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武皇(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686

  略微闻一闻那种气息,就仿佛吃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无上美味,肚子竟有些饱了,也有着飘飘然几欲升仙的微醉感,像是喝了无上仙酿。
  这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事,彻底颠覆了李建彰的认知。
  相信此刻汇聚在这神山前的数百上千人,绝大部分都是冲着这一点来的,毕竟现在的年景真不怎么样。不说临朐本就穷困,绝大部分人都过着缺衣少食,糠菜半年量的生活,在今年的甲午战争条约签订后,朝廷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更是加大了搜刮,……
  而现在,一座山上飘出来的各种香味甜味,都能让人吃饱喝足,那沁入心扉的香甜更远超无数美味?
  看看那些衣衫褴褛的泥腿子一群接一群跪在山前,都各个一脸陶醉的模样,足以说明问题了。
  可问题是这世上真有仙神?真有?
  “神仙啊!”
  “妈呀,大仙饶命~”
  ……
  李建彰晕晕乎乎的都不清楚到底在想什么时,一声声惊呼才从人群中泛起,而后他就看到许多对着山体叩拜的人,突然转身对着他所在方位叩拜起来……好吧,不是对着他,等李建彰顺势抬头,一眼后就也跪了,包括原本还缠着他的师爷同样腿一软跪了。
  李建彰前方几十米外,空中许多层楼那么高的位置,空空荡荡的空中竟然悬浮着一个人。
  这是仙人在飞么?
  跪下去的时候,李建彰只剩下一个念头了,突然出现的神山,还有亲眼所见的飞着的仙人,去他什么的怪力乱神吧。
  哆嗦着跪着不敢抬头多看,李建彰又身子一抖抬起了头,更吓的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傻傻看着前方一片空地,那里原本空旷的泥土地上,突然从地面生长出一颗葱翠玉律,晶莹的犹如宝玉一样的树苗,树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不过十来个呼吸就生长到三四米高,枝叶繁茂,开花结果……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惊恐的是,这一颗大树竟通体都是半透明,像透明的珠玉,树干树枝树叶都是如此,而繁茂枝叶间结出来的果实,竟是一个个飘香肆意的烧鸡、烤鸭、烤牛羊之类成熟肉食,当然,这些看上去就漂亮的引人流口水的烤肉,只是一部分果实,另外一部分则是从枝叶上向下流落的清泉,下落到离地半人多高的位置又消失不见,就像是一条条小瀑布从天洒落,清泉里更有醉人甜味。
  被这一幕彻底吓蒙了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李建彰都是头脑空白,完全没了思考反应的能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他看到有一个泥腿子三步一叩头,而后走到树下对着一条清泉张开嘴巴,连连喝了多口,上空也掉下一只烧鸡正好砸在那泥腿子手里,让他欣喜若狂的说着疯话磕头,才大口撕咬吃食时,李建彰终于回了一些心神,茫然看向身侧。
  在他身侧,是和他差不多反应的师爷。
  左右或近或远一个个临朐士绅,不管是老爷还是少爷什么的,也都是差不多。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神仙赐给我们的仙肉啊,……”
  “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李建彰虽然也一次次被那飘动的香气勾引的想上前试试了,但他最终还是按下了那冲动,只眼睁睁看着那一棵神树,猛一看去像是只有几十个“果实”挂着,但每一个走到树下的泥腿子,前几个如此,后来到几百个了,还是每走过去一个,就自动从树上掉落一个烧鸡或烤鸭什么的,几百人人人有份?
  到最后士绅们也有人去了,最最后他身侧的师爷也去了。
  “东翁,那位大仙的事?”
  半天多后,等李建彰失魂落魄的返回县衙,身侧师爷则脸色古怪的上前问询时,李建彰才回过神,“笔墨伺候,我得马上禀报知府大人才行。”
  不过准备好了笔墨,李建彰又纠结了,神山从天而降,仙人踏虚而行,洒下一颗种子转眼成长为大树,结出吃不完的酒肉佳肴,还赏赐给数百上千的下民,让那些泥腿子感恩戴德的长跪不起。
  这些写出来知府大人会信么?信,还是不信?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下人通禀时的反应,李建彰又呆了。
第811章
出发,冶原集!
