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539

  “真可教?”
  “真可教,小的已经会写自个名字了,不信您老看!”杨庆余忙不迭从怀里掏出一张昨天写的大字,果然是他的名字,不过写得歪歪扭扭,而且好像少了一笔。
  顾院长强忍着笑正打算勉励他们几句,中坝口方向突然隐隐传来一阵锣鼓声。正寻思又不是逢年过节鸣什么锣敲什么鼓,就见方士枚的堂弟方士俊和驿铺王千步兴高采烈地飞奔过来,一见着众人就大呼小叫道:“恭喜韩老爷,贺喜韩老爷!恭喜顾院长,贺喜顾院长!恭喜各位老爷,泰州来人,圣上有旨了!”
  “什么恭喜贺喜的,来了什么人,圣上有什么旨?”韩秀峰下意识问。
  “知州大老爷来了,跟长生……不,是跟运司衙门的潘老爷一道来的,张二少爷也来了,张二少爷说他们是传旨的,说您几位全升官了。大老爷的官船刚靠岸,家兄正把几位老爷往这边迎!”
  “等等,你是说长生跟我们泰州大老爷和张二少爷一道来了?”
  “嗯,他穿的是官服,看补子是从六品。”
  韩秀峰乐了,禁不住笑道:“晓得了,顾院长,张老爷驾到,我们一道去迎迎?”
  顾院长听说也有他的份儿,正准备说一起出迎,方士俊又急切地说:“韩老爷,大老爷交代过,您就在这儿等,您不用移步,他们马上就到。”
  “大老爷驾临,我们怎能不出迎。”
  “真不用,大老爷真交代过。”
  正说着,锣鼓声越来越近,想到自个儿应该在“养伤”,想到来得可能还有其他人,韩秀峰意识到张之杲和张光成为何不让他出迎,扔下一句“那就不迎了”,便跑回打谷场北侧的小院,忙不迭找木片往腿上绑,等绑好拄着拐杖走出院子时,张之杲等人已经到了。
  知州大老爷出行的仪仗果然威风,有人鸣锣,有人举“肃静”“回避”牌,有人持水火棍,有人打伞。甚至连轿子都用船运来了,从中坝口到打谷场这几步路他是乘轿来的。潘二不但摇身一变为从六品的文官,居然也跟张之杲一样乘轿,运司衙门的几个皂隶跟在后头,手里端着木托盘,盘上用红布盖着,也不晓得红布下面是什么。
  “大老爷驾临,晚生有失远迎!”
  “大老爷亲临海安,乃我海安绅民之荣耀!”
  “免礼免礼,诸位免礼。”张之杲在张光成搀扶下钻出轿子,精神奕奕,一边拱手回礼,一边笑道:“志行老弟,顾院长,余老弟,王老弟,李老弟,恭喜几位,贺喜几位!”
  “大老爷何出此言,我等何喜之有?”韩秀峰一瘸一拐地走到他面前,微笑着明知故问。
  “现在还不能说,顾院长,劳烦几位先摆上香案。”
  刚才方士俊说得清清楚楚,说圣上有旨,顾院长反应过来,急忙让余青槐和王千里赶紧去准备。潘二挤眉弄眼,韩秀峰猜出应该是万福桥大捷的封赏,但不晓得是啥封赏,干脆先邀张之杲父子去小院吃茶。
  没想到一进院子,张之杲就诉起苦:“志行老弟,朝中有人跟没人就是不一样!万福桥大捷我家光成是不是也有功,泰州保住了我张之杲是不是功不可没,可那些上官却视而不见,全当作没这回事一般谁也不吱声,你说我父子倒不倒霉?”
  “张老爷,此话怎讲?”
  “来前我打听过,万福桥大捷的事除了钦差大臣琦善的一份奏报就没下文了,要不是郭大人六百里加急保奏,别说我张之杲,连志行老弟你也会一样被人忘九霄云外去了。可郭大人身为两淮运司,只能保举帮着复建盐捕营的你,只能保举襄助你的这些士绅。且不说跟我张之杲本就没有交情,就算有交情他不方便保举我这样的地方官员。”
  “只保举了我和顾院长他们,没保举你?”韩秀峰低声问。
  “所以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张之杲轻叹口气,随即又笑道:“不过我都这把年纪了,就算有大人们提携这官又能做几天,罢了罢了,不说也罢。”
  韩秀峰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回头笑问道:“长生,郭大人保举我做啥官?”
