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番(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352

  千原凛人眼里已经没有大桥瑛士了,无所谓道:“他当然不甘心,这阵子好像在四处求人,不过现在他做什么也晚了,只会更加像个跳梁小丑,随他去吧。”
  村上伊织听得悠然神往,哪怕她是制作局常务了,理事会里的争斗对她来说,仍然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只是神往,她现在也不怎么恨大桥瑛士了,毕竟千原凛人都已经把他实质上的踹翻在地,就差再在他身上蹦个迪了,没必要再痛恨一个失败者,有气也出完了。
  她神往了一会儿才想起正事,看了看窗外,发现都跑出港区了,奇怪道:“你现在该把精力放在创作上吧,这是要去哪里考察?”
  千原凛人笑道:“偶像剧场。”
  村上伊织吃了一惊:“去哪里做什么?”
  “去眼见为实,顺便也让你看看,我们好统一意见。”千原凛人表情慢慢严肃起来,比对待大桥瑛士的事认真多了,“我知道你的意思,觉得我该把时间放在领着白木、三田他们写剧本上,但你别忘了,我们和以前不同了,我们现在直接管理着三个频道,一百多个节目,这些的收视率已经全部和我们有关系了。”
  村上伊织也挺直了腰,表情正式起来,轻握着双手思考道:“我明白这一点,你的意思是以前的创作模式不能用了?”
  “还能用,我仍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节目内容上,但我最多也就是打造几个口碑黄金档期,真让我一个人把全天24小时的节目全都照料到,那不可能。”千原凛人慢慢解释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和四大商业台的全日竞争,不能像以前那样只考虑在某几个时段和别人决胜负,但想在短时间内,比如一两年内全面压制他们,我们就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借助时代的浪潮。”
  顿了顿,他笑着强调道:“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制作人了,位置更高,自然要看得更远,规划的更长久,更加侧重一些方向性的东西上。”
  村上伊织觉得有道理,但仍然有些迷茫,“你的意思是……偶像是时代的浪潮?你要把未来一两年的收视成绩寄托在他们身上?”
  她知道千原凛人很看好偶像的作用,起家时在《世奇》中就利用过偶像的影响力,但自从七八十年代的音乐浪潮退却,电视上的音乐节目被观众所厌倦,偶像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属于娱乐圈小垃圾,情况不妙时偶尔利用利用也就罢了,全面展开合作,好像没什么必要……
  千原凛人也没再多解释,只是笑道:“是不是,能不能行,你亲眼去看看就知道了。”
  当然,他也要亲眼看看,而且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是对的,带上村上伊织来,也是想听听她的意见。
  ……
  车辆一直开到了荒川区一条商业街上才停下,千原凛人下了车仰头看着一家小小的剧场招牌,也不管村上伊织怎么下来——村上伊织不喜欢别人把她当女人看,你替她去开车门,她反而会不高兴。
  村上伊织很快就走到了他身边,一起陪着他看着招牌——霓虹灯管造型出来的剧场名“Pumumu”,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应该是个自造的似音词,但看起来相当寒酸,有个字母都不亮了,还没小本经营的风俗店体面。
  村上伊织看了两眼有些无语,别说她现在位高权重了,就是她还是个新人制作人时,也不会来这种地方——感觉像是社会底层厮混的地方,走进去就够丢精英人士的脸了。
  她抱着最后一丝期待问道:“千原,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吗?”
  千原凛人也没想到这么破,摇头道:“应该没有,我随机抽选的,进去再看看吧!”
  村上伊织也无可奈何,反正来都来了,只能进去看看了。
  她吩咐司机在外面等着,可以去附近便利店喝喝饮料吸吸烟,休息休息,但千万别走远了——搞不好马上就要再回电视台了,白浪费跑来跑去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他们一起进了剧场,而里面因地制宜,一进门是个狭长的大厅,两侧是卖各种Pumumu组合成员周边的柜台,有写真集、海报、抱枕之类的,此外还出售私制的歌曲CD以及握手券、应援券等等,看起来倒是挺正规的。
  村上伊织别看是东京土著,也和偶像经纪公司打过交道,但真没进过这种小剧场,顶多在路边看过偶像路演,四处瞧了瞧,没发现售票口,奇怪问道:“不需要买票,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看表演?”
