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番(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2

  《奥姬》的质量摆在那里,哪怕千原凛人就是个败类人渣,但他确实拍出了好的作品,那就应该给他啊!
  观众们还没反应过来呢,中立剧评人先不干了,他们或是真喜欢《奥姬》这部剧,或是随大流替《奥姬》鼓吹了近一年,已经骑虎难下,现在《奥姬》受到这种对待,他们感觉很受侮辱——敢情我们的意见无足轻重,作品好不好全是你们说了算?我们赞美了快一年了,最后不说大赏了,连个优秀赏都没有?
  你这是搞我们还是在侮辱我们的专业素养?NHK拍的大河剧和千原拍的大河剧,这是一码事吗?后者开创了一个新流派啊!
  大多数剧评人根本不认可这个结果,怒气满满,甚至千原凛人的铁杆支持者龟田贯太在当天晚报上就直接表明了态度:学院赏已经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他在文章中直接替千原凛人叫屈,《半泽直树》时,千原凛人是刚入行的新人,学院赏以给奖太早,有可能拔苗助长毁了他为由,只给了个优秀赏,这还勉强说得过去,但随后的《非自然死亡》、《无家可归的小孩》都是社会反响强烈的好剧,这仍然不肯给大赏,其中必然有猫腻。
  而现在这种猫腻通过《奥姬》这部无可置疑的好剧,已经大白于天下了——放送学院堕落了,它已经从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公益性机构,演变成了一个利益纠葛复杂的官僚团体,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学院赏,不再值得信赖,它的评价对作品来说,并非公正客观的,观众根本不能再相信,谁信谁傻子。
  他没有指明学院赏已经变成了NHK及四大商业台“分猪肉”的场所,只为了在录像带、光盘出售出租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收益,但言语之间无处不透着这个意思,把以前一些只有圈内人心照不宣的事直接公布天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奥姬》的剧迷就数量庞大,对自己喜欢的剧被无视感到愕然,又看看报纸上剧评人们的明讥暗讽,顿时对学院赏印象大坏——评奖如果还要考虑电视台大小,那这奖确实信得不得了,真得奖的未必是最优秀的剧,果然谁再信谁是傻子。
  没人想当傻子被人利用,有不少剧迷甚至跑到了NHK的官网上抗议,表示再也不会支持学院赏了——这帮人搞错了,NHK和放送学院有历史渊源,名字很像,但不是一家的。
  而放送学院的执行委员会在投票做出要无视《奥姬》时,已经知道会受到很大的舆论压力了,但也没想到刚刚开始压力就这么大,如同怒潮拍岸,几乎所有人都在表达不满,但他们坚信一点:学院赏有资格评定作品的好坏,三十多年历史来沉淀下来的威望,足够抵御任何风浪,只要挨过这一段时间便好,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们在面对舆论压力时,不但没有退缩的意思,反而更加强硬了:
  放送学院一直以来是放送行业的导向,从始至终都是在为优秀的作品提供更好的展示舞台,一切只从作品是否优秀这个角度出发,评选以前是由七百名会员匿名投票决定的,现在也是由七百名会员匿名投票决定的,公平公正一直以来是我们的信条,将来也仍然会如此!
  我们只会给优秀作品荣誉,一切以放送界资深专业人士的判断为准!
  他们不肯承认故意不让《奥姬》得奖,发言人更是面无表情,透着一股子专业人士考虑的更全面,视角更广阔,做出了评判一般人理解不了也正常的姿态。这种高高在上的傲气,甚至把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都有些激怒了——以前你们如日中天,没人敢反抗你们,但现在有了,还敢这么傲?你当还在去年呢!
  其中一名记者都没等到被点名就直接起身问道:“您的意思是,哪怕全国近五千万观众集体认为是优秀作品,只要放送学院的700名会员不认可,这就不是好作品了吗?”
  这问题很尖锐,但放送学院的发言人更没客气,马上冷冷道:“人多并不代表正确,学院赏从不媚俗!”
