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539

  “也是,彭大人位高权重,入阁是早晚的事,多说多错,不如什么也不说。”韩秀峰不禁苦笑道。
  “所以咱们得跟人家学着点,先保住位再说,至于别的事儿慢慢来,用读书人的话说缓而图之。”
  “真没瞧出来,你竟是个会做官的。”
  “四爷,您就别拿我开涮了,我也是听我哥说的,”恩俊想了想,又说道:“我哥还说肃顺大人敢说敢做,是我们满人中难得的人才,可就是……可就是不大会为人处世。您没把我当外人,所以我得给您提个醒,今后跟他别走太近。不然他将来要是失势了,您都得跟着被牵连。”
  恩俊的表现真让韩秀峰有些刮目相看,沉默了片刻笑看着他问:“这是你自个儿想到的,还是你哥让你跟我说的。”
  恩俊知道瞒不过韩秀峰,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四爷,这些事是我哥想到的,他在乾清门当那么多年差,别看平时什么也不说,其实看得通透着呢。他原本只是提醒我,毕竟我跟着您当差,您跟肃顺大人又有交情。”
  韩秀峰意识到能做上銮仪使的绝不可能是草包,想想又问道:“你哥觉得肃顺大人风光不了多久?”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恩俊觉得没必要藏在掖着,凑到韩秀峰身边道:“四爷,您这些天净忙着‘厚谊堂’的事儿,不晓得外头有多热闹!”
  “怎么个热闹法儿。”
  “马上就要京察,只要是各衙门当差的全在走门路。可京察还没开始,肃顺就仗着有怡亲王和郑亲王撑腰排斥起异己。柏中堂之前不是做过镶白旗蒙古都统吗,肃顺弹劾柏中堂在做镶白旗蒙古都统时拣选族袭佐领任意错谬,皇上大怒,命怡亲王会同刑部查讯。
  柏中堂觉得很冤,在公堂上跟怡亲王辩了几句,结果被降三级调用,连原来兼的内务府大臣都革了,降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藩院左侍郎爱仁也被革了,降为三品顶带,只留了个左翼总兵。乌尔棍泰的副都统被革了,降为三品顶带,在銮仪卫章京上行走。参领赓良降四级留任,骁骑校双谦等十几个柏中堂当年提携的人全被革职了。”
  韩秀峰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肃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竟把柏葰给扳倒了。
  看着韩秀峰惊诧的样子,恩俊接着道:“皇上还命工部尚书花沙纳为吏部尚书。仓场侍郎全庆为工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文彩为仓场侍郎,礼部左侍郎穆荫为吏部右侍郎。内阁学士国瑞为工部左侍郎,并署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
  “这么说穆大人跟肃顺大人走得很近?”
  “何止走得很近,简直唯命是从。”恩俊摸摸嘴角,又一脸不屑地说:“几位大军机中就数他最没出息,内阁中书出身,五品小官入值军机处,要是不巴结肃顺,他在军机处能站稳脚跟?”
  “肃顺自己呢,现在还是工部侍郎?”
  “早不是了,现在是礼部左侍郎。”恩俊顿了顿,接着道:“四爷,卓中堂跟您是同乡吧,据说肃顺为了讨好卓中堂,为了拉拢汉官,跟怡亲王、郑亲王一起保举卓中堂的儿子,内阁学士卓云为兵部右侍郎。”
  “的确是同乡,但从未见过。”
  “听我哥说杜翰跟肃顺走得也很近,反正他虽不是军机大臣,但军机处里的事他一样能管着。”
  韩秀峰心想难怪韩宸的事一提出,肃顺便一口答应了,原来他现而今真是权倾朝野。连柏葰都能扳倒,连各部侍郎都能借怡亲王和郑亲王的力调任,五个军机大臣中竟有两个对他唯命是从,想把韩宸从两淮盐运司调到长芦盐运司署理运副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正寻思今后该怎么跟肃顺相交,恩俊又凑他耳边道:“听我哥说这才是开始,接下来的京察又要换一大批人。我哥还说……还说……”
  “还说啥?”
  “四爷,这是跟您说的,您可不能跟别人说!”
  “放心,我是那样的人吗?”
  “我哥说肃顺搞这么大动静十有八九是冲着恭王去的,恭王入值军机处这段日子提携了不少人,跟柏中堂走得很近,所以……您懂的。反正他现在是有恃无恐,想收拾谁就收拾谁!”
  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沉默了良久突然笑道:“就算天塌下来也不关咱们的事,咱们不但不用参加京察,甚至连‘厚谊堂’都是个不存在的衙门,朝堂上的那些事跟咱们没关系。”
  “所以说咱们得悠着点,用不着出那个头。”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想到柏葰被扳倒了,下一个很可能就要轮着恭亲王,韩秀峰更坚定了不去军机处当值的决心,抬头道:“恩俊,把东西送回去之后你就去隆宗门守着,等军机处散了班,帮我把曹毓营请来。”
  “请他来做什么?”
  “咱们不管打探到什么消息,既要奏报皇上,也要向几位军机大臣禀报。要是像下午这样,挨个去禀报,咱们别的事就不用干了!”
  “让姓曹的给咱们跑腿?”恩俊下意识问。
  “请他代为向几位军机大臣禀报,这事皇上知道,他要是不来你就亮腰牌,就说是皇上的旨意。”
  “让他给咱跑腿也行,只是这么一来他不就晓得‘厚谊堂’在哪儿,晓得‘厚谊堂’是做什么的了?”