  进了院子潘二可不敢再摆官老爷的架子,一边帮着沏茶一边笑道:“四哥,郭大人保举你做运副,没想到圣上不但恩准了,还下了谕旨,这跟吏部选任的不一样,你现如今是钦赐从五品顶带特授两淮盐运司副使,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志行老弟,我们父子以后还要请你多关照。”张之杲拱手道。
  韩秀峰早晓得郭沛霖不会总让他做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营官,却怎么也没想到竟如此提携。想到这就成从五品朝廷命官,而且顶带是皇上钦赐的,缺是皇上特授的,顿时欣喜若狂,恨不得飞回巴县告诉家人这个天大的喜讯。
  “我和大头、梁九他们的事,圣上也全恩准了,还赏余老爷、王老爷和李老爷正七品顶带,赏顾院长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对。”潘二放下茶杯,又说道:“对了,圣上不但也赏了你大荷包和小荷包,还赏银一百五十两。我开始还以为圣上小气,后来才晓得这是难得的殊荣,郭大人说圣上很少赏银的,就算赏也不会多。”
  之前发生那么多事,本就无心仕途的张光成一心想回老家,对这些并不是很羡慕,但想到韩秀峰的官运竟如此亨通,忍不住笑道:“志行,你能有今天不但要谢郭大人提携,也要谢徐老鬼,要不是他逼着你花四千两捐了个从六品顶戴,要挟杨殿邦和张廷瑞让你署理我泰州州同,郭大人就算有心提携也没法保举你一个九品巡检做从五品的运副。”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从随行的皂隶们那儿打听到是什么好事,顾院长一阵狂喜,立马跟角斜场盐课司大使的堂弟韩博借钱给随行的皂隶们发喜钱,然后跟进小院恳请知州大老爷稍坐,等他差人把乡约、甲长和各庄镇德高望重的族老全请来再宣旨。
  张之杲晓得他们是想光宗耀祖,而且今天肯定回不去,不但一口答应下来,还让他们不用着急,可以慢慢准备。
  顾院长更高兴了,一出院子就让闻讯而至的侄子先去镇上买些点心来给知州大老爷垫垫肚子,然后让在巡检司衙门当差的青壮们赶紧去通知乡勇、甲长和各庄镇德高望重的族老。
  余青槐忙着找人去打酒,去采买鸡鸭鱼肉,找人来帮着准备午宴和晚宴。王千里则让家人去借锅碗瓢勺和桌椅板凳。李致庸和唐国政带着大头他们打扫戏台和打谷场,准备接旨所需的香案……
  他们在外头忙得不亦乐乎,韩秀峰和张之杲也不着急,就这么在堂屋里边吃茶边聊天。
  “老弟你荣升运副,州同这缺又空出来了,我本打算帮着去求求府台,看能不能让他开复,没曾想这兵荒马乱的竟还有那么多人想做官,昨晚刚晓得你要荣升的消息,府台就派了个姓陈的过来署理。”张之杲轻叹口气,又放下茶杯道:“不过李昌经也不在乎能否开复,这官他早不想做了,昨晚一听到消息就去跟我辞行,带着家眷连夜走的,走前托我跟你致歉。”
  “他这就走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张之杲回头看看坐在一边的张光成,无奈地说:“别说他了,连我都想叶落归根。可我跟他不一样,这官不能辞也辞不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张老爷,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贼匪已被四面合围,您有啥好担心?”
  “志行老弟,你不但见识过贼匪也跟贼匪交过你,别人不晓得你不可能不晓得贼匪有多难剿,你不可能不晓得收复扬州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儿没外人,不是我张之杲说丧气话,就琦善手下的那些兵,想收复扬州我看悬!”
  “不至于吧!”
  “你是没去过琦善营里,去过就晓得那是一帮什么货色。”
  “咋了?”
  “那些丘八不但无心杀贼,而且净忙着吃喝嫖赌,不光把营里搞得乌烟瘴气,把地方也祸害得不浅。前几天为了强抢一个民女,一帮绿营兵竟跟从一帮从吉林来的旗兵大打出手,听说还闹出了人命,你说说,这样的丘八能打仗吗?”
  绿营和八旗早废了,打不了仗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连军纪都这么涣散,韩秀峰暗叹口气,正不晓得该说点什么,张光成突然道:“志行,许乐群的底细打探清楚了,没想到他不但跟盐帮有沟连,还借朝廷命各地办团练之机纠集了五六百个私盐贩子投奔漕运总督杨以增,摇身一变为杨以增的幕友,大前天刚率他纠集的那帮私盐贩子进驻邵伯。”
  韩秀峰倍感意外:“他跟盐帮有沟连?”
  “就是仪真的那帮私枭,”张光成微微点点头,接着道:“正月里你查缉的那帮私盐贩子是从运河上来的,跑掉的那个姓李昭寿是漕帮的人。姓许的之所以借刀杀人,是因为盐帮跟漕帮本就有仇,平时没少械斗,也没少闹出人命,只是盐帮的头目和漕帮的头目不想把事闹大,两帮一直没撕破脸。”
  “现在呢?”
