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348

  这个世界,未必每一个医者都是良善之辈,冯治都的弟子韩慕,都会为了名利和无上名望,亲手弑师,还主动扩散黑瘟病毒,可你也不能否认,大部分医家子弟都是心怀良善之心的。
  此刻的闫定海开口,还真是不愿意,让上万的上喜青壮,稀里糊涂送上战场,不管结局如何,这上万子弟死上一城,都足以让上喜县无数家庭哭嚎心碎了。
  到了这一刻,闫定海也知道,韩张二贼势大不可轻易阻挡,修岩府会有血战的事,几乎难以避免了。
  他不管多么不愿意看到那一幕,局势似乎都挡不住了,只希望上喜子弟少流一些血。
  这话下,没等郭名关开口,卫文广就笑道,“诸位,我真不会肆意胡来的,请几位兄台放心,要知道这一万大军里,也有不少是我乡邻子弟,人心都是肉长的。”
  “……”
  谈忽悠能力,卫文广明显也不差,若不然哪能拉出来几百个死忠于他的私盐团队?
  坐在营帐里和三人说笑,足足一个时辰后,才有亲兵快速进入大帐禀报,说是县里几位府上的老爷,陪同府城来的贵人们想要参观民团,正在答应外等候。
  卫文广马上笑着迎了出去,鲁开云等人也是如此。
  一番见面,客套,后续就是卫文广亲自带队,带领以唐怀澜为首的“贵人”参观民团了。
  这观澜一直持续到傍晚,县里鲁家、闫家、郭家三家家主,才又热情邀请唐怀澜去吃喝了,这次连卫文广也请了。
  大家都知道,唐怀澜这次来可能是想拿民团当刀使的,他们也绝对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发生,现在却主动给唐怀澜和卫文广接触的机会?
  没办法,这可是以有修岩王之称的唐家嫡子为首的贵人们,一县豪强,根本不可能明面硬抗,也扛不起,只能私下里劝说卫文广坚定一些罢了。
  这一次晚宴,同样持续了很久。
  几家在晚宴结束后,热情招待唐怀澜等入住鲁府或者闫府之类,可唐怀澜等人果断拒绝了,出了府就住在了一家客栈里。
  到了客栈洗刷一番,唐怀澜才召集了左右,笑着开口,“诸位,你们觉得怎么样?”
  话语下,左侧一名青年忍不住拍手轻叹,“大将之才,区区两月有余,一群刚被训练不就的泥腿子,就有了军伍之气,军阵如山,令行禁止,这比我们训练一月的家丁还要有精锐。”
  “放在平时,发现这样的将才,我们都要热心招揽,拉入家族为我所用才是。”
  开口的也是唐家子,唐怀澜的弟弟唐怀谦,唐怀谦虽然是庶子,地位远不如唐怀澜,但也绝对不纨绔,是唐家商旅团队里的支柱之一。
  跑惯了商贸,唐怀谦见识自然不凡,别说鲁国的军伍看了个遍,就是大唐,罗马的精兵都见识过,上喜民团目前自然没资格和大商精兵比肩。
  要知道,这才成军两月有余,还没见过血呢。
  能得到他的称赞,也足以见证卫文广的才干了。
  在他话语下,唐怀宇也笑谈起来,“也不算太意外,要知道这位卫文广,十八岁从军,只是参军两个月,就被有我鲁国百年名帅之称的扬定远提为亲兵。”
  “接近五年时间,被杨定远耳提面被,亲自教导,他能有一定军事素养,不意外,若非某些家伙吃香太难看,生生把杨定远坑死,说不定这位也会是我鲁国官方里,成为新一代将星了。”
  卫文广在军中的贵人,就是杨定远,兵家传人,二十一岁参军,生生从一小兵,在四十五岁时被提拔为骠骑将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二十多年戎马生涯,在鲁国三大岛屡次平叛。
