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539

  “这两天有没有收获?”
  “有,晚生正准备禀报呢。”王千里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账本,禁不住笑道:“杨殿邦不知所踪,漕标的那些兵丁群龙无首,好多漕标的绿营兵早跑了。我们来得晚,只遇上几十个,只要给百十文钱,他们就愿意把刀枪甚至行头卖给我们,这两天共收了两匹马、六杆鸟枪、两杆抬枪、四十二口刀,十六身绵甲、三十多件号褂,四十二顶铁盔,三百多斤铅子和一百多斤火药。”
  “这么说漕标的绿营兵全跑光了?”韩秀峰凝重地问。
  “全跑光了!”张光生接过话茬,苦着脸道:“现在城里就剩扬州营的两百多个绿营兵和盐捕营的一百多号人,还有几个衙门的衙役。”
  “张翊国呢,张翊国在哪儿?”
  韩博连忙放下茶杯,无奈地说:“韩老爷,我一收到您的信就去找过张翊国,去探过他的口风。结果听口气发现他好像跟副将朱占鳌走得很近,朱占鳌给了他不少刀枪,他又从士绅那儿筹到了点粮饷,正率他招募的那三百多号乡勇在桃花庵操练,打算在桃花庵阻截贼匪。”
  “你没提我们打算守廖家沟的事?”
  “没提,他迂腐的很,我没敢提。”
  “没提就好。”韩秀峰环视着众人道:“诸位,我来此的消息也要泄露出去,要是搞得众人皆知,那我们就真成见死不救了。”
  “我们谁也没说,除了吴文铭谁也不晓得您来了。”张光生急忙道。
  “吴文铭没事,主要是不能让扬州城里的那些老爷们晓得。”韩秀峰示意潘二摊开地图,紧锁着眉头说:“实不相瞒,来此之前我真打算在这儿或大桥镇先跟贼匪周旋一番,然后再退到廖家沟东岸。可是来了才晓得不管这儿还是大桥镇,能跑的几乎全跑了,没跑的不但帮不上我们的忙,贼匪一来甚至会倒戈相向,估计仙女庙也差不多。所以不能全听徐老鬼的,我们得从长计议。”
  正如韩秀峰所说,从扬州城到万福桥这一带的几个大镇,原来一个比一个繁荣,尤其大桥镇,各类店铺、行馆、酒楼、客栈、钱庄多达三、四百家,可现在镇上却见不着几个人,商铺、行馆几乎全关门了,就算没关门也是留下一两个伙计看店。
  士绅和那些有钱的掌柜要么去了樊川、邵伯、泰州等地方避祸,要么去了乡下,没走的全是穷光蛋。尤其是那些在河上讨生活的穷人,他们不但一点也不担心贼匪会杀过来,甚至还有些期待,贼匪真要是杀过来,天晓得他们会不会跟着造反!
  想到这些,王千里禁不住问:“韩老爷,那我们怎么办?”
  韩秀峰站起来指指地图:“诸位,我们不但要守万福桥和仙女庙,一样要分兵去守邵伯,不过这三个地方是能守则守,实在守不住就退守宜陵。我们就以宜陵的白塔河为界,别的地方被贼匪占就占了,但绝不能让贼匪渡过白塔河!”
  “白塔河距泰州仅四十里!”张光生喃喃地说。
  “离泰州近虽近了点,但粮草能接济得上,”韩博紧盯着地图道:“不但粮草能接济得上,徐老鬼要是见贼匪已经杀到了白塔河,一定会差人召集附近的青壮驰援,毕竟再往东就是泰州地界,他说话好使,不像在江都。”
  韩秀峰坐下道:“我想的不只是粮草,也不只是徐老鬼会不会召集青壮驰援,而是贼匪攻占扬州之后不可能不留兵驻守,扬州距白塔河八十里,贼匪能分出多少兵?又敢孤军深入多远?”
  “韩老爷,要是贼匪派大军攻泰州呢?”
  “贼匪真要是派大军,那应该去攻邵伯,再沿河北上攻清江浦。”
  “丰济仓!清江浦那边可是天下粮仓!”
