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24

  “首李,此时江淮动荡,又何必出国呢?”
  一听老板要出国旅游,商无忌就有点羡慕嫉妒恨,但他又不能跟着去,他跟公子巴一样,都是以老板左膀右臂自居的。
  再说了,商无忌把自己妹妹都卖了,怎么地也要地位高一点吧。
  “不出国怎么赚钱?你有毛病吧。都这么久了,姑苏市场的营收才这么点,有点对不起无忌你以往的名声啊。你以前是不是就靠延陵老家的名头招摇撞骗?”
  “……”
  一口老血憋了回去,商无忌没话讲,他不想解释学会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就是A过去,一路A过去!
  他不想解释!
  所以,大舅哥只好道:“首李若是要出国,可携小妹同往。她亦曾前往齐鲁之地,途径陈蔡之间。”
  “商姬有见识我是知道的,不用你说,你好好跟下柳在家里把事情做好。清淤清塘不能停,冬天就是干这个的,怎么做我都安排好了,你只要依葫芦画瓢。”
  “葫芦是何物?”
  “这就是我要出国的原因,我准备去晋国,那里有葫芦,准备进口一些葫芦种子,种出来之后,给你画瓢。”
  “……”
  知道老板去意已决,商无忌寻思着就老板这身手,本来就是崛起于草莽之间,应该也没多大问题。
  不过商无忌还是劝说道:“首李若是出国,最好还是多带一些人手。”
  “带五十个‘鳄人’就行了。人多未必就安全。”
  “可。”
  商无忌微微点头,对李解的决定没有异议。
  列国纷争,仿佛只有国家之间才会有互殴,实际上列国内部都有问题,时不时就有叛乱。
  比如那个淮县县师,要不是秦国内部发生极为剧烈的权力斗争,怎么可能跑来东方做官?
  当然了,嬴姓的根源是在东方,这倒是没问题的。说好听点,也叫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嘛。
  “止五十人,又如何贩运货物呢?”
  “这一次主要贩卖蜂蜜、咸鱼、菜干。”
  吴国有一个好,水生野菜极为丰富,蒸煮过后晒干,就能储存很久时间。一个毛竹筒塞满菜干,大概有三四斤的量。
  一条小船满载,装个千几百斤完全没问题。
  五十人的队伍,直接可以让小船串联起来,一路开小火车就行。
  此时姑苏王师已经过江,李乡长就打算直接走邗沟,来几百个淮夷根本不惧,来多少杀多少。
  两天时间就能过淮河,要是北方没有冰封,直接就能到徐国。
  当然了,李解也没打算走徐国。
  因为徐国太穷了。
  曾经非常富裕的徐国,被某个天子搞了一把之后,直接穷得不堪入目。
  前代吴王还在位的时候,有个徐君甚至让士兵去鲁国偷牛,才凑够了“牺牲”的数量。
  不然,祭祀祖先的时候,“牺牲”都不够数,丢死人。
  当然偷牛这个骚操作,同样也挺丢人的。
  不过和怠慢、辱没祖先相比,偷东西是可以被原谅的,鲁国完全可以偷回来嘛。
  凡是穷国,都不是李解的目标,李乡长想去的是陈国、蔡国还有那个周天子的大本营——洛邑。
  不过洛邑是现在重新改的名称,周怼王上台之后,以“天授”为年号,改洛邑为洛京,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周怼王被祖先分封的“臣子”们怼死之后,新的天子就把年号改为“代受”,同时又把洛京重新改为洛邑。
  总之,认怂了呗。
  李乡长寻思着,现在这个周天子,这要是死了,指不定就是周怂王呢?
  邗沟不过淮河,往西北岔过去,一路上都是大城市。要是去郑国,那更是爽,郑国是绝对的富国,而且也是列强之一,跟北方最强的晋国互怼很多年,居然不落下风,相当的了不起。
  但郑国不是大国,他能跟晋国互怼,主要还是因为有钱。
  李乡长听公子巴说起过,郑国拥有列国最多的“客兵”。
  啥意思呢?
  雇佣兵,花钱请来打仗的。
  晋国打仗,那死的可是自己人。
  郑国打仗,那死的都是别人,不心疼。
  当然了,掏钱还是心疼的。
  一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奇葩,李乡长就琢磨着,自己带点土特产过去卖了钱,顺道还能做点副业赚点外快。
  比如说,拦路抢劫。
第84章
霸气小护照
  “背靠大国就是好啊。”
  攥着一整套身份证明外加太宰子起的手书,阴乡猛男李解很是感慨,有了这一套身份证明,他就能在各大国的吴国“大使馆”蹭吃蹭喝,还能打听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情报。
  这好处……赞!
  李乡长当年还是工头那会儿,可是没少听人忽悠“美帝霸气小护照”,结果他娘的王八蛋真是忽悠,有一次他接了一个海外的活儿,王八蛋老美背包客要不是蹭了他的翻斗车,肯定被土著剁成肉酱。
  后来这个老美穷逼无以为报,又知道李工头不是gay,就把自己的妹妹介绍了一下。
  人“阿妹你看”的姑娘也挺好看的,要不是体重一百九十多斤,是一辆中型坦克,李乡长咬咬牙,也就为国争光了。
  回想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啊。
  作为东南霸主,吴国的地位还是不错的,而且当年在鲁国会盟,还打过晋国和齐国的脸。
  勾陈会盟大军的阵势,目前齐国和晋国还找不到很好的破解方法。
  武罡车、战车、重步兵、轻步兵、骑兵、弓兵、弩兵、水兵……兵种很多,但却不杂,能玩大兵团作战,也能多兵种五人配合。
  要不是吴国的制度并不完善,还处于一种发育期,晋国和齐国将会非常头疼。
  现在吴王勾陈又老了,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东南霸主,熬个一代人两代人,还怕没有破绽?
  就现在,“莫道白鹿一只眼,跳进盐城淮河反”,这大吴的“半壁江山”,不是就处处烽火狼烟?
  李乡长寻思着反正也不关他的事情,他就是猥琐发育,倒腾一点土特产。
  当然了,“受命于天”嘛,他也得等着吴王勾陈先死不是?
  怎么说这“猛男”头衔是吴王赏的,乡帅职称是吴王评的,人不能忘本,吴王活着的时候,挖一下姑苏墙角,那就可以了。
  最多偷鸡摸狗,绝不蓄意谋反,这有违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有了这‘护照’,我在郑国、蔡国就能蹭吃蹭喝了?”
  “……”
  大舅哥商无忌很想把“护照”抢过来,可没办法,这是体制中人才有的。而且还得是“外交”人员,而且还得是大王、太宰双重认可的“外交”人员。
  有了“护照”,列国使馆就等于是天然的据点、渠道、小卖部、沃尔玛、电子市场……赚钱跟捡钱一样啊。
  可惜,大舅哥只能羡慕嫉妒恨,甚至还跟妹妹商量,说是偷偷地夹带一点私货,悄悄地倒腾点外快。
  商小妹当时就笑了,哥你别老是沾我们家便宜!
  那一刹那,商无忌的眼珠子是鼓着的。
  “就是这‘护照’的名称不好听,怎么叫武松呢?”
  “武松?”
  商无忌一脸懵逼。
  “行者武松啊,无忌没听说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