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924


第679章
寡人何惧哉
  “上尹!上尹!上尹!大喜啊上尹!”
  郢都,楚国令尹的官署外,外来的使者被谒者飞快地带到了大堂中。
  令尹斗皇有些诧异,问谒者:“喜从何来?!”
  “汝将济泗之事,快快说于上尹听!”
  那使者气喘吁吁,连忙将帛书呈上,然后说道:“禀上尹,齐国会盟中原诸侯,已经出兵!贱私出发时,列国已经会兵于无盐邑,除鲁国之外,列国皆领齐侯之赏。”
  “鲁国?”
  “前来时,齐侯曾言‘鲁国无礼’,或是要攻鲁。”
  “攻鲁?!”
  这个消息让斗皇整个人都精神了。
  直接让齐国出兵跟汉子国互殴,可能性不大,汉子国的战斗力如何,列国其实都心中有数,光靠一家两家来正面决战,没戏。
  而且齐侯也不可能学李解的操作,千里迢迢,就是为了跟人互殴。
  当年“李解伐蔡”,那真是孤军在外的脑残行为。
  虽说现在列国士人都在吹捧,说这是汉子深谋远虑,这才有了这份家业。
  但真的让列国诸侯效仿李解,没一个愿意这样干的。
  玩好的可能性太低了,玩脱的概率是无穷大的。
  所以斗皇首先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齐侯不可能直接找李解正面决战,他年纪大了,决战肯定要打,但不是一上来就要打。
  肯定是徐徐图之,半辈子都忍了,还差这最后十天半个月的?
  春天的泥泞,会让行军效率大大降低,汉军再能打,泥泞也是无法解决的客观状况。
  就算组织纤夫,倒春寒也一定会让大量的纤夫病倒。
  这种非战斗减员一旦拉高,汉子国有多少家底可以败?
  斗皇脑子里推演了一番,于是道:“老夫若是齐侯,必先攻鲁。攻鲁,鲁国必向外求援……”
  曾经齐鲁争雄,鲁国喊来的救兵有两个。
  一是吴国,二是楚国。
  是这两个狗国家特别心地善良,有着超越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
  显然不是,纯粹是两个国家都是借着“抗齐援鲁”的名义,顺手就把淮水两岸的国家给灭了。
  “淮夷”几百个部落的诞生,就是因为“淮夷”前身的几十个国家,被这两个狗国家给顺便灭了。
  后来的吴楚争霸,死掉的“淮夷”不计其数,后遗症一直影响到现在,乃至整个“淮夷”的发展,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全方面衰退。
  甚至有些“淮夷”的文明结构,直接退化成了渔猎部族,一个吴国的盐城一把手,羿阳君姬玄,就能让淮下两岸的“淮夷”像狗一样地听话。
  当年鲁国向外求援,是有强国、大国愿意帮忙的,帮忙的好处实在是多啊。
  但是现在,鲁国想哪儿求援?吴国自顾不暇,这一点,斗皇心知肚明。
  “卫郑宋陈四国,可有前往会盟?”
  “宋国大相戴子、郑国国相郑城子、卫国国君卫侯,都是亲自前往会盟。陈国……虽见陈人,但未见陈君,听陈人说,陈侯前往淮中城,探望外孙。”
  使者这么一说,斗皇虽然诧异陈侯外孙这个事情,但还是没有去理会,而是琢磨着几个国家的可能性。
  “鲁国孤立无援!”
