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348

  他们推出来的一万海匪,可不是三仙岛,是各大海商麾下见不得光的私家船队,都是精锐。
  一万多精锐,能吊打十个三仙岛那样的乌合之众。
  只要能围困住许继民,就先谈、试探,恩威并施威逼利诱等等手段,他们玩的门清,只有这些手段全部失效,没用,才会尝试强攻。
第1758章
他的目光是该放回人间了
  所有的扬州高官显贵、资本新贵,会在几天前东海一战,目的真不是为了杀许继民啊,目的是分一份仙缘。
  和平手段若是不行,走不通,才会尝试击伤对方,甚至杀死后抢夺。
  为什么这么急?一次和平手段尝试抢夺不成,难道不能继续向后拖一拖?以后多尝试几次?别逗了,这一次不成,许继民就离开扬州了,他是在被皇明司亲卫带着,护卫者向长安城而去的。
  这次若不能成功,以后根本不会有扬州士绅和资本家什么机会了。
  那只会是皇族,以及全天下勋贵士绅们全部加入这个游戏场。到时候恐怕大唐、罗马也会加入进来。
  不管王议员、定南侯等等,在扬州一代有着多么滔天的权势,若是局势发展到那一刻,他们也只能坐在外围吃灰了。
  正是许继民要离开扬州了,局势即将失控,所以在没办法确定是有仙人亲传许继民仙缘一事是假时,他们也敢行动。
  奈何在他们上万海军数百大舰彻底围堵住许继民的船只后,各种和平手段根本一个都行不通,这才发展到或许的炮击。
  炮击战会胜利,他们丝毫不觉得意外,真正意外的是,许继民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而从打捞出来的船只残骸里,他们也没找到任何和仙缘有关的事物。
  修炼功法,或者仙家宝物?一个都没有。
  这样的结果,不能证明许继民百分百死了,所以,有的权贵才会在事后,等了一天离去,有的等了两天,有的一直等到现在。
  伴随着王议员的话,九江郡宋家家主才无奈叹息,“王议员说的,很可能是真的,虽然我们没有在海下找到许继民的尸体,也没找到任何和仙家相关的事物宝物,但不要忘了,我们这个时代,想要深海打捞沉船,本就有着各种技术难题。”
  “再说,若是他沉船的时候,一个暗流席卷,就可能已经带着不少事物跑远了。”
  “许继民从头到尾也只展露了几种能力而已,那些能力放在陆地上,他就是凡人中间的神,可是茫茫大海,沉船点距离最近的陆地,也有几百里,我们事后派了无数船只,几乎把所有海面都覆盖了,也搜寻无数次都毫无发现……”
  这个世界墨家没有受到打压,还是当之无愧的最显学之一,所以众生对于技术进步之类问题,从来不会视之为奇淫巧技。
  技术越先进,对人类各方面的改善帮助就越大,这也是无数人明白的道理。
  话说,资本力量发展到今天,能让大唐立宪,那一个个大资本家,大部分还是借助各种技术进步,革新,借助新器械之力,打破了农耕小家庭的局限,各种开大厂,才能有今天的。
  宋家家主就经营着整个九江郡最大的纺织厂,对此也是很熟悉的。
  封建时代的沉船打捞技术?你真不能指望他打捞出所有落水的事物,他们在沉船代打捞出来的死尸,都不足当时船只上的活人数量的五分之一。
  没找到许继民尸体,没找到仙家宝物,真不能说明什么。
  定南侯之类贵族会提前离开,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要不然,面对仙缘之争,他们怎么会轻易放弃?
  这些话一出,大厅里大部分人都忍不住点头赞同,更大多都带着苦涩之意。
  他们最终的目的真不是为了杀死许继民啊,若能和平分一份仙缘,那才是最大的好处,当日里,在许继民陷入包围中之后,这群士绅新贵们,也是派了小船靠近,给许继民许了无数的荣华富贵,开出了太多太多优惠条件的。
  如果能和平实现,财富权势或者其他美女什么的,又算什么?架不住那个老家伙油盐不进,对他们的许诺根本没兴趣。
  无奈叹息中,吴老爷才笑道,“诸位,虽然这次的事没能实现我们的目的,可至少也削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许继民身为农家子弟,其实本质上,对我们这些士绅豪商,还是颇为敌视的。”
  “若真让顺利的进了长安,得到皇室重视,甚至把仙缘讲给皇室听,以后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很可能是咱们不能承受的灾难。”
  吴老爷这话,一下子又让失落中的不少大人物,脸色也变得好看了一些。
  可不是么,大唐境内的各种高层力量斗到现在,谁还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物,最大的敌人是谁?
