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医生(黎明医生)(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529

  他又问了一些问题,病人的右手没有旧患,今天早上起床之前还一直好好的,到现在下午三点多,却像完全换了一只手,是别人的手,而病人感觉自己从来不曾有过右手,只因为被接上了这只异肢,才疼痛无比。
  这种情况的话,有可能是什么慢性损伤导致的急性发病。
  那多半是神经系统的问题,或许要找神经内科,或者精神科。
  “先去拍片吧。”李瑞全执笔往桌上的病历写了起来,边写边道:“先拍个X光,看看骨头是什么情况。没看过片子,我也无法给你正确的判断。你拍了片,去三楼的创伤骨科那边看,我给你转过去。”
  到时候还要不要转其它科,就由创伤骨科那边决定了。
  “别,别!”病人焦急道,“拍片得花多长时间啊,我受不了了,医生,救命啊……”
  李瑞全见病人这么疼痛,也怕自己判断有误,而到现在还没见过患肢,就停笔道:“你把袖子卷起来,我看看。”
  “不……不行,我不能松开……”病人又是急道,面色发青更甚,“一松开,这只手,这只手……我也不知道……”
  李瑞全顿时无奈,外面候诊的患者们的纷杂声响一直都在传进来,他不是心理医生,是急诊医生,没办法拿太多时间跟每位病人之间慢慢建立医患关系,不然后面的人就看不了病了。
  这时候负责这个急诊室的马护士疑惑地走来,李瑞全就道:“敏怡,你帮他把衣服脱掉,让我看看右手。”
  “不行,真的不行……”病人满脸的痛苦与挣扎,“这只手不是我的……我控制不了它……”
  马护士走到病人的旁边,但病人仍然抗拒着,不让任何人触碰那只剧痛的肢体。
  “你这样我没办法给你看啊。”李瑞全也不是抱怨,但真有点急,“去拍片吧,去拍片吧。”
  受到驱赶的病人,挣扎犹豫之间,才终于缓慢地松开了左手,但奇怪在于,本应该因为血液畅通了而静脉平复下去的右手,却更加青筋暴突,手背上甚至迅速有点发黑。
  李瑞全一直有留意着,顿时心感古怪……
  小袁的眼神也是一疑,没等他们多想,病人的那只右手突然暴起,猛地一下扼住旁边马护士的脖子。
  这一瞬间,马护士、李瑞全等人都是怔着,心脏收紧,联想到那些不会让人愉快的医患事件……
  但现在这个病人自己也是急得大叫,“放手,放手!!”他的左手再次抓向右手臂,用力地拉扯着,面色被焦急痛苦冲击得涨红,形似疯癫。
  “唔……”马护士亦是面色急速涨红,双手抓住脖子上的这只手要解开。
  与此同时,李瑞全和实习生小袁都冲了上去,合力拉住这个病人,要将其拉开,但让他们都惊诧的是,他们和病人都差不多身形,他们两人却竟然拉不动这家伙。准确来说拉得动身体,却拉不开那只手。
  “对不起,对不起!”病人急哭了,双目四望,左手骤然抄过桌上的那只钢笔,咬着牙,一下扎到自己右手背上。
  病人随即一声惨叫,右手背上有鲜血涌出,为之一下松动,李瑞全两人这才把病人拉开去了。
  马护士猛烈地咳嗽起来,揉着自己的脖子,还有些蒙然……
  因为近年医院有给他们培训过几下擒拿动作,李瑞全双手牢牢地把病人控制在地板上了,急道:“叫保安……”但又感觉不妥,病人不像是故意的,似乎是急性精神障碍,“固定他,通知精神科那边……”
  这时候,外面听到这边的动静,有保安、护士、患者都走来。
  其中涌进来了另一个候诊病人,一个中年男人,也是满脸焦急,左手紧紧地握着右手臂。
  “医生,医生……我这只手好痛啊……不是我的,我想截掉它,帮我截掉它……”
  李瑞全抬头望了望那位病人,又看了看被自己控制着的哭着的病人,心头一寒。
第五百四十一章
异手症
  “一个人应该能分辨自己的身体,分辨哪些部分是属于身体的,哪些不属于……但是这条腿,不对劲……它不是真的,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觉得它不属于我。”
  这不是今天东州突然出现的一批患者的话语,而是早在30多年前,一位躯体失认症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描述。
  躯体失认症,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综合症,几乎与“幻肢症”相反——80%以上的截肢者在伤口痊愈后的一段长时间里,依然能感觉到自己失去的肢体。有的甚至会伴有“幻肢痛”,患者感到被截的肢体仍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
  这些情况的存在,从侧面证明了神经系统直接制约着人类感知自我身体的能力。
  不是身体本身如何,而是神经系统,决定了一个人感觉自己有多少肢体、肢体情况都怎么样。
  然而,这种神经系统究竟是怎么个机制?怎么在人的大脑里起到这些作用?
