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仙(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712

  要炼制古宝,就必须有元神之火才行,但是光靠花惜柔一人的元神之火,怎么可能炼制出八具准玄宝级别的宝鼎,更不要说最后一具宝鼎虽然可以说偷天减料偷天换日,但怎么也是一件真正玄宝,至少也得两位元神修士联手才行。
  只是花惜柔却关切地问道:“那雅儿你会不会太辛苦了?”
  看到花惜柔并不在意自己的元神之火损耗过大,柳随云也是颇为感动,他开心地说道:“实际弟子想铸造的只是那具玄宝级别的宝鼎而已,至于其余八具小宝鼎,都是弟子拿来练手的!”
  神秘圣母最初提供给柳随云的方案,确确实实只是一具玄宝级别的宝鼎,纵然这大半都纯是花花架子而已,但也是合体修士才能运用的至宝。
  可是柳随云却知道自己突破了元神境界,又有花惜柔与萧文兰两大元神在旁相助,也绝对不可能一次就铸成一具玄宝级别的宝鼎,之前肯定要经历若干次失败。
  因此他修改了一下圣母殿下提供的方案,采取了更巧妙,之前先铸八具次一等的宝鼎作为练手,等熟手了后柳随云再一口气铸成最后那具玄鼎,然后把这九具宝鼎一起拿出去交差。
  圣母殿下也为柳随云的机智所叹服,于是修改了一下方案,最终这九具宝鼎虽非完全融为一体,却也能算是一套玄鼎,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互相互的方案,比柳随云的设计方案又增加了几分威力。
  而且柳随云并没有说出,这次铸鼎,对于他自己,对于惜柔峰还有着莫大的好处。
  第九百零二章
贯海道君
  百星宗。
  百星宗之所以被叫为“百星宗”,原因就在于他始终维持着一百位元神修士的规模,事实这一点是有水份的,甚至与百星宗过去的一些黑历史大有关系。
  一个宗门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有百位元神修士,而且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规模,但是不管怎么说,百星宗就是寒枫界排名第一的宗门,而门中还有返虚大修士坐镇。
  而现在百星宗也算是名符其实,不需要用准元神修士甚至是元婴大成修士来凑数,确确实实有着百位元神修士,彻底实现了“元婴到处走,金丹不如狗”。
  因此作为百星宗的当家人,贯海道君向来是眼界很高,即使是元神修士,想见他一面都不容易,他翻看的文书之中,更是甚少看到什么元婴修士一级的存在。
  可是现在他却是不得重点关注一位金丹修士,他愤愤不平地将几页纸往地上一掷:“你们跟了这么久,就是这么点东西?”
  下面负责的几位元神与元婴大修士,现在都是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说道:“掌门息怒,掌门息怒,掌门务必息怒,实在是这个云思雅来历不明,又是突然崛起,咱们才收集不到多少材料!”
  虽然云思雅搞了八九页之多,但是其中大多数材料都是重复与无用,真正有用的材料不到三页纸,但是一个人的真面目怎么可能用三页纸来揭示,大家只能猜测这其中大多数的材料都不大准确。
  但是大家实在搞不清这云思雅到底是哪里冒出来,就连贯海道君也是勃然大怒:“这云思雅是哪里冒出来的妖怪,居然坏了我们百星宗的大事!”
  下面有个机灵的元婴修士赶紧说道:“掌门息怒,这云思雅的事情终究是会搞清楚的,属下用心去办便是!”
  贯海道君才稍稍息怒,旁边又有一位元神修士说道:“是啊,掌门,这云思雅虽然搞出了什么云归思雅剑,但是他只是搞出一个原型剑而已,而且威力不到本宗百鹰空击剑的一半!”
  贯海道君就想一脚踢出去,但是他想了想,终于还是说了句人话:“你懂个屁啊!”
  百星宗为了搞这个百鹰空击剑,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进去,光是损失在其中的铸剑师与试剑师就多达十数位了,这其中任何一人都相当于一位元神修士,前后花费了百年光阴,才弄出这百鹰空击剑。
  可是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云思雅,却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花了个把月的光阴,硬生生搞出与百鹰空击剑相去不大的云归思雅剑。
  纵然百鹰空击剑仍然对云归思雅剑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云归思雅剑才是一把原型剑,百鹰突击剑却已经生产了数千把,但是百星宗最大的优势却因为云归思雅剑的横空出世而荡然无存了。
  现在贯海道君只能埋怨体制的不合理:“本宗弟子入门的问题,我早就在合体议事会提了多少次,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啊……”
  “你们要想想啊,这云思雅来历不明,来历不明什么意思吗?就是他有那个本领,都进不了咱们百星宗,人家虽然是最好的铸剑师,却没办法进入咱们百星宗,只好去投奔九望宗了!”
  实际九望宗对弟子的挑选也是十分严格,可是终究有许多量才而用的进人渠道,百星宗家大业大,对于一般的修士就不放在眼里,甚至经历无数考验,但只要来历不清不楚,也只能成为待考察的外门弟子而已。
  一想到这一点,贯海道君就痛心疾首地说道:“所以我一贯主张,要量才而用,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加入我百星宗!”
  几个元神修士与元婴修士却是明白贯海道君的想法,实在是贯海道君虽然是一派掌门,而且十分强势,但是基本盘却嫌不足。
  他这是准备借机引入家乡弟子,只是贯海掌门既然这么说了,大家自然只能表示赞同:“您说得太好了,道君掌门!”
