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539

  “这个向荣,军饷不敷为何不上折子跟朕说,竟敢……竟敢……”想到向荣都已经死了,咸丰话说到一半就轻叹口气没再往下说。
  肃顺意识到周兴远那样的大忠臣应该不会说假话,禁不住躬身道:“皇上,秦日纲突然收兵和石达开突然从湖北退兵时,奴才就纳闷他们为何打着打着就不打了,现在看来他们真闹了内讧!”
  “皇上,现在想想奴才真错怪怡良了!”端华惊呼道。
  载垣更是欣喜地说:“长毛内讧,几个伪王就剩一个,果然是个好消息,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看着面前的先帝爷实录圣训,想到上午大典时的种种吉兆,再想到打探消息的又是个差点蒙受不白之冤还想着报效朝廷的忠臣,咸丰不但觉得这消息是真的,而且觉得这是先帝显灵,不禁泪流满面:“天佑我大清,天佑我大清!”
  “皇上,这是好消息,这是天大的喜事,您要保重龙体!”
  “嗯,朕是高兴。”咸丰擦干泪水,绕过御案,走到韩秀峰面前,一边示意韩秀峰起来说话,一边紧攥着拳头激动地说:“韩四,你真是朕的福将!朕早该命你移孝作忠,回京效力。不过现在也不晚,哈哈哈哈!”
  “臣不敢贪天之功,臣……”
  “好了好了,朕说你是福将,你就是朕的福将!”咸丰拍拍韩秀峰胳膊,转身拿起银票下的急报,跟肃顺道:“雨亭,赶紧把这份急报送军机处传阅。”
  “等等。”咸丰想想又说道:“内阁昨儿个奏,文昌帝君主持文运,福国佑民,灵迹最著,海内崇奉。奏请与关圣大帝相同,允宜列入祀典。朕深以为然,昨儿个刚恩准,今儿个就收到这天大的喜讯。命军机处拟旨,关圣帝君已升入中祀,文昌帝君应一体升入中祀,著礼部、太常寺准备一切礼节祭品,以昭诚敬,一切典礼。著该衙门妥议具奏。”
  “嗻!”
  肃顺刚躬身退出大殿,已经很久没见过银票的咸丰便拿起银票,笑看着韩秀峰:“韩爱卿,这便是周兴远没来得及上缴给向荣的那五万两厘金?”
  韩秀峰急忙噗通一声跪下,小心翼翼地说:“皇上恕罪,这儿只有两万两,另外三万臣没带来。”
  “没带来?”
  “臣正准备向皇上禀报,广东吃紧,打探夷情之事不容懈怠,可‘厚谊堂’自开张到现在已有两年多,之前的那三万两已经花差不多了,正打算奏请留三万两周转。”
  长毛内讧,几个伪王自相残杀,死了只剩一个,咸丰的心情从未如此好过,一边示意韩秀峰起来,一边笑道:“没银钱周转怎么给朕办差,留三万两就留三万两吧,朕准了。”
  “谢皇上!”
  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心想这个韩四胆也太大了,先是纵容属下收留包庇正在被查办的犯官,现在又私自截留了整整三万两本应该上缴朝廷的厘金,正寻思这么下去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干的,皇上竟说道:“既然那个周兴远是被冤枉的,那就让他官复原职,并以打探贼情出力,加恩一级,赏带花翎。”
  “皇上英明。”韩秀峰急忙道。
  “朕早听文祥说过,上海分号那边是令妹在做主,这差事办得不错,果然有其兄必有其妹。”
  “臣昨晚听说她竟敢收留包庇周兴远,恨不得立马去上海把她押解回京,交内务府慎刑司议处!她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臣亦难辞其咎,恳请皇上责罚!”
  “要不是她收留包庇,一个忠臣就会蒙受不白之冤,她何罪之有?”咸丰瞪了韩秀峰一眼,接着道:“这件事就到这儿了,朕赦她无罪。”
  “皇上,您可不能跟文祥一样纵容她呀!”
  “什么叫纵容,我大清难不成还容不下一个女子?何况她不但是忠良之后还有功于朝廷,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比你韩秀峰深明大义!”
  “臣惭愧。”
  “既然知道惭愧,那就给朕好好办差。”
  想到上午封赏了那么多文武官员,任钰儿立这么大功不能不赏,可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又没法儿赏,咸丰心想不如赏她义兄韩四个梦寐以求的恩典,不禁笑道:“朕与你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别人的学生能中进士拉翰林,朕教出的学生却是个监生,朕的脸面何在?”
  韩秀峰没想到皇上会这么说,急忙道:“臣愚钝,臣辜负了皇上的一片良苦用心,臣罪该万死!”
  “你不学无术是你的事,可朕还要脸面呢。”咸丰猛地回头道:“郑亲王,好好琢磨下,给朕拟道‘监生韩秀峰,著赏给举人,一体会试’的谕旨!”
  郑亲王暗想这道谕旨不太好草拟,心想早上虽赏给了两个举人,可人家靠得是父荫甚至祖荫,并且人家虽是监生但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而韩四有什么,韩四什么也没有,禁不住问:“著赏给举人,一体会试?”
  “一体会试就是这么一说,就他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考十次也考不上!”
