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医生(黎明医生)(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529

  “唉。”楼筱宁不禁轻叹了声,多好的一个人,却现在这样,还有薛霸也是……
  这时候,屏幕喇叭传出里面ECMO团队主刀医生骆德的声音:“设备预冲。”
  手术室里一部分人员是专门负责操作调校那些ECMO设备,其参数众多,不断变化,心-肺-ECMO多个系统相互影响必须是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才懂,而且要随时盯着,随时调整,这些都是ECMO的难点。
  设备预冲后,主刀医生骆德当即把血管内导管与连接管接上,手术室内外众人此刻都心头紧张,ECMO开始运转!
  ECMO有两种主要的转流方式,一种是经静脉把血引出,氧合后泵入另一条静脉,这是V-V转流,适合无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另一种是经静脉出血,最后送回动脉,这是V-A转流,适合心肺功能有问题、有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
  但如果患者的心脏在超声诊断下完全停跳超过三个小时,因为V-A模式下心肺血液滞留而很容易产生血栓和肺水肿,所以就得给患者立即做开胸术,往心脏做置管改为A-A-A转流模式。
  抢救团队给顾俊先做的正是V-A模式。
  蛋叔他们从屏幕中只见暗红色的血液从导管引出,那是顾俊体内的血……
  静脉血因为含氧量低本就是暗红色的,但现在他的那也太暗了,近乎于发黑,就像快要粘稠凝固了……
  蛋叔顿时没了那份激动,有些茫然地暗呼一口气,看着这血,做医生的心里都有数。
  不是九死一生,阿俊这回是九十九死一生。现在不只是心肺复苏和颅内的问题,他的各个器官功能应该都已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各种的并发症简直就在眼前……
  走廊上很多医护人员都在暗自叹息,但这些叹息叠在一起,大家就都能听到。
  与此同时,那些静脉血经过设备的氧合后,通过动脉导管回到顾俊体内,完成了第一个循环。
  在ECMO成功连接后,团队对顾俊的胸外按压才停下来。即使患者能因此恢复心跳,要花多久时间那是说不定的,有些人一接上ECMO就重新跳了,有些人几小时、几十小时……
  而现在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中,顾俊的心脏仍然不见有自主动静,胸外按压一停下,就是一条直线了。
  “还有小半个小时。”蛋叔说道,“阿俊能有一点点心跳,就不用开胸……”
  CT设备早已运进手术室,就在这种ECMO状态中,抢救团队给顾俊做了颅脑CT,确诊颅内大面积出血。开颅手术要立即进行,因为开胸术也似乎势在必行了,那些骨折切开复位术排在后面。
  另一边,薛霸没有脑出血和骨折的情况,ECMO做得也很顺利,但血液情况比顾俊还要糟糕,各器官的损伤更重。
  “哎,不看了不看了。”蛋叔站起身,呼唤吴时雨等人,“咱们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出去甲板吹吹风吧。”
  蛋叔主要是怕吴时雨精神受不了,这么看着阿俊又开颅又开胸的,连他自己也受不了,阿俊会被剃光头发、切开头皮、往颅骨钻洞、再把颅骨锯开……
  “蛋叔,我还好。”吴时雨却说道,“我想留在这里,我感觉他能看到,这样能多给他一些撑着的动力。”
  “好吧好吧。”蛋叔也不勉强,留在这里难受,走开了也难受,顺着她的意思来吧。
  楼筱宁、孔雀他们一个都没有走,众人坐在椅子上,一边望着屏幕里的手术情况,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临近顾俊心跳完全停止三个小时的时候。
  一个情况让手术室内一片激动声响,让指挥中心那边振奋沸腾,也让走廊上他们猛然全部人站了起来。
  “有心跳!患者出现自主心跳反应!”
  那块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中,不再只是死寂的直线,而有了一点点微弱的起伏,顾俊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了。
  “这家伙真有一颗好心脏啊!”楼筱宁激动道,“不服都不行。”
  “不用开胸,好事,大好事。”蛋叔也在连声说着,虽然心脏复苏不代表阿俊就活过来了,但绝对代表着有这个机会,而且避免了一场开胸手术,避免了更多的并发症,“太好了……薛队啊薛队,你可学着点啊……”
  “呼……”吴时雨这才长呼一口气,往椅子坐下,“我还以为等会可以看看他心里都有什么呢。”
  “还能有什么?”通爷的声音从对讲机传出,“难道还能有我老通么?”
