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48

  只要拿下了货船,再利用货船上的人质去攻破县城,把握就大得多了。
  毕竟,就算见了兵势后,关家大部分人会退回县城,最多让一小撮驾船带着货逃亡府城,那些船只上,管事的肯定还是关家里的精英子弟,不是关家人带队,只让家丁之类逃?万一家丁直接在半途裹挟了金银珠宝和其他财富逃了呢?
  开船的,必然有关家的核心精英人物。
  关家这样的累世豪强,不用问,也会狡兔三窟,在府城买的有自己的居所和地盘。下定了主意,张顺的布置也如流水一样运作起来。
  发出集结令,一千亲兵团以最快速度集结,那些普通亲兵本就正在进行着军事训练,集结是常规操作,差不多时间里,本是走亲访友热闹无比的民夫团,也开始集结汇合了。
  这声势看起来就浩大的很,若非他们扎营之地,和县城之间还隔着几个村落,估计能直接惊动县城那边,双方相聚才十多里,百里镜又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好在,平辉县虽然九成以上是平原,但平原地形,也有高低起伏之处,张顺选择这里扎营,就是除了沿途有村落建筑阻碍之外,地形也有起伏,这里的海拔线要比县城高出十米左右。
  十多里,十米左右地形落差,沿途各种建筑阻隔,保证大动静也不会被人站在城墙上,用一个百里镜看清一切。若这点能力都没有,张顺也不会被派出来搞事了。
第1875章
泥腿子而已,这风气必须镇压!
  又是两天后,修岩府府城,州府第一豪门唐氏庄园,诺大客厅中或坐或站,堆满了身影,中央主座位置自然是唐家家主唐千让,在他左侧下手是沈氏家主沈廷,右侧下手位,刘氏家主刘广煜。
  更下方位置上,也包括大粮商张亦文、王尧等等大人物,这群存在汇聚一堂,基本是能主掌府城一切大小事务,掌控修岩州八成以上各方事务的。
  说他们是一州之地的统治者,一点都不夸张。
  但此刻众多大人物在饮宴之余,情绪都不怎么高,甚至有很多都目露忧愁。
  唐千让抓着一杯美酒一饮而尽,环视一下大厅,见着或窃窃私语或愁眉不展的众人,才轻咳一声,吸引各方关注后,笑道,“诸位,北韩南张,二贼做事风格几乎一样,起势造反时间也相差不大,就算目前还没有汇合,也有九成把握断定,他们是一伙的。”
  “前些天韩剑舟打下安广,昨天张贼陷平辉,在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府城也不安全了,这件事,必须被大家重视,需要集结所有力量,一战定输赢了。”
  是的,就在前天,张顺以一百多亲兵带着两三千青壮,作势欲攻打平辉县,吓得县城外码头所有人一哄而散,码头大量船只在贼匪未到之前纷纷出逃。
  继续沿湘河逃向南方还好说,逃向北方府城这里的,却在溪口渡,被打了一个埋伏,不止有平辉关家三艘商船,连人带货被端的一干二净,就是差不多时间抵达溪口度的府城一些商船,也被波及了几艘。
  那一战对张顺,却几乎谈不上损失。
  几百名披甲持锐的青壮,士气沸腾的乘坐各种小船伏击,溪口度也只是宽二十多米的湘河狭窄处,大船不止速度缓慢,还需要排队通过。
  等张贼精兵开始跳帮战,对于没有多少士气而言的家丁仆从来说,就是随便抵抗几下就降了。
  也算平辉顶尖豪强的关家,五个骨干精英子弟被俘虏,仆从也降了四五十位。
  满船的金银珠宝,瓷器布帛,包括关家收起来的奴仆卖身契,欠条等等,都落在了张顺手中。
  昨天凌晨,跟随关家几位骨干精英子弟的奴仆,被张顺策反,装作凌晨之前回县城报信的模样,刚进入城内后反杀守军,更有一批去打开城门迎接张顺亲兵团。
  等更多的平辉守军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张顺已经大军入城。
  理论上来说,能被关家第一时间挑选出来,跟着精英子弟带着大量财富上府城的家丁仆从,都是属于他们最信任的,也算是跟着那些精英子弟,踏入食利者阶层的,都是管事,亲信之流。
  平时都能享受不少权利和富贵,猛一看不那么容易被策反。
  架不住,他们还是反了。
  听说张顺除了要烧毁他们卖身契、释放他们在平辉县的亲人之外,还许诺那群家丁,各自几百两不等的财富,更允许打下平辉,可以让他们携带家人扬帆出海……
  这些消息是否准确,目前府城的豪强没谁敢百分百保证,但那群家伙反了关家,平辉县成陷落,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现在的府城众豪强,情绪会这么低落,就是这一南一北,快则半个时辰,慢则一个时辰的两个上下游城池,全被反贼拿下,这境遇,大不妙啊。
  伴随唐千让的话,刘广煜也狞声道,“唐兄所言不错,到了今日,我等府城众士绅,必须下大力气,一战定输赢,彻底扫平两大逆贼,才能镇得住这朗朗乾坤了。”
  言辞间,刘广煜杀机四溢,仿佛张顺、韩剑舟已经和他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死的。
  可这细想一下也不奇怪,韩张二贼不管裹挟了多少人,若只是普通民乱头目那样子的霍乱,对大人物不值一提,你就是有几万兵马,没有枪炮之利,没有常年训练,依旧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但韩张二贼崛起,打过几次硬仗?几乎没什么硬仗,都是靠着分粮食、烧卖身契、烧欠条之类手段,吸引撩拨的平民民心打乱,背叛他们这样的士绅大老爷,背叛啊!