  “就算只赏给举人也得有个由头,皇上,奴才得仔细斟酌斟酌。”
  “跪安吧,回去慢慢斟酌。”
  “嗻。”
  郑亲王接了个棘手的差事,只能悻悻地躬身告退。
  韩秀峰则高兴得无以复加,因为这个恩典是他想都不敢想,甚至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两个娃身上的,想到不管这个举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今后谁也不能更不敢拿他的出身说事,急忙噗通一声跪下:“臣谢皇上隆恩,谢皇上恩赏……”
  “别谢了,真要是谢就谢你那个义妹,她不惜名节深入虎穴打探贼情,朕没法儿赏她,只能赏你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恩赐举人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参加过三次乡试都没能中式的八十岁以上的士子,合例者可请旨赏给举人或举人副榜(副贡);一种是大学士周祖培之子周文龠和吏部尚书翁心存之孙翁曾源那样的荫生。
  前者就算获赏举人也不会参加会试,就算参加会试能金榜题名,也因为年事已高做不了官。
  后者不但出身书香门第,并且早早地入国子监读书,有的甚至考上了内阁中书,或在国史馆、典籍馆当差,加之其父兄或其祖父位高权重,别人巴结他们还来不及,不会说三道四,更不会瞧不起。
  还有一种纯属是因皇上高兴获赏的,比如乾隆爷喜好巡幸,每次出巡见“小民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便龙心大悦,不是减免应征钱粮,就是拨给银两填补地方上因维修行宫所造成的亏空,以示体恤,有时候还赐商人食。
  见士子迎銮献赋那就更高兴了,几次下旨分别考试,优者分一二等,一等五人,举人赏给内阁中书,照例挨次补用;贡生、生员赏给举人,准一体会试;获二等者四人,各赏缎一匹,这就仿佛额外开了“恩科”。
  乾隆爷可以这么做,不等于今上也可以。
  郑亲王端华不想因为这点事引起轩然大波,又实在想不出个好办法,干脆跟往常一样把这棘手的差事交给同父异母的弟弟肃顺去办。
  肃顺没想到皇上会赏韩四这么个恩典,很清楚相比加官进爵,这才是韩四真正想要的。
  回家的这一路上追悔莫及,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早应该想到的,如果能在皇上前头想到,能帮韩四跟皇上求个出身,那韩四一定会对他感恩涕零。
  再想到皇上既没让军机处拟旨,也没命内阁拟旨,反倒让肚子里同样没多少墨水的端华办这差事,肃顺又露出了笑容。
  “禀老爷,焦老爷和伍老爷已经到了,正在花厅等您。”
  “知道了,爷先进去换身衣裳,请他们稍候。”
  “嗻。”
  伍肇龄和焦佑瀛不知道肃顺差家人请他们赶紧过来究竟有什么事,正喝茶闲聊,肃顺换上一身行褂走了进来,二人急忙起身行礼。
  “二位免礼,说正事……”
  肃顺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即指指着家人刚准备好的笔墨纸砚:“皇上既没让军机处拟旨,也没命内阁草拟,可见皇上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他们不但不待见志行,甚至会进言谏阻,所以才把这差事交给咱们。二位满腹经纶,妙笔生花,接下来就看二位的了。”
  伍肇龄同样没想到皇上竟打算赏韩四举人出身,打心眼里为韩四高兴,不禁笑道:“志行果然圣眷恩隆,只是这谕旨不大好草拟。”
  既瞧不上曹毓英,更瞧不起韩秀峰的焦佑瀛,心里则有些酸溜溜的,走到书桌边沉吟道:“大人,崧生兄,以佑瀛之见这谕旨倒不难草拟,而是难在何以服众。”
  “桂樵这话说在点子上,”肃顺放下茶杯道:“所以咱们得把这差事办漂漂亮亮,让那些迂腐之辈说不出什么。”
  “总得有个由头,想堵住悠悠之口谈何容易。”焦佑瀛紧锁着眉头道。
  “其实也不难!”肃顺胸有成竹地笑道。
  “佑瀛愚钝,恳请大人明示。”
  “桂樵,你之所以不知如何下笔,那是因为你跟志行不熟。”肃顺回过头,笑看着伍肇龄道:“崧生兄,你跟志行乃同乡,对志行最熟悉。他并非目不识丁,他之所以没能科举入仕,只能走捐纳的缘由,你最清楚不过。”
  伍肇龄反应过来:“大人是说可以在冷籍上做做文章?”
  “正是!”肃顺走到二人身边,得意地笑道:“所以咱们不但要帮皇上草拟一道谕旨,还得拟一道折子,拟好之后再找个合适的人递上去。”
  伍肇龄下意识问:“翰林院编修吉云飞如何?”
  肃顺权衡了一番,摇摇头:“吉云飞份量不够,崧生兄,你再想想,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要说合适,吏科给事中伍辅祥最合适。可这终究是得罪人的事,得罪的还是老家士绅,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帮着这上这道折子。”
  “伍辅祥跟志行不是同乡吗?”
  “大人有所不知,他跟志行的确是同乡,并且两家离得不算远。但他祖籍广东,他是客家人,这两年因为贵州闹教匪,担心老家安危,知道志行在老家率团练办理防堵才去过几次会馆,之前根本没把自个儿当四川人,这同乡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此一时彼一时,志行帮他保住了老家,这天大的人情他不能不还。再说他既然没把自个儿当重庆府人,也就不会在乎重庆的那些士绅高不高兴。”
  “大人所言极是,要不我先去找找他,探探他的口风。”
  “那就速去速回,这事得赶紧办,免得夜长梦多。”
  “大人如此抬爱志行,志行知道了一定感激不已。”
  “我要他感激什么,再说事还没办成呢。”
  ……
  韩秀峰不知道肃顺正为他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更不知道伍肇龄正在为他奔走,只知道等皇上降下谕旨今后就是举孝廉。
  人逢喜事精神爽,从宫里出来没回会馆,而是直奔“厚谊堂”。
  他这个“老掌柜”回来了,林庆祥等通译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来到展厅拜见。
  跟众人寒暄了一会儿,便让众人回各房接着办差,然后跟王乃增、庆贤和刚大开了半天眼界的刘山阳说起公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