  “晓得归晓得,晓得不一定该乱说,要是他敢泄露出去,那他这个领班军机章京也就做到头了。就算肃顺不收拾他,皇上也要收拾他。”
  想到朝廷就“厚谊堂”这么一个专事打探夷情的衙门,谁要是敢坏“厚谊堂”的事就是坏朝廷的事,就是坏皇上的事,恩俊不禁笑道:“行,我待会儿就去请!”
  回到书肆,把带去没怎么用上的东西搬回内院,赫然发现内院正厅已经成了一个摆满西洋器物的展厅。吉禄摇身一变为展厅总管,不但挨个儿登记造册,还在虚心跟曾在洋行做了七八年伙计的通译请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究竟叫什么名儿,究竟用来做什么的。
  庆贤则觉得刚从上海来的这些人给洋人做事的时间太久,圣贤书念得又太少,以至于不懂礼义廉耻,竟打算让他们上午翻译报纸书籍,下午念圣贤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什么是仁、义、礼、智、信!
  韩秀峰看着林庆远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回头笑道:“这么安排挺好,庆贤兄,你看着办吧。”
  “那我先去前头帮他们找几本书。”庆贤转身就要去找杨掌柜。
  “等等,”韩秀峰一把拉住他道:“庆贤兄,我让恩俊去请曹毓英了,等他到了你跟他说说。”
  “说什么?”
  “除了这些还能说什么,”韩秀峰指指刚放下的洋人报纸和地图海图,随即看着渐渐有了点样子的小院儿道:“他要是想瞧瞧,你就陪他转转。因为今后再有夷情,军机处那边都将由他代办禀报。”
  
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
  作为领班军机章京,曹毓英虽天天进宫“上班”,但除了一年一两次的“大叫起”(大朝会)和一年两三次的“乾清门听政”,也就是在一些祭祀大典上才能见着皇上。见着恩俊亮出腰牌,他很直接地以为是皇上召见,既激动又有些紧张,毕竟这几天朝堂上发生太多事。
  上了马车之后突然感觉不太对劲,掀开帘子看了看,忍不住回头问:“恩俊老弟,咱们这是去哪儿?”
  “曹大人稍安勿躁,等了地方您就知道了。”
  “可这是往宣南去的路!”
  “大人瞧出来了?”
  “这条路毓英天天走,能瞧不出来吗?”
  恩俊乐了,一边换着衣裳一边笑道:“既然是回家的路,曹大人更不用着急,就当在下送您一程。”
  “你究竟要带我去哪儿,恩俊,你该不会是在假传圣旨吧!”曹毓英急了。
  “曹大人,这玩笑可不能乱开,我恩俊就算胆大包天也不敢假传圣旨。”恩俊将换下的黄马褂放到一边,想想又从黄马褂里摸出俩荷包,得意地笑道:“何况我恩俊深受皇恩,皇上今儿个下午刚赏了好几个荷包,好好的我为何要假传圣旨。”
  曹毓英低头看了看,发现果然是皇上经常赏赐的那种荷包,干脆冷哼了一声没再开口。看着他不快的样子,恩俊突然心生一计,脸上又洋溢着得意地笑容。
  冯小宝不知道车里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二掌柜既然能把姓曹的带“厚谊堂”去,就意味着有的是办法收拾姓曹的。想到这些,脚步更快了,不知不觉就把马车赶到了书肆门口。
  “二掌柜,到了!”
  “这么快,”恩俊收拾好换下的衣裳和皇上赏赐的荷包,侧身笑道:“曹大人请。”
  曹毓英刚才趴在车窗边瞧得清清楚楚,不但知道大概到了什么地方,而且对这一带并不陌生,暗骂了一句我倒要瞧瞧你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立马翻身跳下车。
  “曹大人,里面请。”
  “去哪儿?”
  “进去啊。”
  曹毓英抬头看着牌匾:“这儿是书肆,难不成……”
  “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大人进去就知道了。”恩俊不想在外头吃风沙,撩起用一床灰色棉褥做的门帘钻了进去。
  曹毓英心想既然来了就进去瞧瞧,就这么也弯着腰跟进了进来。
  很平常并且很冷清的一个书肆,架子上和中间用几张旧桌子拼的条案上堆满了书,全是一些最常见的四书五经,见不着珍本孤本。掌柜的正趴在角落里打瞌睡,听见动静抬头看了看,应该发现是恩俊又趴下接着打瞌睡。
  曹毓英满腹狐疑,正想拉住恩俊问个究竟,恩俊突然拉开书架边那一扇不起眼的小门,曹毓英反应过来,连忙绕过条案跟着走了进去。
  不进来不知道,一进来吓一跳,一个五大三粗身着黄马褂的侍卫竟手扶腰刀从一间看着像是值房的小屋里走了出来。
  “二掌柜,您回来了!”大头迎上来道。
  “回来了,四爷呢?”
  “四爷马上过来,四爷让您先陪客人去庆贤老爷那儿。”
  “知道了,”恩俊把换下来的衣裳往大头手里一塞,随即侧身道:“曹大人请。”
  曹毓英大吃一惊,禁不住问:“恩俊老弟,刚才这位兄弟说的可是已革通政司参议庆贤?”
  “正是。”
  “他不是被圈禁在宗人府吗?”
  “是也不是,在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要不见着之后您问他吧。”
  恩俊话音刚落,庆贤从一间屋里走了出来,远远地拱手道:“犯官庆贤恭迎曹大人。”
  曹毓英惊呆了,楞了好一会儿才惊诧地问:“庆贤兄,你怎会在这儿?”
  “皇上让我去哪儿我便去哪儿。”庆贤不想解释太多,把他迎进正厅,招呼他坐下,指着茶几上的那一叠公文道:“曹大人,您先看看这些,看完之后犯官再跟您细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