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族长(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69

  那个琅琊王氏被称为顶尖世家之一,后来却因为一次站错了队遭到了来自朝廷的清洗,家族优秀子弟眼看就要遭劫,家族很有可能受到重创,所以琅琊王氏一看形势不妙,为了避祸,就举族全都南下去。
  北方其余的顶尖世家也因为朝廷或者战乱的原因一块南移。
  至此,北方这块顶尖的世家全都离开到了南方去。
  如琅琊张氏、李氏什么的小家族们这才纷纷有了冒头的机会。
  各个小型世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北方出现,所以琅琊王氏的出现一点也不让人突兀。
  可实际上,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之前那个琅琊王氏的子孙后代。
  俗话说狡兔三窟,更何况那些积年的世家呢。
  在这个动不动就诛九族和连坐盛行的时代,那些世家们怎么可能会把鸡蛋给放到一个篮子里。
  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那个大的琅琊王氏从家族里面分出一个支,如王善才老爷子的父亲和那些族老们的父辈们,大都是王家一族的嫡次子,嫡三子的存在。
  原本他们应该是四处分散的,为的就是给琅琊王氏在外留下血脉,不要求他们能有祖上荣光,只求他们别断了王家的血脉就行。
  可是在外面单打独斗日子可比在家族艰难的多,很少会有族人能一直支撑下去,那些分散在山东这片地界的王家族人们隐晦的碰头一合计,觉得与其分散实力让他们以后的子嗣们未来泯灭于人群,还不如他们聚集起来,组建另一个王氏。
  当时王善才老爷子的父辈选定的就是琅琊这块,这里是琅琊王家的祖地,这支又正好是嫡系出身,那些分散在山东这块的王氏族人就把王善才老爷子这一支奉为嫡支,他们则后退一步成为了旁系。
  这就是现在琅琊王氏的由来。
  它就像是一颗大树身上掉落的种子,依靠着大树原有的底蕴而生长,却又是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存在。
  这是一个全新的琅琊王氏,虽然和已经去了南边的琅琊王氏隐隐之中还有联系,但是他们的关系早就不复曾经的亲密,去了是客,再不是主人。
  在外,两个琅琊王氏更是不能相干。
  所以这个小的琅琊王氏才几代人,就已经具备了世家丰厚的藏书底蕴和实力,也因为要撇清关系,所以那个琅琊王氏的族规不能照搬过来,一切只能他们自己慢慢摸索。
  上字辈人离开家族的时候,善字辈不少人已经记事。
  从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一下子变成了要在乡间耕耘的泥腿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了的。
  不过也因为一下子从规矩森严的世家变成相对自由的耕读之家,才让他们心里能够升起对嫡支取而代之的心思。
  就像老者所说的那样,这要是在南方的琅琊王氏家里,他们连念头都不敢升起。
  现在之所以会如此窝里横,无非就是这个琅琊王氏太过弱小了,弱小到连自己人都会心生轻视之心。
  可是经过这一遭,老者再也不敢小看王淳之。
  也许王善才是一个能看在他们往日情分而对他手下留情的人,但是王淳之绝对不是。
  老者从王淳之看到了一个世家家主应有的果决。
  这是他爷爷身上都不曾拥有的东西。
  就好像,世家屹立不倒的精髓在王淳之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一般。
  “想必以后,家族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规矩松散了。”老者笑着道。
  他的父辈就是有底蕴的一个,在为子孙后代埋下宝藏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才仅仅两代而已,这些东西就会被挖掘出来吧。
  宝藏被深埋在地下,游侠队和村民队一起挖掘,整整挖掘了十几米深才看到了那些箱子的身影。
  打开一看,不出所料,全都是黄金古董一样能够长时间保存的东西。
  满满一箱子金灿灿的黄金差点耀花了众人的眼睛。
  还有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都是一些实用到不能再实用的东西。
  这就是那些祖辈们留给自己后人东山再起的底蕴,除却合并家族时贡献出去的书籍和字画,其中大部分的底蕴都被深埋在这里。
  王淳之祖上自然也有一些底蕴,只是后来成为了嫡支,就拿出来建设家族用了。
  “族长,这份宝藏并没有动用过。”族老们检查过后道。
  老者没有说谎。
  王淳之眉眼稍微舒展,“既然这样,就让为家族做出贡献的那位长辈在自己家里面安享晚年吧。”
  就是想要反对的族人们也在这批金灿灿的财宝中失去了声音,默认了王淳之的处置。