  “凭空而降的神山,踏空而行仙人?几秒钟从种子成长为巨树,结出吃不完的酒肉,因为这件事冶原集一带已经聚集了上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哈哈……”
  “有意思,这些黄皮猴子是要借助异端邪神的名义兴乱么?”
  ……
  山东青州府,一座西式教堂内部,穿着教会着装的西洋男子面对不远处另一名留着辫子的清国男子的汇报,当场就脸色连变,随后更发出一声张扬的耻笑。
  耻笑后中年就再次开口看向那清国男子,“知府衙门和参将衙署对此是什么态度?有没有调兵镇压?”
  “好像没有。”清国男子思索了一番后,才肯定的道,“知府衙门和参将衙署目前还处于各种争议里……”
  “蠢不可及,临朐到府城一两日即至,当地出现上万乱民……”中年教士眉头一皱后,才毫不在意的低骂出声,骂过后才看向站在他左侧几米外的一名德籍教士,“法比安,让那位异端邪神见识一下我们的火枪之威吧,在主教大人和德皇陛下的意愿即将实现之前,我们决无法忍受如此大规模民乱发生。”
  “如您所愿!”站着的德籍教士法比安笑着点头,而后就大踏步走向教会之外。
  神迹发生,上万的民众聚集,临朐县官府都还没想过镇压,甚至青州知府衙门、青州参将衙署里也还没传出来什么消息,一群德国传教士却率先行动,这猛一看去有些可笑,实际上却是很正常的决断。
  在如今的19世纪末,传教士可不只是传教士,尤其位于大清这没落帝国内的西洋传教士更加不简单的多,山东原本是受法国保护的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区,1879年德国成立圣言会,派安治泰、福若瑟两名教士来华,安治泰抵达山东之前就曾拜会位于上海的德国总领事,甘愿成为德国侵华的走狗帮凶,抵达山东后这位更大肆招募德籍传教士,不择手段吸收地痞恶棍加入教会,不断扩大势力。
  甚至在1894年也就是去年,在德国总领事帮助下安治泰还获得了清政府的二品顶戴,以一个传教士之身与清国一省总督、巡抚平级,经常喝令下级官服听命从事,在这种形势下山东各州县教会一样经常光明正大的裹挟当地官服,无往而不利。
  这个时期“片纸下乡,中业倾产”八个字就是教会势力的最真实写照,他们在山东各地的权势往往已超越了当地官府,比地方官服更加凶残暴虐,霸占田地,掠夺财富,欺压民众,私设刑堂,擅自收税,几乎能做的教会都做了。
  但裹挟官府作威作福欺压民众,对各州县传教士来说只是额外的福利,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德皇瓜分清国做先锋走狗。
  连威廉二世都说过,安治泰主教回到柏林,时常作我的座上客。也是在今年,德国已经在为夺取清国沿海一个沿海港口作为侵华基地而准备,安治泰主教就曾多次建言促使德皇把目标选定在山东胶州湾,德皇已在11月召开过会议下大了武力夺取胶州湾的决定。
  这种时候,安治泰主教未在山东,各州县教会自然要为此大事做好各种准备。
  胶州湾虽然在莱州府内,此地则是青州府,但青州莱州紧紧相邻,青州境内突然冒出什么异端邪神吸引了上万民众服从,还有越来越的趋势,一万不可怕,两万呢,十万呢?万一这些民众就因为那异端邪神,在青州卷起十多万民众,席卷青州、莱州等地,可就真是麻烦了。
  而在如今的清国,太平天国也只是刚过去几十年罢了,再加上甲午战争的战败,朝廷对民间搜刮加大许多倍,连大量士绅都活不下去了,是最容易出事的。
  这种事,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最容易也是最有利的。
  更别提临朐县距离青州府有多近?四五十里而已。那些乱民若真的起事,第一站恐怕就是府城,别说为了德皇陛下和安治泰主教的大业,就是为了他们青州教会的安全着想,第一时间冲散镇压民乱,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那些乱民,法比安等也都没放在心上,这些年德国圣言会势力一直为德国入侵做前期准备,许多教堂都建立了教堂武装,眼下的青州教会就拥有上百杆快枪,有的教会还私铸火炮。这些快枪火炮可不是清国的火枪火炮……
  几十年前的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一万多联军就搞定了清国20万大军,英法四百多人伤亡,清国死伤两万多。那还是军队对军队呢,现在一百多杆快枪对上昨天还是衣不裹体,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泥腿子,谁会在意?
