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7/924

  只这样一句话,让随从们都是神色复杂。
  有些人是“百沙”出来的,感触最深刻,经历的久了,也就看得比较淡,所思所想,都放在了心里。
  但有些人根脚低贱,甚至有些人是夷虎部族出来的,原本不觉得如何,但出来走了一遭,这时候才从蒙昧中打开了灵光。
  魏子羽的短短一句话,简直是戳中了他的心头,有万千的语言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
  他们更是明白,为何淮中城要强制扫盲,只有扫盲之后,你给人吹捧的时候,才会多说几句漂亮话啊。
  “走。”
  “是!”
  平陆邑虽然是军事城邑,但因为齐国会盟之后的联军声势浩大,所以列国在这里,都逐渐有了随军商人。
  操持着各种口音的列国商人,纷纷聚集在这里倒腾物资。
  宋国人、齐国人、卫国人等等混杂在一起,寻找着更好的机会。
  甚至还有大量的商队之中,有间谍四散出去,既刺探鲁国的情况,也刺探互相之间的情况。
  魏子羽到的第一天,就发现这地方难怪被陬邑大夫摸得这么清楚,这地方的情报管制,根本就是摆设,整个就是一大筛子。
  说难听点,就是个乞丐版的洛京,整个一“谍都”。
  “主任!”
  在平陆邑的第一个晚上,外出传递消息的属下,很快就回来了。
  魏羽见人回来,便问道:“如何?”
  “确实是灵姑氏,此人是越国旧年送到齐国去的,是历下宫南营郎官,如今率部驻扎城西。”
  “好!”
  一拍手,魏子羽立刻道,“持吴越口音者,前往再送拜帖。”
  “是!”
  第二天,城西的一处军营中,郎官灵姑戈被手下告知,有乡人前来拜会,特意送上些许家乡特产。
  灵姑戈觉得奇怪:“故国已灭,莫非是复国之士?”
  不过他想想见一见也无妨,就通知找个时间,大家会面。
  随后就越好了在平陆邑的一处宅院中相见。
  灵姑戈带着劲卒一百,就在宅院中等候。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就见几十个壮汉,各自挑担,前来宅院。
  这些壮汉,一个个膀大腰圆不说,身上的麻布,也是“白沙麻布”,脚上踩着的靴子,一看就知道是皮子做的。
  守门的齐国士兵一看,顿时自惭形秽起来,他们齐国士兵,其实装备穿戴都算不错,可和这些“贱人”一比,竟然连“贱人”都不如,如何不让他们惭愧?
  灵姑戈一看来着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更是觉得惊异:“某久不曾返归故土,未想有这等美丈夫?!”
  “哈哈哈哈哈哈……”
  来人须髯飘逸,气度着实不凡,见了灵姑戈,先是大笑,然后躬身行礼道,“将军何故还在此处蹉跎耶?!”
  “啊?!君是何人?又何出此言?”
  作为西营郎官,灵姑戈也不是没见过风度之辈,但有一说一,和眼前这人比起来,齐国的美男子,还真没几个比得上眼前这位的。
  “在下淮中魏羽,乃是汉国行者,正在使鲁。”
  “什么?!”
  灵姑戈大吃一惊,正要拔出佩剑,却见对方只是带着礼物前来,顿时腰间的佩剑,只抽了一半,又插了回去:“汝来此处,意欲何为?!”
  “某有一桩富贵,今日特来赠予将军,将军何故无礼相待啊?”
  “哼!富贵?!汉子之父,亡我大越国,此乃国仇家恨!汝竟言富贵?!”
  魏羽眼神愣了一下,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什么叫“汉子之父”?
  片刻之后,才明白欧过来,这是说吴威王勾陈嗯。
  他娘的还真是到处有人传这个啊!
  不过魏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管他呢,就算是假的,也是真的。自家老板李解,就是“天皇大帝”帝勾陈的野种。
  “将军何出此言?将军在齐国,不过是闲散郎官,兵卒不过五千,车马止有二十,较之齐人郎官,将军何其悲也。”
  魏羽双手向左右一指,“打开。”
  “是!”
  却见壮汉们将挑担放下,打开一个个箱子,里头不是珍珠就是玻璃弹珠。
  “我主欲图姑苏,再霸五湖,愿同将军共襄盛举,共享富贵。以将军之才,为我主所用,必如鸿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而魏羽说话的时候,灵姑戈一个字都不想听,他眼珠子都鼓在那里,死死地盯着那些箱子,舔着嘴唇发出声颤音问道:“都……都是……给、给我……给鄙人的?”
  “……”
  魏羽寻思着自己好像浪费了太多的口水,就这个状况,他何必亲自来赴险啊。
  “不错。”
  “何时南下?可要某献城?”
  猛地站起来,灵姑浮一脸激动地看着魏羽,如是说道。
第687章
都不正常
  齐国在平陆邑的一个叫灵姑戈的郎官,跟着汉使魏操跑了!
  这消息传到曲阜的时候,鲁侯当时就即兴来了一段舞蹈,扭得跟得了狗瘟一样。
  “哈哈哈哈……寡人当再饮一爵!再饮一爵!”
  现如今老姬家式微,鲁侯也不好说什么。当年跟齐国争斗,那也是靠着老姬家的扛把子周天子牛逼,后来镐京被人烧了之后,鲁国就只能低调做人。
  不低调不行,鲁国跑去恐吓郠国的时候,霸主晋国就跳出来骂娘,说老姬家现在是我晋国说了算,你他娘的也不知会一声,就敢在外面捞好处?
  不行!
  至此,鲁国的国际外交策略,就逐渐转为保守。
  好处捞归捞,都是跟着大佬出行,大佬说要捞,那就捞,大佬说不捞,那就先放一放。
  还别说,效果挺好,这么些年下来,论精华土地,或者说产量高的土地面积,鲁国也不差齐国多少。
  要知道齐国还是霸主级大国。
  再把山地放牧业算上,鲁国的家底还是相当不错的。
  对外扩张有点艰难,但自保是绰绰有余。
  就是长期以来的保守策略,那种被动挨打的滋味,终究是不好受啊。
  一朝翻身,还不兴乐呵乐呵么。
  “君上,汉使行事果决,诚乃正直君子也。尝闻汉子高举‘义’帜,臣时常不以为意,如今看来,却是持小人之心也。”
  中大夫孟良起身之后,一脸的感慨,作为鲁国孟氏的家主,如今这天下形势,基本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忠义”这两个字,也差不多跟芒鞋木屐一样,随便踩。
  列国之中的士大夫们,虽说一个个都在呼吁,可这种文化界人士的是呼声,其实没什么卵用。
  楚汉相争之后,所有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判断,这个判断还很清晰。
  这是大争之世,这是天下战国。
  环视四面八荒,就没有不打仗的太平地界。
  哪怕是燕国,现在也是内乱纷纷,东胡诸部跟燕人边军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三年,而且看上去还要继续冲突下去。
  以楚国分裂、晋国称王为代表事件,天下诸侯们都很清楚,要么不打,只要开打,就停不下来了。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和平期。
  没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晋国越做越大,又或者是出现一个替代吴楚的超级大国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