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539

  乔松年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会说出这番话,暗想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一样食君之禄要分君之忧,既然晓得洋人有可能邀请刘丽川等乱党,你为何不去效班超杀虏事流传千古?
  不过这些话依然只能放在心里,只能暗暗祈祷韩四千万别碰上刘丽川等乱党,要是碰上却什么都没做就这么回来了,姓杨的十有八九会具折弹劾。同时暗暗打定主意,今后一定要跟姓杨的敬而远之,不然就算没被他给坑死,也会被他和跟他交好的那帮空谈误国的清流的吐沫淹死。
  让他更哭笑不得的是,杨能格竟越想越不放心,竟起身道:“关成,你赶紧去英吉利领事馆找丁贵,不认得路就赶紧找个熟悉英吉利租界的向导。”
  “老爷,找到丁贵之后呢?”一个家人跑过来问。
  “让他转告韩监督,要是洋人也邀请了刘丽川等匪首,当效班超将其格杀于当场,绝不能让刘丽川等匪首活着回城!”
  “遵命,小的这就去。”
  
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家老爷也不会忘了你
  林庆远说洋人公使、领事和那些武官平时没什么公务,上午一般去跑马厅跑马或耍球,下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下午茶,晚上不但聚会还有舞会。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几乎每天都有应酬。换句话说,今天的晚宴不是特意为许乃钊等中国官员准备的。
  赶到领事馆一打听,果然如此。
  一个洋商的外甥女千里迢迢从英吉利赶来了,发现许乃钊等说了算的中国官员一个也没来的三国公使、领事,收下信后便不再搭理韩秀峰,对那个洋商的外甥女都比对韩秀峰客气,不但纷纷起身相迎,还不知廉耻地去亲那个女子的手。
  所有人都站起来了,想到中国是礼仪之邦,韩秀峰不想给洋人留下傲慢无礼的印象,也跟着起身相迎,但亲是肯定不会去亲那个女子手的。
  让韩秀峰啼笑皆非的是,那个女子显然是没见过中国人,觉得很好奇,始终盯着这边看,一个穿着腥红身军服的年轻军官大献殷勤,拉着会说中国话的花旗传教士晏玛太过来介绍。
  得知奇怪的中国人竟是海关关长,女子肃然起敬,提着诺达的裙摆微微一蹲,行了个屈膝礼。韩秀峰只能跟那些洋人一样,手扶胸膛微微弯腰回礼。
  看着他手足无措的样子,晏玛太觉得很好笑,等那个女子跟年轻的军官去跳舞了,举着酒杯笑道:“监督阁下,第一次参加舞会,感觉如何?”
  韩秀峰楞了楞,回头看着刚才放下的碟子,一脸尴尬地说:“甜点不错。”
  “很高兴至少还有甜点合您口味。”晏玛太一边举杯跟遥望着这边的一个洋人致意,一边不动声色地问:“监督阁下,吴到现在都没回来,您觉得您的上司还会让他回来吗?”
  “晏玛太先生,您是问吴健彰吴大人的近况?”
  “据我所知他很信任您,难道您一点也不担心他?”
  “这您大可放心,他不会有事的,只是一时半会间不太可能官复原职。”
  “真是一个好消息,只要他没危险就好。”晏玛太放下酒杯,又笑问道:“监督阁下,您知道三位公使为什么邀请您那几位上司吗?”
  “为什么?”韩秀峰好奇地问。
  “公使先生对贵国军队驻扎那么近表示严重担忧,想跟您的上司谈谈,并希望贵国军队在与城里的太平天国军队交战时不要波及租界。”
  “城里是太平天国的军队?”
  “难道不是吗?”
  “晏玛太先生,不怕您笑话,据我所知盘踞在城里的乱党好像打的是大明国的旗号。”
  “他们到底打什么旗号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战时绝不能波及租界。”晏玛太笑了笑,接着道:“再就是三位公使先生基于租界侨民的安全,打算与您的那几位上司重新修订租界的土地章程。”
  韩秀峰意识到洋人这是打算趁火打劫,再次扩大租界!暗想果然宴无好宴,摸着下巴明知故问:“晏玛太先生,土地章程不是早商妥了吗,为何要重新修订?”