  平定的都是一些流匪,海寇之类。大头兵一个,没有靠山没有什么势力支持,一路杀成统管三万大军的骠骑将军啊,要知道,整个鲁国军事体制,官方最高的将领称谓,就是大将军而已,只比骠骑将军高一级。
  杨定远不止擅长陆战,海战也是一把好手,积累二十多年经验后,四十多岁时期的杨定远,绝对是一代军事家了。
  卫文广参军,靠着体格高大,个人素质远超普通兵丁,外加聪慧好学,两个多月就被杨定远发现……跟在身边学习。
  直到杨定远47岁,死于流匪作乱,说起来他是骠骑将军,统管三万大军,可笑的是,他手下哪里来的三万兵让他养?杨定远战死那一次,手下只有一万多人,出战时士卒都吃不饱,刀枪劈砍两下直接卷刃,火枪发射一下有五成炸膛概率,棉甲铁甲,就是纸糊的一样。
  若只是这样就算了,偏偏大军中还有兵部派下来的侍郎当监军,不断催促他出发,开战,朝堂的命令也是一天一催,……
  他能怎么办?百年一现的一代名帅生生被后勤,朝堂军令、监军擅权给坑死了。
  等杨定远死后,搞死他的流匪,就被两千士绅豪门的精锐家丁给打残了,平定了,五百骑兵一千五步兵,刀枪器械齐全,精良,天天吃肉喝酒的家丁,平定了名帅都被坑死的民乱。
  “杨定远的亲兵也不少,但以往也没发现谁有这么强的军事才能,就是卫文广,若非韩张在我修岩府起势,他恐怕也没机会一展军事才能,胸中报复。”
  “可惜了……”
  真是可惜了,不管是韩张二贼,还是卫文广,亦或者他们唐家这样的修岩王,在急速崛起的李元书面前,又有什么前途?
  在神仙腿面前,凡间的一切富贵荣华,军事武装,都是纸糊的东西,一戳就破啊。
第1885章
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的
  唐怀澜、唐怀谦、唐怀宇等唐氏子弟点评了一番卫文广和已成为历史的杨定远后,还是由唐怀澜开口发话,“诸位,不管以前如何,也不管卫文广有没有军事大才,这鲁国的天已经变了。”
  “既然我们唐氏,也决定撤离鲁国,那就利用韩张之乱、还有卫文广,为我们大士族造一下势,尽量减少损失,撤离这片祖地吧。”
  从大月城回归后,府城的顶尖豪门聚众商量出的答案,毋庸置疑还是逃。
  神仙大腿惹不起,那就赶快及时的抽身。
  想要尽量把府城的宅院、商铺,还有其他产业甩脱给中下层地主接盘,没有大压力,那些阶层可不会那么蠢。
  他们这次来,的确是拉拢卫文广的,但目的就是另一说了。
  唐怀澜这话一出,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紧跟着,唐氏众子弟就离开客栈,向县城外的民团大营赶去。
  之前的酒宴上,唐家众人也和卫文广打过招呼,建立了一定的交情,所以,这拜访也很顺利的展开了。
  大营主帐内,唐家众人先是喝了几杯茶水客套一些话后,唐怀澜才入了主题,“卫兄,不知道你对韩张二贼之乱,具体怎么看?”
  卫文广笑着回应,“唐兄太客气了,韩张二贼嘛,最终结果一定是被平定,只要府城出兵,不说二贼一触即溃,就算侥幸胜了一两场,等待他们的依旧只会是灭亡。”
  客套话谁都会说,卫文广也是老练的很。
  唐怀谦失笑,“为什么卫兄如此笃定?”
  卫文广也是乐,“即便这一战陷入了持久战,府城兵马初期作战不利,指挥失当败上几次,可以贵府,还有其他豪强府上的底蕴,不管重新训练一只大军,还是从外地调兵,征兵,几乎都是没有难度,府城可以败十次八次,都无伤大雅。”
  “韩张二贼,全靠一口气撑着,他们的底气只有两县之地,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拿什么和修岩州十三府,四十三县比肩?”
