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348

  不管那些鲁国人去留如何,这都是小事,若非那一票鲁国人身份,来的有些诡异,这样的小事,根本轮不到一郡太守去关注。
  ……
  又是一天后,离县。
  繁华的离县县城内,等县衙衙差把太守府、以及县府的诏令公开之后,200多汇聚在一起的萧家水手,立刻就轰动沸腾了。
  “多谢大人,我们马上就去办理户籍,哈哈,咱们终于脱离苦海,成为齐国一份子了!”
  “不可思议,我们竟然有一天,会成为齐人,哈哈。”
  “齐国啊,以前做梦都想来见识一下,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抵达。”
  ……
  到现在留在离县内,愿意加入齐国的萧家水手,数量已经破了二百之数。
  总共236位死而复生的水手,就只有十多个中层,或者和萧家船队中高层有姻亲关系的还想着回鲁。
  剩余的,全部选择背弃了自己的国家。
  这不怪200多背弃者见利忘义,实在是在鲁国,他们受到的欺压和剥削太严重,生活前景也基本看不到大希望,就说张小六,25岁了还没娶妻,还在攒钱,这可是封建时代,大部分人都是十五六就结婚的。
  张小六的五哥罗海,更已经28岁,罗海其实也攒了一些钱,真要想在鲁国娶妻生子,能做到,还能利用余钱置办一份小买卖,问题是,他身为萧家船队里一个技术小出众的水手,萧家不放人啊。
  萧家还需要他这样的航海老手,一直为萧家奔波四海,为萧家赚钱呢,不放人,不能上岸,罗海就不敢置办产业娶妻生子,只能继续奔波在海洋上。
  还是那句话,跑一次鲁国到罗马航线,最快也要六七个月,他一个平民水手,哪敢娶媳妇?动不动离家半年以上,不怕青青大草原么?就不怕便宜隔壁老王什么的?
  众多基层底层水手欢呼声里,刘爷、张汉等极少数人士,却是崩溃的高呼着你们不能这样,你们不能这么无耻……可不管他们如何呼喊,换来的只有无视。
第1822章
没有亲历,也有耳闻
  离县城北区,一片简陋却也是青砖红瓦建造起来的建筑群落里,当一个又一个身影,欢笑着排队去登记自己的名字时,刘爷、张汉等几个身影,再次崩溃的指着人群喝骂起来。
  “你们不能这样!李二、王回,做人不能这么无耻,想当初你们流落街头,快要饿死的时候,若不是萧老爷可怜你们,赏了口饭吃,你们能活到现在?”
  “无耻啊,你们生是鲁国人,死是萧家鬼,现在就这样背叛家主,你们的良心呢?都被狗吃了?”
  ……
  大副刘爷喝骂中,还点名道姓,指着排队中的两个青年批判起来。
  这里的地点,就是离县接待安置那些从任国逃亡来的百姓的场所。
  得益于齐国的国富民强,或者说,地广人稀等因素,身为沿海港口城市,离县建造的供任国逃亡者居住的院落,都要比商唐帝都安置灾民的棚户区要好得多。
  商唐帝都棚户区,全是木质的窝棚之类,这里却是青砖红瓦建造起的宅院,里面的住所也是砖墙房屋。
  这几天,二百多鲁国青壮年就是居住在十多个小院里,一个院落居住二十人左右,就算拥挤了些,环境比起窝棚还是高档的多。
  饭菜之类,有离县官府免费提供的,但那些免费食物,只能让你吃个半饱,若想要吃更多,你可以申请去做工赚钱,这里是港口城池,县城,那也是港口,来往的商船商队,在这里停靠休养,或者有船队出海打渔,你能下海就帮忙捕鱼,修补船只等等,不能下海就在码头上搬运货物,只要愿意做事,总能吃饱,还吃的很好。
  齐国地大物博,而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比肩十多个山东省加在一起的地盘,九成以上平原,一年三熟,才七百多万人口,可想而知这里的粮食储备有多么丰盛。
  这三天,200多萧家家丁、奴仆,从最初100多人愿意投齐,到现在足有220多名,就是因为离县县衙的衙役们,早就解说了各种情况。
