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539

  “不光认得,而且跟你们老爷是好友!”总算遇到个不把自个儿当骗子甚至奸细的人,而且遇到的这个还是韩秀峰的手下,周兴远欣喜若狂,竟走上去一边摸梁九的干粮袋,一边急切地问:“小兄弟,有没有吃的,老爷我快饿死了。”
  梁九心想他认得韩老爷,那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假,连忙摘下装干粮的袋子:“有,有米饼。”
  “拿来,”周兴远抢过米饼,顺手递了两块跟从江宁一起逃出来的小子,随即捧着米饼狼吞虎咽。
  看着他这饿死鬼投胎的样子,梁九生怕他没饿死倒先被噎死,连忙去驿铺里找了个瓢舀来一瓢水。
  “谢了,”周兴远咕噜咕噜一连喝了几大口,旋即擦着嘴道:“小兄弟,你姓什么叫什么,等见着韩老爷,我一定要帮你美言几句,让韩老爷好好赏赏你。”
  “周先生,我们呢?”
  “是啊周先生,我们出城时可是说好的!”
  “你们一样有赏,我周兴远一言九鼎,答应过你们只会多不会少。”
  梁九算看出来,眼前这位很可能是个大官,那个矮个子和脸上有痣的汉子是一路护送他出来的,再想到他刚才说的那些话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心想我梁九本就是韩老爷的亲随,用不着你去美言吧。
  周兴远不晓得韩秀峰有多器重梁九,只想早些去泰州投奔现而今唯一能收留他的韩秀峰,放下饼问:“小兄弟,有没有贼匪的消息?”
  “有。”
  “说来听听。”
  “贼匪占了仪真,正在往扬州去的路上,离这儿应该不远了。”
  “你怎么不早说!”周兴远可不想死在这穷山僻壤,把剩下的半块米饼往怀里一塞,随即俯身从草垛摸出一个小包裹,回头道:“赶紧走,此地不能久留。”
  “周老爷,您打算去哪儿?”梁九好奇地问。
  “去找你们韩老爷,我就是来找你们韩老爷的!”
  “那我只能陪您走到长春桥,到了长春桥您自个儿去万福桥,等到了万福桥您就能见着我们韩老爷了。”
  “老爷我哪儿认得什么万福桥,你送我去找你们老爷,我有要事跟你家老爷相商。”
  “不行,我有差事。”
  “别一根筋,送老爷我去见你们韩老爷才是正儿八经的差事,别的事放一边!”
  “周老爷,真不行,我不能送您去万福桥,您还是自个儿去吧。”
  周兴远急了,举起小包裹紧盯着梁九道:“晓得这里面是什么吗,说出来吓死你!老爷我千辛万苦从江宁逃出来,就是为了把这里头的东西送给你们韩老爷的,一刻也不能耽误,要是耽误了,要是落贼匪手里,你小子担待不起!”
  
第三百一十五章
总督关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搞清贼匪到底有多凶悍,韩秀峰找了个向导,带着大头等亲兵绕城赶到长春桥南边约一里的一户人家,让吉二留在运河边等粱六、梁九和吴文铭、余青槐等人。
  主家晓得贼匪要来早跑了,众人在屋后转了一圈,发现一棵参天的大榆树,大头不晓得从哪儿找来一张梯子,韩秀峰就这么爬上树杈,隔着屋后这条十来丈宽的河,用徐老贵给的“千里眼”遥望在长春桥设防的官兵和乡勇。
  离的太远,桥东又有一片小树林,就算有“千里眼”也只能隐约看到旌旗和官兵的人影。
  大头担心贼匪会分兵沿水路过来,让吉大带着向导去西边警戒,再让王柱子过河把附近靠在北岸的船全拖到南岸,这才气喘吁吁跑到榆树下,仰着头问:“四哥,能不能看见?”
  “西边能看见,东边树太多看不清。”
  “贼匪是从西边过来的,能看见西边就行。”大头从来没摸过“千里眼”,看得心里痒痒,竟连梯子都不用就这么抱着树干爬了上来,一屁股坐到左边的树杈上。
  韩秀峰眼睛看得有些花,刚放下“千里眼”就见他眼巴巴看着自个儿,干脆顺手递了过去:“你也看看,不过得小心点,可不能给我摔了。”
  “不会摔,四哥,我晓得这东西金贵。”
  “晓得就好。”
  大头咧嘴一笑,学着韩秀峰刚才那样举起“千里眼”往长春桥方向看去,可眼睛凑上去只瞧见一片绿色,不禁问道:“四哥,啥也看不到,这东西是不是读书人才能看,是不是跟道士的法器一样要念咒?”
  “谁都能看,也不用念啥咒。”
  “那我咋啥也看不清?”
  “别着急,慢慢看,看不清就拧拧前面,就是拧粗的那儿。”
  “哦,我试试。”
  大头摸了近半柱香的功夫,总算看到了长春桥,然后把镜头慢慢转向桥头,只见桥头挤满了逃难的人,守在桥头的官兵挥着刀把逃难的人往回赶,可是人太多怎么赶也赶不走,守桥的官兵急了,竟抡起大锤开始毁桥……
  “四哥,那些人是不是瓜娃子,明明晓得贼匪奔扬州来了,他们还往东跑,还想进城!”
