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0/1348

  幕僚虽然没有望远镜,但是他能看到一连串的血雾从蒙军营盘最西北方,犹如烟花一样,一路爆到了察罕所在主营盘。
第2178章
一切大有可为
  察罕所在蒙古八十万大军主营盘内,高台上,也就是十几个呼吸过去,就眼睁睁看着从西北方南下的童健,一路爆起大串如烟花一样的血雾,察罕都惊呆了。
  反倒是阿古拉一边脱衣服一边怒吼,“快,保护大帅!大蒙古的勇士们,齐射,……”
  为什么阿古拉要脱衣服?因为他早就从之前几天陆陆续续逃回来的几百败军里听说了,这位童健童仙君,或者童魔王?就是认准将领们的旗帜或者服装去追杀的。
  先把一票将领级别的杀光,大军就不战自溃。
  这个道理,阿古拉还是很认可的,那么眼睁睁看着童健朝主帅这里杀来,不脱衣服等死么?
  火急火燎的怒吼声里,他都用眼神示意自己的亲兵一起帮忙。
  而李璮、史天泽等汉人世候们,也在反应过来后纷纷一边跑着逃离营中高台,一边怒吼着让亲兵帮忙脱衣服。
  可……
  史天泽才带着几个亲兵跑下台,衣服脱到了一半,就见身前骤然多了一道身影,正是一手持黑伞,一身休闲服外加另一手抓着七八米灰色金属长棍的童健。
  史天泽惊得屁滚尿流,上一眼还在几百米外,这就到了?穿着脱到一半的盔甲迎头下跪,史军候放声高呼,“仙君饶命,我是汉人……”
  嘭!
  毫不意外的,一降魔杵下来,史天泽包括他几个亲兵,甚至附近几个蒙古军,直接炸成了血雾。
  就在这时,一串箭雨对着童健立身地就倾洒而下,但最快的利箭还距离童健有十多米,他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等箭雨真的落下时,只是刺入了空荡荡的大地。
  史天泽,汉人?童健心里,是更痛恨这一类败类的,就像是几百年后清兵入关,打明朝打的最猛最凶的,就是汉八旗,就是那些汉八旗生生断送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更把封建拖入了更加愚昧的奴隶制时代。
  从而导致,华夏五千年文明,生生被越拉越倒退,然后才有了上百年的沉沦和屈辱史。
  从外观长相去看,史天泽和他的亲兵的确是华夏血统,和蒙古兵以及更加西域化的其他人种还有着不小区别。可越是这样,童健就越痛恨这类人。
  ……
  高台上,亲眼近距离目睹了童健的凶悍,察罕双腿发软的厉害时,又哑然发现,再次出现的童健到了另一个汉军世候李璮身前。
  李璮的反应和史天泽差不多,当场下跪,然后嘭的一下化为血雾,包括他的几个亲兵也是如此。
  和之前一样的套路,当其他蒙古兵发现童健是在汉军世候面前时,根本不顾及误伤什么的,直接弯弓射箭,可箭雨还在飞行中,童健就再次无影无踪。
  速度差!
  任何一个蒙军在看到童健现身后,再去射箭已经晚了。童健目前身体素质都是正常人的十几倍的,全方位强化,别说普通精兵不可能射中他,就是换一个武林高手来,估计也是要抓瞎的。
  察罕、阿古拉等蒙军高层将领,就是一脸震撼加懵逼的,一路注视着童健出现在一个个汉军世候面前,出现一次,一棒子打死一大票。
  短短十几个呼吸,伴随着一次次箭雨洒落,整个大军汉人统帅已经死光了。
  呼~
  等童健站在高台上,站在察罕这位统帅几米外时,这位追随铁木真南征北战数十年的老卒才怒吼一声,嘭,化为血雾。
  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什么怒吼不甘愤懑等等,纯粹的无济于事,就像正常历史发展轨迹里几十年后蒙古灭宋,哪怕南宋有太多太多士子对这种事充满了愤怒不甘和绝望感。
  可,该来的始终会来。
  ……
  泸州城外,西南方数十里外,孟珙手持望远镜登高望远,看着童健在察罕主营盘内大肆屠杀,兴奋的整张面孔都挤出好几朵花了,“好,好!仙君下凡,真是解我大宋百年危局啊。”
  “黄义士,传我军令,大军随时出发,收编俘虏这几十万大军。”
  此刻的孟珙也是在小山之上,才能用望远镜看的这么远,这么清楚,带着他上山的就是黄药师和黄蓉父女两个,至于郭靖?郭大侠已经正式加入了孟珙麾下成为了一名小将。
  孟珙统帅的军队?只有一两万人,其中有三千多马上步兵,郭靖就是这马上步兵的统帅,剩下全是纯步兵了。
  这样的军队若在野外遭遇了纯正的蒙古骑兵,妥妥是送死的行为,可有过南阳盆地伏牛山下的经历,孟珙就知道,这纯粹是去捡便宜,捡胜利了。
  这一战,若是能俘虏蒙古大军十几万战马,外加更多的驽马牛车等等……对虚弱的南宋小朝廷而言,真的不亚于一剂重生式大补药,他们甚至都有机会顺势北望,连续收服三京。
  三京就是汴梁、洛阳、商丘,商丘在北宋时代是大宋的陪都。几年前官家赵昀携带着联蒙灭金的气势,端平入洛就是想要收服这三京故地,想让宋朝重新崛起,中兴。
  奈何被蒙古打的惨败,损兵折将以及各种物资,使得朝廷元气大伤,即便孟珙、杜杲等都是猛臣名将,在端平入洛失败后面对蒙古的全面入侵,也死死守住了阵线还发起一定反攻。
  可在遇到童健之前,孟珙做梦也不敢想,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啊,孟珙才43岁两鬓斑白,不就是为了国事战事愁白了头么。
  现在这位将军真是感觉,一切大有可为!