  放送学院强硬到了极点,他们也没有后退的空间,不但声明很强硬,还把到场的一部分记者怼了一顿,一派自身骄傲绝对不容亵渎的姿态,但事情发展到第二天,颁奖典礼的收视率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从往年20%以上直落到了10.8%,差点掉了一半。
  往年得奖的剧哪怕是幕后操作出来的,终归是四大商业台的顶尖作品,水准还是不错的,自然有一批粉丝会支持,但今年《奥姬》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千原凛人开挂开得太猛,“美颜滤镜”基本把男性观众一网打尽了,剧情中爱恨情仇的意味又很浓,女性观众特别吃这一套,造成了《奥姬》的粉丝几乎占据了绝大多数观剧人群——42%的收视率不代表只有42%的人看,还有大批临时有事的,喜欢事后补剧的,定时录像等攒多了看的,真说观众,《奥姬》在全曰本恐怕前前后后能有七八千万人看过。
  现在《奥姬》没得奖,有的粉丝觉得自己喜欢的剧没得奖,那颁奖典礼没什么看头,就不浪费时间了;有的粉丝则受到了舆论影响,觉得一个不公正的奖没必要看,看了纯属自找恶心,自然也不会看了,而更多的一部分是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该死的学院赏认为他们的喜好无关紧要,干脆串连起来抵制它。
  放送学院又挨了一耳光,但它无所谓,它本身并不多在乎收视率,它的影响力是用长久时间积累下来的,不过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酵,在《日本联合新闻报》上,终于有人匿名把事情始未捅到了大众面前,把《奥姬》不能得奖的事整个梳理了一遍,给读者们说了个明明白白,好好做了个科普:
  连续三部好作品没拿到应有的荣誉,总拿年轻说事,千原凛人老师很生气,在去年直接退席抗议,表示再也不参加学院赏评选了;
  今年学院赏题名阶段,千原凛人老师说话算数,果然表示不参加了,关东联合也支持他的决定,表示《奥姬》不会接受学院赏题名;
  放送学院很愤怒,却顾忌《奥姬》这部剧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担心自身公信力受到严重置疑,很是骚扰了一阵子千原凛人老师,但千原凛人老师仍然不肯出席颁奖典礼,并且坚决不接受题名;
  本来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但刚巧关东联合换了新台长大桥瑛士,放送学院又背后说动了这位愚蠢的新台长,企图强迫千原凛人老师出席颁奖典礼。千原凛人老师铁骨铮铮,顶住了压力,仍然严词拒绝了,不过放送学院却拿到了《奥姬》这部剧的题名权,企图保住自身公信力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紧接着,在颁奖典礼上,《奥姬》剧组成员却违背新台长大桥瑛士的命令,无一到场,令放送学院无法下台,最后干脆彻底无视了这部剧。
  这就是《奥姬》竟然连“选赏”都没拿到的原因,如同一部精彩大戏,原本只是圈内人才可以详细了解到,普通观众是接触不到这些信息的——普通观众甚至都不知道关东联合换了台长,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而且《曰本联合新闻报》可不是八卦小报,是东京放送TEB的上级报业集团中的一员,历史悠久,公信力极强,大部分人第一时间就信了。
  随后这件事就被彻底定性了,放送学院这帮老古董先是瞧不起千原凛人这毛头小子,一直因为种种原因不肯给大赏,等人家拍出了无可置疑必须给大赏的作品了,又非要弄了人家来参加,人家不肯还背后使坏,但公道自在人心,就算强行拿到了题名,剧组却又跑了个一干二净,终于没招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开始赤裸裸的打击报复!
  真是无耻之极!