  千原凛人对二次偶像工业潮也就是以前从网上了解过文字信息,其实知道的也不多,估计这组偶像可能刚起步,唯恐人来的太少,干脆就不赚票钱了,无所谓道:“这不是好事嘛,免费考察,节约经费了。”
  村上伊织也无所谓,她管偶像怎么活,耸了耸肩带头往里走去,连续穿过了两道厚绒吸音的布帘子,一掀最后一道,噪音猛然上升了十倍,扑面而来,差点又把她顶出去——好滚烫的气氛啊,说里面在跳脱衣舞她都敢信!
  千原凛人连忙推着她进去,放眼一瞧,发现剧场不算大,估计只能容纳几百人,但这里给人感觉起码也有几千人在发疯,明明有座位,却没一个坐着的,全都站在那里又喊又跺脚,就连舞台下面都挤满了人,有种随时能爬上去把上面那几个小姑娘撕碎生吞的恐怖感。
  此外荧光棒挥舞、闪光灯暴闪,配上如林高举的手臂,乱哄哄的“Pumumu”应援声,真只能说一声群魔乱舞,如同穿越到了妖精洞里。
  他在观察剧场内的情况,村上伊织的注意力则放到了舞台上。
  那里有六位少女穿着水手服,轮流对着三个支架式话筒又跳又唱,超级卖力,脸上洋溢着充满活力的笑容,被汗水打湿的头发贴在额头,眼睛闪闪发光,不时大声感谢粉丝的支持,衣服都在,裙子顶多露到膝盖以上,很健康,没在搞非法的事——她看了一会儿,听了一会儿,感觉出来了,这六位少女名字分别是“波坶”、“由姆”、“姆姆”之类的,“Pumumu”八成是六个人艺名拼起来的组合名,或者是组合名拆成了成员名,倒勉强能说声有点创意。
  但也就仅止于此了,以村上伊织身为制作人的专业目光来看,这六位水手裙少女歌舞水平也就一般般,瑕疵巨多,真想上电视节目,选角时她第一个就投反对票——公开表演都有个唱破音了,这要是上了节目,不算播放事故也能让观众笑掉了门牙。
  不是挑剔,她本性就不是个挑剔的人,是这六个偶像水平真不行,有两个甚至长相都只能说清秀,连当花瓶的资格都没有。
  她很失望,感觉真白跑了一趟,转头望向千原凛人,而千原凛人附耳笑问道:“感觉怎么样?”
  这里太吵,她也懒得大声回话了,直接对着台上的一群各种“姆”摇头,示意水准太次,要不是抽选的这个偶像团体水平不行,就是并不值得和偶像展开全面合作,更别提把未来一两年的收视成绩寄托在这种人身上了——少女们的干劲值得表扬,但做事并不是只有干劲就行了。
  而千原凛人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舞台上,目光却渐渐欣慰起来,轻声道:“好,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没错!”
  村上伊织看看他的表情,再仔细盯着舞台上的六位少女又看了一会儿,怎么也看出哪里好来,放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这些少女顶多也就是偶像候补生,不,顶多是练习生的水平,根本没资格在剧场进行公演,更别说上电视去面对全国观众了——偶像果然不愧是娱乐圈的小垃圾啊,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她觉得千原凛人又在进行日常脑抽筋了,一脸的无奈,“到底哪里好,千原?这别说晚三代了,就是初三代也不如啊,水平差得也太远了,都不如咱们拍《世奇》时用过的那一批,就算你想利用偶像的粉丝群体,但把未来一两年的收视成绩寄托在偶像身上,这真的好吗?”
  千原凛人听得更乐了,指着舞台上技艺很青涩的六位少女,欣慰道:“不如就对了,你看到的不是一代偶像,也不是以前咱们用过的那些转型期间,正摸索新生存方式的过渡偶像,你现在看到的,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的二代偶像,她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次偶像工业潮果然真的开始了,没有错过,那可以利用的地方就多了!