  小到永业镇的背叛,大到两县县兵的背叛,他们士绅阶层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壮丁,训练起来的军马,竟然一转眼背叛投靠贼寇。
  这风气绝对不能忍,必须镇压!
  再不镇压下去,人心继续慌乱动荡下去,他们这些顶尖豪强控制的家丁,是不是也会背叛?真到了他们麾下兵马壮丁背叛,那修岩州就完了。
  刘广煜就是自问,也不确定麾下的私兵,有多少会对两贼向往心动,有着背叛他们刘家的心思,才会如此杀气腾腾。
  “诸位,张贼在平辉还没稳定下来,才占据县城一天多,王、李、张等等几位家主,你们多家出兵联合,一定可以一战打入县城,而韩剑舟在安广却经营了多天,听说势头还不错,那安广,就交给我刘、唐、沈三家,去一战而定?我们争取在一日内,扫平两县叛乱,如何?”
  唐、沈、刘三家全力征兆,各自征调一万青壮私兵,加起来三万之众,扬帆北上,船队浩浩荡荡抵达安广,大炮轰城,大军强攻,拿下安广难度不会太大吧,毕竟在他们消息里,安广县的士绅地主阶层,并不是被一扫而空,那些平日里为恶不多,或者与邻为善的士绅,基本没怎么被骚扰。
  没被大骚扰,那些家族掌握的奴仆,放贷生意,也被打成碎片了,只要府城大军北上,他们岂能坐视不理?肯定要里应外合,让县城动起来。
  南边平辉县交给其他多家联军,张顺也算刚刚立足,并不稳固,拿下来希望也很大。
  士绅们最忌惮忌讳的,无非是底层家丁仆从临阵背叛,可安排足够多的督战队,对不服从命令,消极作战的兵丁,多杀一批树立威望,刘广煜就不信镇不住场子。
  那样的督战队成员从哪找?大家都家大业大,手里谁还没有一批干脏活的?那些干脏活的,以他们所做各种事,落在两个贼寇手里也是有死无生,让他们当督战队,血醒压阵,就不信对付不了一群泥腿子。
  泥腿子而已,杀多了,也就没那么多胡思乱想,乱七八糟不该有的想法了。
第1876章
另眼相看与猪狗
  伴随刘广煜铿锵有力的言辞,大厅内,原本一些目露忧色或者愁眉不展的大人物,倒也轻松起来。
  其中在府城排名四五位之间晃荡的李家家主就抚须赞叹,“刘兄说的不错,只要我们快刀斩乱麻,出真正的大力气去平叛,各家别顾忌彼此,别有那么多蝇营狗苟,镇压下韩张之乱,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我们最怕的,是手下兵马也心向二贼,背叛我们投靠两贼,但草民而已,不管他们心下有什么想法,大局摆在明面上,杀多了,也就震慑住了。”
  “人都是有从众性的,听说文特拉公国在和刘国作战时,攻城向来喜欢抓一批当地的老弱妇孺当炮灰,面对那些老弱,刘国将士一个下不去手,就会被文特拉白皮打下一城。”
  “那些被裹挟的老弱,明知道冲击自家军阵,大概率自己死,还会拖累大家一起死,依旧在文特拉白皮锋利的屠刀下,只敢向前,而不敢反抗背后的屠夫。”
  “我们不至于抓一些老弱妇孺去冲阵,那太荒唐了,可是只要挑一批恶棍暴徒,落在韩张二贼手中必被判死的暴徒当督战队,去督导我等手中大军,血醒震慑一下,他们岂敢不从,不用心攻打县城?”