  一时之间,就连那10.8%看了学院赏颁奖典礼的观众都后悔了,恶心的像是生吞了一只老鼠。
  然而事情到这还不算完,樱岛、朝月、富士山等电视台背后的报刊先后发表了类似的文章,主要侧重点就放在了大桥瑛士勾结了放送学院搞幕后交易,没成功还成了笑柄,开始猛烈的推波助澜,没用了三天,别说圈内了,就连路边的野狗听到大桥瑛士的名字都能抬头看过来。
  在这股风潮之下,鄙夷放送学院之余,不少人也开始担心千原凛人得罪了新台长,估计要倒大霉了——肯定要倒大霉了,新台长被这么落了面子,几乎成了业内笑柄,不给千原凛人两下子,以后在电视台还怎么抬得起头?
第三百二十一章
准备去坐冷板凳
  学院赏的事,闹得轰轰烈烈,千原凛人却没再插手,远远看着吃起了瓜,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极是畅快。
  第一次参加学院赏时,他兴奋而去,失望而归,就混了根猪尾巴,感觉受到了歧视,没拿他当人,当时就念叨着早晚有一天要给这帮老古董点颜色瞧瞧。
  现在目的达到了,自然心情愉快。
  当然,这是次要目的,只是顺便出了一口恶心。主要目的则是炒作热度,让《奥姬》这部剧能有更好的成绩,而这个目的也达成了,在本周日的放送结束后,借着《奥姬》在学院赏上颗粒无收的大新闻,让很多非剧迷起了好奇心,分时平均收视率一举攻破了42.7%,在关东地区达到了43.4%,在关西地区达到了42.9%,平均一下就是43.15%,创造了大河剧的新历史纪录。
  这足足花了他近一年的时间,寻访素材,多次更改剧本,大胆启用了佐富子这毫无资历的半新人,无耻的动用了“美颜滤镜”,又强压着气忍受了佐富子的折腾,掏尽了所学,精心拍摄,甚至还顺便得罪了新台长,最终才取得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成绩。
  这是第一部完全属于他的作品,哪怕动了些歪手脚也尽了全力,自问没有丝毫懈怠和疏忽,对能取得这个超级好的成绩感到非常欣慰,也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没什么比实践更能锻炼人了,哪怕再来一次,不动用“美颜滤镜”,他也有把握把这样一部电视剧拍好。
  当然,这还不算完,《奥姬》离放送完还有五周的时间,离拍完也要十余天,还是要把余下的部份拍好,依旧保证质量,尽量能把成绩再提高一点,最好能让后来者看着这纪录直犯恶心就更妙了。
  就是成绩到了这地步,能再提升的余地不是太大了,等学院赏这场风波热度下降,怕是收视率还要回落一截,也许要等到大结局时才能再有一次大提升——到时能不能有更好的成绩还要两说,只能说尽力而为了,更多的还是要对得起一直以来追剧支持的观众,这是职业道德。
  外界对他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倒是一派理所当然,没多少人吃惊,毕竟自从他入行以来,所向披靡,能人所之不能,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只是把提前准备好的溢美之辞一股脑的往他头上倒去,顺便底气更足了,接着追骂放送学院——观众们目前对这八卦很感兴趣,已经开始翻历年来的老帐,而放送学院确实以前有过多次黑箱操作,抵赖不了,自然被墙倒众人推,估计没个两三年缓不过这口气来。
  除此之外,奥陆地区专门发来了贺电,称赞千原凛人“对奥陆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奥陆三十三万民众永远感谢他”——奥陆地区才是这次拍摄的最大赢家,千原凛人等于免费给他们打了一年的广告,原本一个人都快跑光了的不毛之地,突然成了热门旅游景点,全国几乎无人不知,七个多月下来,GDP涨幅达到了230%。
