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268

  但是更多的土匪已经跳进列车来了,不过柳镜晓手中的刀也不是吃素的,带着一帮警卫硬生生和土匪们绞杀,身上虽然受了两处伤,但他却是越战越勇,这等亲自上阵厮杀的场景已是多年不见了。
  耿大嘴刚想带队冲上来,那边熊局长哆嗦了一下,拿着手枪朝门口扫射了一轮,三四个土匪扑通一声倒了下去,耿大嘴也不禁哆嗦了一下,又看到车内那些多的尸体,还时不时有土匪被打退出来,不由有些胆战心惊的感觉,向后退了几步。
  再细看整个列车,守军和土匪都玩起命了,土匪的尸体围着列车堆了一层又一层,车门、窗口到处可以见到土匪的尸体,这车上的守军虽然已经只剩下一百三四十人,可是卷入肉搏战之后,这些土匪可是一点也不占优势。
  要知道,柳军出名的不仅是射速,还有肉搏战,当年丁宁可是带着七名士兵将数百敌军赶得跳河逃生也不愿回身肉搏,每一个士兵的伤亡都要土匪们付出几倍的损失。
  这时候,那边土匪的掺叫就更重了,却是那辆装甲列车上的守军将一部分土匪引上火车后自行爆破了火炮,然后放弃了装甲列车,带着一部分就朝这边杀了过来了。
  耿大嘴没想到自己留下了五百人却是没拦住这队残兵,硬生生叫这支部队冲到自己屁股后面,一时间急得直跳脚,只是整个匪队却是打得士气尽失溃了下来,叫这队不足百人的残兵与车上的守兵会合在一处。
  匪队一个车厢一个车厢地被打了回出,听到那惊天动地的厮杀声,耿大嘴脸都白了,他没见过这么掺烈的战斗,也没见过今天这么多尸体,还有些匪众见到情况不利干脆就直接散伙,这车上的黄金固然好,可是自己的小命更为重要。
  只有李先生的那队人就是不要命地往里冲,但是很不幸的是遇到守兵的前后夹击,最后也不得不退了出来,只不过原本二百多人的纵队,现在连伤员在内也不过是五十来人。
  而车上的守军损失更重,连同前卫装甲列车上的残部在一起,能拿起枪的人总共不过一百一十多人,掺重损失已极,战死的人中包括一名中将,两名少将,两名中校,一名少校,而战伤者中包括两名中将,一名少将,三名上校,一名中校和四名少校,柳镜晓自己身上受了六处伤,敌人和自己鲜血染满了军装,就连包扎的军医都赞道:“师长!还是没丢掉当年的勇悍!”
  这一次猛攻可以说是透支匪众的大部分力量,可是李先生和耿大嘴等人并不死心,耿大嘴望了望列车,那可是一列车的黄金,难怪上面的守军拼得这么凶!
  李先生的脸色很难看,匪帮又组织了两次冲击,但是比这次猛攻显得有气无力,纵便如此,还是冲上了火车,柳镜晓带着部队亲自冲锋,才把他们赶了下去。
  耿大嘴叫道:“入夜!入夜!等到夜里摸上去!”
  眼下也只有这点法子,虽然伤亡了上千人,可现在现场还有两千多土匪,可是打不开这不足百人据守的列车,也只能打起夜攻的主意。
  柳镜晓也打起深夜的主意,他向熊局长说道:“等入夜的时候,焚毁全部机密文件,我带一队人向东走,你带一队人往西走……能突出多少是多少!这个晚上突不出去,我们就全完了!”
  可是当天的月亮很亮,双方都企盼着夜色能真正暗下去的一天,但是匪徒在八点半组织的一次突击队被柳镜晓带兵全部歼灭,九时半的突击又半途而废,夜战是很难掌握的一门战争艺术。
  现在仍有土匪呻吟个不停,但是熊局长听出了门道,他向柳镜晓报告道:“有几个伤员都是用烈风语哼的,这是烈风人策动的!”
  趁着这空闲,熊局长也让同车的黄羊:“对面的同道,俺是黄羊……以前也上过山,你们这车上是哪位的车,这是柳镜晓柳总司令的车……”
  只是他没敢说柳镜晓也在车上,只是这也让许多土匪拖枪回家去了,毕竟柳镜晓可不好得罪,而柳镜晓则准备在深夜十一时开始突围。至于成功的可能性,柳镜晓自己也不清楚,前程难测啊!
