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539

  张光成探头看了一眼,走到韩秀峰身边问:“韩老爷,他怎么说?”
  “该说的全说了,再说太多不合适。张兄,不光我说不合适,你说一样不合适,以我之见你我都不用再出面,让李秀才去跟他说。”
  “嗯,这种事是得有个中间人,李秀才正合适,只是他可靠吗?”
  “巡检司这座庙太小,他在我这儿帮闲太屈才,要是张兄愿意提携一二,让他去州衙做户房或刑房书承,我想他一定会感恩戴德,一定愿意为张兄效犬马之劳。”
  接下来要谈的是上万两银子的大买卖,相比之下,让李秀才做户房经承实在算不上什么,张光成从善如流,一口答应道:“行,就这么定!”
  “我去跟他说,还是你去跟他说?”
  “你先跟他说吧,毕竟他现在是你的人,说好之后让他来见我。”
  “好,张兄稍候。”
  ……
  户房经承那是州衙九房最有油水的一个缺,而能不能入制台大人的法眼谁也不敢打保票,就算能被制台大人保举但能不能做上官也不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总之,到手的才是真的。
  李秀才果然乐得心花怒放,可又不想让韩秀峰觉得他见利忘义,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韩老爷,晚生去州衙当差,巡检司衙门这边怎么办?长生虽精明,可对海安不熟悉,您手下不能没个得力的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机会难得,千万不能错过。至于本官这边,总会有办法。”
  “韩老爷,我……”
  “别磨蹭了,张少爷正在等你。”
  “那晚生先进去了?”
  “进去吧。”
  打发走李秀才,跟着潘二来到大堂,见顾院长、王监生和余监生都不在,连受伤的泼皮和外面的那些尸体也全不见了,弓兵已把大堂收拾得干干净净,正在收拾院子,韩秀峰下意识问:“长生,人呢,人都去哪儿了?”
  “镇上的几个掌柜晓得我们查获了十几船盐,想凑钱买两船,我就做主卖给他们了。十八文一斤,银子晚上送来。”潘二回头看了看,接着道:“他们把两船盐背上了岸,我就让储成贵他们把尸首抬船上去了,反正早晚要送泰州去。”
  大过年的,满院子死人是太晦气。
  韩秀峰点点头,想想又问道:“那些受伤的泼皮呢?”
  “有的被家人接走了,家里人没到的那些全安置在城隍庙,我让伤得不重的那些在城隍庙照应。”潘二笑了笑,又说道:“姓许的那两个手下,被州衙的捕快押驿铺去了。张二少爷应该是担心他们三个串供,让分开关押。”
  韩秀峰觉得这样也好,捂着鼻子道:“里里外外再收拾一遍,满屋子血腥味,那儿还有血没擦干净!”
  “晓得,我本来就打算再收拾一遍的。”见韩秀峰转身要去二堂,潘二急忙道:“还有件事,张大胆生怕我们把盐卖了不给他钱,让他的那些手下背走了四船盐。大头不敢拦,而且之前说好这么分的,我也就没说啥。”
  韩秀峰忍不住笑道:“背走就背走吧,他是穷疯了。”
  想到李秀才刚才那屁颠屁颠跑去见张二少爷的样子,潘二禁不住问:“少爷,姓许的一肚子坏水,姓李的一样不是好东西!他开始还想害你,想让你丢官,不收拾他就不错了,你咋还帮他跟张二少爷说好话,还让他去州衙做经承,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这件事必须说清楚,要是不说清楚这场戏接下来不好唱。
  韩秀峰干脆把潘二拉到一边,看着空荡荡的大堂解释道:“私枭可不是那么好惹的,何况我们不但得罪了私枭,也得罪了富安那几个勾结私枭的场商,私枭心狠手辣,场商神通广大,他们一定怀恨在心,搞不好真会报复。”
  “可是……”
  “别可是了,听我说完。”韩秀峰摸摸嘴角,面无表情地说:“我为啥让士衡放出许乐群立了大功的消息,为啥把许乐群领着我们去查缉私枭的事搞得尽人皆知,就是想让跑掉的那些私枭晓得他们之所以栽在我们手里是因为许乐群使的坏,冤有头债有主,想报复找许乐群去。”
  潘二猛然反应过来,不禁笑道:“张二少爷之所以能在钟家庄查获那二十六船私盐是李秀才使的坏?”
  “所以许乐群不能死,李秀才也不能死,只要他俩不死那些跑掉的私枭就不会来找我们,会先去找他们。”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户房经承那可是肥得不能再肥的缺,你以为张光成有那么好说话,我一保荐他就答应让李秀才去做户房经承?其实他一样担心仪真的那帮私枭和富安的那些场商报复,才顺水推舟答应的。”
  “他们会不会不认账,会不会说不是他们使的坏?”
  “他们想不认就不认?他们说不是他们使的坏谁会信?”韩秀峰拍拍潘二的肩膀,笃定地笑道:“放一百个心,这两笔账他们不认也得认,何况这两拨私枭的行踪确实是他们和他们找的人打探到的,连查缉也都是他们领着我们去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乡
  夜幕降临,两个弓兵和十几个伤得不重的泼皮在城隍庙前点燃几堆篝火,一边围着烤火一边守着泊在河边的盐船。
  张士衡来河边之前,弓兵和泼皮们全围着大头献殷勤。张士衡一来,他们全围着张士衡转。因为镇上的人全晓得张士衡不只是读书人,也是巡检老爷好友家的公子,见着张士衡比见着潘二都要客气。
  “张少爷,尝尝这个,刚烤的,小心烫。”
  “不用了,我吃过。”
  正吃得津津有味的大头,忍不住抬头道:“士衡,吃一个呗,这山芋可甜了!”