  而奥陆地区的奥海市和陆山市还想长久沾光,一个打算给千原凛人建个小型纪念馆,希望他能提供一部分剧本手稿、剧照、拍摄道具以及个人物品进行展览;另一个想让他去当荣誉市长,一年上任一天就行,酬劳是顺便可以在陆山市免费渡假,吃住政府全包。
  千原凛人对此敬谢不敏,直接婉拒了,剧都快拍完了,奥陆地区经济是死是活不关他的事,他不想找那个麻烦,更对当市长也没什么兴趣——陆山市才十几万人,屁大的一个地方,根本不值他一天的时间,要是东京请他当参事,那倒可以商量一下。
  科学文教省也有所表示,以推广文化事业成效显著为由,广邀社会各界人士到场,当众给他颁发了赏状,鼓励他再接再励,继续给观众科普历史及民俗文化。
  这个还是很提升个人格调的,毕竟科学文都省放在华夏,有文化部的一部分属性(还有教育部的一部分),这种官方机构的认可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护身符了。千原凛人也没拿架子,板着“国民教师脸”,很严肃的就过去领了,然后转头就向村上伊织抱怨曰本政府真是小气到了极点,真就一张赏状,连奖金都没给一文——这帮政客、官僚也是在免费蹭热度,是在告诉选民他们真干事了,要不是双赢,千原凛人都不想去。
  这行业是如此之现实,扑了千人捶万人踩,真成功了,荣誉、好处从天而降,拦都拦不住,甚至还有大学都开始试探着邀请千原凛人去当客座教援了——虽然都是些二三流的大学,但原主是大学肄业的,根本没读完,真说起来,他该算是高校学历,现在却已经可以给大学生讲课了。
  不过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千原凛人能把《奥姬》这部剧拍得几乎让人挑不出毛病,给一帮大学生讲讲课,没人有什么意见,都认为理所当然——文化界人士主要就是集中在国立、公立大学,现在这帮老头对千原凛人很有好感。
  而业内人士及政府部门反应热烈,各种蹭热度蹭得飞起,关东联合电视台内却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替千原凛人等人庆功的意思,意味不言自明。
  ……
  “台里原计划举行的庆祝活动被取消了,理由是非常时期,要节约开支。”
  村上伊织说得很淡然,虽然瞎子也能看出来不举行庆祝活动的真正理由是什么,但《奥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身为制作人来说,死而无憾不至于,为此去坐一两年冷板凳却很划算——《奥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千原凛人的各种操作,但其中也有很大的运气成份,真再来一次,也许还是能成绩不错,但真说一定可以创造新纪录,这个没人能保证。
  人一旦对最坏的情况有了心理准备,就不会有多少畏惧心理,村上伊织现在也不把大桥瑛士放在眼里了,又补充道:“但奖金全部发下去了,编成委员会那边没有任何反应。”
  她说完了等了一会儿,没听到有反应,抬眼一看,发现千原凛人好像在沉思,不由又低头看了看记事本,疑惑道:“有什么不对吗?”
  千原凛人随口道:“没什么不对,你继续。”
  现在他风头正猛,又是政府嘉奖,又是媒体盛赞,编成委员会不会这时候跑来触霉头,不闻不问是正常反应。
  村上伊织看了他一眼,更奇怪了:“你是在为报纸上的事烦心?”
