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娇娘(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36

  因此白云航立时有了底:“知府大人,下官一向小心谨慎,不知在什么细微关节上犯了些无意之过?还请大人明察!下官若是犯了些无心之错,请大人依法办理便是!”
  他猛地话锋一转:“林大人!在河南一省之地,谁不知道大人您就是包龙图在世,都说四百年前有包文正打坐在开封府,四百年后又有林长河林清天坐镇开封府,有您坐镇咱们这些下属哪敢贪赃枉法了!”
  当官的最喜欢就是这种调儿了,哪怕是刮得天怨人怒,也要落一个万民相送的好名声,何况林长河虽然小节屡屡有过,却不失是个能员,因此一听到这句话,当即是晴转多云:“没错!白县令,在这桩事情上没有什么余地,本府一定秉公办案!”
  白云航满脸正气,神态严肃地向林长河施了一个大礼:“知府大人!大人您铁面无私,下官也一定秉公执法!就请大人把这案子交给下官来办便是!”
  林长河舒舒服服地靠在太师椅,眼睛睁开一条缝瞅了白云航两眼,又看了看修饰十分豪华的书房,却没说话,白云航知道林知府有些待价而沽的意思,当即身体靠前说了一句:“大人有什么吩咐,都请交小人去办便是!”
  林长河这才很满意地开口说话:“白县令,不是本官为难你!实在是白县令你这案子实在离奇了些,你瞧瞧……”
  那状纸告的是白云航在登封刮地三尺,将所得钱财在登封城外建有别墅百数十间,公人捕快各有一份,而白县令更是独得大别墅数套。
  而据状纸所云,为了兴建这些别墅都是刮地三尺,把登封县刮得天高三尺,民众苦不堪言,因此特来为民请命,请列位大人追究白云航以下数十人的责任。
  白云航一见这状纸就大叫冤枉:“知府大人啊……这实在是冤枉啊!实在是我登封县衙门破败不堪,要知道这衙门建于百年之前,现下已是杂草从生,晴天太阳猛照,雨天漏水不断,知府大人您想想,这房子能住人吗?”
  林长河哼哼两声,却没个明确的答复,白云航继续说道:“我等皆为国效命,本应当风餐露宿,但这房子实在太陈旧不堪,我家那口子说若不整修一遍就回四川老家……下官无奈之下,和众位同僚反复商议之后,才定在城外荒野之地建上那么几个小房子……”
  整修突然变成了建别墅,白云航又扯远了:“知府大人……您莫听这些刁民的胡言乱语,我们登封本是个小县,经济一向不怎么富裕,哪有什么余钱去建别墅啊,所以只能挑在城外的荒山野岭之中建房子了……这样才省了工本!”
  林长河点点头道:“这倒是……如若建在城中,恐怕那地价你们就承担不起!”
  只是林长河没料想白云航的手段,他占的地皮本是少林寺的僧产,只是白县令打了一个“征地开发”的名义,把这些地皮全都占了过来,然后立即组织拆迁队扫荡过去。
  这拆迁队堪称是江湖上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之一,堪与城管、保镖并称,尤善使用重兵器,数年前上千正派武林人士围攻魔教总坛,激战三日而不下,反倒伤了五六个人,无奈之下只得退走,这时候附近一帮村民经过,见到魔教总坛之内破败的木匾之类林立,不由惊呼:“都是好柴木……且拿回家烧烧!”
  只是惊惧于魔教之厉害,正好有一拆迁队经过,当即有人祸水东引:“那块地已然征了……快去拆吧!”
  魔教教众正在庆功之即,只见一帮杀气腾腾、全副重武装的人物杀将进来,纵是幽明断绝亲自出手,哪敌得住这帮亡命之徒,不过两天功夫,魔教总坛被拆得干干净净。
  最后幽暗断绝要讨个说法,人家倒是给了一个说法:“违章建筑……速将拆迁费拿来,逾期的滞纳金可是很贵的!”
