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924

  这些楚国权贵,换个时空,那也必须是吃香喝辣,李总裁穿越之前当工头,要是遇上这样的人做甲方,往往就是拿个预付款了账,剩下的,运气好十年八年要到,运气不好,那就淡定从容看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人生就是这么刺激。
  现在身份调转,李某人寻思着,还是枪杆子好说话。
  虽说他并不迷信暴力,不过暴力解决这些渣渣,比什么都好事儿。
  站在船头,李解对沙东道:“一旦郢都搞事,你稳住局面之后,就狠狠地向郢都敲一笔。记住,盯着斗氏,其余的,不用管。”
  “是!”
  沙东大声地回应,心中也是有点兴奋起来,照老大的意思,说不定这次暗藏渚宫驻扎阳水,其实比外出更加重要。
  真要是楚国人想要暗中行险,或者煽动底层在阳水之南闹事,沙东迅速弹压之后,反手就是向郢都质问,然后勒索斗氏。
  他不可能勒索赵太后,赵太后是老大的人,连内衣都是淮中城制造,勒索赵太后,跟勒索自家老大有个屁的区别。
  至于景氏、宋氏之流,就算是他们搞事,也当他们不存在,这些菜鸡弱鸟,完全没什么油水,唯一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地方上的人口。
  但现在汉子国的投放能力有极限,在搞定大别山南北,建立稳定通道之前,很难投放太多的资源在这里。
  所以消化吸收大量人口的能力,汉子国也是有心无力,现如今能做的,就是给足钱粮,不让多余的人口闲着,都参与劳动,一边改造大自然,一边在改造的过程中,甄别这些劳动人口有没有吸收的可能性。
  楚汉和约上,说是说割让汉东土地,然后将上鄀租赁出去,但是还有一块土地,是没有讨论的。
  那就是云梦泽。
  渚宫的位置就在阳水之南,阳水之北就是郢都,往东就是数百里云梦泽,汉子国的偏师攻克州国之后,等于就是控制住了云梦泽的东西两头。
  那么整个云梦泽,等于事实上就是汉子国所有,楚国等于是沦丧了大量沿江地区的国土。
  原先蚕食州国的努力,都是给汉子国做嫁衣。
  当年吴国差不多也是打下这么大的范围,但吴国来得快去得也快,老妖怪并没有太多的心思来经营这种鬼地方。
  而且吴国的国力,也无法支撑如此长距离的资源投放。
  但是汉子国不同,汉子国的内部,是有云氏、云轸氏支持的,云轸甪就是其中的代表。
  曾经的“州来大夫”,如今署理淮南,乃是淮南事实上的行政官僚一把手,直接听命于李解,只要云轸甪不是脑残,就不可能舍弃现在的事业,重新去给楚国做忠臣。
  当年他做“逃跑大夫”,并非他不肯战,他战了,但猪队友更多,加上楚国完全没有支援淮水的意思,白邑更是自保不出,这就让云轸甪死了心。
  之后给李解办事,前期可能还想着保全有用之身,将来还是要回楚国的。
  后来嘛,楚国爱咋咋。
  再后来,楚国“负箭国士”都败在李解手上,直接让“逃跑大夫”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除了迁徙云氏、云轸氏进入淮水之外,更是凭借过去在淮水两岸的关系,联络了大量夷虎部落投靠,大别山区的荆蛮山寨,也多有卖他面子的。
  所以现如今汉子国和吴国的区别,就在于汉子国有人力资源投放到汉东地区,甚至投放道渚宫,也没有问题。
  原因就在于,像云轸甪这样的老牌贵族,李解可以用他的威望、关系,很迅速地拉拢一批地方土鳖为他所用。
  这些土鳖跟李解不熟,但跟云轸甪熟。
  同时这些土鳖又不是给云轸甪当狗,完全没必要说是给云轸甪打下手,然后搞李解的事情。
  双方就是通过原楚国“州来大夫”这个平台、中间人,然后合作一下。
  开发云梦泽可能做不到,拉来云氏、云轸氏,然后开发一下阳水两岸、汉口地区,这还是可以的。
  这么一个优势,就是汉子国和吴国的不同之处。
  当年老妖怪称霸江淮,固然是不可一世,但想要把力量投放到大别山南,他也只能从本土调动资源,然后从淮水绕道大别山,然后进入汉水。
  如此长距离的资源调配,以吴国的技术手段,打仗可能还行,搞统治,人力资源成本就能将吴国的财政拖垮。
  但对李解来说,这就不是个事儿。
  淮中城到渚宫,那才多远?
