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539

  “别急,我正在帮你们看,”韩秀峰笑了笑,边看边说道:“你二爷说你们托潘长生捎回去的银子全收着了,一百八十两,一两也不少。他说你们赚点钱不容易,用不着给他孝敬那么多,也用不着给叔伯兄弟分那么多。他自个儿留了二十两,再拿出二十两帮你们孝敬村里的叔伯,剩下的一百四十两留着帮你们兄弟盖个房子,置几亩地。”
  “二爷想得真周全。”吉大咧嘴笑道。
  “还有呢,”韩秀峰看了一眼信,接着道:“你二爷说你们老大不小了,说焦港有两个闺女不错,一个叫莲花,一个叫翠红,说跟你们老吉家还拐弯抹角有点亲,问问你们意下如何,要是你们愿意就给他回信,他收到信就帮你们去提亲。”
  田贵就是焦港人,不等吉大开口就拍着大腿道:“吉老财也真是的,帮着说亲就帮着说亲呗,干嘛盯上我们的村儿的莲花!”
  “莲花咋了?”韩秀峰下意识问。
  田贵不假思索地说:“四爷,莲花随她娘,长得可水灵呢,是我们村最好看的丫头!”
  “这么说你小子也看上莲花了,这事还真有些麻烦,”韩秀峰哈哈一笑,把信递给乐得心花怒放的吉大,然后拆看起第二封信。
  说起来巧了,第二封是田贵姐夫请余青槐帮着写给田贵的,一样是托潘二捎回去的银子收到了,一样是帮着盖房子置地,并且一样打算帮田贵说个媳妇。值得一提的是,田贵姐姐看上的那个女子据说长得也很好看。
  第三封有点意思,韩秀峰看完信抬头道:“陈虎,顾院长的孙女红儿你认不认得?”
  “认得,四爷,红儿怎么了?”
  “顾院长想问问你愿不愿娶红儿为妻,要是愿意他老人家就做主把红儿许配给你。”
  红儿跟吉老财和田贵姐姐姐夫帮着吉大吉二和田贵说得那些女子不一样,那可是顾家的千金小姐,虽说比不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任小姐,但在海安那一亩三分地上却是如假包换的大小姐。
  陈虎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时间竟愣住了。
  大头忍不住踹了他一脚:“四哥正在等你回话呢,你龟儿子到底乐不乐意?”
  “乐意,乐意!”陈虎欣喜若狂,感觉这一切是那么地不真实,想想又挠挠脖子一脸不好意思地问:“四爷,顾院长不是在说笑吧?”
  “顾院长能跟你开这样的玩笑?”韩秀峰反问一句,把信递给他道:“我没工夫帮你们一封一封念,拿回去让书办给你们念,要回信的赶紧让书办帮你们写,写好交给余叔,请余叔托日升昌帮你们捎回去。”
  “好咧,谢四爷!”
  陈虎从未想到能有娶顾家小姐的这一天,接过信又忍不住问:“四爷,固安离老家那么多远,我们都有差事一时半会儿又回不去,这亲事怎么操办?”
  “总会有办法的,大不了请顾院长找几个人帮你们把新媳妇送来。营里已经有了这么多家眷,再多几个也无妨。”
  “谢四爷,谢四爷成全!”
  “别谢了,赶紧去找书办给你们念吧。”
  韩秀峰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拿起剩下的三封书信走进二堂,看着欲言又止的任钰儿问:“等急了吧,这就帮你看。”
  “谢四哥。”任钰儿俏脸一红,急忙道了个万福。
  琴儿也跟了进来,挽着任钰儿胳膊催促道:“你倒是赶紧看啊,快急死了人。”
  “这不是在看嘛,”韩秀峰笑了笑,拆开顾院长寄来的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随即抬头笑道:“三姑生了,不但母子平安,而且帮你爹生了个小子,帮你生了个弟弟。你爹这支没断了香火,总算有人能帮着传宗接代了!”
  “是吗,太好了,太好了,真是苍天有眼,真是菩萨保佑……”任钰儿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激动得热泪盈眶。
  韩秀峰放下信,又感叹道:“生了个男娃,三姑也就有了盼头,不想改嫁了,打算给你爹守节,帮你爹把娃拉扯大。顾院长和余青槐见她决心已定,不想让她白熬,问问我能否给乔大人去封信,看能否请乔大人帮你弟跟朝廷求个难荫。”
  要是能求到个难荫生的恩典,那弟弟长大成人之后就能去国子监念半年书,然后参加朝廷的大考,只要文章过得去,就能混个一官半职。虽说跟科举入仕没法儿比,但也没科举入仕那么难。
  想到这些,任钰儿急切地问:“能求着吗?”