  “我要是贼匪,泰州和清江浦这两个地方让我选,我一定会选不但九省通衢,而且还有‘天下粮仓’的清江浦,才不会在泰州耽误功夫。”
  张光生低声问:“韩老爷,您是说我们先分兵阻截,然后边阻截边退到宜陵,等贼匪杀到宜陵已是强弩之末,不但能守住,甚至能反过来追剿!”
  “这得看你家少爷的,现在能用的就你家少爷和李老爷手下那五团乡勇。”韩秀峰抬头看向王监生,接着道:“王兄新招募的那几十个青壮到底能不能战你也看到了,等会儿给你堂哥写封信,告诉他率五团乡勇敢过来之后,只要能拖住贼匪六天,剩下事就交给我了。”
  “韩老爷,您打算用这六天操练新招募的青壮?”
  “不只是操练,还要召集青壮挖壕结寨,不争分夺秒做点准备咋阻截。”
  “那韩老爷您打算什么时候让家兄率乡勇们过来?”张光生追问道。
  韩秀峰正准备开口,王监生的家人匆匆跑了进来,一进大厅就急切地说:“韩老爷,三少爷,镇江失陷,镇江被贼匪给攻占了!”
  “你怎么晓得的?”王监生站起来问。
  “逃难的人说的,这会儿从镇江来了十几条船,船上全是逃难的人,”家人擦了一把汗,气喘吁吁地说:“听逃难的人说杨抚台带着残兵败将去了江阴,他们不晓得江阴能不能守住,没敢跟着去,全雇船来这儿了。”
  韩秀峰心想也真够倒霉的,来江苏上任前段大章和黄钟音帮着写了两封引荐信,结果一封也用不上,再想到贼匪已经攻占了镇江,韩秀峰不敢再等仪真那边的消息,斩钉截铁地说:“光生,赶紧给你堂哥写信,不,不用写信了,你现在就去姜堰,请你表哥和李老爷赶紧率乡勇来江都!”
  “来了之后再分兵去守邵伯和仙女庙?”张光生愁眉苦脸地问。
  韩秀峰岂能不晓得他是担心他堂兄手下的兵不够,咬着牙道:“算了,他们只要来守万福桥,只要能帮我拖住从万福桥去犯泰州的贼匪六天。”
  “韩老爷,仙女庙和邵伯怎么办?”韩博下意识问。
  “等新招募的青壮全回来,你和陆大明率一百青壮去仙女庙。王兄,到时候你率一百青壮去邵伯。”
  当着张光生的面,好多事不方便细问,尽管不太情况,韩博和王监生还是拱手领命。张光生一刻不敢耽误,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动身回泰州。
  他前脚刚走,韩秀峰便轻描淡写地说:“千里,韩博,瓜洲巡检司设在仙女庙,邵伯一样有巡检司,守这两个地方是瓜洲巡检和邵伯巡检的事。守住他们有功,守不住跟我们没任何干系。”
  “那您让我们去做什么?”王监生不解地问。
  “去等几个人。”
  “等谁?”
  “等督同江防事的前两淮盐运使但明伦,两淮盐运使刘良驹,扬州知府张廷瑞,江都知县陆武曾和甘泉县知县梁园棣!”
  “等他们做什么?”韩博越想越糊涂。
  韩秀峰冷冷地说:“他们不但不好好守城,还凑银子去跟贼匪赎城,害我们要跟贼匪拼命,这笔账可不能就这么算。我敢断定,贼匪要是杀到扬州城外,他们一定会往仙女庙、邵伯等地方跑,你们去守株待兔,一定能等到他们。”
  王监生急切地问:“等到之后呢?”
  “不要跟他们来硬的,只要跟着他们,他们去哪儿你们就去哪儿,就说是徐老鬼差你们去的。”
  韩博猛然反应过来,忍不住笑道:“对对对,等到之后就跟着他们!”
  王监生没做过官,不晓得韩秀峰的葫芦里到底埋的什么药,正准备开口,韩秀峰就冷笑道:“朝廷早晚会晓得他们干的那些事,他们也晓得一旦东窗事发皇上一定会大怒,甚至会要他们的脑袋!所以他们肯定想赶紧躲起来避避风头,再想办法托人帮着求情,等皇上气消了才会露头。而你们要是跟着他们就没法儿躲,想让你们不跟着就得掏银子。”
  “还真是!韩老爷,您觉得让他们出多少银子合适?”
