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539

  想到能否守住,全靠深沟高垒,胡林翼暗叹口气,正准备命亲随传令各营赶紧把壕挖深点,赶紧修补被长毛用大炮轰塌的营垒,李续宾接着道:“官文还说皇上已命在乡丁忧的前通政司参议韩秀峰率川东团练来援,可京城发往四川的公文全走北大路,也不知道那个韩秀峰有没有接到公文。”
  胡林翼在贵州做过知府,也做过道员,对贵州闹教匪的事并非一无所知。
  再想到兼任粮台的布政使前些天说过的一件事,回头道:“那个韩秀峰离这儿不算远,上次那五万多两饷银就是他率川东团勇帮着从巴县解运到巫山的。”
  李续宾既瞧不上蒋益澧,更瞧不上四川兵。
  觉得韩秀峰就算再能打,也不会比已经病死在两江的向荣强。
  要是在一个月前,他一定会说那些团练不来最好,来了只会添乱,甚至会为害地方。但现在不是一个月前,现在与其说是围攻武昌城内的长毛,并防堵石达开所率的长毛来救,不如说被城内的长毛和城外的长毛前后夹攻。
  想到现在最缺的就是兵,多一个人总比少一个人好,哪怕打不了仗来帮着摇旗呐喊也行,李续宾忍不住提议道:“既然晓得他在巫山,我们为何不赶紧差人去传令?他是巴县人,钱俊臣也是巴县人,要不让钱俊臣去!”
  “这令怎么传,他就算来也是客军。听号令是给你我面子,不听号令你我也奈何不了他。”胡林翼想了想,接着道:“何况就算现在派人去,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半个月,城外的石达开和城内的韦俊能坐等半个月吗?”
  “石达开和韦俊一定不会等,我估摸着最迟明天他们就会全军压上。”
  “所以说现在谁也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
  李续宾也认为现在只能靠自己,但想想还是说道:“贶生,以我之见这人照样得派,消息更要赶紧放出去。”
  胡林翼楞了楞,旋即反应过来:“老兄所言极是,这消息得赶紧放出去,要让所有弟兄都晓得朝廷给咱们派了援军!”
  ……
  随着胡林翼一声令下,奉旨督办川东团练的前通政司参议韩秀峰即将率兵来援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各营。
  鲍超不止一次听钱俊臣说过韩秀峰,坐在鲁家巷左垒的壕沟里,看着正帮他包扎伤口的钱俊臣,又好奇地问:“老钱,你认得韩秀峰,也见过他手下的那些团勇,你觉得韩秀峰和他手下的那些团勇究竟能不能打仗?”
  刚刚已经有好几个兄弟问过,在军中一直被人瞧不起的钱俊臣真有股扬眉吐气之感,不禁笑道:“说了你别不高兴,你还在做脚夫卖苦力的时候,他就在泰州率青壮查缉心狠手辣的私枭;你还没做上营官的时候,他就在扬州城东的万福桥阵斩了四百多长毛,后来又被皇上调到直隶去练兵,刘存厚是头一个以文职获赐勇号的,他是第二个,你说他会不会打仗。”
  “这么说真会打仗?”
  “韩秀峰是会打仗,不过他的打法儿跟你不一样。”
  “咋个不一样?”
  “他不会跟你这样每次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头,他虽是捐纳出身的但一样是文官,人家跟中丞大人一样讲究的是运筹帷幄。”
  鲍超岂能听不出钱俊臣的言外之意,禁不住笑道:“这么说下面的弟兄都服他?”
  “这是自然,不但下面的弟兄服他,在京里京外为官的同乡一样服。不怕你笑话,论做人,我钱俊臣比他差远了,直至现在我还欠他的人情。”钱俊臣想想又叹道:“可惜欠他的人情,我这辈子也还不上了。”
  “老钱,别说丧气话,昨晚你也看见了,长毛没那么可怕。别看他们人多势众,但这仗谁输谁赢还说不定呢!”
  “我是贪生怕死的人吗,我是说人家现而今飞黄腾达了,要啥有啥,啥都不缺,我钱俊臣想还之前欠下的人情都没机会。”
  就是钱俊臣唏嘘感叹之时,距他和鲍超不到三里的一道深壕里,罗泽南死后便跟着李续宾的吴忠义。不敢相信大营传来的消息是真的。
  他紧盯着弟弟吴忠肝问:“会不会是同名同姓,不是同一个人?”