  理论上,大局还真是这样。
  只要府城众高层豪门,依靠河运网络勾连全州,不管是从外面调集物资,还是征调人手,都是唾手可得,修岩州十三府四十三县,抛开已经落入韩张手中的两县。
  那剩下的几乎全是修岩府顶尖豪强的地盘。
  若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就算初期韩张胜七八次,也没鸟用,反而只会在战争中,一次次消耗他们的人力、物质资源。
  即便局势初期很糜烂,府城豪强也会轻松拉出来一支支后备军,撑到打出一场胜仗来,甚至,他们还可以舍弃一些自己在修岩州的利益,请青州、云州的士绅豪强私兵入场。
  理论上,韩张是必败的。不管他们有没有出众的军事才能,都会被拖死,只有掌握了打土豪,分田地,以及完善的军功授爵,授田制度,才能让韩张也做到,不怕失败。
  你打下一地,当地民众就会是你的坚实拥护者,你周边还没打下的地盘里,民众也会心向着你。
  打土豪分田地和军功授田,才是卫文广的最大底气。
  不过,他现在表面上的话,已经让唐家子弟纷纷眼前一亮,唐怀谦更是拍手大笑,“好,妙,卫兄这段话,当浮一大白。你果然继承了杨定远的真传,当属鲁国新一代名帅。”
  这种高屋建瓴,不局限于一次两次战争,从地盘,战争潜力等等层面讲的话,真不是谁都能懂的。
  你懂了,才是帅才,不懂,最多是将才。
  夸赞声,卫文广自然也是笑着客气,连称不敢,自己当不起这样的夸赞。
  唐怀澜也是笑了几声,等营帐内逐渐安静了一些时,才开口,“卫兄说的不错,是正常的发展趋势,但如果……卫兄你带着一万上喜民团,加入韩张行列呢?”
  “只是这样,甚至也不够,再来一招狠得,在修岩府范围内,烧田契,重新划分土地给那些失地民壮呢?那会不会成为星星之火,燃烧整个州府?”
  卫文广猛的呆了,不管心情起伏的有多剧烈,此刻他还说是靠着城府压下波澜,装作发愣的样子愣了几息,哭笑不得的道,“唐兄这……这玩笑开的真是离谱。”
  自己被发现了?自己的大计竟然被看穿了?这不合逻辑啊,毕竟他自问一切安排还是很不错的。
  就算自己在上喜练兵,韩剑舟和张顺也在两县练兵,但为了避嫌,三人使用的练兵手段,都是不一样的。
  卫文广用的就是杨氏兵法,正宗的名帅杨定远疆场驰骋而是多年后,总结出来的兵书。最注重协同作战,注重火器部队,其他部队基本都是为了保护和配合火器营而生。
  张顺就是陈旧的老套将门子,那种练家丁的套路,火枪火炮也有,但数量稀少只能当奇兵,韩剑舟更不一样,全军以骑兵为主,练的是马上步兵、弓箭兵作战。
  难道是有谁认出了之前那些年,一直隐于幕后的韩张身份?知道了他们结拜的事?可就算知道了这样的秘密,也不足以让唐怀澜说出分地的大杀器吧?
  分地这回事,除了结义七兄弟之外,谁也不知道。七兄弟里有人背叛了他?
  脑海中正闪过无数思绪时,唐怀澜再次笑了,“卫兄,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的。”
  “就算你始终站在上喜这边,等韩张二贼被平定,卫兄也就失去了现在有的一切,卫兄已经统管万军两月余,难道还希望回归乡间,安心做一个运盐的贩子?”
  “还不如博一把,投了韩张,吞并韩张,再顺势拿出分田的大杀器,到时候,卫兄就是真正的百里候,有了修岩府的基业,几十上百万亩良田,修岩府民众,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而我们唐氏、沈氏、刘氏,也会指挥军队,在作战时和卫兄里应外合,光明正大败上几场。”
  “等吃上几场败仗,我们就会以撑不下去为由,变卖产业,携带家财远离修岩州。”
  该怎么样才让中下层士绅地主,蠢一些,相信他们卖宅院商铺,舍弃修岩州利益链,是真实的,被逼无奈的呢?当然是乱贼势大,连连吃败仗,他们撑不下去了,才那样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