  “贵国的军队离租界太近了,法国租界离县城更近,贵国军队正与城里的军队又处于交战状态,三位公使认为有必要重新修订土地章程,划定一片足够安全的缓冲区。而且租界的土地早就不够用了,事实上早就土地事宜与吴进行磋商,只是现在吴已经不再是道台了,三位公使先生只能与您的那几位上司商谈。”
  这种事韩秀峰可不敢轻易表态,而是不卑不亢地问:“晏玛太先生,贵国与英吉利、法兰西不是严守中立吗?”
  “这一点毋庸置疑。”
  “既然贵国与英吉利、法兰西严守中立,就意味着你们三国既不承认我大清朝廷,也不承认城里的那些乱党是正统。既然不承认,为何还要找我的上司商谈重修修订土地章程事宜?用贵国的话说不具合法性,就算重修修订了也没用!”
  晏玛太没想到韩秀峰的脑子转得这么快,端着酒杯笑道:“监督阁下,我们三国严守中立,您可以理解为既承认大清朝廷为合法政府,也承认城里的军队为合法政权。贵国官员和军队驻扎在城外,所以城外的事三位公使先生找您的那几位上头商谈,要是涉及到城里的事,三位公使自然会去跟刘丽川他们商谈。”
  “晏玛太先生,恕我直言,贵国公使和英吉利、法兰西两国公使这个时候提出重新修订租界的土地章程,分明是趁火打劫!”
  “监督阁下,我不是外交官,刚才说的这些只是善意的提醒。”
  “我知道,谢谢晏玛太先生,我早就知道您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吴共同的朋友。”
  晏玛太不想被韩秀峰误会,随即话锋一转,提起他最关心的传教,抓住机会给韩秀峰布道,让韩秀峰聆听上帝的福音,见韩秀峰丝毫不感兴趣,又说起他最深恶痛疾的缠足,甚至找来纸笔把他这些天请读书人帮着杜撰的,劝中国女子不用裹脚的文章,歪歪扭扭地写下来让韩秀峰看。
  “心怀伊郁,饮食未能消化,动转未得快然,加之寒暑不调,就冷贪凉,则白带经闭,与经血妄行,诸症因之又渐而入,安能受孕成胎……”
  不但引用儒家经典,还引用医理,韩秀峰虽然晓得这是他找人编的,竟发现似乎有点道理。晏玛太见韩秀峰频频点头,更来劲儿了,凑在边上指着韩秀峰没念完的最后一段说:“监督阁下,裹脚的女子就算生子也难健康,因她们多坐而少走动,血气不舒,易生疾病,产子甚难,其身多软弱,生子女亦软弱。”
  “晏玛太先生,您说得这些我信,只是缠足的陋习积重难返,想让我大清的女子放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这么说您也觉得裹脚不好?”
  “这是自然,晏玛太先生,您或许不会相信,朝廷从未鼓励过女子缠足,甚至不许旗人女子缠足,只是……只是……”
  “这一点我知道,监督先生,很高兴在这一问题上您能与我持同样观点,能不能看在上帝的份上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韩秀峰下意识问。
  晏玛太回头看看像防贼一样防他,不敢靠近哪怕一步的丁贵,一脸无奈地说:“监督先生,贵国民众对我似乎有所误解,甚至都不敢听我说话,您能不能帮我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让他们知道让妇女缠足不但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也会导致他们将来的子孙不健康。”
  韩秀峰几乎可以肯定杨能格是绝对反对女子放足的,苦笑道:“晏玛太先生,这是为了我大清成千上万女子的福祉,我很愿意为您效劳,但不是现在。”
  “有这个承诺就够了,相信我一定能等到您兑现承诺的那一天。”
  正聊着,一个在领事馆打杂的中国仆人不动声色走了过来,凑到丁贵耳边低语了几句,丁贵探头看了一眼韩秀峰,再看看正忙着跳舞的那些洋人,随即跟着仆人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丁贵回来了,走到韩秀峰身边道:“韩老爷,我家老爷差人给您传话。”
  “传什么话?”
