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348

  外宅管家忙不迭点头,更拍胸脯保证。
  苗老太爷刚放声大笑,笑着笑着又戛然而止,“这么巧?”
  太巧了,昨天冯治都去世,去世前研究出了解决黑瘟的办法?然后当天,他们苗府就有人发瘟?
  弑师夺药方的韩慕,虽然自觉精打细算,把即将到来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只需要等着黑瘟发酵,就可以享受所有红利了。
  但不要忘了,韩慕只是一个28岁的青年人!!
  从十几岁到二十八岁以来,他也一直是跟着冯治都在学医,在深山老林里跑来跑去。
  他羡慕世俗中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切,可他吸收知识的岁月里,学的都是医术,不是权术或者阴谋之类。
  医家大贤冯治都,也不可能教他那些。
  没有这方面的学识能力,韩慕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谋划,落在为官一生,做到三品高官的苗老太爷眼中……那是破绽百出啊。
  巧合都不可能巧到这一步的。
  冯治都昨天才死,死之前攻克了黑瘟?当天他们府上就发了瘟,这时候,只等韩慕以救世主身份出面,拯救全城?甚至拯救他们这些大人物们的性命?在收获无限的感激,感恩中送出去的财富美色之类?
  内宅管家也只是听了几句话,就失笑道,“还真是太巧了,我可是听说,无数名医贤者都在致力于研究黑瘟,想要解决这个恶魔,他们研究的深入程度,就是主动制造黑瘟,或者保存一些瘟疫病毒,也不是太难吧?”
  黑瘟也不是绝对无解的。
  比如说,你已经发过一次瘟疫,还活了过来,那么下次即便置身瘟疫环境中,抵抗力也会大大增强,发病率极低。
  很多医家贤者为了解决这个死神,都有一些去感染黑瘟的。感染过还活了下来,他们就能更深入研究病毒,以及发瘟的患者。
  管家虽然在笑,眼神却很冰冷,他这一生也是跟着老太爷一起起伏的,见过太多的事,宰相门前七品官,宰相家里看门的都能相当于官吏了,有着很大影响力。
  苗老太爷不是宰相,但也是礼部侍郎,除了尚书外,他就是第二人。管家也不是苗家看大门的,而是真正的老管家。
第1731章
心比天高的臭棋篓子
  不管苗老太爷还是管家,都一下子看出了发瘟这件事有些蹊跷,下一刻,苗老太爷立刻开口,“给我查,把冯神医以及这个韩慕,进入云州城的一切,给我彻查!”
  封建时代的人力物力,远远比不上21世纪现代化,但身为云州府最有底蕴的士绅豪门,只是单纯查一些基础资料,还是很容易的。
  派人去彻查一切时,苗老太爷更安排了外宅管家去招待韩慕,暂时的给与对方绝顶礼遇和待遇。
  但心下,苗老太爷知道,若确定是韩慕主动挑起来的瘟疫,主动向苗府下人投放瘟疫病毒,那这位名医的亲传弟子,就死定了!
  他这一生起伏,见过太多黑暗,见过太多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的人,若韩慕为了名利,哪怕真的弑师,抢夺配方,只要不招惹苗府,老太爷都不会做什么,甚至可以顺势捧对方一把。
  反正冯神医已经死了……
  但是,那家伙若是主动投放瘟疫病毒想要成名,绝对不该对苗府下手!
  一道道命令传下去,整个苗府又动了起来。
  一炷香时间后,老管家就再次进了偏厅,“老爷,李望怀来拜访。估计也是收到了消息,知道了韩慕,以及韩慕掌握着治愈黑瘟的新药方一事。”
  苗老太爷大笑,“让他进来吧,李家也是本地望族,这件事若操作的好,未必不能让李府再上两个台阶。”
  李家最强的精英子弟,只是一个同知,但同知,那也是知府之下第二人了,外地为官,也带着好几个李家小字辈在身前学习培养呢。
  而李府,毕竟是和苗家比邻而居二三百年了,世世代代传承的交情,甚至联姻等等,关系真的不远。
  顿了一下,苗老太爷也在眼神中闪过一道精光,“韩慕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老管家立刻汇报,“时间短暂,目前只查到,冯神医和韩慕,是十天前入住的吴家所开客栈,据吴家那边的几个小二说,他们见过冯神医多次,对方一直都是精气神很足的样子,突然死于脑梗……几个跑堂的小二都觉得特别惋惜,冯神医的确是一个各方面都令人佩服的贤者,都主动无偿帮几个小二看了一些隐疾,指点他们调理身体呢。”
  “此外,十天来冯神医几乎是足不出户,购买了大量笔墨纸砚之类,在著书的样子……”
  “反倒韩慕,入住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客栈内陪着冯神医,但私下里,他花钱收买过小二,向他们打听云州府内有哪些地方值得去享受……比如刘家开的青楼,私下里去过好几次。”
  “小二们说,冯神医看人,不管是对客栈掌柜,或者其他权贵,对他们小二之类,都是一视同仁,但韩慕是一个骨子里看不起那群小二的,不管嘴上话多好听,那种本能上的蔑视,大家都懂。”
  才过去一炷香时间,他们能查的信息真的不多。
  随着管家的叙述,苗老太爷都忍不住嗤笑起来,“著书立说的时候突然暴毙?暴毙之后,能治愈黑瘟的新药方,就成了韩慕的了?即便他嘴上说的是多亏师傅带着,他最多只有一半功劳……”
  “这就是个心比天高的臭棋篓子。”
  不用去找知府,让知府大人来审案了,苗老太爷基本有八成把握,这是韩慕弑师,夺药方,再在他们苗府里散播瘟疫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证据。
  “冯神医之前的书稿?”