  更别提他们不止有教会武装,还可以裹挟官府呢。
  一夜过后,一群浩浩荡荡,为首是一百多操持火枪,以德籍青壮为主,青州地痞为辅的教会武装,左侧是青州府衙捕快皂隶,右侧,几百名提刀挂枪的参将衙署绿营兵士的混合军团,就光明正大的开向临朐方向。
  如今的清国调兵是有各种程序的,参将大人也没办法随意调动麾下绿营行走,但临朐乱民聚集地距离青州府真的太近了,几十里的距离,据说还在越聚越多,再加上教会势力和知府大人联手劝说,外加联名向山东巡抚上书,所以在各种考量之后,青州参将还是派了麾下游击大人行动了。
  只是半天多,混合联军就抵达了临朐县,不过等混合联军入城,发现整个县城竟然空空荡荡,成了不见丝毫人踪的空城,连县衙内都人去楼空,几个联军主脑才面面相觑。
  “看来泯乱已经发生了,李知县已经遇害了么?”
  “这些乱民怎么没占据县城?”
  “难道已经绕路去了府城?”
  ……
  各种猜测之后,绿营内派出几个斥候,包括教会武装也出动数人,又等了一阵子,听着斥候们汇报来的消息,联军主脑再次面面相觑。
  “荒唐,这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异端邪神,在愚民上还真有几手啊,不过等见了我们的火枪,我就不信他还能伪装下去,出发,冶原集!”
  面面相觑之后,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法比安才怒斥一声,挥手率军前行。
第812章
真的多了一座山
  法比安派出去的斥候,并不是已经在冶原集往返一趟,他们的目的只是查探乱民的位置,这些骑着快马的斥候刚出县城,没过多远就发现有部分民众正拖家带口赶往冶原集,因此知道所有乱民还在冶原集,就回来汇报了……
  你真的不能指望一些地痞和清国绿营兵组成的斥候们有多么大的勇气,赶孤身深入上万乱民内查探详情的。
  而在法比安的怒斥下,府衙捕快捕快聚集地,为首的青州府同知却老神在在道了声且慢,人群看去时同知大人才笑道,“法比安教士,眼下马上就要入夜了。”
  绿营方向游击大人也赞同的点头,“是啊,马上就入夜了。”
  他们从清晨出发,从府城到临朐县四五十里,大部分还是步行,能赶过来已经各个累的快走不动了。
  哪怕冶原集距离临朐县更近,一样没谁愿意再急着赶路了。
  无奈下联军只得在临朐过夜,不过这一夜,原本还疲累不堪的联军大队很快就精神振奋的满城游走起来,对于一座空城,还是完全不设防的空城,不管是腐朽不堪的绿营兵,还是不小地痞组成的教会武装,都根本忍受不住那无穷的诱惑。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法比安和同知大人、游击大人才勉强整顿好了麾下兵马,浩浩荡荡开向冶原集。
  几个时辰过去,当冶原集终于近了,隐约可见的一幕幕又让联军部队都懵了,因为他们真看到了一座大山,就算这联军里有许多都是府城人士,很少有临朐出身,但都是在这里呆了许多年的,几十里外某县某地到底有没有一座大山还是知道的。
  更别提这山还是如此不凡。
  整座大山都笼罩在缥缈灵动的云雾中,在阳光照射下许多处都散发着多彩光泽,更仿佛为大山披上了一层七彩仙云似的。
  等疑神疑鬼的靠的更近了,联军队伍看到的就是无数个满心虔诚,跪在山前的民众,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绝大多数也都是衣衫破烂,但一一看下去,原本应该面黄肌瘦的群体,此刻竟都是面色红润,像是经常吃饱喝足衣食无忧缓慢养出来的健康体态似的。
  这种脸颊红润,精气神高昂的面容体态,整个联军队伍里都不多,至少大部分绿营兵和皂隶群体都比不上。
  这种情况,在聚着九成以上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个一天没饭吃也属于正常人的国度里,太不正常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6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