  但是他没等到那个时候,十时整,就在土匪后方响起了枪声,耿大嘴一听枪声知道事情不妙,瞧这枪声肯定是正规军,今天已经伤了元气,瞧这态势,这车是劫不成了,还不如留得青山在。
  柳镜晓在驻山店有一个办事处,陆子云也驻了一个代表处,自打下午得了消息之后,这两家都睡不觉了,师长如果遇害,对于这个团体那是多大的损害,可他们统共就四十多人枪。
  还好,这驻马店的守军团长很好说话,他一听说柳镜晓在自己的防区内出事,当即把自己的一团兵全借了出来。
  要知道啊,柳镜晓!那是多大的好处,自己如果攀上柳镜晓这棵大树,还不怕前程无量啊,日后什么师长、军长都得让自己三分!
  他自己更亲自带着先头营乘车过来,到了数里外才改乘下车,在团长的带领下趁夜突击得手,把这帮土匪都给打散了。
  火车上的幸存者,身体上多带着伤,可是听到这阵枪声,不得兴奋得叫了起来:“解围了!解围了!”
  就连许多重伤员都跟着跳了起来,熊局长更是勇敢极了,亲自带着十几人冲了出来,柳镜晓松了一口气,浑身疼痛,有些发呆地望着天空,望着那满天的星辰,心里有一种死里逃生的觉悟。
  那位团长却已经恭恭敬敬地走到门外:“河南铁路警备第二团团长张祥金求见柳镜帅!”
  没错!就是这位张祥金,日后在丁氏姐妹时代多次出任国防部长的张祥金上将,有些时候运气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很重要的事情。
  柳镜晓获救的消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传到陆子云的总部,陆子云和张亦隆才松了一口气,两个干脆派了单平的那个混成营前去接应。
  只是一时半会却是接不到,柳镜晓负伤多处,虽无生命危险,却在驻马店休息上半天,现在他的护卫工作作得极好,外围放了整整三千人。
  只是柳镜晓听说之后,反叫他们把警卫撤去:“莫敌在越秀山那守备多严密啊!我是亲自看过,两万多警卫部队,外加那么炮台,里面又备有足够支撑三个月的粮弹,可结果却是如何……还不过是不费一枪一弹被攻下了!”
  几位夫人也关切柳镜晓,从济南赶了过来,一时间茑歌燕语,柳镜晓只是屏退了众人后笑了笑:“这一番遇袭,却是我生平最凶险的一次,不过总算是逃了过来!”
  完颜玉琢现下竟有了柳镜晓的骨肉,那自然是越发多愁善感,拉着柳镜晓的手不肯放开,柳镜晓却只说了一句话:“我这个位置,当初便是来源于丁重帅,现在还给二小姐也是不错!我这一遭遇险,什么雄心壮志都消了!”
  众女各有各的心意,只听柳镜晓继续说道:“也只愿与你们厮守一生,等这一番打退了烈风人,我就把大部分权力移交出去,做一个正正式式的富家翁!”
  众女围着柳镜晓说个不停,只有完颜玉琢明白,柳镜晓心中自有打算,他这个人肯定不会将全部权力移交出去,只是象他自己所说的那般“将大部份权力移交出去”。
  在丁静执政时代,始终有一种传说,那就是当年丁静当年是政变手法推翻柳镜晓下台,而柳镜晓总有一天会出山打倒丁静。
  这种传说影响很深,只是柳镜晓怎么自己打倒自己,有些时候,他虽然不在台上,但是他的影响力岂是丁静可比的!
  后来丁宁开府四川,若无柳镜晓支持,他怎么通过三次整军能把川中诸军尽数裁撤。
  不过柳镜晓终于定下了退出前台的决心,在另一个时空,将这种做法叫作“垂帘听政!”