  “哥,不会错的,就是韩四。”
  “你怎晓得就是他的?”
  “我刚去问过钱俊臣,钱俊臣说就是以前在巴县县衙帮闲的韩四,他狗日的真飞黄腾达了,回巴县老家丁忧前不但做上了通政司参议,还做上了小军机!”吴忠肝紧攥着腰刀,又咬牙切齿地说:“川帮的那个瓜娃子钱俊臣也认得,钱俊臣说那个瓜娃子跟着韩四沾了大光,都已经做上二等侍卫了,现而今在宫里当差!”
  “他们害死我大哥,还升官发财,有没有天理了!”
  “哥,可不能这么说,老天爷还是公道的,这不就让他送上门了吗。”吴忠肝回头看看正七倒八歪瘫坐在壕里休息的兄弟,凑到吴忠义耳边道:“只要他敢来,我们就让他有来无回,反正上了战阵刀枪无眼。”
  “他要是不上阵,要是跟胡大人一样呆在营帐里咋办?”
  “总会有办法的,总之,不怕他来,就不怕他不来!”
  “对,来总比不来好,不然让我们去哪儿找他!”
  从听到前通政司参议韩秀峰要率兵来援那一刻,营里的粮官徐九就在留意吴家兄弟的一举一动。坐在深壕里眯着双眼偷听了一会儿,确认吴家兄弟想借此机会报私仇,顿时心急如焚。
  想去向张德坚张老爷禀报,可张老爷跟曾大人去江西,据说被长毛围困在南昌城里。向李续宾李老爷禀报不但不合适,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徐九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暗暗决定先静观其变,等韩老爷到了武昌再说。
  
第六百三十二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从巫山到武昌五百余里,最难走的是巫山至宜昌那一段,赶到宜昌就不用再走蜿蜒曲折的山路。
  因为宜昌知府早接到巴县知县的禀报,帮着征集了一百二十多条民船,韩秀峰等人一赶到宜昌就换船顺江而下,从武昌城西约六十里的白浒登岸。
  如果想快,虽做不到日行百里,但每天赶七八十里还是能做到,但这五百里韩秀峰整整走了十天!
  一是要自带一个月粮草,而川江水流又那么急,甚至有不少礁石险滩,船驶太快容易出事;二是在巫山抽调的七百团勇从未上过阵打过仗,只能将他们与石龙、文经、地藏、玉皇等团编成两个营,由陈占魁和陈天如充任左右二营的营官,别的文武监生分别充任左右二营的哨官。
  再从石龙等团校拔了一批什长、伍长,让石龙等团的老团勇带从巫山抽调的新团勇,一个人带两至三人,这么一来就需要时间让众人熟悉新的编制。保甲局火器团依然是火器团,绝不能打散,没枪也扩编不了。
  见奉宜昌知府之命随行的湖北候补知县葛致远也不知道岸上是什么情形,韩秀峰当即命陈占魁率左营和火器团先上岸,在构筑防御的同时赶紧派斥候去附近打探。右营的四百多团勇和船工水手全呆在船上,粮饷也不急着卸。
  没想到在岸边等了近半个时辰,派出去的十几个斥候只回来了一个,并且是带着六个官军回来的。
  看着他们衣衫不整灰头土脸的样子,韩秀峰以为是溃兵,没想到陈占魁刚把领头的那个带到跟前,领头的那个竟激动地说:“韩大人,晚生总算等着您了,晚生以为您会直奔汉阳,没想到您会在这儿上岸!”
  听口音应该是苏州或镇江那一带的人,韩秀峰不敢大意,紧盯着他问:“先生贵姓,在哪位大人麾下当差?”
  “差点忘了禀报,晚生免贵姓金,名国琛,晚生在胡林翼胡大人麾下效力。”
  金国琛很想掏出块腰牌或拿出张公文证明身份,可他虽说是个候补知县,其实只是个幕友,哪有什么官印或官凭,并且三天前奉命从洪山大营过来时那边的战事正吃紧,胡大人哪顾得上写什么公文。
  他正琢磨着是不是把手下喊来帮着证明下,韩秀峰追问道:“金兄认不认得钱俊臣?”
