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924

  “难道汉子已经返回淮中城?!”
  “汉子尚在三关,但是,淮中城誓师之后,即刻前往傅城!”
  “有多少鳄人、勇夫?”
  “不知,只是号曰三万兵马。”
  这两天挖掘情报的时候,真真假假满天飞,甚至连淮中城人和牲畜养殖中心,也多了不少人盯着。
  白天的时候,大量的骡马被运了出来,然后朝着东方而去。
  情报贩子们清点过,这几日离开淮中城的骡马数量,最少有四千。
  四千骡马,这还只是第一批次,总数会是何等的规模?
  “怎么人和牲畜养殖中心,还有如此之多的骡马?!”
  “怎可能?!”
  “莫非沙主任,有何养殖秘法?”
  第一批次四千匹骡马,然而仅仅是三天,又是四千匹,这加起来,就已经是八千多。
  这样大的规模,运到了傅城,哪怕只是运粮,给鲁国也是有极大的帮助啊。
  而在淮中城的宫中,美旦一脸担忧地询问“小桃花姬”:“白天将骡马运出,夜晚又运回来,岂不是很容易被人发觉?”
  “姐姐有所不知。”
  妫蓁自信地笑道,“只要包裹布匹,口中塞物,便无多大声息。定能瞒过细作。”
  过了三天,又是四千匹骡马运出去的时候,淮水两岸的情报贩子们,都快彻底疯了。
  整个淮中城平日里,也没听到多少驴叫声啊。
  怎么会这时候,多出来这么多畜生?难不成,是沙主任亲自生的?!
第681章
战术欺诈
  在淮水流域的楚国情报贩子,其行动力和主观意愿,要比其他国家的间谍要强得多。毕竟说不定有些在外的楚国人,现如今老家都丢了,土地都是汉人的。
  什么仇什么怨,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国破家亡,不外如是。
  “绝无可能!绝无可能!这楚人当真禽兽能言,某并非不知汉国之富也,然则‘鹿蜀’珍兽,岂能众焉?!”
  汝水、颍水两岸,大多都是情报贩子们的乐园,从蔡国到陈国,短短几天时间,只要门路有点广的,都知道了淮中城,现在是骡马成群,鹿蜀成圈。
  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不科学,太不合理,让蔡人、陈人中的那些反汉份子,根本不相信。
  “千真万确!”
  “不仅楚人如是说,吴人亦证此言!”
  “三万啊,三万!”
  宛丘的陈人拍着大腿,“君上尚在淮中城,当提醒君上,让君上打探一二。”
  “那淮中人和牲畜养殖中心,以我之见,当遣能人,前往主任处拜师学艺。”
  “此事,以后再说。当下齐鲁交战,有这三万牲畜,鲁国定是军心大振啊。”
  和陈国人猜得差不多,淮中城“后宫团”的这一番操作,不但把间谍们吓到了,鲁国人听说光运输物资的牲口,就有三万之数,那按照正常操作,那不得数十万大军过来援助?
  以往吴威王在世之时,全军上下也就几千吴甲、健旅,剩下的几万都是民工。
  就这样的配置,拢共就三百头牛,马匹不过两千多。
  现在上来就是三万,几十万大军没有,十几万,那肯定是有了吧。
  于是乎,汉子国的睢水民工,刚组织通过龙脊山,然后借道彭城,就有细作将消息传播了出去,说是汉国前军,已有三万过境彭城!
  提前抵达傅城的魏羽,见过本地最高长官阳巨之后,立刻把实际情况讲述了一番,两人一拍即合,继续玩战术欺诈。
  “如今鲁人军心已定,鲁南多有流言,传汉军尽起淮下劲卒,总计二十三万大军,背上抗齐援鲁!”
