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924

  预测李解什么时候崩溃,算是一个日常。
  然而从第二次逼阳之战以来,李解有没有崩溃不知道,反正这些传统老江湖们,算是快要崩溃了。
  吴国野人越打越猛,这没有太过出乎人意料,但越打地盘越大,地盘越大反而越稳,这就有点匪夷所思,甚至有点说不过去了。
  特么的世界运转的逻辑,貌似有点问题啊。
  错的怎么可能是老夫?必须是世界啊!
  李总裁的人才库不但没有枯竭,反而还能对外双向交流,这就有点意思有点牛逼了。
  到李总裁突然来了个州来城二改军制,将“义军”精简,然后成立新编义士,此时天下诸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就是,至少在军事人才上,李解是真的不缺。
  也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点,才有了李解北上新郑招生,不但没有无人问津,反而空前成功。
  这其中绝非只是因为不可告人的PY交易,还有实力相对尴尬的中小型家族,不得不选择出路的无奈。当然在这个无奈基础上,李解表现出来的“诚意”,是让他们最不无奈的。
  列国贵族本身也很清楚,只要李解节节胜利,军事上培养出来的人才,远比各种家传、师传要强得多。
  道理很简单很朴素,战场是比任何一个兵家贤者都要管用的老师。
  即便是兵家贤者自己,也是有了很有说服力的战绩之后,才能宣扬自己关于战争关于军事的见解。
  否则没销路啊。
  认清李解不缺军事人才之后,列国贵族并非没有新的打算,总体而言就是两条腿走路。
  一是不放弃李解麾下大大小小军官位置的可能性,哪怕对李解输入己方的优势人才种子。
  二是投入更多的资源,推动己方家族成员,进入李解的地方治理或者行政管理岗位,再苦再累也要熬下来,只要熬出头,就是成功,就是胜利。
  当然整个过程中,肯定也要考虑己方成员的“变节”或者突然嗝屁,这种损失,都等同于减员。
  所以为了保障成功率,当初李解北上招生,很多中小型家族,都是一次输送两个以上年轻子弟。
  这也是为什么李解北上的时候,差不离就是啥也没带,回来的时候,突然间就成了个门徒过三千的大老师。
  那不是吹牛逼的,是真·大老师!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也让李解缓了口气。当时吞下淮水两岸,尤其是淮北大量的土地,涉及到淮夷、陈国、徐国、晋国、吴国、宋国等等势力,没有足够的官僚团队,根本没有戏唱。
  也是因为有门徒三千可以挥霍,李总裁才能一口气稳住这么多部门,看似复杂却又稳如老狗。
  重点还在于,别人可能缺钱,他缺啥?他穷的就剩下钱了。没钱就印嘛,要多少白沙麻布、“大红01”甚至是“大紫01”,都可以。
  绢布不要,金银币也有。
  贵金属不要,珊瑚、珍珠、玛瑙这种宝石也有。
  宝石不要,鲸鱼骨头鳄鱼皮,鹿角羊角野牛角,这种也还是有。
  光淮南江阳地区几个淮夷部族的城邑,李解这两年攒的皮革、毛皮就多到不行,大多数都是用来加工成冬装给鳄人、勇夫的一线作战部队,少量赏赐给军官和行政高官。
  要是这些东西统统都不要,那李解还有大量的奴隶、荒地甚至是特殊产业可以分润红利。
  最典型的就是皮肉生意,李解治下并没有自己人在运作,但不妨碍国际友人来做这个生意。
  比如说齐国人,齐国的“女闾”体系,背后有着齐国五都的庞大利益集团,涉及到大量老牌贵族和新贵的收益。
  所以当齐国小姐姐在李解治下赚到了“大钱”,那么齐国官商集团,压根就不允许齐侯兴兵搞李解一把。
  当然官商集团是分裂的,涉及到人口贸易和皮肉生意的这些齐国官商,跟盐铁官商显然不是一条路,谈不上泾渭分明,但牵扯明显不深。
  所以齐国的盐铁官商集团,可能想要发动战争,但对奴隶贩子和特殊行业的把持者们来说,打仗是人干得事儿?
  齐侯那边只要不是太重要的情报,李解很容易就能从齐国小姐姐们的老板那里搞到手。
  随便派个小弟过去收情报,齐国老铁们那叫一个服务周到,最少三个齐国小姐姐伺候着,然后双手把情报奉上。
  财富上的增益,使得对霸主级的大国而言,想要从旁黑一把李解,也并非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事情。
  李总裁的人才库,在淮中城扩建的那一刻起既然没有崩,能够撑下来,那么或许再怎么折腾,其实就在这一条隐藏的线上,来来去去上上下下,终究只会有惊无险。
  其根本性的道理,就是李解的财政,实在是良好到不能再良好。
  不过对已经稍微熟悉一点李解的天下诸侯们而言,李解这条狗的扩张,应该就是到此为止,在此就要停止。
  因为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人力资源,怎么看都到了极限,从中原坑蒙拐骗来的三千弟子,如今都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还能折腾到哪里去?