  张士衡既吃不下也不想把手弄脏,坐在背风处用树枝拨弄着篝火笑道:“大头哥,我真吃过,你吃吧,好吃就多吃点。”
  “那给我吧。”大头也不客气,把陈虎刚烤好的山芋接了过去。
  陈虎一边接着烤一边好奇地问:“张少爷,河边有我们看着就行了,这么冷的天,您干嘛跑河边儿来跟我们一起挨冻?”
  “等人。”
  “等谁?”
  “等官老爷。”
  “哪个官老爷?”陈虎的哥哥陈彪追问道。
  这不是什么机密,就算不说他们早晚也会晓得,张士衡轻描淡写地说:“等富安盐课司的黄老爷,角斜盐课司的韩老爷,安丰盐课司的王老爷和栟茶盐课司的景老爷。”
  “啊,一下子要来这么多老爷!”
  “多吗?”
  “这还不多,我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韩老爷。张少爷,您说是我们韩老爷大,还是盐课司的老爷大?”
  “论品级,盐课司大使要比我们韩老爷高点,但他们是盐官,不但管不着韩老爷,现在我们查获了这么多私盐,盐是怎么从盐场透漏出来的,他们难辞其咎,所以他们见着我们韩老爷还得客客气气。”
  “盐课司大使算啥大官,我在京城时见着的大官多了,我见过甘肃布政使段大人,见过黄御史,见过吉翰林、敖翰林,见过礼部、户部和刑部的好几个员外郎老爷,见过的举人老爷就更多了。”大头擦擦嘴,又得意地笑道:“见过的那么多老爷数段大人敖老爷最大方,给的赏钱最多,有一次给了我一两碎银子!”
  陈彪等泼皮没见过大世面,甚至连泰州也没去过,看着大头眉飞色舞的样儿,禁不住问:“大头哥,你是怎么见着那么多大官的?”
  “在会馆啊,我们重庆府在京城的会馆就是我家少爷建的,皇帝住的地方你们见过没有,我见过!我还去过吏部,去过贡院,去过好多地方!”大头想想又回头道:“士衡,我还见过你爹呢,你爹跟吴大人回四川那天,我跟我家少爷一起去省馆送行的。”
  “大头哥,你还见过我爸?”
  “骗你干啥,不信你去问少爷。”
  “信,”张士衡禁不住问:“大头哥,你见着我爸那天,我爸有没有说过什么?”
  大头是老实人,只会显摆不会吹牛,扔掉烤焦的山芋皮道:“我家少爷跟你爹他们说话,我哪敢往前凑。”
  陈彪、陈虎等泼皮虽没见过大世面但并非傻,不光不傻而且一个比一个精明,听大头这一说猛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十几岁的小少爷不简单,也意识到新来的巡检老爷来头很大,朝中有人,别说那些个盐官,就是知州大老爷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再想到昨晚查缉私枭虽凶险,甚至差点丢命,但这命拼的值!
  要是不跟着韩老爷去查缉私枭,要是不豁出去跟私枭干,等过完年衙门开印,不但真会被押往泰州,而且真会杖一百流三千里。
  就在他们暗暗心惊之时,东边河面出现灯火。
  大头下意识站起来,弓兵刘二更是扯着嗓子问:“谁,大晚上的去哪儿?”
  “我们是角斜场的,角斜盐课司韩老爷来见你们海安巡检司的韩老爷,还不赶紧去通报!”
  说曹操,曹操到。
  张士衡立马站起身,走到“缺口”边拱手道:“晚生张士衡奉家叔之命在此恭迎韩老爷大驾。”
  一个瘦削的身影钻出船舱,站在船头问:“你是韩老爷的侄儿?”
  “禀韩大使,家父与海安巡检司韩老爷乃世交,家父在四川盐茶道吴大人那里效力,便把士衡托付给韩老爷。”
  “原来令尊与韩老弟是好友。”角斜盐课司大使韩宸借着岸上的火光,看着停泊在河边的那十几条船,不动声色问:“士衡贤侄,听说令叔是重庆府人?”
  “正是,家叔乃巴县人氏,而巴县正是重庆府的首县。”
  “巧了,本官不但与令叔乃同宗,还与令叔乃同乡。”
  “韩大使,您也是重庆府人?”
  “本官老家大足,士衡贤侄或许没听说过,不过令叔一定是晓得的。”
  “韩大使,您是大足人,大足我晓得,我还去过呢!”在海安这地方遇到同乡,大头激动不已,兴高采烈地跑到河边,一边帮船工系缆绳,一边咧嘴笑道:“我是跟我家少爷从巴县老家来的,韩大使,柴家巷的顾老爷您听说过没有,璧山的费二爷您认得不,还有江北厅的杨举人?”
  “听说过,没想到你也晓得!”听到久违的乡音,韩宸不但松口气而且禁不住笑问道:“小兄弟,你姓啥叫啥,你是在哪儿见着费二爷的?”
  “我姓袁,叫大头,我是跟我家少爷在京城见着费二爷的。后来费二爷要回老家,就让我家少爷做会馆首事,我们是把会馆翻建好再来这儿上任的。”
  “费二爷回老家了?”
  “去年会试一放榜他老人家就回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