  只要你登记落户,一人可以直接发放10亩良田,这些良田,前三年免税,若是你愿意垦荒,单人上限五十亩,新垦荒田,也是前三年不交税。
  这样的条件,对于萧家水手们,刺激太大了。
  登记落户就有十亩良田啊,还是一年三熟,撒下去粮种,基本不需要去怎么打理,一亩田一熟就能收粮两石,差不多等于二百斤,一年下来六百斤粮食。
  一亩六百斤,十亩多少?就算齐国粮价低,但有这样的良田,有这么优越的环境,你一个人吃饱,绝对是小儿科。
  成家立业,在这里就是那么简单。
  简单的以后只要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孩子都能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种种条件,对水手们的吸引力,太大太大了。
  大的到现在,只剩下刘爷等十几个人,还想着回鲁国,回萧家,对于刘爷来说,他已经是一艘排水量六七百吨的武装商船的大副,仅次于船长,绝对是中高层,一旦不跑海的时候,家里也是有妻妾三五人,儿女七八个,奴仆十多人的人上人。
  他们当然不希望留在这里从新开始。
  至于刘爷等,为什么对基层底层水手,投奔齐国那么抵触,甚至开骂?你想从齐国回鲁,近万里之遥……就算可以以工代薪回鲁,只有他们一些中上层人士回去的时候,岂不是还需要他们亲自动手去劳作?亲自动手去吃苦赚点路费?
  若能多带一票底层水手回去,那就有了下人来伺候他们。
  若说这一点还是最近的优势,那么等回去后……若被萧家得知,200多人只有他们十几个回去,他们会不会被惩罚?200多人死而复生,这里面的大秘密,萧家老爷以及鲁国其他士绅,会不会心动,去研究这里面的秘密?
  若是带回去200多基层底层水手,老爷们要研究,也可以对底层基层水手下手,他们可以在一旁看着,但那些家伙都不回去了,萧家和其他士绅研究起来,岂不是直接就落在他们身上了?
  林林总总,刘爷、张汉等,才迫切希望多带回去一批底层基层水手,偏偏到现在,众多青壮年很少有搭理他们的。
  大部分青壮年,都在等待登记中,热情的聊着,大家以后是一起种田,还是把田亩租出去,继续跑海赚钱?
  在齐国种田能轻松吃饱,绝对不会饿,但钱财就赚的少了,还是跑商赚的银子多。
  你若从新跑海,就是简单的雇佣制了,齐国这里,商船招募水手,渔民招募水手,都是雇佣制,跑一次给多少银两,或者跑一年给多少,等到期了,想继续就继续,你想不跑了回家,就可以回家。
  绝对的自由,远远不是鲁国那里,家主让你继续,你就不得不继续的严苛制度了。
  就像罗海,28岁的青年早就不想跑了,但家主不让,你就必须继续。
  大量青壮年激动的议论声里,被刘爷点名的李二、王回两个青年,却是对视一眼后,名叫李二的水手当场就回骂起来,“姓刘的,以前咱是不得不屈服于你的淫威之下,现在到了齐国,咱也能有自己的尊严了,你真当我是傻子?”
  “十六岁之前,我李二一家五口,说不上好日子但也能凑合,可一次海盗袭扰,我就家破人亡,父母和哥哥妹妹全死了,你真以为,又过了这么几年,我还不知道那些海盗都是从哪来的?就算那些不是萧家指派的,也是和萧家一样的其他家族指派的。”
  “呸,看我流落街头快饿死才心善赏我一口饭吃?若不是那些狗屎的大老爷,我们李家村哪至于多出多么多孤儿寡老。”
  王回也是紧跟着喝骂,以前青少年懵懵懂懂的时候,不知道不清楚那么多事,跟着萧家跑船那么久,他们对于各种肮脏事,就算没有亲历,也有耳闻啊。
  沿海的渔村,小镇,被海盗袭扰一次,就多出来不少灾民难民,然后为了活命,不得不卖身给大户豪强为奴,再被对方训练着去劳作一辈子……
  这和大帝国内陆地区,一到灾年平民百姓就被土地兼并,卖儿卖女,或者没有灾年,就有土匪洗劫村镇让你破产,让你卖儿卖女,套路都是一样的。
  齐与鲁,都是炎黄子孙华夏苗裔,到现在,谁不希望脱离苦海迎接新人生?
