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族长(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69

  哪怕搁到现在,世面上普通百姓也见不到鹿肉,只专门供一些人,价格也可想而知。
  用后世的话说,马家就是专门做高奢牌子的。
  等来到之后,拄着拐杖的马老爷子一眼就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王善才老爷子,不过到底是从小一块长大,仔细瞅瞅,很快就把人的辨认出来了,两个都年过半百,加起来能过百岁的老人纷纷往前两步,到了跟前后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然后互相拍了拍彼此的肩膀。
  好半天才分开,眼中都有些泛红。
  王家老爷子激动道,“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见老伙计你一面啊。”
  马老爷子叹道,“我又何尝不是呢。”当年他带领全家走的彻底,那个时候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能再回来的一天啊。
  当年走的时候多么的舍得,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身子骨开始不好时,就越来越惦念着家乡,越来越想,几乎疯魔的地步。
  “能说说你当年是怎么回事么?”老爷子拉着马老爷子去了内屋说话道。
  他知道马家当年离去和他家可能没关系,但心里还是会过意不去。
  当年马家走的急,这么多年,都快成他心头的一个遗憾了。
  马老爷子叹道,“我们马家当年不是给军中供马么,结果马不知道怎么出了问题,军中的人就放话让我们马家好看,我们是饭也请了,礼也送了,好话说尽,上面依旧没有松口,我也不敢拿家里那么多人去赌上面人的心思,一寻思,还是走吧,毕竟民斗不过官,就直接去了更北边避难。”
  “当时还想给你送个信的,但是一想可能会连累到你,就没送。”
  “直到后来,我才琢磨出味来,什么马出问题,那都是上面随意找的借口,目的就是想把我们马家变成他一个人的钱袋子,我们马家送过去的礼不是没用,而是没有满足人家的胃口。”
  但是马家好歹也是世家,怎么可能会折断自己的脊梁去给别人做牛做马,等后面马老爷子回过神后,也觉得自己走的不亏。
  “后来到了更北方那块,我们养马、养鹿,顶多就是比以前绕了一点,日子却安稳了不少,结果一晃神,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这要不是上面的老天爷弄出这荒唐的一出,我就是再想家,也是不敢回来的。”马老爷子道,说的是皇帝趁着老鲁王刚死,就直接给鲁地换了两个新主人。
  鲁地变天,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
  起码当年被前任鲁王手底下的人盯上的马家是敢回来了。
  老爷子没想到当年还有这一出,“我就说呢,当年你把家当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副不准备回来的架势,背后还有这个缘由啊。”
  他问马家当年红了谁的眼,看看他知道他的下场不。
  马家老爷子一说,老爷子回想了一下道,“那个人我有些印象,在咱们琅琊这块手伸的的确长了些,最后被老鲁王给处置了,因为他把那些钱都搂自己怀里了,一点都没上供。”这就是明晃晃的取死之道了。
  听到仇人下场不好,马老爷子就笑了。
  “这个就是你孙子吧。”马老爷子看向一旁的王淳之道,“叫什么名字?”
  “小子淳之,见过马爷爷。”王淳之行礼道。
  “哎,马爷爷给你带了见面礼,你看喜不喜欢。”马老爷子笑道,让自己的孙子去拿给王淳之的见面礼。
  马昭跑出去,一会抱进来了一个大箱子。
  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对形状好看,饱满而又整齐的鹿茸。
  用手摸摸,触感毛茸茸的,还有一些温热。
  属于自然脱落,品型极佳的珍品。
  “你马爷爷给你的你就拿着,他家不缺这玩意。”老爷子对王淳之道。
  马家送鹿茸,就像平常人家的鸡鸭一般,不是多珍贵的物件,但是从外形和品质上看,却是非常有心。
  因为不知道老爷子有几个孙子,马家老爷子一口气准备十几二十份,着实财大气粗的可以。
  老爷子对马老爷子的儿孙回礼也是王家最常见的书籍和字画,马昭的父亲还好,面带微笑的收下了,马昭看着自己到手的书却是心中一苦。
  想了想,马昭把这些外面难以见到的好东西给存放起来,准备等以后娶妻生子了,直接传给儿子。
  他的这番心思不为外人道也。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王淳之站在他的身后,猛不丁被吓了一大跳。
  “王家兄弟,你走路怎么没声啊。”马昭拍着胸口道。
  “马爷爷让我带马昭哥在王家堡好好的转转,说你们以后就在王家堡安家了。”王淳之道。
  “啊,我爷爷他不回原来的家了么?”马昭不由疑惑道。
  王淳之道,“你们原先的家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了,想要住还得重新修缮,最重要的是,王家堡比你们原先的家安全。”就算是世道安稳,马家也得在王家堡暂住一段时间,等到家里被重新修缮好才能搬回去住。
  不管是王家堡还是祖屋对于马昭来说都是陌生的,马昭是他父亲搬离琅琊后,才在外面出生的,从小到大都对琅琊没有印象。
  对琅琊县城最深的印象,还是和王家人有关。
  突然,马昭想道,“淳之,你是不是琅琊县令之子?”