  “我不单是为了利用偶像的粉丝群体,我是想利用这股潮流来做节目,做一大批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他又看了看发出真心喜爱呼喊声的粉丝群体,越笑越开心,忍不住大声道:“村上小姐,时代变了,真的变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偶像大联盟
  村上伊织注视着那些狂热的粉丝群体,没感觉出时代哪里变了,但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她八成一笑置之,理都不理,不过千原凛人总是很有远见,他说时代变了,哪怕不明白为什么,都应该值得重视——如果时代真的改变了,能最先踩对节拍的人,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馈,完全不能轻视。
  她直接催促道:“千原,你到底怎么想的,直接告诉我,快点!”
  千原凛人脸上带笑将她拉离了通道边,去了剧场一角,免得影响别人进出,笑问道:“真要说,那就要从头说起了,你知道偶像是怎么兴起的吗?”
  村上伊织回忆了一下,“七十年代初的选秀节目?”
  千原凛人又笑道:“没错,然后在八十年代的音乐节目中壮大,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才,涉及到电视剧、电影等多方面,这就是第一代偶像,但这一代偶像有个共同的特点……”
  “是什么?”
  “完美无缺!”千原凛人望着台上的六位水手服少女,轻笑道:“光彩照人,让人憧憬,希望成为那样的人,总之非常假,无论背后如何男盗女娼,表面上都没有任何瑕疵,一切都是虚幻的,一切都是演出来的。”
  顿了顿,他又笑道:“那是第一代偶像,已经被观众所厌倦了,咱们入行时已经消亡,根本没有接触过,然后就进入了偶像寒冬期,偶像团体数量锐减,要么转型,要么开始尝试别的生存方式,这些咱们接触过,你还记得吗?”
  村上伊织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那些偶像已经不靠电视台生存了,也无法靠电视台生存,转变成了自行经营。我去联系时,他们都有些受宠若惊,难以置信,还怀疑咱们其实是恶搞综艺节目,打算用搞笑艺人来代替偶像出演。”
  千原凛人一笑:“没错,那些偶像一直在摸索新的生存方式,不能出现在荧幕上,就开始走亲民路线,握手会、应援会、路演以及公演不停举办,直接和粉丝面对面,虽然少了些虚假,但总体仍然高高在上,想让粉丝追捧,但现在时代真的变了,你看到的就是第二代新生偶像,他们技艺很差……之前偶像技艺就很差劲了,第二代更差劲,简直像是一群练习生,不过这就是正确的路子。”
  “第一代是虚假的,是在扮演‘自己’,而第二代则开始求真实,率性的展示真实自我,唱错了无所谓,挑食无所谓,生气也无所谓,哭泣软弱反而是好事,就这么在粉丝的注视下越变越好,粉丝也从她们的成长中得到成就感、满足感,将自己和偶像视为一体——没什么事比自己成功更重要了,粉丝代入这些二代偶像的那一刻,当买不买CD、应援券能决定偶像甚至自己成功时,根本不会有人吝啬的。”
  “和粉丝同呼吸共命运,甚至把自己的成败完全交给粉丝来决定,真的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千原凛人说着说着,也感叹起来,“事实会证明,他们真的会成功,还不是一般的成功。”
  第二代偶像确实有特别的魅力,有些粉丝都能从九十年代末期一直追随偶像到他穿越来的那一年,能看着一个懵懵懂懂爱抱怨的少年变成一个为了节目效果可以痛快跳楼的坚毅男人,而这也是未来流星明星的源头——人家可以唱鸡太美,可以不会打篮球,都无所谓的,人家唱的打的不是给你看的,是给自家粉丝看的,有瑕疵不要紧,只要够努力就行了,总有人会心疼会买帐。
  偶像工业,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村上伊织看着台上一个略显笨手笨脚,舞步总有点错乱的少女,又看看趴在台边,不停焦急鼓励她的几个男人,真是恨不得替她上去跳的样儿,终于有些懂了,沉吟道:“听你这么一说,看起来感觉确实不一样了。”
  千原凛人笑道:“也有数据支持,自从二代偶像纷纷开始出现后,偶像公司的经营情况大有好转,年收益率连年提高都在27%以上,偶像数目也开始变多了。”
  “现在有多少?”
