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03

[81]原文为法语。
[82]原文为法语。
[83]原文为法语。
[84]原文为法语。
[85]原文为法语。
[86]原文为法语。
[87]原文为法语。
[88]原文为法语。
[89]原文为法语。
[90]原文为法语。
[91]原文为法语。
[92]原文为德语。
[93]原文为德语。
[94]原文为德语。
[95]原文为德语。
[96]原文为德语。
[97]原文为法语。
[98]原文为法语。
[99]原文为法语。
[100]原文为法语。
[101]原文为英语。
[102]原文为法语。
[103]原文为法语。
[104]原文为法语。
[105]原文为法语。
[106]戈蒂叶书店,莫斯科一家著名的法国书店。
[107]原文为拉丁语。
[108]原文为法语。
[109]原文为法语。
[110]原文为法语。
[111]原文为法语。
[112]原文为法语。
[113]原文为法语。
[114]原文为法语。
[115]原文为英语。
[116]泰纳(1828—1893),法国历史学家、批评家及作家。一八七〇年泰纳发表了《论理性》一书。
[117]黑山人,即门的内哥罗人,是南斯拉夫西南地方的人。黑山国于一八六二年与土耳其作战失败后,一直受苏丹王的统治,但黑山人反对异国统治的斗争并未停止。一八七六年黑山国奋起抵抗。起义者联合组成部队,在山上进行游击战。
[118]原文为法语。
[119]原文为法语。该报是俄国半官方的报纸,创办于一八四二年,用法文出版。它从国库领取津贴,实际上是俄国外交部的机关报。
[120]这里提到的是布斯拉耶夫院士(1818—1897)著的《俄文文法与教会斯拉夫语比较教本》(1869)。
[121]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的南部地区——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122]杜马,帝俄时代的国会。
[123]原文为法语。
[124]在瓦拉基列夫的音乐组曲《李尔王》(1860年以新的方式写的)里,其中有一支表现荒野里的李尔王和傻子的插曲,也有表现科苔莉娅的主题。
[125]巴赫(1685—1750),德国名作曲家。
[126]科苔莉娅,莎士比亚剧本《李尔王》中的女主人公。
[127]原文为德语。
[128]华格纳(1813—1883),德国名作曲家。
[129]托尔斯泰指的是雕刻家安托考里斯基于一八七五年交给艺术学院的普希金纪念碑的设计。他表现普希金坐在一块岩壁上,普希金作品中的人物:鲍利斯·戈东诺夫、吝啬的骑士、塔季扬娜、普加乔夫等等,顺着梯子攀登到他身边。根据雕刻家的设想,这个纪念碑可作为普希金下面这两句诗的插图,这两句诗是:“向我走来一群看不见的客人,久已相识的人,我的幻想的果实。”
[130]保玲·露卡(1841—1908),生在维也纳的意大利家庭里,是一个著名的女高音歌手和具有高度天才的演员,在柏林被聘为宫廷歌手,她辞了职,在伦敦、美国、全欧,特别是七十年代俄国的意大利歌剧里演唱得很成功。
[131]原文为法语。
[132]原文为法语。
[133]地狱,英吉利俱乐部里的赌厅。
[134]原文为法语。
[135]原文为拉丁语。
[136]《圣经》的新插图是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勒(1832—1883)所作,他画的《圣经》插图于一八六五年发表。托尔斯泰认为,多勒取材于《圣经》和《福音书》,把它们看做“熟悉的主题”,“只关心美”,就是只追求对人物形象的美学的、而不是宗教的处理。
[137]原文为法语。
[138]原文为法语。
[139]据穆德英译本注,无论左拉,无论都德,那时都没有获得他们以后取得的名誉和声望,但是即使在他们初期的作品里,其中显然也有力求用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现实的意图,托尔斯泰从中看出一种对于长期统治法国文学艺术的传统的自然的反抗。
[140]原文为英语。
[141]原文为法语。
[142]原文为法语。
[143]原文为法语。
[144]原文为法语。
[145]原文为法语。
[146]原文为法语。
[147]原文为法语。
[148]原文为法语。
[149]原文为法语。
[150]原文为法语。
[151]原文为法语。
[152]原文为法语。
[153]原文为法语。
[154]原文为法语。
[155]见《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上》第九至十章。
[156]原文为法语。
[157]原文为法语。
[158]原文为英语。上述二书是根据“新神秘派”的精神写的英语小册子。
[159]原文为英语。上述二书是根据“新神秘派”的精神写的英语小册子。
[160]原文为法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