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539

  要动刀可不是开玩笑的,何况早打听过,他说的那个亨利医生是在英吉利混不下去才来上海的,据说在英吉利因为做啥子开膛剖腹的“手术”闹出过人命,韩秀峰就算能做得了这个主,也不敢让任钰儿去犯这个险。
  正不晓得怎么跟眼前这个洋和尚解释,正不晓得怎么才能让他混蛋,苏觉明跑进来道:“四爷,吴大人来了,吴大人求见!”
  “晏玛太先生,我这边还有点事,要不我们回头再聊。”
  “好吧,我明天再来。”
  韩秀峰心想你明天还是别再来了,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楼上的几个受伤的同乡还得请他帮着医治,只能陪着笑脸把他送出会馆。
  送走晏玛太,跟苏觉明走进一楼最东边的书房,赫然发现半个多月没见的吴健彰竟一反常态地穿上了官服,看顶带竟是从四品。
  “道普兄,您这是……”
  “托老弟的福,这一关总算过去了。要不是向帅力保,别说捐复,恐怕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吴健彰拱起手深深作了一揖,想想又一脸不好意思地笑道:“本来不打算捐这个记名知府的,可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是不捐个顶带怎么领兵平乱。”
  韩秀峰这些天虽然没怎么出门,但没少听人说他这段时候干的那些事,不但一把火把大小东门外的商铺民宅全烧了,还亲率几十条战船同狼山镇总兵泊承升一道从江上炮轰县城,甚至亲率兵勇上岸一直杀到上海城下。
  刘丽川一定恨透了他,一定后悔当时没要他的命。
  既出银子又豁出去跟会党拼命,韩秀峰实在想不通他为何变得如此忠勇,但还是拱手笑道:“没事就好,恭喜恭喜。”
  吴健彰急着回去攻诚,哪有功夫坐下喝茶,开门见山地说:“韩老弟,今天过来一是登门致谢,二是有件事得知会你一声。”
  “什么事?”
  “你被奸人所害,被革职之后,英吉利、法兰西和美利坚领事才发现你其实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人,对你的遭遇很同情,甚至打算设宴跟你致歉。想着这个时候赴宴不合适,搞不好会授人以柄,我帮你婉拒了。”
  韩秀峰没想到洋人也是事后诸葛亮,不禁笑问道:“道普兄,难道篮尉雯不好打交道?”
  “篮尉雯……篮尉雯不是不好打交道,而是他说了一样不算。姓杨的盛气凌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洋人早看他不顺眼。已经发了话,他想交涉就来租界,不想交涉就不用来!”
  韩秀峰猛然意识到杨能格弹劾的那些罪名中,第一条就是收受吴健彰的贿赂,帮吴健彰脱罪而奔走。皇上都已经放过吴健彰了,他杨能格居然揪着不放,吴健彰自然不会高兴。
  正不晓得该说点什么好,吴健彰竟一脸无奈地说:“昨天下午,马沙利先生见江海关变成了专为课他们花旗商船所设的税关,已命金能亨副领事停止纳税,在所有方面,将上海视为一个自由港。金能亨副领事今天上午,刚发布通告说:目前中国当局既准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进入本港,不向中国海关报关,也不付税,则美国船只离港时也毋需向中国海关结关税。”
  花旗商船也不纳税,江海关名存实亡了!
  韩秀峰几乎敢断定这是吴健彰捣的鬼,虽然这么一来杨能格会被搞得焦头烂额,没法儿跟朝廷交代,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凝重地说:“道普兄,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你我可不能公私不分啊。”
  “韩老弟,你想哪儿去了,这真不关我吴健彰的事。毕竟他杨能格要银子,我吴健彰一样要银子,没有银子拿什么给那些船工水手发饷,拿什么协济泊镇台的水师。”
  “这么说是花旗领事顶不住英吉利、法兰西两国领事的不断施压,只能跟他们同进退?”
  “不只是英吉利和法兰西两国领事不断施压,而且花旗的那些商人也在闹,马沙利先生要是让本国商人接着按旧例结关交税,他这个领事又怎么服众。”
  “想想也是,不过这事你得跟许大人解释清楚。”
  “我已经跟许大人禀报过了,许大人已责令姓杨的赶紧去跟三国领事交涉。”
  韩秀峰好奇地问:“杨能格会来租界吗?”
  吴健彰冷笑道:“他才不会来呢,听说又让篮尉雯给三国领事送了一份公文。”
  “都这样了他还不来,他究竟想拖到什么时候?”
