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医生(黎明医生)(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529

  “我没女朋友……”于驰小声,“同事,队友,是个精英。快!快把这些东西收拾一下,不能让她知道!”
  于驰突然急忙收拾起桌面,顾俊也从旁帮忙,“我们得串个说法,我是谁?我怎么在这里?跟你什么关系?”
  “啊,你是个流浪汉怎么样?”于驰忙道,“在外面纯捡垃圾吃的,我好心把你带回来,对,没错,就这样……”
第三百九十三章
关于信号
  顾俊端端正正的坐在塑胶椅上,摆着一副人畜无害的微笑模样,只是身上染血的纱布始终是那么刺眼。
  在他前面,于驰的旁边,站着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女人,长得颇是漂亮,外套牛仔裤的衣着有一种飒爽。她叫冯佩倩,是破冰者小队一员,生物学出身,应该和于驰关系不普通。
  “于队长,你说……你刚才走在路上,看到这位朋友在捡垃圾吃,就把他带了回来,他就是你的兄弟了……”
  冯佩倩疑惑地打量着这个男子,的确是够脏乱差的,可配着这张脸,反而更不像是普通人,她看不透……
  “你好。”顾俊憨憨地打了声招呼。
  “对就是这样,他身上没有证件,只知道自己叫阿俊,我跟他投缘,收留他,做些好事。”于驰说完就把冯佩倩往外面赶了,“佩倩,回去局里吧,我总感觉有事要发生……别担心我,我没疯,我和阿俊没事的……”
  顾俊保持着笑容,他们没有选择让他躲到卫生间去,因为冯佩倩的侦察能力很强,而且如果玄秘局已经看到他跟着于驰回来了,那倒此地无银三百两。
  只不过现在他觉得还不如躲起来呢,这个于队长是真的不擅长与女人打交道。
  这还要是喜欢于队长的女人,瞎子都看得出来。
  “阿俊的伤口……还是带他去医院看看吧?”冯佩倩边走边回头望着顾俊,不愿意离去。
  “不用的,他说很多天了,没事……”于驰把她一路推到出租屋外面,“阿俊跟我们部门的事情没关系……”
  砰的一声,出租屋铁门重新关上,于驰转身跑回工作桌这边,“女人有时候就是麻烦……都说没事了……”
  “呃。”顾俊欲言又止,还是微微耸肩,怪不得29岁了单身至今,“她会相信吗?”
  “不会的,不可能相信。”于驰再次拿出刚才藏起的文件,快声道:“佩怡马上就会让人查你的身份,她肯定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邪信徒接近我,可她不会查到任何资料,这里会被监视,很多人会过来,我们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别管他们……”
  于队长心思还是很清的,顾俊点点头,所以我现在是邪信徒嫌疑人了。
  不过某种意义上,自己小时候确实做过一段时间邪信徒,顾俊不由自嘲。
  “于队长,你觉得为什么我们把这事告诉别人,信号就会减弱?”