  想到老爷让干的事太吓人,丁贵心有余悸地说:“我家老爷说要是洋人也请了刘丽川等乱党,就请您跟班超杀虏一样将其格杀,绝不能让乱党活着回城。”
  韩秀峰以为听错了,楞了好一会儿才紧盯着他问:“丁贵,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韩老爷,小的哪敢开这样的玩笑。”想到洋人现在没请刘丽川等乱党,不等于等会儿不会请,而乱党只要一出现连他这个长随都得去拼命,丁贵急切地说:“韩老爷,洋人的饭咱们也吃了,要不赶紧走吧。”
  韩秀峰心想原来你也怕,同时觉得洋人不太可能会请乱党,不动声色说:“着什么急,人家还没散席,我们要是就这么走,不显得太无礼吗?”
  “可是……”
  “别可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我深受皇恩就得报效朝廷,洋人真要是也请了乱党,乱党真要是敢来,我们就跟他们拼了,就算死在这儿也死得其所!”
  、
  “韩老爷,您是朝廷命官,小的不是。您深受皇恩,小的可没领过朝廷一两银子的俸禄……”
  韩秀峰强忍着笑义正言辞地说:“你虽不是朝廷命官,但你是杨大人的家人,理应为杨大人效死!你放心,我们真要是因此殉国,朝廷不会忘了我韩秀峰,你家老爷一样不会忘了你丁贵。”
  
第四百三十七章
他乡遇故知
  回到旗昌洋行后面的公馆,韩秀峰像丝毫不在意一般拟了封信函,将晚上经历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下来,让丁贵连夜带回去向杨能格禀报。
  第二天一早,正打算让小伍子去前面洋行问问有没有“卖鸡爽”的消息,“卖鸡爽”的幕友黄芸生不但从江南大营回来了,还带来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熟人。
  “韩老弟,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泰州一别这才几天,你竟又升官了!要不是看过制台衙门给江南大营的移文,光听姓黄的一面之词,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周兴远这是头一次来上海,之前从未见过洋人,更没住过洋房,边说边摁屁股下的椅子,似乎对很好奇洋人坐的椅子为何那么软。
  他乡遇故知,韩秀峰也很高兴,一边招呼他喝茶一边好奇地问:“周兄容光焕发,一定有好事,能不能先说来听听,让我也帮你高兴高兴。”
  周兴远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禁拱手笑道:“托老弟的福,得向帅提携,谋了个开复。但与老弟相比,我这点好事真算不上什么。”
  “这么说官复原职了?”
  “官复原职哪有这么容易,就现在这刚署理上的上海县丞,还是向帅看在老弟你的面子上帮着求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周兴远原本是被革职永不叙用之人,能谋到个开复,还能有个缺,实属不易。”
  “这倒是,毕竟最难的就是开复。”韩秀峰笑了笑,又好奇地问:“周兄,向帅那边正是用人之际,他老人家让你来上海,不只是署理县丞这么简单吧?”
  “就晓得瞒不过老弟。”周兴远回头看看身后,见书房门是关着的,再想到小伍子这会儿应该守在外头,这才忧心忡忡地说:“长毛分兵西犯,朝廷不但频频从江南大营抽兵,还三天两头下谕催向帅攻城。可向帅不但兵力吃紧,粮饷吃紧,连枪炮都没长毛犀利,你说说这城让向帅怎么攻,这仗让向帅怎么打?”
  想到许乃钊又把薛焕、刘存厚、虎嵩林和秦如海既他们手下的兵勇,从江南大营调到上海来平乱,韩秀峰意识到江南大营现在估计只剩下了几千兵,向帅现而今只能唱“空营计”,不但没余力去攻城,甚至连能不能堵住长毛、保住苏州、杭州等财赋之地都危险。
  “周兄,这么说向帅是让你来上海筹饷办枪的?”
  “正是。”
  “办枪倒好说,有吴健彰在,只要有银子,别说洋枪洋炮,就是洋船洋兵都能雇到,只是银子从哪儿来?”韩秀峰摸着嘴角,接着道:“向帅让你来署理县丞,但县丞要听知县的!新任上海知县孙丰倒不是个难打交道的,只是现而今他这个县太爷说了不算,身边不但有吴煦盯着,事事还得向新任苏松太道杨能格禀报。不是说丧气话,向帅交给你的这个差事不太好办。”
  周兴远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问道:“韩老弟,吴煦是许乃钊的人吧?”
  “你连这都晓得!”
  “要是不打探清楚,要是没点准备,我也不敢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