  “姓杨的自命清高,我估摸着他就算拖到被革职查办也不会来见洋人的。大敌当前,他为了虚名竟不以国事为重,我要是御史言官,一定会参他一本!不说这些了,泊镇台还在等我,先走一步,等过两天再来给老弟拜年。”
  “对对对,他杨能格不以国事为重我们不能,道普兄,我送送你。”
  ……
  与此同时,正被花旗领事名花旗洋商不再给江海关交税而搞得焦头烂额的杨能格,看着京里的同年差人千里迢迢送来的信,紧锁着眉头一声不吭。
  东家心情不好,陈师爷也不敢吱声,就这么静静地站在一边。
  王师爷刚从花旗租界跟新任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关监督篮尉雯商量完对策回来,不晓得京信里写了啥,忍不住问:“东翁,怎么了。”
  杨能格扔下信,咬牙切齿地说:“降一级调任永定河北岸同知,即刻回京领凭,或许还会被吏部带领引见!永定河道的治所在固安,距京城仅百里,做永定河北岸同知跟做京官差不多,这算哪门子究办,这分明是升转!”
  “东翁,您是说韩秀峰降一级调任永定河北岸同知?”
  “除了他还有谁,许乃钊这分明是做给我看的,竟为了一个捐纳出身的韩秀峰惊动了军机大臣。”
  “工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彭蕴章彭大人?”
  “要不是彭蕴章,姓韩的凭什么调任永定河北岸同知。”杨能格很清楚这只是开始,俯身捡起信道:“你们忙你们的,我去找吉尔杭阿。”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即刻回京
  杨能格没想到韩秀峰不但只被降一级而且还调任永定河北岸同知,许乃钊一样没想到。不过在许乃钊看来这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差人把吉尔杭阿和杨能格请到行辕,借宣读吏部公文之机敲打了一番。
  吉尔杭阿和杨能格灰头土脸,韩秀峰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结果跟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拜谢完许乃钊,接过公文回到“四川会馆”,乔松年和薛焕、刘存厚、虎嵩林、虎坤元就换上便服跟了过来。连吴健彰、吴煦、署理上海知县孙丰和本应该在奉贤设卡抽厘的周兴远都跟约好了似的紧随而至。
  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不能不管饭,韩秀峰赶紧让苏觉明沏茶,让大头、翠花等人去张罗酒席。好在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六,再过几天便过年,会馆里准备了不少年货,鸡鸭鱼肉都是现成的,不用出去买。
  来的全是官老爷,最小的也是县丞,谁也不在乎吃吃喝喝,一坐下来就开始恭喜,恭喜完之后便问韩秀峰打算什么时候启程,打算走海路还是陆路回京。
  韩秀峰苦笑道:“再过几天就是除夕,我真不想在路上过年,可公文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让即刻回京领凭。要是拖拖拉拉等到过完年再动身,说不定又会被人弹劾。”
  乔松年岂能不晓得他说的是杨能格,放下茶杯道:“既然朝廷让你即刻回京,那就不用在上海耽搁。”
  “是啊,这年在哪儿不是过!”刘存厚觉得这是最好的结果,禁不住笑道:“永定河道的河员可不是谁都能充任的,圣祖爷曾有圣训,选任河臣必熟清水性之人!且一旦选任上轻易不准外调,就算外调也是做沿河地方官。”
  “这有啥好的?”韩秀峰禁不住问。
  “能安安生生做官,这有啥不好的?”刘存厚反问一句,又眉飞色舞地说:“永定河道自道员以下文武官员的升降考绩虽说皆隶属于直隶总督,可事实上直隶总督跟管不着顺天府一样管不着永定河道。”
  “不归直隶总督节制,那归谁管?”韩秀峰忍不住问。
  “道员以下各文武官员的升降赏罚归道员管,道员有事要向直隶总督禀报,更要跟工部禀报,还要跟顺天府商量。据我所知,永定河道衙门的大多官员,是从各部院笔帖式和效力人员中拣选的。”
  乔松年在京城做那么多年翰林官,对这些最清楚不过,看着韩秀峰似懂非懂的样子,微笑着解释道:“河道不光管河务,也管永定河两岸的淤地及开淤垦荒的百姓,而永定河长达几百里,流经那么多州县,其中最容易发生水患也最不能发生水患的便是顺天府辖下各县,遇到事自然要跟顺天府商量着办。顺天府你是晓得的,不但是京畿重地,还有权受理天下诉状,堪称‘小刑部’,所以只要涉及到顺天府的事,直隶总督一般不会过问。”
  “可是跟工部又有啥关系?”韩秀峰追问道。
  “怎么就没关系了,你想想工部是做什么的,永定河道衙门又是做什么的?工部四大清吏司之一的都水司,便是掌稽核、估销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经费,以及各省修造战船、渡船及其他各种船只经费,核销河防官兵俸饷的。
  而永定河又叫无定河,善淤积、频改道、易决堤,要么不发水患,一发水患不但顺天府各县会遭殃,甚至会堵塞水陆交通,京城就会闹饥荒。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设永定河道衙门。”
  “京畿重地,自然不能闹水患,可是我既不熟地形也不懂水性,让我去治水,这差事要是办砸了咋办?”