  有这等强兵出手,少林寺如何能抵敌得住,事后白云航倒没亏待少林寺,鉴于城西别墅是登封县本年度重点工程,每亩地价补偿一百文,只是不知为何,最终到了少林和尚手中只剩下三十文了。
  白云航连连点头道:“知府大人说得一点没错!这建茅屋的事情,本是经过我登封全县同僚一致公决的,大伙儿一致都深表赞同,每人都捐了二十两白银的建房费,然后县里再挤出一点银子……”
  林长河又是点了下头:“果真如此?这二十两白银在郊外盖个茅屋,似乎太贵了些……”
  确实不便宜啊!这些地价是向少林寺高价征收来的,而拆迁队是为白县令干白工的,他们听说白县令还准备搞几个形象工程,至于建房的粗工、老师工,全是从大牢里请出来的,人人卖力干活,白县令说过了,干活不卖力罪加一等送郑老虎砂场劳动改造,干活卖力的一律开释。
  至于其余工料,谁敢收白县令的高价,登封县的各家商会纷纷主动捐献,白县令怎么推都推不走,最后一核算着实是价廉物美。
  因此白县令笑着说道:“知府大人,着实是下官和众位同僚没有房子,所以不得已才在郊外盖个小茅屋……”
  对于这状纸,白云航早有准备对策,正所谓法不责众,莫不成上峰敢把这登封县的官员一扫而空不成?何况他早有借口:“咱们建个小宅子,既合理又合理,瞧瞧……建宅子这事,从开封府到登封县都批过了!咱们纯是解决住房问题,每人一套而已……”
  当然了,白云航既然是登封县县令,自然要与官同乐了,只是他家人口多,在衙门任职的人也多(白云航早已经李玉霜、郭雪菲、连天雪等人在衙门里安排了领空饷的职位),因此照着每人一套的法子,他一人独得六间位置最好占地最广的豪宅(忘记说了,似乎白县令连孙雨仪都穿插了一个领空饷的位置)。
  林长河点点头道:“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只是按照大顺律,我等公门中人必须居于衙门之内,随时待命,不过……”
  他品了一口香茶道:“不过,既然白县令提起来,在外面建个茅屋避风那也不坏!这样吧,我这里有二十两银子,你替我也置办一间!”
  “怎么好意思要大人的银子!下官与众位同僚勒紧一下腰带就成了!”
  “不成!本府是一向大公无私的,这钱一文也不能少!”
  “大人您就太见外了!登封是您的下属,难道连二十两银子都筹不出来吗!这算是我登封公门孝敬大人您的!”
  “白县令,您这么说!本府可要翻脸了,正所谓一丝一文都取自于民而用之民,别看这二十两银子是个小数目……”
  两位老爷那当真是发扬风范,推让了许久白县令才总算收下二十两银子的银票,嘴里还说道:“大人……我估计建这宅子还有得多,到时候给您退回来……对了,这状纸的事情,下官一定秉公办理!”
  林长河点点头:“一定要秉公办理,白县令切莫到时候牵连太多……”
  “下官明白!”白县令前头出了府衙,后头让人去采办了近百两的礼品,美名“这是买宅子剩下的银子置办,退回给大人!”
  既然还有剩余,林长河也谢之不恭了,花了二十两能办这许多事情,他自然对白县令夸赞连连,至于苏大人那边也是一般场景。
  且说白云航回返登封,正想处置这状纸,旁边张亦隆走了进来,手持一个请帖道:“大人!少林寺送请帖来了!”
  白云航当即想到这状纸上头:“好啊!无事不登三宝殿,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来了,我掂量这状纸也是他们送的!”
  那边张亦隆答道:“不是一回事!这一回是好事,他们少林寺请大人您去剪彩!”
  “大人您也知道,苏大人和他们不对付,所以他们请不动林知府……”
  白云航冷哼一声:“请不动林知府,自然是要请本县了!可眼下是什么光景,咱们和少林寺那帮和尚斗得火热,这年头进少林寺岂不是羊入虎口!”
  张亦隆又答道:“大人多带些人马过去便行了,杏花村不是驻着咱们的人马了!这一回少林寺可是下了血本!”
  白云航当即笑道:“多少银子?那我把连公子带上,看少林寺怎么对付咱们!”
  “少林寺说了,大人您拿五百两,一个人过去一两银子!谁叫他们请不动林知府了,只得劳您的大驾!”
  少林寺虽然跳出红尘之外,可是对于这等政治待遇的事情却是万分计较,如果连小县令都请不动,少林寺的面子到哪去了!
  不过白云航连连点头:“虽然是小钱,倒也不坏!咱们上少林寺玩玩,对了,少林寺和尚这次是为什么事情请咱家!”
  张亦隆笑道:“报大人……就是少林寺把他们寺前的大道改过了,特请大人过去剪彩!”
  “好象是有这事!”白云航终于想起来了:“听说那路那桥造得极其好看!”
  “没错没错!”张亦隆道:“大人说得没错!确实好看!”