  韩秀峰沉吟道:“按例八品以下只赠衔不给荫,但现而今贼匪作乱,朝廷为鼓舞文武官员士气,这两年八品以下的难荫给了不少。”
  事关弟弟的前程,任钰儿不禁跪倒在地,噙着泪恳请道:“一切劳烦四哥了,只要能帮我弟求到恩典,就算做牛做马钰儿也心甘情愿。”
  “说啥呢,赶紧起来,一家人别说两家话。”琴儿连忙将她拉起,随即回头道:“四哥,你忙你的,我们先出去了。”
  “去吧,我还有两封信没看。”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绸缪
  打发走琴儿和喜极而泣的任钰儿,韩秀峰又拿起顾院长信看了起来。刚才之所以没把信给任钰儿,一是因为这封书信本就不是写给她的,二是因为顾院长在信中还提到一件事。
  她那两个之前逃到泰州避祸的堂叔,回到扬州之后发现家已毁于战乱。原来的那几间铺子就算没变成残垣断壁,在现而今的扬州城里也别想跟以前一样做生意,日子过不下去了,竟打起余三姑的主意。
  刚开始,余三姑念他们不管咋说也是本家,只要他们找到海安都会接济点米面,有时候甚至给钱。没曾想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居然想霸占余三姑的那点财产,想吃绝户!
  俗说家丑不可外扬,余三姑一直没敢告诉顾院长和余青槐,直到他们拖家带口跑到海安,不但赖在余三姑家不走,管余三姑要银子、要房契地契,甚至打算把身怀六甲的余三姑赶回焦港娘家,顾院长才知道这件事。
  本地人自然要帮本地人,何况余三姑不是一般的本地人。顾院长大怒,立马让保甲局的青壮将任家兄弟打了一顿,连同他们的妻儿一道哄出了海安。
  没想到他们还不死心,竟请人帮着写了封状子去泰州告余三姑,并声称要是署理泰州事的徐瀛不管就去知府衙门击鼓鸣冤。
  徐瀛虽然跟郭沛霖不和,但不想因为这点事得罪郭沛霖,就差家人去海安跟顾院长商量,问能否各退一步,打算让余三姑给任家兄弟三四百两银子私了。
  顾院长自然不会答应,可按例余三姑的那点财产不管咋来的都是任家的财产!现而今任雅恩死了,这一支就剩余三姑和任钰儿两个女人,别说任钰儿不在海安,就算任钰儿在海安,她一个终究要嫁人的女子一样说不上话,余三姑同样如此。
  就在顾院长气得想给穷凶极恶的任家兄弟扣顶通匪的帽子,想让陆大明和梁六梁九去把任家兄弟绑回海安之时,余三姑生了,并且生了个小子。
  任雅恩有了子嗣,这一支香火没断,海安的这点财产不会落入他人之手,任家兄弟也就师出无名了。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余三姑不能改嫁,换言之,余三姑决心给任雅恩守节实属无奈之举。
  任雅恩的那两个堂弟,韩秀峰在海安时见过几次,想到那会儿觉得人还可以,现在却干出吃绝户这种伤天害理之事,韩秀峰的心情实在好不起来,正为余三姑年纪轻轻就要守活寡惋惜,大头在门口喊道:“四哥,王老爷来了!”
  “有请。”韩秀峰缓过神,下意识放下信站起身。
  王千里微笑着拍拍大头的胳膊,走进书房拱手问:“四爷,老余捎来的信还没看完?”
  韩秀峰不但晓得余有福一样给他捎了封家乡,而且从京城过来时顺利先送给他的,不禁指着案子上的书信道:“正在顾院长的,郭大人和青槐的信还没来得及拆。不说这些了,你咋得空过来的?”
  “四爷,您别取笑我了,我那小衙门能有什么事,这不是刚收到家信了吗,想过来跟您商量商量。”
  “商量啥?”