  众人苦中有点微笑,诚然这一场仗还没有打赢,还要打上很久。
  但是现在,他们看到了希望。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头颅里的聚醚醚酮
  多国联合部队重新出现在萨拉戈麦斯岛,是在当地时间2021年9月18日。
  这天傍晚的18:12,抢救团队在手术室开始给顾俊做ECMO;他在18:37恢复微弱的心脏搏动,反映心室的收缩泵血功能的ef值仅有10%,而正常值是50%-70%;因为其右侧额叶大面积出血,司寇显主刀的神经外科团队在18:42给他开始做额叶开颅术。
  做切口,开皮瓣,颅骨钻孔,开骨瓣,去除骨瓣,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缝合,引流。
  因为就他的病情考虑,如果保留骨瓣,引发颅压高、术后脑水肿等并发症的风险更大,那就需要二次手术了,那可能会压垮他的命,所以团队选择去除骨瓣。他的右额一部分头骨没了,头皮下就是硬脑膜,看着小半边额头软绵绵地塌了下去。如果他能撑得过来,以后再做颅骨修复术。
  由于他没有其它的脑挫裂伤,因此这场开颅术只用了4个多小时就完成,手术结束于这天22:56。
  紧接着,骨科专家王辉康带领的骨科团队接过神经外科的手术台主力位置。
  他们给顾俊进行了多处软组织的清创缝合术,双上肢掌、指骨、桡、尺骨、左下肢胫骨平台等多个位置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还有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医生们从他的这些伤势可以判断出,顾俊当时从高空坠落是双手先着地撑了撑,然后右额磕了一下,左脚撑了撑,因此上肢伤势重而下肢伤势轻。也正因为右下肢没有骨折情况,给了ECMO一个理想的V-A转流插管位置。
  这些手术陆续地做,一做就是22个小时,到骨科团队众员停下来时,已是9月19日晚上的21:25。
  在此期间,刘明峰带着的ECMO团队一直对设备参数做着观察和调整。这些手术给ECMO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好在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顾俊的心肺支持、肢体血供及回流都维持良好。
  心内科和心外科的李成、张泽丽等专家人员也不敢有一分一秒的松懈。
  顾俊虽然恢复了自主心跳,但是末梢循环及搏动极差,血流动力学波动大,这么一个才22岁年轻人的心脏,而且上次体检结果他的心脏简直可以跳到120岁,现在却像心力衰竭一样。
  不过在团队竭力奋战下,术中他没有发生二次心脏骤停,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心脏的ef值上升到了20%,也恢复了微弱的自主呼吸。
  到了这个时候,抢救团队终于可以说,自己打赢了从黑暗深渊中夺回顾俊的第一仗。
  手术室、指挥中心、走廊上的所有人都微微松出一口气,但后来的事情还是证明了术后是漫长的考验。
  在9月20日上午,顾俊的ef值再度下降至10%,胸片显示他双侧胸腔有大量积液,双肺渗出有炎症感染,还有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抢救团队再次到了手术台边处理这些并发症,这又一奋战又是30多个小时。
  21日就是这年的中秋节,他们是在手术室中度过的,吴时雨、蛋叔等人也都在驱逐舰上度过。
  顾俊的开颅术完成质量高,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这也许是唯二的好事了。
  另一个好事是他的ECMO置管处没有渗血,也没给右下肢造成肿胀。
  撑过了开始这几天,顾俊的病情就朝着好的方向去了,而团队继续着护理。到了术后一周时间的25日,ef值升至30%,脱离重度减低;再到术后两周时间的10月2日,ef值升至40%,轻度减低,心脏已是脱离危险。
  他身体的其它指标也已稳定,于是在ECMO十四天之后,团队给他撤除了这个体外循环,并把他转入ICU病房。
  这个时候,顾俊他们也被运回大华市的天机局总部进行后续的医治。
  邓惜玫在9月23日时就已经醒过来了,虽然有些头痛症状,但神智没问题,也无生命危险,不过她很沉默。
  鉴于她在本次行动中的表现,她正式成为天机局咒术部的一员。通爷等人都对她寄以厚望,希望她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弥补顾俊不在时的空缺。但暂时她还需要接受很多恢复治疗。
  邓惜玫的苏醒让大家都非常高兴,然而在10月6日,众人的心情又落入谷底。
  这是薛霸做ECMO后的第18天,出现了血液感染,并发肝、肾等多器官衰竭,医疗团队已是尽了一切的手段与努力,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在这天晚上的23:36分,团队宣布了薛霸的死亡。
  这个消息对于天机局的每一位来说,都是非常沉重。
  薛霸,东州市猎魔人小队队长出身,早已成长为咒术部-天机局-GOA的重要人才,逝于39岁。
  顾俊那边的情况也不乐观,心跳呼吸都恢复了,麻药早就撤了,意识却一直没有苏醒,脑电图的波形也表明是昏迷的状态,一切都在指向脑死亡的可能。
  这种脑神经的问题,专家们也都说不好,有可能永远醒不了,也有可能明天就醒,或者一年后、十年后……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在他昏迷第30天的10月18日,还是没有醒来。
  在这天,天机局给薛霸举行了葬礼,下葬于天机烈士陵园。众人都出席了,但顾俊缺席。
  在他昏迷进入第60天,拍片结果显示他的骨折恢复良好,医疗团队给他陆续拆除了石膏。
  即使顾俊可能已经是植物人,团队中的康复科人员可没有松懈,每天为他定时翻身、按摩、物理治疗等等,尽量保持着他的机能。因此虽然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却没有全身肌肉萎缩的程度。
  在他昏迷第90天的12月18日,额叶开颅术术后三个月,团队给他做了颅骨修复术,用的是目前最好的颅骨修补材料聚醚醚酮(PEEK),与人骨无缝连接,隔热、硬度等性能都足够好。
  手术做得很顺利,从此顾俊的头颅里多了块聚醚醚酮,不过有头皮掩盖着,外观是看不出来的,他的面貌还是开颅前那个样子。
  时间到了12月31日,这年的最后一天,顾俊昏迷的第103天,2022年快要到来了,而他依然没有苏醒。
第三百四十章
探视时间
  脑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中的波形都走得很平稳,与往日相比没什么变化。
  这是天机局总部医学部住院大楼的一间ICU单人病房,虽然有着各种的仪器设备,这里仍还算宽敞,中间病床上躺着的患者正是顾俊,他屡经手术的头部长着短密的黑发,沉睡的脸庞只有寂静,身形消瘦。
  护理团队里有三位护士轮流负责病房陪护工作,其中的柳护士此时正坐在床边椅子上看着杂志。
  柳护士三十多岁,是天机局多年的老成员了,也曾经在机动特遣队待过的,责任心、护理能力都很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5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