  少林寺这次可是花了血本,请来了两位专精道路及机关设计之术的大师,都是一等一的当世大家,又了花钱请了拆迁队赶走那帮刁民。
  见识过拆迁队的威力之后,少林寺在亲身感受之后,也请来拆迁队,打着“以武学经营少林”的名义大事征地,送到衙门的状纸就有近百张了,此外还搞起了全寺动员。
  反正少林寺长年不缺前来习武的青壮劳力,所以少林寺就用上人海战术,每日都是几千俗家弟子上阵挑泥,后面跟着一帮高僧监工,当然了:“要习武,第一桩事情还是要锻炼肩上的力量,而锻炼肩上的力量,我们少林寺以往是用挑水的方法,但是根据我们少林寺近百年的精心研究结果,发现挑泥比挑水更能锻炼肩上的力量……”
  当然了,除了挑泥之外,还有许多重体力活儿等着来习武的少林弟子,为此少林方丈主持真道还获得了西洋克莱登学院的“西洋荣誉佛学进士”称号。
  当然了,真道和尚还把这次修路吹得天花乱坠,筹得几万两银子的善款,只是最后一结算,虽然有这么多的免费劳力,工本又如此之低,但是最后决算居然高达三十万两银子之巨,若非少林寺家大业大,就要被这个工程给坑进去了。
  虽然说净慧大师等人在其中捞了一笔,但关健在于这个工程实在太宏大了。
  这个工程之所以立项,是因为当初办侠少大会的时候,通往少林寺的道路一片车水马龙,在去少林寺的大道上甚至排成了十几里的长龙,想要挪一步都难。
  因此前任清潮方丈在净慧大师的鼓动之下,就决心把道路彻底整修一遍,真道方丈更是将此做为自己的德政工程,但是无论是谁都没想到,这个工程规模竟是如此之大。
  白云航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眼前场景似乎也太夸张了点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弯窗
  “我们不得不承认,河南的这座建筑物是历史上的空前奇迹……”(摘自——美国历史书《东方历史》1970)
  “在美学历史的地位,他是无以伦比的……”(摘自——世界美术史)
  “我不得不以骄傲的心情宣布,在建筑史上,少林寺前的这个建筑群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接自——顺朝建筑史)
  “在十七世纪就能创造如此的奇迹,我不敢相信我的目光……”(一位法国游客)
  “这确实确实是世界第九奇迹!”(摘自美国人的评价)
  任是白云航见多识广,还是张大嘴巴看着这一切!
  确实,少林寺前的这个建筑群是奇迹,别的不用说,光是占地就达数千亩之多,其间十几座白云航见所未见的环形大桥,有拱桥、木桥、石桥等等,当真是好看不得了。
  总体来说,三层环形桥依山而建,分三层组织交通,大车、小车、骡马、行人各行其道,总共十条不同大道加上三层交叉,从美学和建筑学角度来说,实在很难找到第二个象这样完美的建筑了。
  孙雨仪已经是拍着手赞道:“好好看啊!”
  白云航也看出门道来,这建筑群是以一条鲜花为原形,当真是造得极美了,且不知这是哪位高人出手设计的。
  旁边有知客僧当即解了白云航的疑问:“这是两位专精道路及机关设计之术的大师,一位唤叫聂小华,另一位唤叫黄顺悲,都是一等一的当世大家,有他们两位出马,自然事半功倍,这可是我们真慧大师好不容易才请来的!”
  白云航那是越看越喜欢,当即询问两位高人的来历,知客僧道:“我们怎么能忘记得了这两位大师了!她们马上就来!”
  果不其然,不多时少林寺就请出两位高人,都是五十多岁的女子,满脸笑容。
  “咱心上的石头总算着地了!咱心里压力一直很大的,因为这么多人看着了!”聂小华自我评价道:“咱昨天亲自开着跑了一辆,好!很好!这桥面接缝做得很平,路面很平整,也耐滑!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她带着满脸的自豪说道:“咱们就在少室山附近,以后每天来回都得经过这北弯窗桥,天天能看到自己的得意之笔,心情就别提有多舒畅啦!”
  另一位老设计黄顺悲更是满脸笑纹:“二十年前,咱帮少林寺造过一座小桥,现在这么一座天下空前绝后的巨桥又在咱的日夜操劳之下飞架在眼前,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这几个月来,咱天天都盯在工地上,现场技术指导特别重要啊……”
  “咱是多么幸福啊!这北弯窗桥就屹立在这里,自己的成绩能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
  真道也冒充雅僧来说道:“佛虽云四大皆空,但看这八棵菩提树,再看这流光溢彩的桥儿,我们觉得多么幸福啊……”
  不过大伙儿的想法都是一样,这桥儿多宽啊!又有这么多大道,多么多层次,而且那标志设计得多好啊,这是“严禁后退”,那是“严禁大车”,这是“严禁向左”……有这么高明的设计,一天就是通过十几万辆大车都没问题。
  白云航的兴致也来了,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特别指出北弯窗桥是苏大人的关怀之下才能建设成功,只有在大顺朝才能建成这种奇迹的巨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