  这话一出,管家都忍俊不禁笑道,“姓韩的烧了一批,但他绝对想不到,在他去青楼的时候,冯神医偶尔也会处理一些废稿,那些废稿原本是冯神医让小二去烧掉,那几个小二哪里舍得烧,都是带回家当传家宝了。”
  “现在他们的人,正在去收集废稿送来府上。”
  废稿一到,韩慕是人是鬼可就一切明朗了。
  这是封建时代用笔墨纸砚来著书,不是现代里你抓着键盘敲敲就能写稿子的,笔墨纸砚,偶尔写错别字了,怎么办?偶尔把稿子用墨汁污了一片怎么办?茶水撒上去了怎么办?你写完一段后,发现这字体写的不好看、不是自己的最强水准怎么办?
  这可是冯治都,辛苦大半生终于攻克了黑瘟,这人类大杀器的著作啊,一旦对外发布,必然引发世人轰动,引得无数名医去观看翻阅的。
  他自然是力求完美,追求完美,那就容易心情激动下,写一段写着写着字体飘起来,不上巅峰状态。
  那也不是写一下药方就行,还有冯治都自己尝百草,跋涉山水之中的各种见闻,还有他在尝百草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其他类型的新药材,那些药材又有什么特性,有什么样的生长规律等等。
  如果只写新药的配方?以冯神医的实力,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搞定,然后就可以对外公布了,那样的时间,绝对没有韩慕去劝说师傅不要那么大公无私的机会。
  他是劝了好几次,见师傅一直坚持对外无偿公布,惊怒之下才起了杀心,这是有一个不断的心理过程、时间过程的。
  平日里冯治都写废的书稿,自然是交给韩慕去处理,但对方出去浪的时候,自然是交给小二们处理了。
  这就是最关键的证据。
  韩慕是一个骨子里看不起客栈里跑堂小二的人,私下里,也就根本没和小二们多接触,不知道那些小事。
  就在管家的笑声下,苗老太爷这才果断摆手让他去请李望怀。
  片刻而已,李家家主李望怀就小跑着进了偏听,“老太爷,消息是真的?大名鼎鼎的冯神医,就在咱们云州城?他……虽然冯神医昨天死了,可是他和弟子韩慕,一起攻坚出的新药方,还在吧?”
  “只要新药方还在,咱们就不用担惊受怕了,哎,真是遗憾,冯神医怎么就在昨天死了呢……昨天……”
  说着说着,李望怀激动振奋激荡的情绪,也突然变得戛然而止,站在门口愣了几下,李望怀才一拍大腿,“这特么也太巧了吧。”
  李望怀能成为李家家主,就算没曾有过官职,那心性见识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刚得到消息的初期,他的确是各种激动惊喜狂喜……太过激动狂喜等等,他才下意识忽略了一些信息。
第1732章
懵的犹如一头萌猪
  李望怀拍着大腿低骂时,苗老太爷只是笑眯眯看着,等李望怀又思索几息,疑惑看来时,苗老太爷才笑道,“不急,等下去你就知道了,我已经在搜集各种信息和证据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更多消息传来。”
  “估计杨知府,刘指挥使,乃至吴守业等等,也在来的路上了。”
  李望怀这才惊异的试探着开口,“弑师,夺药方?为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如果,冯神医是自然死亡,新药方也是韩慕的,那韩慕不止会名传天下,被无数人感恩,估计皇上也要重重赏赐才行,毕竟,这是黑瘟,一旦发作,动辄把一城化为死地的恐怖死神。”
  名望名望,你若有了能让天下人都感激你,能让后代铭记你的大功德,现任商帝,甚至地洲大陆的唐皇,都要给出足够的封赏,不封赏都不行,要不然你让天下人怎么看那两位帝王?
  在目前的大商或大唐,医家也是可以当高官的,甚至封爵之类。
  牵扯到这么庞大的利润问题,师徒两个谈不拢,或者说产生了其他大冲突,徒弟干死师傅,很正常。
  大唐历史上,不还有弟杀兄,母杀子之类的事一次次上演么?何谈这里只是师傅关系。
  随着李望怀的话,苗老太爷还是笑而不语,他更加坚定认为,韩慕是一个心比天高的臭棋篓子了,要不然,哪会轻而易举被这么多人接连看穿他的谋划。
  对方不该那么急的。
  他就算弑师后,带着书稿远遁,等个一年半载,在其他地方扩散黑瘟,搭戏登台,都有被看穿的风险,毕竟几个小二留下来的废书稿,是个大破绽和威胁。
  连这些破绽和威胁都没扫干净,韩慕就迫不及待在云州府这里搞事情?把他们苗府当成了垫脚石?
  苗老太爷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件事里,为自己家谋利了。
  是的,最重要的还是利益。
  若非对方极度疑似拿苗府当垫脚石,把苗府上下包括苗老太爷在内,都当成了棋子,更重要的是这棋子还有生死危险……他真的不介意看破不说破,只要有利益,他甚至可以主动推韩慕一把。
  但对方差点要了你的命,你在这里有致命危机,不止苗老太爷自身,包括他在苗府内的大量子孙们……都有类似生死危机?
  这就不可能看破不说破了。
  “冯神医名传天下,收徒众多,他最杰出的弟子,目前在哪为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