  “从93年的四千多人,发展现在仅东京一地就有一万九千人了,全国可能会超三万人。”千原凛人笑着说了一声,这数据包括练习生、候补生(训练完没分配团队的),但不包括野生偶像,比如在新兴互联网上攒粉的那一群。
  村上伊织愣了一会儿,神情也振奋起来,有些感叹千原凛人这家伙果然不是一般的敏锐,悄无声息就发现了这种事——时代真的变了,新风潮形成了,果然必须好好利用!
  她马上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新兴偶像正重新崛起,我们可以依赖他们做一批主力节目,整体拉动全天平均收视率,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我支持你!”
  千原凛人愣了愣,无奈道:“你没明白,我不是那个意思。”
  村上伊织愕然:“那是什么意思?”
  千原凛人反问道:“如果我们利用偶像在某一季取得了好成绩,你说樱岛、东京放送TEB他们会只看着吗?”
  “那当然不会,他们马上会有样学样。”村上伊织一口就答道,别说四大了,谁有点新东西大家都会比着抄的,就连她也会这么干。
  千原凛人笑得更开心了,“那就是了,只是单纯和偶像团体合作,并不能让我们成功压制四大商业台,最多只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优势,而且……单个偶像团体粉丝数量有限,也许对某些节目能拉升不少收视率,但要在全天有所作为,真正压制四大,还不足够!”
  村上伊织觉得有道理,不由陷入了沉思:“那该怎么做比较好?”
  千原凛人毫不犹豫道:“我们自己做偶像组合!”
  村上伊织听无语了,愣了会儿才说道:“我们做偶像组合?”
  这真只能说一句异想天开了,这根本不是我们的专长好不好?
  千原凛人倒一无所觉,笑道:“没错!或者不该叫偶像组合,该叫偶像联盟。规模要大,成员暂定三百人吧!或者可以更多一些,等看看实际情况再考虑增减问题。”
  村上伊织看看台上的六个小姑娘,再看看千原凛人,神情谨慎起来,怀疑千原凛人发现了好方向,太过兴奋,神经有点不正常了——偶像组合一般两人三人或是四五人,九个就算多的了,你搞个三百人的偶像团体,粉丝能记住名字吗?
  你当粉丝是超人吗?
  她赶紧问道:“千原,你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这种事……三百人的偶像团体,听都没听过!”
  “当然是认真的。”千原凛人也觉得挠头,想了想举例解释道:“村上小姐知道NBA吗?就是美国职业篮球联盟,虽然干事的人垃圾了一点,但确实是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商业模式,以关东联合为中心,组建一个偶像大联盟,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掌握住了这股子时代风潮。”
  村上伊织只觉得话题跳得太快,转眼就从偶像奔着篮球去了,很怀疑自己和千原凛人谁是名校毕业的,不然为什么自己总觉得脑子不够用,直接说道:“我没听明白。”
  “就是像NBA一样组建一个大联盟,只是把联盟球队换成偶像经纪公司,球员换成偶像,所有人一起合力塑造一个商业大品牌,偶像除了常规表演、发单曲CD、发专辑、上综艺、拍剧、出写真外,还要有内部竞争,每年进行总选举、大投票……”
  千原凛人一边思考一边开始向着村上伊织细细说明,这其实就是AKB48的模式——叫AKB48,但还有关中的SKE48,关西的NMB48,九州的HKT48等等分支,人数绝对超300了。
  而AKB48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偶像联盟,秋元康是总制作人兼词作者,成员则三三两两来自各偶像经纪公司——秋元康可以吃独食,但他没有,而是和偶像经纪公司结成同盟,抱成一团,分头营销,真正实现了二次偶像工业潮的辉煌,从第一次公演观众只有七名,花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在国立体育馆举行演唱会,体育馆差点给挤倒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3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