  ……
  同样时间里,目睹了一群蒙古高层将领的身亡后,65岁的杜杲杜知州也是激动的放声大笑,都笑出泪来了,更加快了调集兵马出城的动作。
  八十万大军高层将领,几乎被童健一网打尽,那剩下的,就真的只是去捡便宜了。
  就算目前的蒙古兵还有很多千夫长、百夫长?可你敢打旗帜组织大军反抗么?你敢那样做,就是摆了靶子等着童健去杀,还会死的很快,不敢……那就是八十万大军毫无指挥层,乱哄哄的犹如几十万头猪。
  不,毫无指挥层的八十万人马,甚至比猪还不如。因为这样的乱兵还可能自相残杀,为了逃命上演各种群魔乱舞的局势。
  这一刻,杜杲都恨不得为童健这个仙君立生祠了。
第2179章
有个怂货叫王旻
  南宋临安府,秋雨绵绵中,等几辆轿子被轿夫抬着一一抵达皇宫城门,几道身影才从轿中走下,最前方一人回望一下,顿时惊讶的道,“史学士,李参知?”
  后方十几步外的史学士立刻灿笑着走来,“见过郑相,子由正在家中研读经义,就突然收到了中使急招,言官家有要事相商。”
  史学士是史嵩之,字子由,十八年前中进士以来,多年经营荆襄,去年因为下令孟珙增援江陵、孟珙则在江陵连破蒙古军二十四阵,夺回被劫掠的几万人口,解江陵之围,被升任华文阁学士。
  不过,史嵩之是个妥妥的谈和派,从蒙宋战争开始起就力主和谈,和孟珙那种主战派其实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怎么说呢,史嵩之也算是个有能力的文臣,精英京湖多年,在襄阳屯田也算为南宋小朝廷打造了一个还算稳固的荆襄防线,孟珙这个大将,也曾是京湖帅臣史嵩之的麾下武将。
  伴随史嵩之的话,郑相郑清之一脸浅笑,“老夫早已罢相,当不得如此称呼。”
  郑清之是史弥远这个权臣死后,继位的赵昀朝第二位宰相,不过今年62岁的郑清之,相位倒是起起伏伏,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第一次罢相就是蒙古全面侵宋时期,窝阔台兵分三路,自江淮、荆襄、四川三地大兵入侵,然而最初的时候,宋军是打的有声有色,守的还算稳,让蒙军几乎打不开局面,架不住有个怂货叫王旻,身为襄阳重镇的北平主将,竟然被蒙军攻势吓得主动带着襄阳投降蒙古,这才导致战线被打开。
  从那里开始,蒙古兵连破荆襄多地,几乎兵峰有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关键时刻不是孟珙挡住了一切,把蒙古大军死死拖到去年才宣告南侵失败,这一战还真不好说了。
  当时就是王旻投降后,朝野震动,郑清之这个文官领袖被罢相。
  乔行简被委任为新的丞相。
  但其实赵昀这个官家,一直挺看重郑清之的,上位的乔行简都知道,朝野之中,郑清之要比他更有名望和影响力,原因……乔丞相年纪太大了。
  郑清之62岁已经算是老人家,乔丞相呢?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到了这种年龄,乔丞相根本有心无力,没太多精力打理政事。
  封建时代活到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哪还有那么多精力主持一国政务?
  在郑清之和史嵩之说笑中,后方又一人走来,史嵩之脸色微变,但还是低声笑道,“莫非前线出了重要军情,和庐州有关?连李强父这个蛮子也被急急招来。”
  李宗勉字强父,33年前就中了进士,绝对是科举界里的老前辈,对方中举时史嵩之这个华文阁学士才16岁,还算少年一枚。
  但史嵩之和李宗勉,一个主和派一个主战派,关系自然好不到哪去,李宗勉目前是小朝廷的参知政事,妥妥的副丞相,要比史嵩之更位高权重的多。
  郑清之罢相,80多岁的乔行简上位却没有那么多精力署理政务,南宋小朝廷里李副丞相,才算是真正主持大局的那位。
  在史嵩之低声吐槽里,李宗勉不屑的看了史嵩之一眼,才恭敬的对郑清之行了一礼,“强父见过大学士。”
  郑清之被罢相时,依旧有着观文殿大学士的官职,提举洞霄宫。
  在李副相见礼中,郑清之才笑眯眯开口,“好了,咱们都不是外人,也不用你来我往了,别让官家等急了,这次急招,八成和前线战事有关,察罕八十万大军围庐州,杜子昕是个知兵的能臣,但局势也不好说啊。”
  李宗勉凝重点头,“欲保江南,先守江北,庐州不能有失。”
  说到这里,副丞相再次瞪了史嵩之一眼,眼神很有刺,几年前蒙古全面南侵,王旻一仗没打就带着襄阳重镇投降,才有了后来的朝廷危局。
  在李宗勉心里,主要祸端就是史嵩之这类主和派的锅。
  毕竟史嵩之多年担任京湖帅臣,不管猛将孟珙还是投降的王旻,都是他帐下将领。
  把错误的人安排在关键位置,不是史嵩之背锅还能是谁??
  主和派??靖康耻怎么来的?不就是主和派给玩成了傻子,被一锅端的么,就连岳武穆那样的猛人,差一点就收服故土迎回二圣的存在,也是被主和派稀里哗啦给搞没了。
  就算史嵩之是一个有功绩的,主理京湖期间屯田干的不错,几年前南宋北上尝试收服三京,所需的粮饷基本都是史嵩之屯田搞出来的,几十万石粮饷……可他一个主和派的标签,足以让李宗勉把其视为肉中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0/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