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924

  甚至论起根脚来,很多来到此地的秦国人,还未必有人家“含嬴量”来得醇厚。
  “淮水伯府反应好快……”
  淮北的市场中,宋国商人都是相当的惊诧,宋国大相刚决定联合卫国进攻郑国,淮水这边居然就有所反应。
  全天下都知道李解要攻楚,而在这个紧要当口,还能分出一部分力量来筑城,简直是闻所未闻。
  别国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李解在玩“兵不厌诈”,然而宋国人,尤其是知道底细的宋国人,只会觉得头皮发麻。
  淮水伯府这是在秀肌肉,这是在警告宋国啊。
  “吴人筑城,绝无可能短期成功!”
  “汝所言甚是,然则吴人筑城时限,并不重要。”
  一人叹了口气,“筑城之时,提防北方,才是重中之重。”
  “……”
  伴随一声叹息,众多宋国商人,也是沉默下来。
  要说宋国高层的智囊团有没有动过歪脑筋,这想都不用想的,只要李解攻楚,他们就打算收买南方的淮夷进行破坏。
  以淮北淮夷的总人口,造成的破坏力,可比淮南的夷虎人强多了。
  而且别看夷虎人现在服服帖帖,被淮水伯府整的死去活来,那是沙哈、云轸甪亲自下场,这才有了前方快刀斩乱麻,后方治理一条龙。
  老云轸的招牌,在淮南那里,的的确确非常好使。
  但在淮北,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淮夷经历过大洪水之后,天灾人祸淘汰筛选下来的,哪个不是求生欲望强烈又心性坚韧之辈?
  只靠威望就想弹压,难度很大。
  得给好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也正是有这样的判断,宋国人原本的确是打算收买淮夷,然后暗中破坏。
  只要李解露出破绽,在他攻楚最紧要的时刻,狠狠地来一下,不说拦腰截断,只是抄掠淮中城附近的城邑,就足够让淮夷诸部兴奋到不能自控。
  怎么可能不想报仇呢?
  李解白手起家到现在,宋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简直就是个运输大队长。
  缺名声,直接给名声,还给两回。
  缺劳力,不但卖了戴国将士,连薛国也给卖了。
  甚至连李解的国际地位,也随着子橐蜚的“大厥”,直接跨过了吴国。
  威震中原嘛。
  自己的不幸铸就了敌人的成功,这要是不恨得牙痒痒,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图谋报复的宋国人并不在少数,上上下下都有,也算是难得的戮力同心。
  只是硬实力上,双方是有差距的,宋国精英高层,并非没有逼数。
  李解这个吴国带忠臣,只要一天没造反,那就还是吴国人。正面刚李解,那就是宣战吴国。
  所以不管主观意愿还是客观现实上来说,宋国都只能扶持阿猫阿狗来挠人。
  挠得李解得狂犬病得破伤风最好,挠了没效果,至少让人心里有阴影,也挺痛快不是?
  只是让宋国间谍们有些难受,李解连这样的机会,似乎都不打算给宋国人。
  “以淮水伯府铁器之数,只怕淮北之地,当真会再度变成粮仓。”
  即便是现在,入眼处不是草原就是丛林,甚至有些香樟树,经过几十年的摆烂放荒,已经长得成人粗细。
  树冠茂密不说,连成一片,还真是蔚为壮观。
  就这样的自然生态,不管是哪个国家过来,首先砍树就是个大问题。
  砍完之后,复耕还是个大问题。
  不管哪一样,都需要用到大量人力、工具。
  或许青壮劳力对陈宋吴楚来说,那不算什么事儿。
  但是工具就不一样了,宝贵的青铜器,不可能全部浪费在劳动工具上。
  李解恰好跟他们相反,最缺的就是劳力,工具反而不缺。
  哪怕现在没有足够的生铁产量,光石器加工的超强效率,组织人手用石斧一斧子一斧子地砍树,也完全不愁石器工具的硬性消耗。
  “若能联合齐鲁,或有……”
  “齐鲁如何能勾连?”
  宋国人自己都不信,现在倒是有个契机,李解在淮中城,居然推行考试选才,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信号。
  甚至都不用宋国人去宣传,齐鲁就有精英开始宣扬这等行径的危害,一旦形成大势,高爵厚禄很难继续轻松地传递下去。
  只是不管列国怎么想的,或许为了“赤霞”,或许为了“紫霄”,甚至可能还有为了陶瓷或者铁器的,都是依旧保持着跟李解之间的商贸关系。
  至于要不要翻李解,列国可能更多的,是想要看看吴国内部的反应。
  甚至在吴国都邑姑苏,已经有国际间谍开始活动,官方渠道上,也有“游士”、行者在向吴王虒抨击李解的恶劣行径。
  吴王虒有没有搞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不知道,但是太叔卯的的确确大发雷霆,公开狂喷李解乃是“悖逆”,显然也很清楚,李解这一次组织的考试,只要挺过去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只怕受惠之人,都会全力拥护。
  原本就相当脆弱的吴国制度,可能一夜之间,都不需要李某人动用一兵一卒,自己就开始自我瓦解。
  保守势力更加保守,在野反对者则是更加激进,双方以此为借口,将矛盾再次升级,直接爆发成超级内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叔卯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李解组织一场考试,根本就是给五湖地区本就脆弱的平衡,直接来了一场地震。
  原本就是星火燎燃的王畿,乍然间让人看到在混乱的吴国体制之内,居然还有那么一洼清流,怎么不可能汹涌?
  老妖怪在世时,庞大的统治疆域,可以依靠老妖怪的个人威望来镇压,脆弱的体制,只要有强权人物存在,总能维系。
  而伴随着政治强人的接连离开,这种落后、混乱的奇葩体制,自然就出现了狗咬狗。
  这种上层的撕咬,对中低层而言,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终究只是秩序。
  整个吴国的疆域之内,能够提供秩序的,现在只有李解,只有淮中城。
  而那里,不但有秩序,还有强人,类似吴威王一样的威权人物。
  这种心理上的补偿,更是十分的微妙,对太叔卯而言,他太清楚不过。
  然而一切终究是徒劳的,太叔卯面对李解,跟宋国人一样,只能干瞪眼,哪怕再怎么咬牙切齿,也是有心无力。
  处理眼门前的狗咬狗,就已经是十分的艰难,再去制衡李解这样一条疯狗?
  除非太叔卯的老爹从黄泉归来灵魂附体。
  宋国商人在濊水市场的观察,让其中的老牌间谍们,都是心凉了半截,原本还想着,趁着李解治下在睢水一带还不稳,总能收买一两个淮夷部族。
  可随着本地亭长、里长被一群特殊的“淮夷”簇拥着巡游,宋国人顿时打消了念头,准备提前返回商丘,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反映给大相戴举。
  “支氏、巫氏……”
  “虽早有听闻延陵运奄氏,同支氏、巫氏联姻,却未曾想到,竟是同运奄无忌有舅甥之情?!”
  “睢水之南……唉!”
  一声叹息,眼见着支氏、巫氏这些人笑得灿烂无比,宋国人除了唉声叹气,别无办法。
第613章
宋国大相
  “主上,吴人正筑城于铚邑、龙背山。”
  “龙背山?可是旧年徐国龙脊山?”
  “禀主上,正是此地。”
  商丘宫,“宋国大相”戴举,正会见各地回来的间谍细作。
  这些人大多都是商人身份,兼职情报贩子,最是正常不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