  “这可是买命钱,而且他们做的又全是天底下最有油水的官,但明伦、刘良驹和张廷瑞一个人少说也要出两万两,梁园棣和陆武曾一个人少说也得出一万两,不出银子就跟着他们,等皇上的旨意一到就拿下他们送钦差大臣查办。”
  “送给哪个钦差?”
  “这会儿没钦差,过段时间就有了,就算过时间也没有就送往京城。不过我敢断定他们一定不敢拿身家性命当儿戏,一定会老老实实出银子的。”
  王监生乐了,想想又忍不住问:“韩老爷,我们拿到银子之后呢?”
  “拿到银子就去宜陵跟我会齐,他们不会傻到瞎说,更不敢去找徐老鬼对质,总之,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韩秀峰笑了笑,又说道:“本来想着算张光成一份儿,可他那个堂弟居然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就算了,到时候我们可以多分点。”
  “谢韩老爷提携!”
  “全是自个儿人,别这么见外。”
  韩博没想到这也能发财,禁不住起身道:“韩老爷,他们到底啥时候弃城逃命,到底会往啥地方跑,我们不能光靠猜。要不我去城里盯着,可不能让这几只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去盯着也好,不过得小心点,既不能被他们察觉,也要提防贼匪。”
  “我晓得,我有分寸。”
  让韩秀峰哭笑不得的是,王监生竟举一反三地问:“韩老爷,杨殿邦也是一只肥羊,还是只大肥羊,我们是不是想办法打探他究竟躲在哪儿,然后也去跟着?”
  “杨殿邦就算了,他可内阁学士,做过礼部侍郎、仓场总督兼户部侍郎,现在更是漕运总督,并且已经八十多岁。皇上砍谁的脑袋也不会砍他的脑袋,顶多夺他的职,罢他的官。”
  “惹不起?”王监生苦着脸问。
  韩秀峰拍拍他胳膊,无奈地说:“惹不起,不能惹!”
  
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谋划
  贼匪来攻扬州之前要做许多准备,可明面上却什么也做不了。要是搞得大张旗鼓,一定会授人以柄,韩秀峰赫然发现火急火燎赶到扬州,反而变得无事可做。
  没事干就看书,盐商家有一大堆书,不过韩秀峰更喜欢看从泰州带来的《海国图志》,因为书里不但有之前闻所未闻甚至不敢想象的“西洋景”,还有洋人的练兵打仗之法。
  相比看书,王监生更稀罕昨天下午从绿营逃兵手里买下的那两匹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马夫,就在马夫帮助下爬上马背,在院子里跑着小圈骑的不亦乐乎。
  “韩老爷,您也来骑两圈呗,这马温顺的很,好骑!”
  “是吗,我试试。”韩秀峰放下书,走出来接过缰绳,抚摸了两下马脖子,随即不用马夫帮忙就踏上马镫跨上马背,就这么在院子里小跑起来。
  韩秀峰没穿官服,马夫不晓得他是官老爷,只晓得连王老爷都要听他的,生怕他摔着,吓得赶紧撒腿跟着马屁股后面追。
  “没事,我会骑。”
  “韩老爷,您真会骑?”王监生惊诧地问。
  韩秀峰边策马慢跑边笑道:“这边马少,我们老家马多,以前经常下乡,经常骑。只不过我们那儿不是川马就是滇马,腿没这两匹马长,没这两匹马高大。”
  “我说呢,原来您以前骑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要是生活在我们那儿或北方,你一样会骑。”韩秀峰“喻”一声,翻身下马,顺手把缰绳交给跑上来的马夫,转身道:“王兄,你也骑累了吧,走,去屋里喝口茶。”
  “行,韩老爷请。”
  王监生跟着韩秀峰走进楠木厅,潘二已沏好了茶,端着茶杯忍不住笑道:“王老爷,不光我家少爷会骑,我一样会骑,我们老家就叫走马岗,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马帮从岗上过,我爹以前收过几匹,人家缺钱牵去典当的,这活物只能死当,结果收下来养了一个多月也没卖掉,只能牵到城里去卖,算算亏大了。”
  “长生兄弟,这么说你家是开当铺的?”
  “是啊,您才晓得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