  至少我们要交代劫车的那位耿大嘴的结局,就在劫车后的第四天,他已经被自己的老二一刀削断了脑袋送到官府领赏去,谁叫他截断平汉路袭击柳镜晓的举动太犯忌讳了,官兵也不得玩命了。
  至于那位李先生,他的真名叫雷斯第五,这是一位著名的间谍,他以中国人的身份活跃在绿林之中,一直到战争结束以间谍罪判处十五年徒刑,战后写了一部《命运的瞬间—未射出的子弹》,可以说是这次战争间谍战的权威书籍,特别是柳镜晓这次遇袭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但是间谍行动影响不了军事行动,只是就在柳镜晓在病床上的这段时间,丁宁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广东方面已抵达二个师,还有三个师在运输途中,桂军两万人,湘鄂两军三万,后继的各路大军将有六万之多,或者说,他将得到十五万人以上的部队,丁宁已经有信心发起一次反击。
最终章 教育为本
  丁宁的第一记重击并没有直接落在烈风人的头上,而是落在守备侧翼的铁勒远东第三军身上。
  这个第三军,攻击精神十分旺盛,已经向特别第一军发起了三次大规模进攻,但是每次都是被撞得头破血流伤亡掺重,倒为特别第一军添加了无数功勋。
  虽然特别第一军始终是得到优秀补给的作战单位,但由于这个军的骨干是各省派出的志愿军组成,所以整个步兵军加上配属部队从来没有超过一万的编制,而远东第三军的编制超过了三万人。
  但是远东第三军的战果只能用屡战屡战来形容,因此整个部队损耗较大,士气也较为低落,虽然经过补充,该部编制只有有两万五千人的实力,其后方还有库特帕罗指挥下的预备队两个师。
  而另一方面,由于大部援军的到来,虽然大部分援军直接置于丁宁的指挥之下,但到现在全军已经补充到了一万六千人的大编制,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编制混杂,有一千一百人的步兵营,也有五百人的步兵团。
  这一次反攻,所以使用的便是特别第一军所部,该部从烈风人和铁勒人的结合部发起攻击。
  在这个结合部内的敌军兵力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部队是以步兵连(中队)为核心进行分散配置,前卫是军士哨,后方则是少至十数人,多至一个小队的分散据点,兵力最多者也往往是以一个中队本部带领一个半加强小队据守的据点。
  因此特别第一军的进展顺利地不能再顺利了,大多数据点在开战后一个小时就被攻破,即使少数据点顶过了特别第一军的第一波攻击,也在炮兵的攻击下迅速失守据点。
  从清晨开始的战斗,到上午十时为止,烈风人已经损失了四个步兵中队的绝大部分,铁勒人则损失了两个步兵营,唯一仍在进行激烈战斗的地方是结合部的腹部。
  在这里的烈风军有一个完整的加强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此外还收容了一小部分溃退下来的烈风残兵,而百余米外还有铁勒人的一个半步兵营,两处敌军都守的非常顽强,配合也很密切。
  特别第一军在炮击之后几次组织进攻,又被敌军从阵地上打了回去,最后一个加强连的进攻也被击退了。
  鸡鸣寺据点的激战,牵动双方指挥部的心,铁勒人曾向西方记者表示:“我们的防线,是罗马以来最坚强的!哪怕是一百万人用一年的时间来进攻,也很难拿下它!”
  现在这条防线的侧翼却似乎随时有失守的可能,鸡鸣寺据点内有上千的士兵正在奋战,库特帕罗金上将没有理由不去救援出这些友军来。
  从预备队里抽调一个步兵团,加上特别第三军的一个师,烈风人也为了鸡鸣寺据点增派了一个加强大队,这些兵力组建了一个混成集群向着鸡鸣寺进发。
  下午三时,双方在鸡鸣寺据点以东六公里发生遭遇,鸡鸣寺据点内枪炮声连连,特别第一军再次组织了一次猛烈的进攻,但是进攻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双方焦着在据点外围,密集给了援军最大的信心。
  整个部队以营为纵队展开战斗队形,沿着平原向鸡鸣寺攻击前进,进展之顺利在意外,铁勒人信心十足,但是紧接着就上演了整个战争期间最恐怖的一排排枪。
  他们迎头就遇上丁宁指挥的迂回部队,足足一个军四万人,当双方的前卫发生接触的时候,丁宁命令迂回部队立即消灭敌增援兵力,双方在鸡鸣寺以西四公里展开会战。
  铁勒人无从判断敌军的总兵力,他们士气高扬向鸡鸣寺发起进攻,而此时柳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严阵以待。
  将近一万人的大方阵在视觉上给人以很大的冲击,但问题是守在工事里的对手有着四倍的数量优势,以致于极少炮火掩护的敌援军打出的两轮齐射根本不能掀起波澜来—虽然就这两轮齐射造成了三百以上的伤亡。
  柳军在沉默,丁宁骑在自己的战马,以高高的眼光巡视着整个战场,望着敌军带着震天的杀声冲了过来,却始终在沉默着,一直到敌军冲到离阵地只有三四十米的地方,最终她轻轻说了一句:“开火!”
