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大佬(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943

  远处传来鼎沸的声音。
  大量从西方和新大陆来的奴隶以及廉价劳动力,正在码头和工厂工作,用他们的勤劳,换取着微薄的薪酬,勉强糊口。然而他们却渴望留在这里,留在这座繁华的城市。
  当看见了属于文明的繁华,都不愿再回到蛮荒的社会里,继续茹毛饮血。
  一些穿着夏人服饰的西方人,用生硬的夏国话,正努力的想要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
  从他们的外在打扮,以及说话的神态上来看,他们仿佛要比夏人,更加像夏人一些。一些夏人的细微习惯,往往会在他们身上放大,落到夏人眼里,反而又显得滑稽了。
  他们痛恨自己的金色或者亚麻色的头发,蓝色或者绿色的眼珠子,以及高挺的鼻梁以及白色的皮肤。
  有些人选择将自己的头发,用染色剂染成黑色,让自己尽量显得不是那么的突兀。
  他们中,那些虽然一样是西方人种,却拥有黑头发或者黑眼珠的家伙,会格外的趾高气扬一些,用更加流利一些的夏国话,向自己的同胞们宣告,自己的祖父或者曾祖父,是一个夏国人,而自己有着纯正的夏国血统。从而引来周围羡慕的惊呼,或者低声的暗讽。
  呜……!
  又有巨大的货船离港了。
  同时还有着许多人的欢呼声以及祝福声一道传来。
  丝绸、瓷器、布匹、手工艺品、一些更加先进的机械造物等等……都会通过这些货船,运往世界的各处。
  当然,商船上还配备了私人武装,他们拥有旧式的火枪和大炮。
  有人不愿意和他们做生意的时候,这些武器,可以很好的说服一些顽固的当地人。
  等到这些船回来的时候,它们会满载香料、瑰宝、黄金还有玉石。
  这些都是京城里,那些大人物们的最爱。
  林溪行走在这个时代的宏大背景里,就连其中的点缀也丝毫算不上。
  威城的东面,都是官邸和一些富商的宅院。
  而西面和南面,则不然。
  既是热闹的集市,比邻港口,也是贫民窟,大量的移民聚集地。
  依照威城移民署的上一次统计。
  在威城内,一共大约有一万多名各地而来的移民。
  但是林溪这么草草一看,觉得这个数字实在过于保守。
  然而即便如此,一切还是显得井然有序。
  肮脏的污水,错乱的贫民窟,躲在角落里的灰色地带……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城东的富贵、祥和,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和谐,以及两极分化。
  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夏国人,还是外地人。
  他们都似乎满足于现状。
  没有人的脸上,带着想要改变,或者想要破坏的痕迹。有的只是一些小心翼翼的期盼和憧憬。
  或许内心中还有一些不恰当的野望。
  但是,无法宣告在口上和脸上的野心,也终将湮灭在心里。
  “夏侯明德是对的!他选择将自己的危险与恐怖,散播到更远的地方。因为在夏国,他很难获得想要的,这里的百姓已经被驯化,即便是外来的百姓,也是如此……他们的心灵,寄托在了更高的神秘之上……或许是夏国的皇帝,或许是别的大贵族。”林溪整理着此刻所听见的一切讯息,然后总结出结论。
  他听到了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
  那些都是极为细小,也极为不起眼的。
  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
  然而,也正是这些本不起眼的故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为大家所熟悉的世界。
  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一本书,一样的跌宕起伏。
  只是愿意听的人不多。
  人们只需要成功者的故事,或者成功者所写的故事。
  林溪也在思考自己的故事。
  无论多么伟大的成就,都是从微末之处做起的。
  他便是想要掌握最高的神秘,获得如圣人般的威仪,也还是要遵从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然后一步一个脚印。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享受规则带来的‘成果’,这是有智慧的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人间的喜悦和悲剧,总是会有着如出一辙般的雷同。找到一个共通的点,就能获得共鸣。”
  “我不必拘泥于夏侯家的奇技,即便……如何获得那也的特异,是夏侯家的先辈,通过多年的总结和经验,才得出来的。”
  似乎很久以前,林溪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那个时候,他做这样的事情,是为了另外的一个目的。
  “这是一个财富和思想,都正在爆炸的时代,至少……对于夏国而言,确实如此。”
  “当获得了富足的生活之后,人们总是需要更多,且更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工业的进步,同时也会伴随着文化的兴盛。只有当社会本质上的结构,陷入了停滞,人们的精神,才会逐渐的趋近于荒漠。”
  “平凡的故事,也是每一个人的故事……献给你们。”林溪站在钟楼之上伸手,就像是他的手,抚摸过了每一个平凡人的头顶。
  然后,林溪开始返回夏侯府。
  以林溪的积累和文化素养,写一本引起共鸣的小说,这不算是难事。
  着眼于平凡,却立足于整个大时代,这是一本,注定会引起社会轰动的小说。
  当然……前提是,拥有足够的推广和宣传。
  否则的话,或许成名要等到几十年后了。
第七百零二章
传名
  三代人,四个家庭,一百多个具体的人物,来自不同的阶层,都有着不同的境遇,他们有着不同的出身来历,却经历着大时代的变幻,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变得苍白且渺小。
  那些曾经的得意或者失意,都成为了一粒粒不起眼的尘埃,最终组成了恢弘而又壮阔的世界。
  这是林溪整个故事的立意核心。
  最伟大的东西,往往都记录在最平凡的事件之中。
  而从百姓之中,筛选出来的喜怒哀乐,全都填充进这个故事里的时候。
  就不难给人一种……你是不是在监视我,怎么知道我的经历的错觉。当然,其中也会有一些,稍稍高于现实的地方,那是吸引人看下去,引人入胜的点。
  就如同失意的人总是爱听情歌,所以大半的情歌都是悲歌。
  经典的情歌,也就字字锥心,唱进了人心坎里。以至于让人都忘了,自己曾经的情感,并没有到这种天地同悲的地步。
  耗时三个月,落笔三百多万字,在这个时代,堪称是鸿篇巨著。
  在小说发布前,林溪就做足了宣传。
  只要钱到位,又有官方势力帮忙推广,这部小说未曾面世,就先引爆了不少爱书者的视野。
  这个时代的夏国,已经开始流行小说。
  但是,大多数小说、传记的篇幅,都并不太长,迄今为止最长篇的小说是《卫格游记》,全篇一百三十七万余字,记录了卫格自东海起,往西方世界而去,一路的见闻经历。
  也是许多夏国人,对西方世界了解的启蒙书。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逐步解放,纸张和油墨的价格,也在一跌再跌。
  这也代表着,更加长篇的小说面世,其实是迟早的事情。
  林溪……不过是抢先,先站了上去。
  去抢了这个风头。
  无论这本书的文化、艺术、社会价值如何,至少……作为第一本突破三百万字的小说,并且通篇用了大量的白话文和市井俚语,甚至夹杂了一些简短的西方话,这必然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开辟十二年六月,这本名为《雾霾里的世界》的书,开始以滨海省为核心发售。
  发售之初,便引起了大规模的抢购。
  随后逐渐蔓延,轰动全夏国,甚至已经有一些西方人,主动将它翻译成本国文字,传回故土。
  方便他们的人民,更加真实且具体的了解夏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