  斗皇瞬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吴国在北部边疆区的力量,已经非常的松散,大量的边防军为了压制五湖豪族,都纷纷调遣回了姑苏。
  此时吴王姬虒掌握的吴甲、健旅,规模及其庞大,就是为了方便弹压五湖豪族。
  只是五湖豪族现在都是非常的聪明,上朝就是随身携带“先王遗诏”,回家就是清点“庶常吉士”的人数。
  不管是“先王遗诏”还是“庶常吉士”,五湖豪族都有,而且发展的情况越来越恶劣,他们不但在姑苏王畿地区恶心吴王姬虒和太叔卯,还跟越国遗族勾三搭四,竟然在会稽地区,搞出了不少花样。
  如此危险的动作,更是让吴国不可能动用半个吴甲、健旅前往北方。
  别说是北方了,就是江北邗沟两岸,原本驻扎的吴军,此刻也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
  棠邑那里,更是跟贾氏完成了交换,贾氏继续支持吴王姬虒,但相应而来的,要提供一些人才给姬虒用。
  太叔卯为了拉拢有限的“保王派”,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要说找一个共同的敌人,倒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李解,就是很好的目标。
  但太叔卯也清楚的,对五湖豪族而言,李解固然应该死,但老姬家就应该活了?
  从五湖豪族的角度来看,老姬家和老李家,都是一回事,都该死,关他们屁事?!
  再者,李解因为《威王遗书》这个事情,让不少五湖豪族都是非常的忌惮。
  他们不怕李解能打,但怕李解是因为吴威王勾陈而能打。
  这其中的区别,太大了。
  对老妖怪的阴影,可不是只有吴国之外的外国人,本国豪门,同样是瑟瑟发抖数十年啊。
  所以吴王姬虒想要说动五湖豪族一起反李,难度非常非常的高。
  斗皇脑海中不断地思考,立刻有了初步的结论,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鲁国唯一可以指望的,似乎的确只有李解。
  “逼阳国……傅城,傅城现在是何人为长官?”
  “原逼阳国大夫阳巨。”
  “唔……”
  斗皇知道阳巨这个人,对逼阳子妘豹十分忠心。
  即便归顺吴国之后,阳巨对曾经的旧主,也是礼遇有加,从来没有失礼。
  “看来,齐国所图甚大啊。”
  不过大归大,那也是齐国的事情,跟楚国无关。
  在斗皇看来,只要能够消耗李解的力量,这都是好人,至于楚国能不能从中捡便宜,他就不去考虑了。
  “传令!”斗皇突然顿了顿,然后继续道,“凡有建议呼应齐国,夹攻汉国者……杖十!”
  “……”
  “……”
  原本使者、谒者还有大堂内的幕僚们,都以为令尹斗皇会下达一个振奋人心的命令。
  结果……就这?!
  就这?!
  实际上斗皇开口之前,已经有不少幕僚心中打好了腹稿,正要建议斗皇,到时候只要汉子国跟齐国联军干上了,他们就遥相呼应,夹攻汉国。
  可现在,话都到嗓子眼儿了,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他们想不通,可即便想不通,也不敢多言。
  等使者、谒者离开之后,终于有耿直的幕僚上前道:“夫子。”
  “可是心中不忿,怨老夫不同齐国夹攻汉国?”
  楚国令尹斗皇并没有生气愤怒的样子,看着左右幕僚,叹了口气,然后郑重地解释道,“诸君所想,老夫何尝不知。只是,诸君再细细思量,齐国强且富,又有中原诸国相助,自是声势浩大。不过……”
  斗皇顿了顿,提醒众人:“当年傅城如何,诸君有族人从济泗回转,当知晓傅城之大,不输郢都也。”
  此言一出,厅堂中的令尹幕僚们,都是猛然惊醒一样,这才想起来,此时那鬼地方,可不是什么逼阳国,而是吴国傅城。
  傅城的规模,早就不是原先的逼阳国都邑,而是一个修了“三环”的国际大都市,而且还是南北方的贸易中心。
  吴越齐鲁的大宗货物,都在这里进行汇集,然后运往南北东西。
  原因很简单,这里的水路网已经非常的发达,加上这两年邗沟重新修葺,运力大大提升,仅凭这一点,领教过李解舟船部队威力的楚国人,心中是有逼数的。
  齐国人的后勤优势,最多就是在鲁国以北,一旦过了鲁南,稍微迫近泗水中下游,形势瞬间逆转。
  当年宋国都没有翻转,齐国凭什么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