  “哈哈哈哈哈哈……”
  听得魏羽的描述,阳巨也是松了口气,“我旧年为逼阳国大夫,虽有领兵,却也不长于军事。守城兴许还有一点见识,这主持军阵,却是差了许多。”
  “如今微山尉麾下之众,已经前往南武城。这薛城只要制造声威,滕国必定知晓。自邾国三分之后,小邾国多有亲近齐国,这几日,我便听闻有曹姓巨贾,往来泗水东西,此必是邾国之人。”
  魏羽分析了大量情报,和在晋国时候不同,汉子国对于情报收集,并不局限于朝堂、江湖,哪怕是市井传闻,也是会汇总的。
  这种习惯和规定,让魏羽感觉非常的舒服。
  颇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
  他本就长于情报分析,又在基层工地锻炼过了组织能力,此时整合了一部分在外的闲散情报贩子,竟是早早地将齐鲁交战之前的双方情报摸了个一干二净。
  所谓邾国,其实早就已经不存在,齐鲁交恶之后没几年,齐侯因为无力抗衡吴威王勾陈,导致了他齐国作为霸主级的保护国,失去了威权,而受齐国保护的邾国,自然而然地,就被敌对国家吞并。
  这个敌对国家,就是鲁国。
  鲁国攻打邾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但之前鲁国只要动武,总归会有人跳出来阻挠,一般都是齐国,偶尔是晋国和楚国。
  但因为吴国称霸,他搜刮了三百头牛出来杀了给吴威王献礼,事后鲁国进攻邾国,老妖怪勾陈也就默许了,没有干涉。
  有了吴国的撑腰,齐国和楚国有心吼两嗓子,又怕招惹来“万众一心”,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鲁国吃大餐。
  邾国的覆灭,纯粹就是霸主级大国之间的出卖,简而言之,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邾国的国家利益,被出卖,也就是出卖了。
  而鲁国也没办法完全吞并邾国,一是不敢,真要是吞并邾国,吴国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理,说不定跳出来爆打鲁国的,就是吴国。
  二是不能,鲁国的土地虽然富庶,人口也是众多,但邾国也不差,尽管有山区丘陵,但总体而言,雨热条件绝佳,境内又有若干河流,总灌溉面积不差,人口少是少,但那是相对而言。
  单位土地承载的人口,跟鲁国不相上下。
  所以邾国只是被灭,国君的宗祀还是保留的,然后又因为想要争夺继承权的人比较多,整个邾国,也就解体了。
  邾国解体,对济泗流域的国家来说,也算是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要知道在邾国恐吓郠国的时候,吴国的边防军,是打算再扩大一下打秋风范围的。
  邾国三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小邾国,合并了若干土地和袖珍型国家之后,组成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不那么袖珍的国家,也就是倪国。
  在傅城这里,小邾国就是倪国,但在鲁国和邹国官方,倪国就是倪国,不是小邾国。
  有这样的表述,也是各自需要。
  鲁国和邹国,显然不能够承认这是小邾国,要是承认了,以后要吞并,比较麻烦。
  傅城这里表述为小邾国,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倘若鲁国真要是作死想要做大,就能以援助小邾国的名义,直接爆打鲁国。
  不过毫无疑问,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特殊,已经不算是热点冲突,而是区域战争。
  战争前戏的各种准备、动员,本地区的任何一方势力,想要抽身世外,可能性就是零。
  小邾国的人只要不傻,也是想要自保自救的,加上现在齐国称霸济水,会盟不管是花了多少钱,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至少明面上是成功的。
  齐国率众攻打鲁国,这不是可能,是正在进行时。
  所以小邾国的精英阶层,都是欣喜若狂,他们无力抗衡周围的地方,但不妨碍他们努力为齐国服务。
  只要齐国爽了,这事儿就好说,不但能够保住小邾国,说不定还能重新恢复邾国的规模。
  所以魏羽在收集情报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最近冒出来的情报贩子,增加数量最多的,就是曹姓巨贾。
  短期内有实力在这一带能够有这样实力的曹姓巨贾,无一例外,都是邾国之后,又或者是邾国三分之后。
  发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之后,魏羽便建议阳巨,不如将计就计,推波助澜。
  反正之前淮中城都已经带头玩起了“战略欺诈”,他们在前线玩“战术欺诈”,也不是什么坏事。
  最重要的是,因为军情不等人,曹姓巨贾们的操作,基本没办法遮掩,很多真真假假的情报,就通过细作传到了盟军大营。
  只是情报间谍们无法甄别哪些是真,哪些又是假。
  从微山尉戴飞调动南武城开始,汉国派往鲁国的援兵,就从三万变成了六万,六万变成了八万,八万变成了十二万,最终加到了二十三万。
  这个数字,不是魏羽和阳巨喊出来的,是小邾国、邹国自己汇总出来的兵力。
  二十三万大军,还有三万牲口在赶来的路上,汉军主力有没有动摇不知道,反正消息传到盟军大营,齐侯感觉胸口遭了一记重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