  千原凛人和大桥瑛士有了矛盾,本来知道的人不多,但架不住四大商业台跟着凑热闹,拼了命的在一边煽风点火,只要提到《奥姬》没获奖就必然要把大桥瑛士也拖出来说两句,搞得大桥瑛士颜面大失,估计恨死千原凛人了,但四大商业台用的是阳谋,村上伊织觉得一时也没什么应对的好办法,总不能说四大商业台在指使人说谎,其实千原凛人和大桥瑛士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
  千原凛人摇了摇头,笑道:“不是,是有点私事,你不用管,接着说你的。”
  四大商业台作为老玩家,热衷于给关东联合这新手添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眼见关东联合内部不和,什么也不干才稀奇,煽点风点把火纯属正常操作,就盼着大桥瑛士恼羞成怒把他办了,但这个他控制不了,只能看大桥瑛士的个人气量了,不过看看现在的情况,估计大桥瑛士气量不大,肚子里的火应该很旺,只是碍于目前的风头,暂时才不方便动手把仇人关进冰箱。
  进冰箱也没什么,他有心理准备,世事难两全,反正在“不能破纪录”和“进冰箱”之间让他选,他宁可进冰箱,然后等着看大桥瑛士气急败坏——打发他去看大门容易,那是大桥瑛士的权利,但乐不乐意回来再干活,就是他说了算了。
  现在关东联合还好,是他在做品质监督,是他在带着一帮人干活,但关东联合制作局的制作实力仍然比不上四大,至少整体质量还差一两个等级,而等没了收视率,有大桥瑛士难受的时候。
  他不是在担心这事儿,是借着空闲,在看傻鸟系统。
  《奥姬》虽然目前还没拿到什么够份量的奖项,但破了大河剧的收视率冠军,这傻鸟系统还是认的,没给精力药剂,也没给钱(应该是放送完了才结算),但给了他一个“史诗”新称号,顺便还又奖给了他一个新道具——演技炸裂丸,可以在一部剧拍摄期间,强行提升某个演员50%的演技。
  但千原凛人不打算用了,这傻鸟系统奖的道具副作用太大,是能大幅提高收视率,但很容易像“美颜滤镜”一样把演员毁了——正常演员都接受不了那么大幅度的落差吧?前一部剧神一般的演技,后一部剧又被打回原形,心态不崩几乎不可能。
  他是在追求更高的收视率,哪怕作弊一下也没什么,收视率才是一切,有提高收视率的方法不用是傻子,但要是因此毁掉了某个演员的终身事业……他觉得不合适。
  之前给佐富子用,也是没想到在现实中效果那么夸张,用完了就有些后悔了,花了好久思考佐富子回头被打回了原形该怎么办,怎么别让她彻底沉沦了,好在佐富子不老实,有了资本就想搞独立,倒替他省了事了——当然,他个人认为自己仍然有错,准备把停机仪式拖到年底,让佐富子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大捞特捞,至少让她将来别饿死了。
  他也就能做这么多了,反正他不可能再用佐富子,也就只能如此处理。
  所以,“演技炸裂丸”看起来是个好东西,但实际是个大坑,还卖不掉,只能放在一边吃灰——这傻鸟系统,他宁可换成10支精力药剂。
  倒是“史诗”这称号有点用,算是完成了“收视率之王”系统任务的一部分,但属性和他现在佩戴的“最高收视纪录守卫者”差不了太多——“史诗”,来自破了大河剧最高收视纪录并保持住了,可佩戴,可升级,效果是同行尊敬+10%,观众喜爱度+1%,附带随机技能【历史的真实】:在说谎时,哪怕再荒谬,任何人都有2%的机率信以为真。
  不算附带的技能,和“最高收视纪录守卫者”的差别仅就是一个同行尊敬+10%,一个同行尊敬+5%、演员尊敬+5%,他想了想,感觉还是同行尊敬+10%有用一点——演员本来就该100%尊敬他,至少表面上要做到100%,多5%感觉没多大用处。
  至于【历史的真实】这技能就可有可无了,他信用重如黄金,可没打算去赌那2%。
  他把“史诗”这称号戴上了,村上伊织则对他的心不在焉很不满,又不方便追问他在想什么私事,只能气道:“千原,你认真一点,有些事只能你决定。”
  千原凛人其实分心两用在听着呢,也不算不认真,主要是感觉还没说到重要的事,但看村上伊织似乎有些生气,开玩笑道:“我真有在听……其实一直没告诉你,我是神明转世,不要用常理来看待我。”
  村上伊织愣了愣,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他的眼神古怪起来——我看你像神经病转世!
  只是这话她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面色严肃起来,认真提醒道:“千原,我知道破了大河剧的收视纪录你很高兴,但……用你过去的话来说,咱们这一行,过去的成绩不是成绩,永远要面对当前,脚踏实地,你忘了吗?”
  千原凛人无语了,他就是守着村上伊织想试试那技能什么效果,现在看看2%的机率果然特别坑爹,还让同伴怀疑自己膨胀了,连忙老实了下来,低头道:“我当然明白这一点,骄兵必败,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那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