  顾俊吃起了工作桌上冯佩倩买来的糕点,“今天”之前就吃了乔伊斯先生做的那两个煎蛋,还有差点吃了一记核弹,饿得够可以的,这些糕点又美味,所以他吃得有滋有味。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于驰抓着脑袋,想得有些痛苦:“是不是越多人知道一件事,它就越成了现实。如果四个世界重合在一起,哪个才是现实?谁的认知会变为虚妄?这是高维度的事情……超越我们了,超越我们了……”
  “于队,我们只能从我们能理解的角度去想。”顾俊只好打断,拿起一块松花糕递给这大胡子男人,知道思维困在极限还不断想要突破是可以真的逼疯一个人的。
  他说了自己一个想法:“会不会就像网速那样,总速度有限,越多人下载就越慢。那些没有接收能力的人尤其会拖慢?但只有我们自己占着全部网速,就能下载了。”
  “有可能。”于驰囫囵地几口吞掉这块松花糕,还在苦想,“那我们这种人聚在一起,是不是就会增强信号?现在我们的相聚……不是巧合,应该就像磁铁,是因为我们的连系吸到一起的,不然这个世界这么大,就算只是乐宁市也这么大,你怎么会就是出现在我前面?这不是巧合……”
  “到了这里,我还没出现过那种异感。”顾俊感受着道,“但又好像,感觉自己更实在、更稳定了。”
  在马萨诸塞州世界是最飘忽的,而在这里脚踏实地,跟在天机世界时没什么分别。
  “没出现异感不一定是因为信号不强,可能就是因为更稳定了……”于驰疯癫似的快声说着,“顾队长,你不觉得头也没那么痛了吗?我们要想办法增强信号,我们要做些实验,地方可能很重要,我有个想法,我们到野外去,找个空阔的高点,能避开人群,我们在那里架设信号接收器。”
  所谓的“信号接收器”,顾俊和于驰没有不同,就是某种影像传播媒介,电视机、图画、照片。
  他们都是那样听到信号和看到符号的,不同在于顾俊能凭符号实体穿越,于驰能看到关于他的幻象。
  “好,试一试。”顾俊点头,继续吃起下一块萝卜糕,“等我先吃饱点。”
  “快点。”于驰焦虑地看着满桌不同样式的糕点,“真是的,佩倩每次都买这么多……怎么吃得过来……”
  “这次没事,我帮你吃掉……”
  现下是傍晚时分,事不宜迟,顾俊也只好一顿狼吞虎咽了。
  之后两人带上资料文件、一大叠图画、录音机、手电筒等的装备东西,放上于驰那辆停在距离出租屋不远的白色两厢小轿车上,就立即出发了,前往乐宁市市郊的“蟠桃山”,那里足够高,足够远,有车路,但是晚上没人。
  一路上,顾俊和开车的于驰都沉默不语,没有继续交换信息,因为他们需要让大脑休息来恢复精神。
  事实上谈了这一通下来,两人都很是疲惫的了,假如那股异感真的到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抗住。
  车子到达蟠桃山的山脚时,夜幕已经降下,山林显得阴郁,响着不知名的昆虫叫声。山门的门卫大叔正要拦下他们:“关门了,关门了!只出不进了。”于驰急道:“我们就是上山看个星星。”
  于驰不管那么多了,开着车就驶过去。顾俊只能透过车窗向辛劳的门卫大叔喊了声不好意思。
  “哎,这什么世道啊!”门卫大叔不满地望着驶远上山的车子,“两个大男人,一起来看星星,疯疯癫癫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
荒地上的树林
  在漠北市,农村是非常人烟稀少的,年轻人大多进了城或者南下打工,而那些老人家还坚守在这片祖辈的土地上。
  马儿湾区云临镇北甸村就是这样的一条村,村民们沿河定居,耕种着不多的一些农田,其它地方几乎全是荒地,有的还能长着点野草,但多数已经沙漠化很久很久了,种不了田,也放不了牧。
  不过也是在这个地方,这几十年以来,因为政策的扶持,有了一些地貌的新变化。
  如果从天空望去,就会看到村外那些荒地有一点区域成了绿色,那是植树造林而成的林场。
  对于别人来说,一年一次植树节,但对于79岁的王福厚而言,一年两个植树季节,每一天都要打理树木。
  一大清早,天还没亮,王福厚就在鸟儿的叽喳声响中醒来,他们夫妇住在林场的小砖屋里。从30多年前首次承包50亩荒地起,到现在总共承包管护着200多亩已经全部栽上树的地,这样的日子他和妻子早已习惯了。
  “老伴,老伴。”王福厚叫醒了也已有77岁的妻子张麦冬,“醒咯,咱们今天还有得忙咧。”