  “咱们百星宗应当汇集五湖四海的人才!”
  “实际应当举贤不避亲!”
  在说了一番体制问题之后,贯海道君又恢复到原来的话题:“这个云思雅要重点关注,要加派力量,一定要加派力量!”
  能不加派力量吗?
  虽然九望宗只有十位元神修士,但是让他们更换了云归思雅剑,那等于是元神修士多了一倍,实力倍增。
  而下面的人已经明白了贯海道君的真意,关注云思雅是虚,但是云思雅可以作为贯海道君收拾某些人的利器,到时候就可以痛下杀手。
  “掌门道君,我以为这云思雅横空出世,突然炼制出来云归思雅剑大有疑问,哪有这般天材的修士,哪有数日成剑的例子!”
  “是啊!掌门道君,你想想,咱们集合全宗之力,铸制这百鹰空击剑,从立项到量产,可是花费了快两百年光阴!而云思雅只花了几天光阴而已,只有几天光阴而已!”
  “而且掌门道君,你不觉得这云归思雅剑与百鹰空击剑有点相象吗?”
  “何止是相象,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掌门道君,你可千万不要被一些细节所迷惑!”
  “确实就是一个模子出来!”
  实际这些百星宗的修士说得一点也没错,虽然柳随云没见过百鹰空击剑的实物,但是在设计之中,他却是充分参照火熊宗与百星宗的新式飞剑,尤其是天下无敌的百鹰空击剑,更是柳随云重点借鉴的对象。
  而贯海道君也是十分满意:“诸位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得从内部查起,一定得从内部查起!这根子还在咱们百星宗内部!”
  他很快下了定论:“看起来云思雅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离了我们百星宗,他就是什么东西都搞不出来!”
  “掌门道君说的极是!”
  “掌门道君说的极为在理!”
  “掌门道君英明神武!”
  只是正当大家把贯海道君拍得飞起的时候,外面又突然有一位元神修士十万火热地跑了进来:“掌门道君,诸位师兄师弟,九望宗又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贯海道君不想在这个时候败兴:“是不是那云思雅又偷了咱们百星宗什么飞剑?”
  “不是,不是!”这位元神修士却是赶紧报告刚刚得到的情报:“是那位云思雅突破元婴境界了!”
  云思雅突破元婴境界,本来就不是什么意外情况,这等天纵奇材,哪怕是资质再烂,九望宗都有办法在最短时间之内,让他突破元婴境界。
  唯一让贯海道君失算的是,就是这位云思雅居然这么快就突破了元婴境界:“九望老贼真心小气,居然只赏了一枚化婴丹给这云思雅,若是这云思雅在我们百星宗,至少也能得到……”
  他想了想,化神珠还是不会赏的:“至少也能得到两枚化婴丹!”
  只是这位元婴修士却是告诉一个意料之外的事实:“听说九望道君赏了一枚化神珠给这位云思雅,只是云思雅只没有直接炼化这枚元神珠,只是拿来参悟,却也突破到了元婴中期!”
  “这个云思雅真是不要命了!”
  贯海道君知道元婴以下修士直接参悟化神珠存在的危险性,他只能说道:“那元神珠还在他手上?”
  “听说云思雅交给了惜柔峰的萧文兰,只要萧文兰出关,就是一位元神修士。”
  虽然已经成就合体修士,但是贯海道君还是觉得有点眼红,这萧文兰的命也太好了吧?
  只是他没表露出来:“就这点小事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下面这位元婴修士却是告诉贯海道君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只是花惜柔与云思雅宣布要替九望道君炼制一件巨宝……”
  “肯定是从咱们百星宗偷的!”贯海道君没等对面说完就开口大骂:“这群小偷,这群贼!到了,是什么东西!”
  “是献给中土大唐那位魔尊的一份重礼!”这位元婴修士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据说是一套玄宝级别的宝鼎,称为神皇小九鼎……”
  神皇小九鼎?
  这五个字一出口,贯海道君就感觉得到莫大的压力,“神皇”加上“九鼎”,即使其中加了一个“小”字修炼,这几乎是碾压寒枫界的存在吧,更不要说这还是一整套玄宝级别的宝鼎。
  难怪九望道君是准备把这套神皇小九鼎献给中土大唐那位魔尊,一想到这一点,贯海道贯就觉得压力重重。
  这柳随云是哪里冒出来的怪胎,只是他很快就下了结论:“肯定是从咱们百星宗偷的,这群小贼,这群贼,咱们百星宗要好好整肃一下内部!”
  只是很快有不知趣的修士小声地提出抗议:“可是咱们这些年都没上马九鼎级别的计划?”
  “九望宗怎么可能搞得出神皇小九鼎这样的至宝!”贯海道君下了最终结论:“肯定都是从本宗偷窃的成果,至于本宗没搞过九鼎,但至少搞过法鼎,而且不要着眼于上马的项目,更要重点查那些下马的项目!”
  贯海道君恶狠狠地说道:“一定要查出一个究竟来!”
  相近的剧情在整个寒枫界不断上演。
  第九百零三章
齐聚万剑
  万剑峰。
  鱼肚白的天空之下,一群铸剑师已经在万剑峰中会面了,大家来历不同,源流不同,门派不同,但是却是在万剑峰中撞上了。
  “张先生,您怎么来了?”
  “刘老师,你也来了?”
  “好好好,大家都来了!大家都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7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