  整个阵地在沉默中爆发了,一声呐喊,或是尖叫,让近万人的敌军方阵都为之擅抖,跟着整个阵地上面出现了无数的黑雾,整个战场笼罩在烟雾之中。
  六分钟!在六分钟内,柳军打出了三轮排枪,光是第一轮排枪就打倒了一千五百人,整个声音如同震耳欲聋的一声巨炮声,在敌军的眼中,无数的火焰喷射而出,接紧着第二轮和第三轮排枪又打翻了大约一千七百人。
  铁勒人在瞬间完全崩溃,突如其来的猛击让敌军的整个战线都失去了指挥,陷入前所末有的混乱之中,而柳军举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开始对敌军发起了突击,随着一声巨吼,官兵们跳出了工事,而敌军根本没有抵抗的决心,在经过这么一波打击之后,他们开始败退了,继而演变成崩溃。
  这个联合集群,在当天夜里已经在双方的字典中都被抹去,没有比这更加可怕的事情了,柳军投入了十一万人,将远东第三军的防线撕得七零八落,部队被杀得片甲不留。
  当晚,特别第一军终于攻入了鸡鸣寺据点,而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整个远东第三军已经完全被割裂成两块,其主力在献县被合围。
  在献县县城及附近的包围圈内可是一条大鱼,远东第三军的军司令部、一个师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十一个炮兵连,除此之外,烈风军的一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及其它附属部队也在包围圈之内。
  总共网住了一万六千名铁勒人,四千名烈风人,六万名柳军形成了一个不紧密的包围圈,特别第一军和其它部队连夜发起攻击,战况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铁勒人不负蛮勇之名,往往是以一个团建制在军乐队的军乐声中发起了反冲击,军官带着大队的士兵以他们所能使用的一切兵器,刺刀、枪托、拳头甚至是身体和柳军发起一寸一寸的争夺,虽然往往是撞得头碰血流,但是柳军在全线阵地上也没有太大进展。
  为了争夺前线的一个小据点,柳军往往是动用几个步兵营用极大的代价反复冲锋才能拿下来,双方的伤亡往往都是死伤掺重,在两天之内柳军死伤达五六千多人之多,携行的所有弹药都几乎消耗怡尽,而铁勒军的损失与柳军相当。
  丁宁和库特帕罗金都下了死命令,丁宁投入了预备队两万人,希望能第一时间将三个包围圈的敌军歼灭,而为了救援献县包围圈内的友军,铁勒军士气如虹,调集了四万五千人参加解围。
  除此之外,库特帕罗金向北满方面的铁勒军紧密救援,为了救出远东第三军,位于北满方面的铁勒军下了大本钱,他们同意再派出十万名援军南下。
  打援的战斗远较预计更为艰苦,原本按丁宁的估计,已方向铁勒军猛攻,烈风军将会坐视双方激战到最后一刻,但是没有预算的是,第十一军司令爱水三郎在发现侧翼遇袭之后,调集手头能抽调的所有兵力共六十个步兵大队计七万人参加解围。
  有理由相信第六次河北会战是一次极其掺重的战斗,双方的激烈战斗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战局演变并没有象丁宁想象的那样顺利,诚然合围的三股敌人除献县外,已经全部停止抵抗,但是其余的两股敌人,位于献县以南的烈风军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主力,及献县以东的铁勒军一个师残部都没有顺利地被歼。
  烈风军的那个独立混成旅团损失较大,全旅团战死、被俘的数字达到二千人以上,但是残存的近三千人突围到了献县,而铁勒军那个师残部基本不受损失地突围到了献县。
  这样一来,献县战斗就成了一次持久战斗,献县的铁勒军十分顽固,他们不要命地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反攻,每一次反击的规模都在一个步兵团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