  “只要他们敢临阵懈怠,就是死,甚至他们家人的命也掌握在我们手里,一个死后还会拖累一家,屠刀只要够锋利,不管韩张二贼掌握多么大的民心名望,都是虚妄。”
  面对韩剑舟、张顺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反贼,最初的士绅们的确有些手足不错,小慌乱,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出牌了。
  冷静之后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只要你心狠一些,怕什么刁民闹事啊。但有不从直接杀掉,一个不够就杀十个,十个不够先杀一百,冷冰冰的屠刀之下,谁还敢不从?
  军阵之战,本就是要军令如山,但有不从人头落地的。
  李家主发言后,更多大人物也纷纷点头认可,他们还真差点忘了,自己以往只是从家主,看奴仆为私兵的角度出发,其实也有点爱惜那些家仆的命,活着的奴仆,价值远大于死者。
  活着就可以创造劳动力,给你不停创造财富。
  所以在背叛的大前提刺激下,即便一时忧愁,有些底气不足,可调转一下念头,不以家主对奴仆的态度,转而以铁血战将,对仆从军炮灰军的态度去考虑,那就不一样了。
  李家家主说的不错,文特拉公国对刘国的作战,一次次抓到俘虏,镇压他们去攻城当炮灰,难道俘虏不知道那是九死一生么?他们全都知道,不止自己九死一生,还会连累己方将士,以及城池内其他百姓,知道归知道,只要杀得够狠,够残酷,让他们不敢有一丝侥幸念头,还是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众人情绪好转时,刘广煜才大笑着看向唐千让,“唐兄,对于刘某看法,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唐千让轻笑,“自无不可,只要镇压得住韩张二贼,多死一批奴仆又算得了什么。”
  刘广煜再次看向沈廷,“沈兄意下如何?”
  在场所有大人物都看向沈廷时,这位整个修岩州排名第二的豪强,却还是低着头端着一杯酒水,似乎在沉思的样子。
  刘广煜愕然,“沈兄??”
  众人继续愕然,还是沈廷背后一个青年轻轻推了他一下,沈廷才惊醒过来,“怎么?”
  唐千让、刘广煜等相当无语。
  翻了个白眼,刘广煜才把之前的话又讲了一番,包括李家家主也重复了一次。
  听到了最后,众人视线齐齐汇聚沈廷身上,这位大佬才苦涩一笑,“若在往常,诸位兄台所言自然是可行的,但现在?不知道唐兄、刘兄,可否听过云州薛城一事?”
  大厅里一片死寂,足足几十个呼吸后,王尧才失笑道,“云州薛城?沈兄可是说,前些时日那些外来的可笑消息?云州薛城,有一个李姓世家的小辈人物,得到了仙缘,上仙命他代管薛城,然后他驱赶了薛城其他所有士绅?”
  云州薛城?在以往,在场对那里印象很浅淡,只知道那是鲁国沿海,二十多个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不过前些时日,倒是有一些荒诞不经的流言传入了修岩州,说的就是薛城李元书,得仙命统管薛城一事,这不是开玩笑么?谁会相信那些?
  封建时代,一些搏击时代的弄潮儿,野心家,搞一些谣言说自己的天命之子,制造各种证据装祥瑞,比如鱼腹显书,或者其他祥瑞事件,给自己增添神秘光环,这多常见啊。
  突然听到薛城李元书说自己代仙管理人间一府之地?这简直太逗了,大家都本能觉得,这又是一个时代野心家,想要造反,搞一些乱七八糟的祥瑞糊弄小民的。
  云州,距离修岩州毕竟不远,云州东北部和修岩州西南部,最快五天就能抵达,即便薛城在云州最西方,消息扩散起来也很快,就是修岩府灾民刚起,韩剑舟、张顺刚刚作乱,还没闹出大动静时,修岩府众大人物就隐约听到了风声,但那时期,大家都被韩贼二贼作乱的事情吸引了关注,正想着等乱子闹大了,大发灾难财呢,听了薛城的事也是一笑而过。
  现在大家正谈论怎么去镇压韩张二贼呢,堂堂沈廷,整个修岩州第二豪门的掌门人,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合,提起李元书那样的笑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