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6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924

  “河北舟船之数,大船二三百,小舟千余。码头仓库盈满,沿岸船队,更是满仓。淮水伯府竟有如此底蕴!”
  “唉,大隧传来回复,丹阳公……依旧驻守大隧。三军之将,丹阳公皆不在其列。”
  “哈!”
  一人气得笑了,“这郢都的妖妇,是要亡我大楚啊!”
  “前方将士用命,这妖妇竟是封项氏村夫为‘环列之尹’。诚如淮人所言啊。”
  “淮人所言何事?!”
  “肏——”
  张嘴口吐芬芳,唾沫横飞,情绪根本控制不住,但还是得控制。
  地处黄城的楚国细作们,现在也感觉到了活动的受限,淮水伯府军管之后,很多平时能做的事情,现在都没办法做。
  码头上进货出货,黄城本地的勇夫,都查得很严。
  一些小门小户,直接按照配给制在家里宅着,除非是工地上征召,否则就严禁随意外出。
  这让细作们的主要活动方法,就是依靠大商户或者本地土族大户来掩藏身份,到了晚上,也只能派出没有夜盲症的高手,才能互相沟通。
  但这年头入夜之后,就算没有夜盲症,想要摸黑寻路,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加上淮水伯府设置岗哨,多有暗哨、游哨,再你如何高手,摸得方向稍微不对,被人察觉了动静,基本跑不掉。
  本地勇夫的单打独斗可能不算什么,但他们压根就不单打独斗,楚国人也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些勇夫,只要看不见的地方,直接就是拿起弓弩就射。
  五人小队是一弩四弓,备用弓弦又各有三到十根,每人又带十到二十支鹰羽箭。
  晋国的弩箭,是不带箭羽的,但是淮水伯府的弩箭,可以直接用鹰羽箭上弩机,不带箭羽的专用弩机,黄城本地的勇夫并没有装备。
  一个人身手再好,五支箭射过来,真要是运气不错,才能避开。运气不好,就跟掉了毛的豪猪,逃走了也是死。
  皮外伤治理效果最好的,还得去淮水伯府的卫生所,可惜只要前往卫生所,就是暴露了身份。
  楚国细作们现在压力极大,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情报,已经宁肯放弃,也不会去打探。
  久而久之,在楚国细作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情报是重要的,所以都可以放弃。
  小命要紧,人之常情。
  “这几日吴人已经搭建浮桥,只怕河北兵卒,就要前往河南。黄城、息城,新编义士二大队大队长姜文,已经用原弦国将军隗矢为守将,驻扎河北息城,河南弦国都邑,则是姜文亲自坐镇。”
  “消息准确?”
  “谈什么准确与否,昨日的车马队,就是新编义士二大队的。”
  不能实地查看,就只能靠猜了,反正跟上峰回报,也能用情报分析来搪塞。
  更何况现在老家气氛诡异的很,大隧守将老牌军方大佬居然被边缘化,这种智障一样的操作,他们这些在外打拼的情报人员,听都没听说过。
  老对手晋国,把自家公子往外送,那是有的;边缘化国君的兄弟,那也是有的。可没听说边防军长官,尤其是方面军一把手,能够如此冷处理对待。
  在淮水活动的楚国间谍们,现在最怕后路被抄,因为这是大概率的事情。
  之前“州来大夫”云轸甪就投降了,搞得淮中地区的楚国间谍网,半个月就完蛋,全是云轸甪的功劳。
  而云轸甪跟斗氏完全没法比,更不要说曾经的先王郎中,丹阳公斗尊。
  “丹阳公……难啊。”
  黄城的市场虽然还在营运,但真正能出来活动的,已经不多。至于说楚国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几个楚人聚集起来,只要不到处乱走,由得本地勇夫监视,倒也不拿他们。楚人也是放弃治疗,要是有以往的证据、线人曝露了他们身份,也只能认命。
  证据确凿,就地投降就是。
  给现在的郢都卖命,完全就是血亏。
  至于说家人为质,有时候真的管不了那么多。
  “我大楚带甲百万,定会有义士出列拯救苍生。”
  “义士?”