  皇室、墨家、以及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就是他们的强敌。
  许继民若能顺利抵达长安,别说以后他若公开了仙缘,他们这些扬州大人物,只会边缘人,只能看却接触不到,就是皇室里若有谁因此崛起,对他们就会是重大打击。
  事到如今,惋惜错失仙缘没什么用,那还是提前庆幸一下他们解决了一个超级大麻烦吧。
  他们得不到的仙缘,外界也别想得到。
  王议员都顿了一下,才笑道,“事到如今,他还活着的希望太渺茫了,老夫明天也要离开了。”
  “说起来,这次返回扬州之前,京城那边,似乎也有一些暗流在涌动,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大消息传出来。”
  王议员接到扬州这里消息后,就快速离京回扬州,在哪之前,他还接到了张副议长的邀请,要密谋大事,当然,那个时期王议员还没加入,张副议长就也没有直说是弑君的大事。
  但虽然没明说,可旁敲侧击,引经据典的简单词汇提示下,王议员都能大致猜出来是什么。
  说起来,他虽然没有参与长安城,一大票新贵们的弑君谋划,可是在扬州,一大群海商的私人船队,公开围打唐皇拍出来的皇明司亲卫,包括杀死了几个传旨的太监,这也和造反行为没多大差距了。
  所以,王议员对于京城那边,事情发展到了哪一步,也是有一定期待的。
  若京城真的发生了超级大乱子,他在扬州这里杀死一群皇明司亲卫、杀死太监的事,自然也就没有谁去关注了。
  求,或者说抢夺仙缘不成,他的目光是该放回人间了。
第1759章
一把就打成了历史
  伴随着王议员的话,吴老爷、宋家家主等都是大惊,惊过之后,宋家家主才谨慎的开口,“王议员,京中会有何大事发生?”
  其他几十位大人物也都是满脸的求知欲。
  这种求知欲,让王议员颇感得意,毕竟到了他这样的层次,在皇城长安,有的是不比他弱,或者比他更强大的大佬,只有回了扬州,他才能享受到这种万众瞩目甚至敬畏崇拜的局面。
  微微顿了几个呼吸,王议员才笑道,“提前告诉你们也没什么,毕竟在座的,都是经历过同一大事的朋友。”
  像是猜到了弑君、推动亲王争夺大统,然后文武百官和资本新贵才更好能从中为自己谋利,这样的大事,理论上是要保密的。
  架不住,他们这票家伙,才联合起来干了一件也相当于造反的大事了,他们各自派遣麾下船只私家兵丁、组成上万海匪杀传旨的太监、杀几十名忠于皇室的皇明司亲卫。
  这样的事,捅出去也都是会死光的。
  会被朝廷派兵来平叛的。
  有了这样的造反友谊,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诸位可还记得大唐悼宗旧事?”
  一句大唐悼宗旧事,所有大人物纷纷惊呼起来。
  “二百多年前的悼宗?嘶……”
  “这可是要捅破天啊。”
  ……
  二百多年前,谥号为景帝的大唐老皇帝病逝当日,原本被册封为梁亲王的李贞,就召集一支城卫军兵行险招,把即将登上皇位的太子李续斩杀在大明宫。
  太子李续已经参政十多年,威望不俗,在朝中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李贞一战杀兄,更在最短时间内接管了长安八成以上兵马,在众多将军拥护下开始登基。
  不归他统御的长安兵马?直接视为叛逆诛杀,心向太子李续的官员文武,一样如此。
  做下这样的大事后,长安之外,大唐也多有叛乱发生,都是不服李贞的,结果还是被李贞打的七零八落,生生杀出来一个马上皇帝。
  李贞为什么能做到那些?就是他从小酷爱武事,十几岁参军,从一个伍长开始,生生在二十多年军旅生涯中,靠军功杀上了平北大元帅的显赫官位,有那样的履历在,李贞虽然在长安文官系统里,谈威望,给前太子李续提鞋都不配。
  但在军事体系里,他就是大唐战神!
  二百多年是什么节点?是如今的越国之前,军力强盛屡屡像目前的越国一样侵犯大唐边疆的宁国,国破之时!
  虽然宁国彻底破灭,成为历史,是属于被名将张越平定,但张越,本身就出自悼宗李贞麾下,是李贞一手培养起来的名将,在张越灭宁之前。
  原本国力还算不错的宁,已经在悼宗李贞二十多年戎马生涯中,给打成死狗了。
  等李贞发动政变,杀了哥哥李续后成为新皇,他压根懒得御驾亲征,派了名将张越出征,一把就把宁国打成了历史。
  同样的,国内各地不服李贞杀兄夺大统之位的各州府官吏士绅?谁不服,悼宗李贞压根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派遣麾下各个名将去一一平定。
  短短三年不到,大唐就在李贞统治下稳如老狗,万民臣服。
  那个时期,资本新贵还远远没有兴起,全天下最主要的还是士绅集团控制一切,可那时期的士绅文武?在李贞在位时,全都像是哈巴狗一样,一点都不敢跳。
  那位马上皇帝的威望,绝对是现在的李归、李盛之流,拍马都只能望其项背的。
  李贞在位三十二年,前二十多年就是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隆庆盛世,那些年士绅文武们,过得才叫一个惨,动不动就是被抄家灭祖,对于那位马上皇帝而言,一次抄家牵连数千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大事,是常规操作。
  当然,李贞在位时期,绝对是平民百姓过得最幸福的时期,至今在民间还有无数老百姓念叨着悼宗的好。
  那个时期士绅权贵想要欺压百姓,都要时时刻刻担心你敢做,就被悼宗抓起来杀你全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