  淮南的一应行动,夷虎人的征缴,就是沙哈在负责,而主持民事政务的,俨然就是楚国老牌大夫云轸甪。
  这消息传到周边国家,从中分析出来的状况,无非就是李解这条狗打算让淮南太平一点,很正常的操作。
  哪个霸主不这样干?周天子还牛逼的时候,不也是三天两头找戎狄麻烦,不是讨伐北狄就是干一票西戎。
  但什么时候周天子干了戎狄之后,还去治理戎狄的?
  按照正常人思路,这事儿吧,怎么看也就是止步在惩罚性的军事行动上。
  这要是倒霉一点,李解应该是要深陷治安战的泥沼。
  可偏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李解这条狗又超出了列国诸侯天下贵族们的想象。
  他居然大摇大摆地弄了个“花甲宴”搞事,不但要搞事,还不断地对外吹风,说是要建制县市,梳理淮南淮北诸事。
  原本淮北那一拨,还有门徒三千可以填一下,算上淮南,别说那些个有实力不安好心的,那些个没实力也没安好心的,这时候也是一脸懵逼,在淮中城议论纷纷的同时,又想瞎了心。
  这吴国王命猛男,到底是几个意思?
第599章
这肯定是体制问题
  “嗯。不错。”
  拿起一张纸,纸张质量明显要比普通用纸要好得多,雕版印刷之后,墨迹没有晕染,文字还是相当清晰的。
  “石板印刷还是差了点意思。”
  另外一张桌面上,有大量图纸,和一般的几何作图不同,这是手工画像。
  李解画了一条土狗,然后用石板印刷的方式,将画像细节保留了大部分下来。
  这玩意儿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是选修课的学分,属于纺织学院学生了解一下印刷历史脉络,并非一定要掌握的技能。
  就李总裁穿越之前,还是当工头那会儿,估摸着可能也就是印度阿三的某些偏远土邦,还存在这种近代印刷技术。
  其巅峰,自然是大英帝国的缘故。
  李总裁曾经帮一个同学做棉花进口,其中就有印度棉,然后就认识了一个土邦的土公,再然后,就在二十一世纪,见到了石板印刷。
  它不是那种现代艺术家的创作工具,纯粹就是生产工具,那种满满的违和感,总让李总裁当年觉得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穿越后……去他妈的历史厚重感,爽才是重点!
  “唉,还得改进啊,还想着把小白的模样保留下来呢。”
  之前大小老婆们,听说有这么个技术之后,纷纷施展出各自的技能,都想把此刻的容颜都保留下来。
  不讨丈夫欢心,怎么可以?
  “就这一版了,算算时间、人数,差不多能组织六七千人。新郑那里骗来的倒霉蛋,大概就要占了一半以上。剩下的,应该就是陈蔡吴越随唐这些,鳄人、勇夫……还是差了点意思,差了积累,差了传承啊。”
  即便是填鸭式教育,也要几年时间的积累。
  这种积累并非没有爆发期,是呈现出一种波次的爆发,初期扫盲解决了有无问题,这让管理基层组织变得有效;中期解决中下层管理人员专业问题,这让组织更加灵活高效;长期则是形成彻底的转变,以求形成平稳过渡,其表现形式,无非就是“执政”二字。
  李解对这一套的熟悉,更多的是在生产加工上,做工头那会儿,李解为了应付甲方,也自己办过一个耗材厂。一开始学徒工屁也不懂,但首先要解决的,是生产工人的有无问题;等工人生产工艺熟练之后,良品率自然也就上去了,管理上也漏洞减少;等到有天赋的工人被安排去进修,那么重新回到车间,就是最好的车间主任乃至厂长。
  治国这种事情,他不懂,但寻思着,治大国若烹小鲜嘛。
  他烧菜还是挺好吃的,那治国肯定也不差……
  不愿意当国家领导人的厨子,不是一个好工头!
  此刻,李总裁虽说有心让心腹爪牙们上位,但时不待我,秋收之前攻打楚国,其实变数不小。
  吴国的内乱,到底到什么程度;楚国能不能拉来国际强援;霸主级大国会不会进行武装干涉;会不会因为攻楚这件事情,导致出现“反李联盟”!
  尤其是最后一点,当初他高举义字旗,“正义联盟”的成立,其中有多少脏事儿,他比谁都清楚。
  一旦苗头不对,又或者彻头彻尾地威胁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层统治者们,那么,“复仇者联盟”,是肯定要成立的。
  不成立不行,不成立就会死得彻底。
  没人会心甘情愿地退场,就算是要死,怎么地也得拉个垫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