  长久以来,医学界一直都在试图研究个清楚,却一直缺乏着科学的合理解释。
  现在,顾俊也是无法给患者和同行们解释,目前发生着什么样的情况。
  东州天机医学部基地,精神心理大楼第9层的这片隔离病房区,已有37个独立病房各住着一位“异手症”患者,他们痛苦的叫声不断传出,响在走廊上,也渐有一些被折磨而生的谵妄话语。
  还不到一天时间,37位患者,在东州各家医院就诊,或许还有更多患者,还没确诊,还没就医。
  他们表现出同样的症状,都是右上肢无故疼痛,在3-8小时内迅速失认,并疼痛加剧,患肢出现多处血管血流阻塞不通现象,给予溶栓药有所缓解,但患者的疼痛更甚。另外从失认开始,患者就渴望通过截肢将患肢去除。
  异手症就寻求截肢这个症状,与另一种非常罕见的妄想性障碍又很是相似:
  身体完整认同障碍症,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因为事故而不幸失去某个肢体的人总是会怀念自己肢体健全的时光,但BIID患者正好相反,他们总是渴望着自己身上某个肢体能被截除——那不属于自己,自己生来是没有的,又或者自己忽然不想要了,无所谓这样是否被称为残障,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正常,摆脱了患肢才能实现真正完整的自我,才能得到幸福。
  通常患肢是四肢中的某一个,有时候也会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的情况。
  BIID患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医生又不同意进行截肢手术的话,他们往往会采取躯体失认症患者不会有的自残行为,撞车、用冰水把腿冻至坏死、甚至是自我截肢,这都有发生过的病例。
  这个精神类疾病被承认、命名的时间还不长,它的病理暂时还是谜团,到底是单纯外在因素导致的心理疾病,还是神经系统错乱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而引发的,都只有假说。
  目前对BIID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最能解除患者痛苦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式,就是给患者截肢。
  顾俊来到其中一间病房的外面,旁边的团队几人也停了下来,透过玻璃窗望着里面的病人。
  病人叫周毅宝,21岁,济华大学的大三学生,是目前发现的异手症最早就医患者。
  当时为周毅宝看诊的急诊医生李瑞全察觉到异常,通知医院立即上报天机局,之后的事情发展很快,东州天机局接到多家医院的上报,派出人员确定异常后,就把患者们转过来进行隔离和救治。
  为什么是他们?怎样的发病机制?这些男女老少都有的患者存在什么共同点?异手症具有传染性吗?
  这些问题,医学部还在试图弄清楚。
  而对于治疗,医学部拿不出太多办法,即使BIID确是源于神经异常,但哪里神经异常都未有证明。
  所以饮鸩止渴的脑叶白质切除术、神经损毁术,也都不适用——再说与其破坏大脑造成不可知和不可逆的损伤,那不如进行截肢,毕竟失去一只手也还能有高质量生活,而且能安装义肢。
  对付普通的BIID,惯有手段是认知行为治疗、厌恶疗法等心理治疗,但效果不大。
  心理组已经对异手症患者尝试过这些法子了,也已给部分患者注射了镇定剂,周毅宝就是其中一个,然而患者们都没能镇静下来,反而愈演愈烈。
  这种情况很像异鳞病患者感到病变皮肤区域一直有恶痒的煎熬。
  异手症患者被自身对异手的排斥反应折磨得快要发疯。
  顾俊当然知道这不是普通BIID,不是什么自然发生的事情,是那股负选择力量,黑山羊幼崽……
  想过这些,心头凌乱之际,顾俊打开了病房的门。
  顿时间,他自己的右手,有一股莫名的冲击跃动,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样。
  “啊……”被全身固定在病床上的患者周毅宝看到这群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进,立时更加激动地大叫,双目里已满是血丝,“快给我截肢啊,砍掉这只手,这不是我的,真不是我的……”
  患者的右上肢尤为被加固,因为要促进血液流通,绑定的面积不大,就是上臂、肘部、小臂都扣着铁铐。
  这不但是防止异手失控,也防止患者的自残行为,之前患者用钢笔刺伤的手背位置已经处理过了。
  顾俊看着那只包扎着白色纱布的异手,眼前好像有幻觉闪了闪,像是自己在解剖台边解剖黑山羊幼崽那只巨型断肢的景象,站在解剖台边的又像是别人……
  这时,患者的异手猛地一下拉扯,撞得铁铐哐铛大响,几个铁铐都仿佛快要断裂一般。
  “砍掉它,砍掉它……”患者顿时更为癫狂。
  顾俊握紧了右手,像在石洞山那条山涧边时握紧的那样,压制住那股莫名异动。
  旁边的蛋叔等几人也很无奈,对异常力量的常规处理程序都走过了,没收到成效。
  但医学部没多少时间了,患者们受痛苦的刺激影响,心率、血压等指标都在危险地带,肝肾等多个器官的检测结果也不乐观,而且患肢的溶拴抗凝效果在不断下降,再这样下去,患者随时都要被送进抢救室。
  “阿俊,我们是不是得考虑,实行截肢?”蛋叔小声问道。
  不是办法的办法,实验性治疗的办法,也许患者截除患肢后还是会出现幻肢痛,也许肢离病除。
  他们这些天机局医生,很多临床医生也是,很多时候没有能力把病人治好,但他们可以努力争取让病人活下来,更好地活下来……
  顾俊深深地呼吸了一下,久久没有说出半句话语,耳边似有诡谲的声响。
  你会有很多手术机会,手术,你还会做手术吗……
  “我建议先对患者试试人工昏迷。”顾俊沉声道,有一只恶魔就在不知道哪处,不能顺着恶魔的意思来做,否则绝不会有好结果,“另外,我想去观摩一台其它病因的右上肢截肢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5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