  “现在就不晓得了,只晓得李昭寿听说是姓许的坏了他的事,让他丢了那么多盐,还折损了那么多人,放出风声让盐帮给个说法。盐帮自然不会交人,反而说李昭寿听到的那些消息全是官府故意放出的风声,李昭寿不信。可能担心李昭寿会报复,最后答应给漕帮一个交代。”
  “啥交代?”韩秀峰下意识问。
  张光成苦笑道:“说冤有头债有主,盐是被我和你截获的,人是被你我抓的,打算拿你我的脑袋给漕帮一个交代。后来的是你是晓得的,姓许的连命都不要了,想借刀杀人,借徐老鬼的刀置你我于死地。”
  “早晓得姓许的不简单,没想到还这隐情。”韩秀峰连贼匪都不怕,怎会怕许乐群,更不会怕李昭寿那个手下败将,不禁笑道:“这个许乐群,咋就不长记性呢!他真以为纠集几百号人,投奔杨以增,杨以增就会把他当人看,我看把他当炮灰差不多。”
  “这倒是,他想找你我报仇,得先帮杨以增防堵贼匪。”
  “那个李昭寿呢?”
  “李昭寿不用担心,从你这儿逃回去之后竟拉着一帮运河上的泼皮造反了,说是造反其实是打家劫舍,现而今是朝廷要剿的捻匪。”
  ……
  从许乐群说到李昭寿,从李昭寿又说到战局,不知不觉竟聊到晌午。
  顾院长不敢让知州大老爷和已荣升盐运司副使的韩秀峰久等,一些去请了但还没到的人就不等了,再次检查了一番香案上摆放的瓜果等贡品,跑回小院请张之杲去宣旨。
  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吓一跳。
  打谷场上摆了三十几张八仙桌,估计把镇上的八仙桌全借来了,桌边站满了人,顾、余、王、李三家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海安、曲塘的乡约和各庄的保正、甲长,附近各村德高望重的族老,镇上店铺的掌柜们,凤山书院和明道书院的学生……总之,本地有头有脸的人能请的全请来了,一见着张之杲和韩秀峰便纷纷躬身行礼。
  宣读钦差韩秀峰从五品顶带授两淮运副的谕旨,郭沛霖本应该亲自来的,但他刚到任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又担心派别人来会看出韩秀峰腿其实没断的破绽,干脆请张之杲代劳。
  张之杲在众人拥簇下登上戏台,先朝着京城方向焚香磕拜,然后从张光成手里接过谕旨,抑扬顿挫地宣读起来。
  以江苏泰州署理州同韩秀峰防阻贼匪出力,赏从五品顶带,授两淮盐运司副使,赏银一百五十两,白玉搬指一个,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对!
  以江苏泰州生员顾欣城办团练出力,赏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对!
  以江苏泰州监生余青槐、王千里,童生李致庸编练乡勇防阻贼匪出力,赏正七品顶带!
  荷包这东西只要会女红的都会做,但这荷包是宫里的东西,是皇上赏赐的,这份荣耀不是谁都能有的,能写进家谱族谱,能供在祠堂里千古流芳!
  顾院长不但乐得心花怒放,而且真是扬眉吐气,急忙掸掸袖子恭恭敬敬的望阙三拜九叩。余青槐、王千里和李致庸同样欣喜若狂,虽然他们之前捐过顶带,并且也是正七品,但那是花银子捐的,而且是两折捐的,连候补官都算不上,现在这个七品顶带是皇上钦差的,虽然不去京城投供一样做不了官,但今后出门就可自称正七品候补知县!
  韩秀峰腿上有伤,行动不便,不要三拜九叩,就这么跟众人一道从张之杲手里接过官凭、官印和皇上赏赐的银子、玉搬指等物。
  海安这犄角旮旯连秀才也没出过几个,谁能想到能一下子出这么多官,台下一片欢腾,纷纷躬身祝贺。
  等韩秀峰、张之杲等人走下台,在最前头的八仙桌就坐,潘二整整官服,带着运司衙门的几个皂隶登台,宣读钦加从三品顶带两淮盐运使郭沛霖校拔盐捕缉私营武官的公文。
  拔补袁大头为盐捕缉私营千总,正六品!
  拔补吉大吉二为盐捕缉私营把总,正七品!
  拔补张庆余、田贵为盐捕缉私营外委千总,正八品!
  拔补李兴生等四人为盐捕缉私营候补外委千总,正八品。
  拔补王河东等四人为盐捕缉私营额外外委,从九品!
  拔补葛二小等十人为盐捕缉私营候补额外外委,从九品!
  文官就韩秀峰一个升官,余青槐他们只是赏了个顶带,并且没缺。武官这边就不一样,一升竟升二十来个,品级最高的正六品,最低的从九品,并且有一半是之前怎么看怎么没出息的本地后生,台下再次欢腾起来,欢呼声比张之杲刚才宣读皇上谕旨时还要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