  更何况,他李某人还开发出了沿江航线,只要能保证粮食供应,钱不钱的,不就是一个数字嘛。
  之前李解就发现了,楚地丧葬普遍豪奢,奇袭渚宫之后,不少楚国贵族的葬礼,简直夸张。
  那些跟李解关系不密切的,陪葬品依然是以青铜器为主,那种金光闪闪的场面,也难怪大量盗墓贼盯着。
  跟李解关系密切的,那就简单了,几百颗“东海琉璃珠”来点缀,其中还有人用这些玻璃珠塞住了所有的“洞穴”,场面同样好看,成本却更低。
  至于那些“赤霞”“紫霄”,看着排场,其实占用极少,所以新兴的楚国贵族,其陪葬品,就是大量汉子国的特产。
  面对这种情况,李总裁只有一个指示,那就是加大力度!
  此时李解率军前往汉水的路上,就有不少随军民夫,这些征发的民夫,很是屁颠屁颠地跟着跑。
  除了汉子国确实管饭之外,“论功行赏”,说不定还能混一颗玻璃弹珠或者珍珠。
  这玩意儿对李解来说是破烂,但在郢都,此时仍旧是硬通货。
  哪怕李解增加产量,生产能力的上限就在那里,短期内,哪怕李解明知道这些都是破烂儿,但它们的的确确足够养活一大家子的。
  可以说对楚汉双方的不同阶层而言,都算是皆大欢喜。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第650章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队伍在雍澨安营扎寨,澨水一共有三条,因为战争的原因,水利设施早就废弛,楚国原先在这里开发出来的一百多万亩耕地,现在还能发挥作用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吴威王勾陈。
  老妖怪当年跟楚国人玩命的时候,把手头能够机动作战的吴甲,全部拉了出来,在柏举一战成功,然后又从柏举出发,九天攻破郢都。
  期间还拉了一堆小弟分赃,主要分赃的地区,就是汉东雍澨一带。
  把此地洗劫一空,连颗种子都没有留下,走的时候还挖开三条澨水的贱人,一共有两拨。
  一拨叫做蔡国人,一拨叫做唐国人。
  这就是为什么李解伐蔡,那么多的淮上国家瑟瑟发抖,唯有唐国心情最复杂,随唐关系密切,随国上大夫曾善亲自送公主给李总裁暖床,而唐国却是犹犹豫豫扭扭捏捏,问题就在这里。
  他们跟蔡国,当年还是有相当不错革命友谊的。
  此时,东南妖孽再临汉水,雍澨之前,李某人借机说要纪念一下先王的丰功伟绩,就在这里摆开阵势,搞了一场祭祀。
  祭祀的排场很大,来得人非常多,除了那些蹭吃蹭喝的,还有大量过冬不易的汉东土著。
  和楚国那些动不动就洗劫一空的贵族不一样,汉军纪律相当严明,军需官下乡采购的时候,要么以物易物,要么就是掏钱,总之没有以“征收”的名义,强行操作抢劫一事。
  这种做派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有楚人豪强率众埋伏。
  只可惜哪怕是小队鳄人,十个鳄人,面对数百土著,也是单方面屠杀。
  能够破防鳄人的武器装备,这些土著手中基本没有。
  经历了几次顶点拔除死硬份子之后,整个雍澨一带,对汉军的威力,终于有了清晰、直观、明了的感受。
  大量的豪强被清除,周边地区风闻而动的地方土族大概是物伤其类,生怕自己的小动作造成李解的误会,纷纷派出自己的直系血亲前来请降。
  于是也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当李解摆开阵势,在汉水之畔大肆祭祀吴威王勾陈的时候,老中青三代楚人的心情,极其复杂。
  但是,听闻以“力役”可以减免汉子国来年税赋之后,这些土族明明心情不爽,但还是选择了派出子弟,前来“服役”,给李解的祭祀活动出工出力。
  冬季相当的寒冷,组织大规模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考验,非常考究组织者的实力底蕴。
  很多土族打得主意也挺好,既然汉军包吃包住,那就去上上工也挺好。
  既省了青壮在冬季的口粮,又能免了来年的税赋,一举两得,不可谓不好。
  所以明知道李解祭祀的是吴威王,这事儿,捏着鼻子就过去了。
  李解在雍澨驻扎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到了郢都、上鄀、沈鹿、蒲骚、速杞等地,随国上大夫曾善因为投靠坚决,在割让绿林给汉子国之后,就共享了吴国、汉子国的传统通信系统。
  大量的骑传、舟传,随国也能借用。
  这就让随国也能很快知晓南方的消息,李解打算在雍澨祭祀吴威王,在随国上大夫曾善看来,这可能就是亮明态度,他李解的身份权力,就是来自吴威王勾陈。
  汉、吴决裂,可能就在春天。
  但是,汉、吴对攻,这个可能性,突然就变得很低起来。
  因为李解是以一己之力,把楚国肢解,打成了残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