  那位善字辈老者的子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对这些财宝感受到了由衷的心痛之情。
  不过这个心痛只持续了短短一会,他们就不再惦记了,毕竟老者要是不把这件事情给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家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钱呢。
  想一想他们家里面并没有减少的钱,还有保住一条命的长辈,家里人都还能在村子里继续住下去,都是用那些东西换不回来的。
  他们忍着心痛把老者接回了家,并自发的承担起看管之职。
  老者看着他们道,“你们已经彻底的成为耕读世家的人了,那些东西要是给了你们,绝对是祸不是福。”
  这些从小在王家村里面长大的孩子们大都性情淳朴,很少会有顶尖世家子弟的心胸,那些钱如果到了他们手里,要不就是细水长流的慢慢花,要不就是突然乍富,心思变得浮躁起来。
  那些钱在他手里败光刚刚好,省的后人把持不住,现在还能买他一条命。
  这场家族风波被迅速的镇压,并没有波及到外面去。
  外界,王淳之这个族长要求家族子弟回归的信件也一一到达了那些家族子弟的手中。
  对于族长要求他们全部回归,他们感到不解和诧异,但是上面并没有他们心中解惑,只是清晰的传达了来自家族的命令。
  信上让他们自己选择,要是辞官回去了,他们就还是家族子弟,要是没有辞官,依旧选择留在官场,就会被驱逐出族。
  这个选择让那些还有心留在官场上面的王家子弟心中一紧。
  辞官还是不辞官?
  一旦辞官,家族在朝堂上所有的打拼都会化为乌有。
  以后他们王家子弟要是再想为官可就没有现在这样轻松了。
  可是不辞官,失去的将是他们在这世上的立足之本:家族。
  不管是哪个选择,都让他们心如刀绞一般。
  “对了,我记得我们王家族长的父亲好像也在朝为官呢。”一名官员说道。
  他身边同样王家出身的管家道,“对,那位还是我们王家为官职位最高的呢。”
  “也不知道这个选择族兄有没有份?如果连族兄都辞官了,我们这些下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隐隐的,他觉得还是看好风向再做决定不迟。
  要知道不同的选择对他们后半生有着不同的影响。
  就看在他们心里,到底是家族重要,还是仕途更重要了。
  这是王淳之对族人一次不动声色的清洗,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乱世到来,族人们肯定是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互相照应。
  只是王淳之没想到,王家子弟们还没有回来,李家就已经拖家带口的来了。
第89章
  见到曾经的姻亲,
李家人的身影,
王家村的村民们先是心虚,
而后又好奇他们的来意。
  虽然王若岩已经被族长处置除族,
但到底是王家族人对人家家的闺女做了那样的事,
哪怕事情不是他们做的,
他们也下意识的感到心虚。
  而李家人不知道王家村的村民们想的那么多,
李家的老爷子带着家里人过来拜见王善才老爷子和王淳之。
  把李家人的都给迎进来以后,由老爷子负责招待,
奶奶带着郑琇莹负责招待李家的女客,
王淳之则在老爷子的下首作陪。
  两方寒暄过后,李家老爷子也不含糊,
直接对王善才老爷子说道,
“实不相瞒啊老哥哥,
我们这次是带着全副家当过来投靠王家的。”
  李家虽然不是世家,也有不少姻亲,
但是在考虑投奔的时候,李家老爷子还是觉得王家最为靠谱,
李家虽然和王家姻亲断了,但是再联上就行了,毕竟做了坏事的又不是他们李家,他们李家没必要躲着王家走。
  所以李家老爷子收拾好全部的家当就来投奔王家了。
  王善才老爷子不由一惊,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要知道李家生意众多,虽然不是什么巨富,
但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之家。
  见到王淳之也在,李家老爷子也不隐瞒,道,“我家那块有一支起义军,原先是一群绿林强盗,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让我们这些商人给他们提供粮油布钱,不给就强抢,没办法,我就只好带着家人全都离开,而我家的宅子,已经被起义军们给占领了。”说到这里,李家老爷子深深的一叹。
  什么人能成事什么人不能成事,做了一辈子生意的李家老爷子又怎么看不出来。
  那些人无非就是找一个借口抢富户的东西以肥自己罢了。
  李家是生意人,自然没有那么多人手和起义军对抗,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家里铺子一关,家人一带,就直接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