鳄人指了一个方向,“首李请看,前方插有柳枝的沟渠,便是附近两个岗亭的边界。以此为界,各分辖区,这都是根据附近聚落的土地争斗情况,几近琢磨之后,才划分好的。”
  “嗯,很好!”
  岗亭是有编制的,不过都是由负伤退役的鳄人、勇夫充当。虽说是残疾人,但因为待遇高,一个亭长可以养活最少两个小队的义从。
  以鳄人、勇夫的在地面上的威望,加上两个小队的义从,足够震慑本地的土著。
  夷人、野人的聚落,在江淮地区都不大,鸡零狗碎、密密麻麻,拉一派打一派,也足够让亭长们稳住乡村局面。
  李解治下的热点、爆点,无非就是那几个,去掉夷人、野人这一块,剩下的,也就是列国遗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