  “瞧你这倔老头,这把年纪了还不嫌累……”张麦冬似是抱怨的道,“就闲不下来……”
  “呵呵。”王福厚乐了,自己先起床去了,“咱没读过书,可也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这树得有人种啊,不然土地都沙漠化了,子孙后代怎么办?咱就希望能多活几年,多种一些树。”
  “得咧得咧,国家表扬你咧,知道咧。”张麦冬取乐道。
  王福厚沧桑粗黑的老脸顿时笑开花,他们夫妇在今年刚过去的植树节受到了市里的表彰,还接受了新闻采访。都说现在种树这事情全国热点呢,一个是天机局,另一个就是种树造林绿化环境了。
  种树不赚啥钱,整地要大量人手,有时还得用大型机械;植树期太短暂,自己做不过来,所以又得雇人;还有浇水、修理等都要投入成本,就靠育苗、枯枝枯叶、30亩速生杨赚点钱,每年几万块,国家再补贴点,能维持生活。他们的三个孩子都早有家庭,儿孙辈有时候来帮忙,来了又走,毕竟年轻人还不想整天对着块荒地。
  说完全没为生计着想过那是不可能的,王福厚当年一开始搞这承包也是琢磨着想赚点钱。
  但一种就种了这么多年,真的种出感情来了。
  王福厚知道妻子也是刀子口而已,荒地变林地,种树这么多年来的苦,可不只是他一个人吃的。
  三十多年前,这里没电,没水,没路,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块荒地。是他们亲自一点点的把地整好,再种上树苗,松树、国槐树、垂柳树、速生杨……看着树木一点点长大,看着这荒山废岭青绿油油。
  “咱再承包几十亩种上树?明年国家还得表扬我。”
  “得咧!那你是多活几年,我是少活几年。”
  又与老妻逗趣了几句,王福厚穿上外套,戴上老人帽,走出了这间小砖屋。
  天空蒙蒙亮,林间雀鸟的叫声更响了,王福厚踩着堆积了点落叶的土地,慢步穿行在这片自己种出的树林中。在这春节,树木生长着新的枝叶,那些青嫩的绿色让他看得真是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王福厚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可以说大字都不识几个,但那天来采访的记者不断跟他说这个词,真是个好词。一想到自己这把年纪,忙活了一辈子也能上新闻,能被国家表扬,老人的笑容就更盛。
  自己这一辈子,也没算糊里糊涂就过去了。
  “不行,真得再承包几十亩。”王福厚琢磨着,可是这个想法刚起,他脚下踩着一根枯枝就几乎一个趔趄,双胯一阵痛感,“这腿脚,不争气。”老人苦恼地自叹,这腿脚倒不是什么病,就是老了。
  “唉!”他想起当年,多重的活自己都干得来,爬上树去修枝也毫无问题,现在走步路都越来越力不从心。
  人是越来越老,但这树是越来越高。
  王福厚走着走着,就快到了“福厚树”那里,那是他们最早种下的一棵树,槐树,挺拔粗壮的树干已让他们双手抱不拢了。王福厚每次在早晨散步,都要去那边瞧瞧,抱一抱那树,那就像他们的一个孩子似的。
  “……树呢?”
  然而现在,王福厚的老脸愣着了,张望着周围略显稀疏的树林,这片自己早已走过千百遍的地方竟有点陌生。
  这条路他太熟悉了,这就是他开出来的路,要去哪里闭上眼睛都能走到。可现在明明已经应该走到福厚树那里的了,他却似乎迷了路,没看到那棵参天的松树,一些别的树也都没了。
  “这、这是哪?”王福厚一时想不明白,自己的200多亩林地,没有一处地方像这里的。
  树距不对,这树距不对啊!怎么少了很多树?
  被人盗伐了?王福厚闪过这个念头,顿时一股心慌和愤怒,但转念又感觉不可能,伐树不可能没有动静,要一夜之间盗伐这么多树更不可能吵不着他们,而且地上没有痕迹,也不见有树桩……
  怪事了,怪事了。
  王福厚疑惑着又往前走了一段路,但怪就怪在前面的树林没有变化,他再往回走了一段路,确定就他那棵福厚树的那三十多米范围变了。他再回到那范围看看,发现不但树木稀少了,还在的那些树木也见不着有嫩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5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