  “永定河道衙门又不光你韩志行一个官。”乔松年笑看着他道:“不但有道台,还设有好几个同知,你不懂人家懂。我估摸着彭大人调你去署理永定河北岸同知,十有八九是让你去领兵的,不是让你去治水的。”
  “领啥兵?”
  “领河标绿营,”乔松年越想越觉得来前许乃钊说得那些话有一定道理,不禁笑道:“两淮运司设有盐捕营,永定河道衙门一样有绿营兵,不过那些兵原本不是用来打仗的,而且专事清淤筑堤的,同时驻守沿河两岸的汛地。”
  韩秀峰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问:“这么说永定河道的那些绿营兵就是一帮河工苦力,平时清淤筑堤,沿河各州县要是有人犯上作乱就去平乱?”
  “正是。”
  “让那帮苦力去平乱靠谱吗?”
  “不靠谱,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想到这里虽然有外人,但说得并不是松江府的事,乔松年忍俊不禁地说:“永定河道衙门距京城仅百里,被誉为京城之门户,既然是门户就不能没兵驻守。所以你这次真要是去领兵,朝廷也只会让你沿河驻守,不会轻易让你领兵去静海打长毛。”
  薛焕深以为然,抬头道:“一是京城门户不能洞开,二来河标的那几营兵要是调别的地方去平乱,永定河发水患咋办。对朝廷而言,平乱重要,治河一样重要。”
  “这么说永定河北岸同知虽算不上啥肥缺,但也算一个好差事。”
  “如假包换的美差,你要是能去领兵,那就是驻守在天子脚下,只要无过便是功!何况驻守京畿可不是开玩笑的,谁也不能擅自调兵,就算调一兵一卒也得先跟兵部乃至军机处禀报。一举一动全在王公大臣乃至皇上眼里,虽没在其它地方做官那么自在,但能被王公大臣记得名字也不是什么坏事!”
  看着刘存厚和虎嵩林等人羡慕的样子,韩秀峰禁不住笑道:“要是有选择,我还是想回家。”
  “说什么傻话,”乔松年晓得他想婆娘和娃了,放下茶杯道:“永定河北岸同知虽不是京官,但跟京官其实没什么两样。你要是想家人,大可差人把家眷接过去团聚。”
  “乔府台所言极是,志行,你大可把弟妹和娃接过去。”刘存厚禁不住笑道。
  韩秀峰赫然发现这还真是办法,要是能把琴儿和娃接到身边,那回不回老家真无所谓。可是再想到林凤祥和李开芳都已经杀到了静海县,而静海县距永定河道衙门所在的固安县只有两百里,并且那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还是喃喃地说:“如果实在回不去,接自然是要把贱内和娃接过去的,不过得等等,等静海那边的战局明朗了再说。”
  乔松年猛然意识到要不是战事吃紧,京城人心惶惶,就算有彭大人提携永定河北岸同知这个美差十有八九也轮不着韩秀峰,沉吟道:“当务之急是赶紧回京领凭上任,至于差不差人回去接家眷,大可等到任之后再说。”
  “只能这样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自然越快越好。”上海这地方韩秀峰是一刻也不想多呆了,下意识看向吴健彰:“道普兄,我打算走海路,劳烦你帮我雇一条洋人的火轮。毕竟相比沙船,乘坐洋人的火轮要快一些,也稳妥一些。”
  “举手之劳,谈不上劳烦。”吴健彰拱手笑道。
  “谢道普兄,”韩秀峰拱手回了一礼,又转身道:“觐堂兄,我走之后会馆就拜托给你了。”
  “这是四川会馆,我是四川人,照看会馆本就是份内之事,谈不上劳烦。”薛焕不假思索地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