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医生(黎明医生)(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529

  可以说,蝗化病和异婴病这两个事件是有连续性的。顾俊出于一个迫不得已的、别无选择的情况,做出驱虎吞狼的抉择,以另一场灾难去解决一场灾难。本文无意探讨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或者其道德上的问题。但可以确定,是顾俊呼唤了莎布·尼古拉丝。
  可以看到,近两年来暴发于这个世界的重大疫情,能分为两个部分,两段时期。
  第一个部分是异榕病、恶梦病、新军团病、异鳞病,背后的始作俑者皆属于莱生会、拉莱耶教团、大衮密教这一股信奉旧日支配者克苏鲁的力量,不是你主导就是我主导。
  第二个部分是异常妥瑞氏症、蝗化病、异婴病和异手症,分别由奈亚拉托提普和莎布·尼古拉丝的力量造就。
  但无论是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顾俊和它们都存在着自身关联,他不像薛霸、楼筱宁等人那样是以一个局外人身份参与进去事件,他就是事件的一部分渊源,甚至是直接原因。
  另一个情况则是,卡洛普世界——或称异文世界,也离不开关系。异榕病、恶梦病、异鳞病都有直接关联,新军团病则似乎是咳血病的弱化版本;它与蝗化病有没有关联是个疑问,但到了异婴病,负选择生命会又把这种关联明确带回来。(参考档案⑾⑿)
  异文世界力量的入侵是近年来天机世界面对的主要威胁。然而据考证,莱生会存在已有上百年时间,拉莱耶教团的活动踪迹更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为什么在这短短的两三年来,它们突然有能力制造出了这些疾疫?是不是因为它们新掌握到了什么?是不是一种研发、筹备已久的“新武器”?(参考档案⒀)
  如果以目前掌握的信息来判断,最有可能是什么事物让我们的世界与异文世界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
  又是什么事物,能构建起这样的特殊连系,并且在即使两界物理通道被炸毁的情况下,连系仍然牢不可破?
  “厄运之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有怎么样的力量?在顾俊身上又起着怎么样的效果?
  是否就是顾俊,是那样的一种武器,一种连系?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厄运?
  但是他自己对此也不清楚,或者他对天机局还隐瞒着大量关键信息?
  提出这些问题,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鉴于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对顾俊重新进行全面审查、全面评估。
  建议成立独立审查评估团队,减少咒术部、旧印部的参与和决策。在这件事情上,不管是黄国通、姚世年等部门高层领导,还是顾俊相熟的吴时雨、邓惜玫等人,都无法给予中肯客观的看法。
  如果证实存在这些问题,或存在着不确定的巨大风险,建议可考虑对顾俊■■■■■■(绝密,不作纪录,仅本文其时直接上级负责人可阅)以真正彻底地阻断连系,否则下一次疾疫灾难的到来就很可能不远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评审室
  独立评审团的车辆驶进咒术部基地之前,通爷才被告知了这件事,上头决定对顾俊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审查。
  “我们的任务是尽量弄清楚一些问题。”评审团的负责人翟明晖对通爷说,“每一个评审程序都会全程监控纪录下来,除了完成程序本身,所有评审员不作交流,每人的看法都是保密的,这次全面评审结束后,全部交给直接负责这个评审团的上级进行把握。”
  翟明晖透露得不多,由于这是个绝密评审,评审员们也不完全清楚任务的究竟。
  这个评审团有121位评审员,翟明晖虽然是负责人,但就评审的本身,权力上与其他评审员相同。
  评审团详细的人员名单处于高度保密状态,通爷也无权得知,只知道评审部、仲裁部、调查部、科研部等部门的人都有。而翟明晖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总部评审部身居要职,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资深评审员。
  “要审顾俊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应该参考咒术人员的看法?”通爷很不满,却还知道咒术部人员不在这份名单之内,因为手下的人一个没少,“普通的评审程序可审不透顾俊这个人……”
  “通爷,上头说可以告诉你,评审团里面有足够多的玄秘局人员,包括了咒术人员。他们会弥补你说的问题。”
  听到翟明晖这么说,通爷顿时心头一凉,明白事情大了,这个情况他完全不知道,曾婵君那边也未有消息。
  这已经是把他们这些人都抛开,两界高层肯定是有了什么新想法,才展开这个行动。
  通爷知道,就算自己再怎么动唇舌,评审也势在必行。
  “你们带走阿俊之前,能让我和他谈一谈吗?”通爷问道。
  “这不被允许,通爷,请你理解。这次评审结束之前,除了评审团,谁也不能接触顾俊。我们知道吴时雨和顾俊有心灵对话的能力,所以在顾俊接受评审的期间,我们也会把她带走,安置在一个秘密地点做好监管。”
  “那你们这次评审,打算做多少天?”
  “不会少于两个星期,另外也得视乎顾俊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配合我们完成所有的评审程序。”
  两个星期?还不少于?通爷几乎一下发火出来,但想到那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忍住了。
  这么久意味着什么,估计所有现有的心理学、超心理学、神秘学等的评审方法,不管是常规的、实验性的,就像是十八般酷刑一样,逐一逐一都会往顾俊身上使。
  通爷既无奈又焦急,“你们也知道阿俊现在精神状态很差,是人都有情绪高低,这不代表他就是疯了,可是这个时候不给他时间和空间去休息,还整这么多评审,是想把他逼疯吗?”