  琅琊县令是王爷爷的儿子,王淳之是王爷爷的儿子,这样一来,王淳之和琅琊县城的关系就呼之欲出了。
  王淳之不由一愣,道,“确实是家父。”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被人叫做王家小族长,王家小村长,王家小堡主的,还是头次在家乡听到他父亲的名号,事实上琅琊附近的人都知道,王淳之的名头已经彻底的掩盖住了他的父亲和他的爷爷。
  马昭眼睛不由一亮,悄悄对王淳之道,“那你能不能拜托世叔把我也安排进衙门里,我想去当衙役。”
  “为什么?”王淳之不由好奇道,难不成是养尊处优的富几天也想去体验体验平民百姓的生活?
  “我想给自己找个活干,最好是能离家不远不近的,这样一来父亲就不会再说我不务正业了。”马昭叹道。
  和王家不同,王淳之已经成为了族长,马家的现任家主却是马昭的父亲。
  马昭身上的事务自然没有当族长来的重。
  “我要是王家子弟就好了,这样肯定就能把书给看下去。”马昭不由感叹道。
  王淳之不由笑道,“那可不一定,哪怕是我们王家,也不一定都全是读书的苗子,大部分都还是普通人罢了。”
  “可是我父亲想让我上进,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这一辈试过,是真的不行了,所以我准备尽快给我爹生一个孙子出来,让我爹好好的教导他的孙子。”马昭道。
  王淳之:“……”
第155章
  王沛良和谢小天两人过来听到这句话笑了。
  “不能这样想,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去要求孩子做的更好呢。”王沛良笑过之后道。
  马昭一听,觉得有道理,“说的对,
我本来就没有读书天赋,
儿子肯定也是没有的,
我这么想倒是为难孩子了。”
  王淳之为他们双方做介绍,道,“马昭哥,你叫他们两个良子和小天就好了。”
  “这位是马家的马昭哥,以后就住在我们王家堡了。”
  “蓬荜生辉。”良子笑着欢迎道。
  然后他对王淳之道,“那些工人都安置的差不多了,还需要再弄一批棉花回来。”
  给王家堡修建堡垒的工人在工程即将收尾并没有离开,流民们就不用说了,他们出去后就是无家可归的下场,所以王淳之给他们安排了流水线,
让他们去加工那些棉花,
制成棉衣棉被等东西。
  王淳之这边棉花管够,
自然就能消化下大量的人口。
  那些家在县城或者别的地方的百姓们也没有选择离开的,
王家堡的待遇多好啊,
有吃有住,回去就是给家里多添一张嘴,所以他们都选择留下。
  有空他们就会回家看看,把一点点积攒出来的东西带去给家里人。
  原先还有不少县城百姓努力表现,争取在王家堡安家的,直到后来王若澜任职琅琊县城的县令,肃清风气,他们的心思也就慢慢歇了,
转为给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物质上去。
  流民们则从始至终都没改变过自己的目标,县城的百姓们还能有一个回家的地方,他们却没有,所以对在王家堡安家很是在意。
  徐家大哥带着半袋粮食去找徐季,道,“哥来还粮食了。”
  徐季听了连忙拒绝,道,“这事不急,大哥你先紧着家里面的人吃吧。”
  徐家大哥笑道,“家里那边自然也有粮食,我还能饿着他们不成,粮食你赶快收下吧,要不然我这心里老不踏实。”他来王家堡干活有一段时间了,把积攒下来的公分全都换成粮食,就赶紧给自己弟弟送过来了。
  “那行吧。”徐季把那半袋粮食收了下来,他家不缺粮食,徐家大哥也知道自己二弟家不缺粮食,但是不缺粮食不代表他可以不还。
  兄弟两人都知道这是在求一个心安。
  见到徐季收了粮食,徐家大哥笑了,道,“今天我过来其实还有一个事,前段时间世道乱,你不是说让我也搬进王家堡么,但现在外面没有那么乱了,咱们这块也有人管了,所以我就寻思着不用搬了,到时候把分留着,还能给家里面的孩子换点好吃的。”
  “人只要能平安就好,现在搬不搬都行,反正咱们兄弟离的又不远。”徐季道。
  当初他提议这事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们家堡主会这么快的就平息掉琅琊的混乱,还给琅琊百姓一个清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