  “……”
  提起这个,还真是尴尬。现在只要提到“义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解走狗;提起“忠义”,那就是吴国王命猛男为王前驱。
  而且李解还真是干得不赖,两次逼阳之战,打出来的威名且先不提,原逼阳国国君,现在的傅城大夫、新蔡“巡察大使”妘豹,全家老小还活得好好的。
  祖宗的祭祀也没有断绝,还多了“香火”,现在还能去淮水女神宫请圣斗士帮忙做个法事,听说还挺灵验。
  保佑小孩子聪明机灵,客户们纷纷表示有效果。
  “再有几日,只怕非淮水伯府舟船,不得通行。此次吴人攻楚,兵锋只会更盛!”
  很多间谍的记忆,是有上一次吴楚大战过程结果的。
  勾陈大妖的各种凶猛,让楚人难以招架,要不是勾陈没有办法有效统治淮水地区,以这头大妖怪的胃口,说不定真能咬死楚国。
  但即便老妖怪没咬死楚国,现在这位老妖怪的“后裔”,凶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诸位,以眼下江淮士卒调动来看,吴人主力,必是要强攻三关。大隧、冥阨,乃是首当其冲啊。”
  “三关并非唯一入楚通道,斗师败于吴人之后,淮水进出衡山,东陵关隘亦是畅通。届时吴人南北夹击,丹阳公所在三关,必成孤军。”
  间谍们也很清楚,李解要进攻楚国,不可能放着三关驻军不管,驻扎在这里的楚国部队,战斗力很强。
  放着不管,大摇大摆地区进攻楚国腹心,以斗尊的军事经验,怎么可能放过抄后路攻击后方的机会?
  所以在间谍们看来,不管李解现在是不是已经很轻松出入大别山南北,都是要解决三关楚军的。
  三关楚军,仅大隧一地,就有正兵四千,是正儿八经的楚国陵师。
  而这一部分,又都是斗氏子弟,上下肯定是齐心协力,士气再怎么打击,也不会低落到哪里去。
  将士一心,同族血脉,这时候尤为可靠。
  “入夜之后,再命人趁夜前往踖邑。至踖地逗留天明,再前往大隧告知丹阳公,吴人声势浩大,不日就要进攻三关!”
  “眼下……也只能如此啊。”
第618章
唱大风
  “主公。”
  “主公。”
  “首李。”
  ……
  伴随着一声声问候,全副武装的李解翻身上了战车,拿起望远镜看了看水中岸上的队伍,都是宛若长龙,逶迤向前。
  和列国乱七八糟的行军姿态不同,淮中城的行军,也是一种训练。
  不仅仅是行军,一应制度,都严格地强调着纪律性。
  市井中的严苛峻法,跟军规比起来,根本就是毛毛雨。
  “出征!”
  一声令下,军号嘹亮,司号手的号角,顿时响彻淮水上下。
  列国贵族、商人,都是脸色凛然,就这么看着吴人出征,当真是要去攻楚啊。
  “还真是要……攻楚?”
  吞了一口唾沫,岸边的市场之中,总有高台可以望见如狼似虎的士兵出征,眼见着李解亲自披挂,这真的是惊到了他们。
  “淮水伯从来都是言出必行,说伐蔡,就是伐蔡;说攻楚,自然也会是攻楚。言出必行,言出必果,言出必践!”
  此次跟从李解出征的方面大将不少,只是“十步杀一人”的沙仲哈,并不在其中,整个淮中城的人都知道,沙哈此刻在淮南。
  随同李解左右的,是商无忌和“下柳氏”的初代宗长柳巴。
  攻楚之前,还要递交战书,柳巴将会只身前往郢都,劝降赵太后和楚王。
  当然说是只身,护卫还是有的,只是对外宣传,就是只身前往。
  “一诺千金”公子巴的招牌,现在相当的响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