第1823章
你不会是想用他的家人,来威胁吧?
  200多鲁国萧家的家丁奴仆,能这么快决定加入齐国,想成为齐国一份子,除了是齐国给与普通百姓的待遇,就像是仙境天堂一样之外,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华夏苗裔,这一点也占据很重要的分量。
  其他都不说,这里传承的学说是诸子百家,这里的人民百姓,讲的都是华夏语,书写的是汉字,春节、中秋、重阳等等节日,都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舍弃鲁国人身份,就真的无所谓了,200多青壮年几乎没有一丝抵触感。
  伴随着李二、王回的回骂,大副刘爷也被骂的脸色涨红,虽然他心下气得厉害,惊怒无比,可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就像是李二说的,鲁国那些袭扰沿海村镇,导致沿海村镇出现大量破产渔民、百姓的事,其中内幕,难道能欺瞒世人一辈子?
  那些人或事,你可以欺瞒一世,欺瞒部分人,但绝对欺瞒不了整个天下苍生。
  话说萧家,以及鲁国其他士绅豪族,甚至大商前往鲁国经商、经营地盘的士绅贵族们,他们难道不可以以正常待遇,正常薪酬去聘请沿海渔民当水手么?
  那些士绅贵族姥爷们,当然可以做到,用财富或其他条件,去招募渔民里的好手,但是正常向招募,雇佣,花费大啊。
  招募雇佣,哪有派一支私家舰队伪装成海盗,洗劫抢掠一番,把大量青壮或老弱逼得不得不卖身为奴,来的划算?
  你去招募水手,若是对方死伤了,你还要给一笔不小的安家费,也没办法随意打杀奴役,可若对方卖身为奴,成了你的奴仆,就算死伤了,你是否给抚恤,给多少安家费,就全看你自己的心情了,给了是恩典恩赐,不给也就那样了。
  大副刘爷被骂的哑口无言时,站在他身侧的张汉也是呼吸粗重,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几个呼吸,张汉才指着队伍里一个青年道,“赵顺,你怎么也这样了?你父母和弟弟,可都还在薛城等着你呢,你现在加入齐国,难道不要家人了?”
  这话一出,不止李二、王回等停止了喝骂声,就是队伍里,很多正在激动议论着的青年,也都猛的一静。
  这200多萧家家丁奴仆,有像是张小六、李二那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亲人都死于天灾或人祸,自己孤身一个,抛弃鲁国国籍加入齐国,干净利落毫无后患。
  但这样的人,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大把人在鲁国内,有亲人,哪怕这里面结婚生子的屈指可数,但父母在,或者为了养弟妹才卖身为奴的,很常见。
  赵顺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和张汉比较熟悉的一个水手。
  沉默几息,赵顺刚想说什么,这个队伍前方,正游走在院落里维持秩序的一个离县衙役,却笑着开口,“你叫赵顺?一旦你加入我齐国国籍,成为我大齐一份子,那么等你想接你亲人来团聚,我齐国自然是支持的。”
  顿了一下,那衙役才似笑非笑的看向张汉,“你不会是想用他的家人,来威胁吧?这是挑衅我大齐么?”
  张汉瞬间凌乱。
  反倒是正在排队登记的青壮年,在愕然后纷纷欢呼起来。
  大家都是海洋岛国,国家都很注重海防,海战,但只是弟中弟的鲁国,海军实力对比齐国?不值一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