  王千里坐到书桌对面,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这不是沾您的光做上州判了吗,贱内和犬子以为我做上了多大的官,想来直隶跟我团聚。究竟让不让她们来,我想跟您商量商量,想请您帮着拿个主意。”
  韩秀峰乐了,指着他笑道:“千里,你现而今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在涿州有自个儿的衙门,既管河务也管地方上的钱粮赋税和刑名词讼。虽说不是正印官,但跟正印官也差不了多少,只是管辖的地方没一县正堂那么大,管辖的军民没一县正堂那么多罢了。家人来团聚再正常不过,这点事还用得着跟我商量?”
  这儿没外人,王千里没啥顾忌,直言不讳地说:“四爷,我不是不想让她们来,而是不晓得这州判能做多久!”
  “有石老爷在,你有啥好担心的?”
  “有石老爷在我自然不用担心,可石老爷要是突然调任怎么办?四爷,我发现现而今这官真不好做,别的不说,就我们河道,今年换了多少个州同、州判、县丞、主薄。”
  “现而今的各衙门的官员换得是有点频,但你跟那些差委试用的不一样,你原先的顶戴是皇上钦赐的,前不久又在阵前效过力,就算新来个道台不让你再做涿州州判,他也会给你个别的差事。”
  想到韩秀峰只是手下没几个兵了,并没有因此而失势,王千里沉吟道:“既然您都这么说,那我就给她们去封信,让她们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便来直隶团聚。”
  “要不就在我这儿写,写好让余叔帮你托日升昌寄回去。”
  “也好,我就借您的笔墨纸砚一用,您接着看信,看完再聊。”
  “行,我们各忙各的。”
  ……
  郭沛霖在信中只是三言两语说了下他的近况,说潘二已经署理上了角斜场盐课司大使,徐瀛攀上杨能格的高枝,又以扬州府同知署理泰州正堂的事提都没提。余青槐在信里却说了很多泰州乃至扬州的事,看得韩秀峰又微皱起眉头。
  王千里写完家信,忍不住问:“四爷,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坏消息?”
  “青槐说扬州战事不妙,说要是长此以往,扬州城恐将不保。”
  “怎么个不妙?”
  “长毛退守瓜洲之后,曾据守扬州大半年的曾立昌又从瓜洲带走几千兵来北犯,打算驰援林凤祥和李开芳,瓜洲已经没多少贼兵了,琦善、陈金绶和雷以诚却还跟以前一样围而不攻。”
  “围而不攻倒也在意料之中,他们手下的那些兵勇也就能打打顺风仗,围堵围堵还行,指望他们强攻,难!”王千里想了想,又苦笑道:“别说琦善了,就是僧王和胜保还不是一个样,林凤祥和李开芳手下只剩不到两千兵了,而且早已弹尽粮绝,可他们手握上万兵马还是眼睁睁看着林凤祥和李开芳突出重围,又从阜城一路逃窜进山东,逃到一个叫连镇的地方。”
  韩秀峰摇摇头:“瓜洲之敌跟孤立无援的林凤祥李开芳不一样,瓜洲不但就在江边,而且跟镇江和江宁近在咫尺,琦善只是将盘踞在瓜洲的长毛三面合围,水路根本没断。要是洪匪由水路从江宁或镇江往瓜洲增派援兵,跟上次接应曾立昌一样杀个回马枪,你觉得琦善、陈金绶和雷以诚能抵挡得住,扬州还能守得住?”
  “难!”
  “这就是了,所以青槐很担心被张翊国带去围堵的那些弟兄。”
  事关泰州安危,王千里急切地问:“四爷,这些事郭大人晓得吗?”
  “青槐都晓得,郭大人能不晓得?”韩秀峰轻叹口气,无奈地说:“可琦善是统揽江北军务的钦差大臣,琦善围而不攻,郭大人能有啥办法,只能未雨绸缪做最坏打算。”
  “郭大人有何打算?”
  “私下联络张翊国,让张翊国留个心眼,就算被长毛杀个措手不及,也要把手下人带到仙女庙或万福桥一带。同时加紧招募青壮,编练乡勇,随时准备驰援。”
  “这么说杀来杀去,又跟前年一个样!”
  “嗯,只不过前年做这些准备的是我,而现在做最坏打算的是郭大人。”
  “徐老鬼呢,他不是又署理泰州事了吗,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扬州已经收复了,泰州离扬州又那么远,他现而今是高枕无忧,净忙着弹压暴民,忙着帮杨能格筹粮筹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