  “认得,晚生不但认得钱俊臣,还知道他跟大人您乃同乡,今年正月里胡大人命他回巴县采办过盐粮。”
  认得钱俊臣,而且晓得钱俊臣回巴县办过差,韩秀峰确认他一定不是长毛奸细,立马转身示意陈天如命右营团勇和船工水手们赶紧卸粮,随即低声问:“金兄,胡大人那边战况如何?鲁家港有没有被长毛攻占,洪山有没有丢?”
  武昌城下战事吃紧,金国琛早就下定决心于洪山大营共存亡,要不是胡大人板着脸命他来接应,他说什么也不会离开洪山的。
  他本以为十有八九接应不着韩秀峰所率的川东团练,就算能接到接的也会是一帮不堪大用的乌合之众。没想到韩秀峰带来的不但不是一帮乌合之众,而且军容整齐,士气高昂,身后的那些勇壮手中所持的竟是长毛都没几杆的新式洋枪。
  他更没想到韩秀峰不但知道蒋益澧正在城东三十里的水路要冲鲁家港阻截长毛,而且知道洪山大营,激动地说:“禀韩大人,鲁家港没丢,依然在蒋益澧蒋老爷手里!洪山大营一样没丢,胡大人正同李续宾李老爷、赵克彰赵老爷一起坚守!”
  韩秀峰追问道:“那我川东团练是去鲁家港还是去洪山?”
  要说吃紧,两边都吃紧。
  金国琛很清楚两边都需要援军,更需要援军抵达的消息给正在坚守的弟兄打气,可想到眼前这些川东的团勇是“客兵”,以胡大人的名义发号施令不合适,只能小心翼翼地问:“韩大人,能否兵分两路,一路驰援鲁家港,一路驰援洪山?”
  在来的路上,韩秀峰就下定决心不能做缩头乌龟,更不会怯战,当即抬头道:“潘长生、陈占魁!”
  “下官在!”潘二和陈占魁急忙道。
  “本官命你们带三天干粮,率左营驰援鲁家港。”韩秀峰想了想,又冷冷地说:“到了鲁家港之后,一切听蒋益澧蒋老爷号令,谁要是胆敢不从,斩!谁要是贪生怕死,临阵畏缩,斩!”
  “下官遵命!”
  “陈天如听令!”
  “下官在。”
  “赶紧卸粮草,卸好留一哨兄弟在此看守,其余人带三天干粮随便本官驰援洪山!”
  “遵命!”
  金国琛没想到韩秀峰竟如此痛快,急忙让两个手下给正在准备干粮的陈占魁等人带路。韩秀峰跟刘山阳对视了一眼,走到候补知县葛致远面前道:“葛兄,兵力吃紧,船工水手不能走,得让他们在此帮同看守粮草。”
  “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跟他们说。”
  “跟他们说清楚,帮同看守粮草是会耽误他们的功夫,但工钱回头照算。再就是从此刻开始,你便是我川东团练的粮官,粮草要是出了差错,就算本官不跟你计较,胡大人也会要了你的脑袋!”
  “人在粮在,下官明白。”
  “这就劳烦葛兄了。”
  ……
  每个人都有粮袋,三天的干粮很快就装好了。
  前头已经恶战了一个多月,韩秀峰敢肯定不只是官军快扛不住了,石达开从江西带来的那帮乌合之众和武昌城里被围困了近一年的长毛一样快扛不住了,现而今拼的就是士气。手下的这一千团勇真要是上阵,不一定能扭转乾坤,但只要能赶到阵前就能鼓舞官军的士气。
  所以等陈天如和张彪等人刚整好队,韩秀峰就厉声道:“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把旗帜都打起来,把鼓给本官敲响点!究竟是孬种还是好汉就看今天,总之,绝不能让坚守在武昌城下的官军兄弟瞧不起,更不能让那些犯上作乱的贼匪瞧不起!”
  “遵命!”
  “起鼓!”
  随着急促的鼓点声,团勇持着兵器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向武昌。
  陈占魁已经跟潘长生一起率左营走了,陈天如不晓得鲁家港在哪儿,只晓得又被陈占魁抢了个先,气得让本已经把将旗举得很高的堂弟再举高点,甚至让表弟把已经收起来的团旗再次打了出来。见他打出了文经团的旗帜,本就不是很服他几个哨官,也跟着打出各自的团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