  “他们可能以为扬州能守住,也可能打算去泰州,只是经过长春桥。”
  “就算想去泰州也可以绕道。”大头嘀咕了一句,把“千里眼”还给了韩秀峰。
  “可能是人生地不熟,不晓得咋绕。就算晓得咋绕,他们已经到了长春桥,周围不是河就是湖,没船让他们咋绕。”韩秀峰轻叹口气,想想又说道:“朱占鳌和张翊国不让那些人过也有不让过的道理,毕竟谁晓得那些人中有没有贼匪的奸细。”
  大头正不晓得该说点啥好,韩秀峰突然透过“千里眼”发现挤在桥头的人突然纷纷往回跑,后头的跑不掉竟往河里跳。
  把镜头再往西移,只见西边一片尘土。
  韩秀峰抬头看看树梢,确认风并不大再次举起“千里眼”,对着西边的那片尘土不断对焦,直到一面面旗子隐隐约约出现在“千里眼”里,才凝重地说:“大头,贼匪来了,赶紧下去跟吉大他们说一声,让他们打起精神留意西边的动静。”
  “来了?”
  “来了!”
  “哦,我这就下去。”
  大头可不想被贼匪包饺子,急忙抱着树干滑了下去。
  韩秀峰再次举起“千里眼”,刚把镜头移到桥头,就见桥头也扬起一片白烟,紧接着,北边传来一阵枪响!
  砰……砰……!
  跟放爆竹似的,不过只是短短的一阵儿,响完之后便没了动静。
  等了一会儿,桥头上的硝烟渐渐散去,眼前的一幕把韩秀峰的肺都快气炸了,那些本应该赶紧往鸟枪和抬枪里装填火药和铅子的官兵竟全不见了。镜头再往东移,一直移到桃花庵前的树林,隐约可见官兵和乡勇们正仓皇逃命,几个当官的挥舞着刀想拦,可怎么也拦不住。
  “四哥,咋样,那边有枪响,是不是干上了?”大头跑回头急切地问。
  “喊吉大回来,我们这就走!”
  “朱老爷和张老爷他们守不住?”
  “守不住。”
  “晓得了,我这就去喊吉大。”逃命比什么都要紧,大头一刻不敢耽误,又沿着河堤往西边跑去。
  韩秀峰再次举起“千里眼”,把镜头对准离桥头越来越近,看着也越来越清晰的贼匪,只见几十个扎着红头巾的贼匪跑到桥头,举起鸟枪对准桥那边仅剩的百十个官兵和乡勇。
  又是一阵白烟,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响!
  不过贼匪的枪放得比官兵齐,还没等把“千里眼”移过去看看贼匪这一排枪有没有伤着官兵,又有十几个贼匪冲到桥头,对准桥那边又是一阵排枪!
  砰……!
  离得虽不近,但枪声却清晰可闻,只是桥头全被白烟笼罩着,再也看不清桥头的动静。韩秀峰把镜头往西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密密麻麻的全是扎着红头巾的人,他们是有备而来,竟几十个人一队抬着小船兵分两路,从被刚毁掉的长春桥南北两侧用自个儿带的船强渡。
  刚看到冲在最前头的那队贼匪把小木船放下河,又是一阵排枪!
  韩秀峰虽没打过仗,虽不懂兵法,但也瞧出贼匪不断放枪是为了掩护那些强渡的人,能清楚地看到他们不但攻的有章法,而且不慌不忙,正在进行的强攻对他们而言跟庄户人家干农活儿一般简单。
  他们真不怕死,能看得出来全是身经百战的。韩秀峰越看心里越没凉,等顺着梯子爬下来收好“千里眼”,才发现竟惊出了一身冷汗。
  “韩老爷,贼匪过河了没?”匆匆跑回来的吉大焦急地问。
  “过河了。”
  “打了还没一炷香的功夫,他们就过河了?”王柱子魂不守舍地问。
  韩秀峰边跟着向导往安江门(扬州城南门)方向跑,边恨恨地说:“那些绿营兵丁和乡勇贪生怕死,放了一枪就全跑了,要不是提前毁了桥,贼匪都用不着半炷香功夫。”
  “朱老爷和张老爷估计凶多吉少?”吉大忐忑地问。
  “没有金刚钻,揽啥瓷器活,这是他们自找的!”一想到那些绿营兵扔掉的鸟枪和抬枪韩秀峰就心疼,怒骂了一句,突然回头问:“吉大,鸟枪能打多远?”
  “这要看哪种鸟枪了,洋人的自来火鸟枪打得远,能打两百步。绿营的鸟枪不行,只能打二三十步。”
  “抬枪呢?”
  “抬枪能打两百步,不过出了一百五十步就没准头。”
  想到刚才看到的一切,韩秀峰恨铁不成钢地说:“真不晓得朱占鳌那个副将是咋做上人,真不晓得他和张翊国是咋练的兵,贼匪离桥头还有两三百步,他们手下的那些个绿营兵和乡勇就忙着放枪,那么远,能打着吗?”
  “肯定打不着,”
  “所以我们以后遇着贼匪,万万不能慌,贼匪到跟前没二十步绝不许放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