  “通爷,我们有我们的工作方式。”翟明晖说道,“承压能力如何,本来就是一项常规评审内容。”
  说完这话,翟明晖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知道决定权不在对方,通爷也不作纠缠,赶紧去找姚世年、曾婵君等站在顾俊这边的人问问谈谈。
  一定发生了什么,上面让他做的工作还没时间开展,就忽然来这一出,一定是有了什么新变化。
  顾俊被属于评审团的行动人员带走的时候,正和那只被他从街头带回来的流浪狗“康康”在基地里散步。
  同行的吴时雨有点意外,连跟着他们的监管小队人员也都意外,顾俊却似乎早已有过这样的预感。
  “顾队长,请跟我们走一趟,如果有什么冒犯,多多见谅。”
  这个秘密行动执行下来动静不大,所以当顾俊和吴时雨被分别带走了,咒术部基地里也没几个人知道。
  而且之后公开的说法是两人一起去度假休养几天,为了安静,没什么事的话暂时不与外界联系。
  顾俊在上了一辆黑色越野车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被运往哪里了,后座被隔开了,车窗一片漆黑。
  在他前面,有两位负责随身看守他的行动人员,都面无表情地盯着他,什么都不说。
  这是他们的工作,顾俊并没有见怪,只是上了车之后,被困在这般密闭狭小的空间内,心里渐有一丝躁乱。
  好在这时他在心里听到吴时雨的话声传来:“我感觉这些人要把我带到一个山洞去,听到请回答,哔哔。”尽管他们被吩咐过了暂时不能进行心灵对话,但反正又没别人知道。
  “我感觉……”顾俊在心中说着,话却顿住了,感觉是被带往一个地牢。
  他默然深吸一口气,改话道:“咸雨,咱们先就好好配合吧。”
  “嗯,我有点担心你啊。”吴时雨传话道,“这些人看着不像是带你去领奖。”
  “我想就是各种评审,评我的精神状态。”顾俊心中一叹,“其实我也想知道答案……”
  两人每天的心灵通话能量有限,说了这几句就停了。过了大半个小时,吴时雨又传了话,她被带到了一间幽静的安全屋,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应该还在大华市内,有天机同僚重重把守着。
  有沙发,有电视,有零食,她是没问题的了,让他不用担心。
  这天是2月2日,三天后是元宵节,本来他们打算过个好节的,但今年只能这样过了。
  顾俊自己在继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如果车子不是在故意多绕圈,已是出了市区,车子直接驶进一栋建筑物的停车库内才停下,他下了车就在隐蔽的室内,这里很陌生,也完全辨识不出位置。
  然后,他被带往就在第一层的一个房间,他的新住处,角落有监控,这一点人员对他明示。
  顾俊自然注意到了从停车库、通道到房间,这里的布置都十分简洁,尽可能少的东西,尽可能少的心理干扰。
  紧接着,他被带去一个评审室,因为评审从今天下午就开始。
  这个评审室空旷且宽敞,只在正中间放着评审桌椅和一些仪器设备,那里已经坐有五位评审员。
  顾俊的目光看了看周围上下两层,似乎都是空白的墙壁,却又好像阴影重重。
  是其他的评审员吧,很多人,他们也在看着,参与着。
第六百一十二章
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方法中著名的一种,也是少有的投射性人格测验。
  被试者通过接受一定的媒介,比如不规则的线条、模糊的图片、不完整的句子或故事,被试或是要说出想象、或是要补全句子和故事,无拘束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显露出人格特征,这就是投射法。
  而罗夏墨迹测验由10张精心设计的墨迹图构成,测验图片以规定次序出现在被试者面前。
  1、4、5、6、7这五张是黑白图片,墨迹深浅不一;2、3这两张主体为黑白,再加了些红色细节;8、9、10这最后三张是彩色图片。全部十张图片皆为对称图形,而且没有意义,但有很多能激发人联想的特征。
  罗夏墨迹测验的可靠性、有效性是有争议的,只是几乎所有的心理测验都有着争议。
  这时候,顾俊坐在这个空旷的评审室中间的被试椅上,看着旁边不远的投影屏幕中出现了第一张墨迹图。
  “顾队长,你看这张图片像是什么?”评审桌后的一位评审员翟明晖问道,旁边其他的四位评审员都在作着纪录。
  在顾俊刚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有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态度都十分平和,像是不带任何立场。
  这个罗夏墨迹测验不是顾俊今天做的第一个测验,关于他的人格,之前已经做了一些问卷法测验了。他们问什么,顾俊就答什么,他没有掩饰,也不加隐藏,因为他自己也想知道答案。
  其实这整个过程,也是同时在做着心理评估吧,观察法也好,会谈法也好,这些评审员都在观察他的精神状态。
  如果自己没疯,那就不要装疯,如果自己疯了,那趁早接受治疗。
  顾俊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虽然心底有躁乱在翻动,但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好好配合。
  此时眼前的这张黑白墨迹图,让他有点意外,不过随即就有所明白,这张墨迹图是他熟知的罗夏墨迹测验的第一张图片,不是为他重新设计的一套图片,甚至不是天机局内部评审时常规使用的。
  这不是说明他们对这次测验不重视,恰恰相反,他们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测验,什么都不放过,能测更多就测更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5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