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39

  “谁占谁便宜不一定呢,”韩秀峰摸摸嘴角,禁不住笑道:“潘兄,你早上不是羡慕他有兵部的勘合么,带上他就等于我们也有了勘合。过榷关不用交税,住驿站不用花钱,而我们只要管他一张嘴,算算还是我们赚了。”
  “他能同意?”
  “我都跟他结拜了,我跟他现在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姓兄弟,不同意不是打他自个儿脸吗?再说这又不用他多花一文钱,只要过榷关、住驿站时跟人家说一声我们是他的家人。”
  “也是,就这么办,不过等到我们自个儿花钱的时候可不能像这么大鱼大肉。”
  “这是自然,我们自个儿都舍不得乱花钱。”
  确认不会被杜三占便宜,潘二终于松下口气,想想又好奇地问:“四哥,刚才听他说啥子门千总、卫千总、外委千总,这千总难不成有好几种?”
  “是啊。”韩秀峰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揉着腿解释道:“京城内九门、外七门,每门设千总把守,所以那些千总就叫门千总;漕运总督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统率漕运,领运漕粮,那些个千总就叫卫千总、守御所千总。”
  “杜三呢,杜三是啥千总?”
  “他现在这个从六品的千总只是个虚衔,当兵的还有粮饷,他连粮饷都没有。不过他已经随营差操三年,又有镇台的保举,这个缺应该不难补。”
  潘二追问道:“不用给兵部的那些官老爷塞银子?”
  韩秀峰笑道:“如果只是想补个缺,像他这样的武举还真不用花银子。不过缺有很多种,有肥缺、有苦缺,有沿边缺、有内地缺……真要是一毛不拔,兵部的那些个堂官就算不把他外放去两广平乱,也会把他外放到苦寒之地戎边。”
  “他鬼精鬼精的,应该早有准备,身上肯定有银子!”
  “这倒不见得。”
  “咋不见得?”潘二不解地问。
  韩秀峰轻叹口气,抬头道:“大清是满人的天下,绿营跟八旗没法儿比。比如从一品的绿营提督,岁俸只有八十一两,而同为从一品的八旗将军、都统则为一百八十两!普通兵丁的差距更大,八旗兵丁的月饷要比绿营高出三分之一,月米多出三倍有余。并且八旗兵还有计丁授田和兵丁名粮等入项,而绿营兵丁只有月饷月米。”
  潘二沉吟道:“他只是个挂名的千总,就算想捞也捞不着银子?”
  “别说他这个挂名的千总,就算那些个在任上的千总也没啥油水,只能吃空饷喝兵血。可一营拢共就五百个兵丁,既要孝敬上头的那些个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手下又不能连一个兵也没有,所以空饷也吃不了多少。”
  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他们又不敢祸害地方,要是敢在外面胡作非为,别说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就算是参将、总兵,督抚都照样不会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来个革职待参都是轻的。”
  “这官做的也太憋屈了!”
  “所以说文贵武贱么。”
  ……
  与此同时,夜里没打探到啥,上午一样没打探到啥,直到刚才花了几百文钱买通龙溪驿的一个驿卒,才搞清昨夜到底发生啥事的刘三,正苦着脸跟周知县禀报。
  “他做贼心虚,怕被我们认出来,不敢上岸,在船上一直躲到夜里才让船家给长寿县太爷的长随和驿书送信。他老丈人好像在府衙当差,所以杨长随和驿书都帮着他,找了几身衙役的衣裳,给他换上,然后趁乱让他上了岸。”
  一想到巴县的事周知县就是一肚子火,咬牙切齿地问:“他人呢,还在不在岸上?”
  “不在,他晓得老爷您在这儿,哪敢停留,一上岸就连夜走了。”刘三偷看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周二爷,小心翼翼地说:“长寿县太爷的长随还拨了一匹马,差了四个青壮一路护送,我估摸着他们这会儿已经到了石门驿。”
  “人走了船呢?”
  “船也走了,一大早走的。”刘三深吸口气,忐忑地说:“丁二见船上没啥值钱的东西,那个船家看上去又挺老实的,要了两百文钱就让船走了。”
  死对头居然就这么眼皮底下溜了,周知县越想越憋屈,指着他的长随刘三问:“昨儿下午他们靠岸时,你们咋不上船瞧瞧?”
  “老爷,他的船天擦黑才到的,我们又不晓得他在船上……”
  “算了,这也不能全怪你们。”周知县沉思了片刻,突然转身走到桌前,拿起笔一边写公文一边冷冷地说:“二弟,他虽从我们眼皮底下跑了但也跑不远,你赶紧找条船去追,多带几个人,再带上几百斤铜,给他来个人赃俱获!”
  周二在巴县吃了大亏,比他大哥更恨韩秀峰,只是在巴县把事情办砸了,一直不敢开口,见他大哥发了话要收拾韩秀峰,激动地说:“大哥,这包我身上,只要他走水路,一定能追上!”
  周知县放下笔,在刚写好的海捕文书加盖上大印,随即抬头道:“一定要活的,只有活的才能管他老丈人要钱。他胆大包天竟敢坏我的事,看我怎样给他来个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们!
  石门驿是正东水路上的重要水驿,江边有许多吊脚楼,楼里有许多做往来客商乃至船工皮肉生意的女子。
  杜三大半夜酒了,咋也睡不着,竟跑去寻欢作乐。
  韩秀峰早上没见他下楼,以为他的酒劲儿没过还在房里睡,也就没去喊他吃早饭,结果快吃捎午时他哼着下流的小调回来了。
  “大哥,你这是去哪儿了?”
  “夜里睡不着,就去寻了个乐子,”杜三看了一眼正忙着张罗酒菜的驿卒,又凑到韩秀峰笑道:“二弟,大哥不是不想带上你,是想着你走了那么远山路一定很累。睡了一觉现在应该缓过来了,吃完捎午带你去,没想到这穷山僻壤的婆娘也那么水灵,尤其那浪劲儿,让你不想下她的床。”
  韩秀峰咋也没想到他这么色,连忙道:“谢谢大哥的好意,我刚娶婆娘刚成家,况且下午还得去码头等船。”
  “二弟,你是不是不好意思,”杜三拍拍他胳膊,一脸坏笑着说:“那些个有钱的三妻四妾,我们这些没钱的逛逛窑子咋了?要说婆娘,大哥我一样有婆娘,可不在身边有啥用。再说这儿是真便宜,花了不几个钱。”
  “大哥,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我是不敢,怕染上病。”
  “染啥病,这儿的婆娘干净着呢!闻闻,香不香,到这会儿哥身上还有余香呢!”
  韩秀峰以前是舍不得花钱去寻欢作乐,现而今是不想做对不起琴儿的事,推开他的胳膊:“大哥,我真没这个闲情逸致,你就别强我所难了。”
  “行,不强你所难,话说你们这些文官咋全这样,人前道貌岸然,背后男盗女娼。”
  “我跟他们不一样,再说我这个缺没补上,现在还不算官。”
  “好好好,不说了,吃捎午。”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潘二听得心痒痒,以至于捎午都吃得心不在焉,正琢磨着等会儿找个啥借口,偷偷去江边找个婆娘耍耍,一个船夫赤着脚跑进了驿站。
  韩秀峰乐了,起身道:“五哥,这么快就到了,我以为要等到下午呢!”
  “我怕被云南的那些个龟儿子看出破绽,就没敢再等钱老大他们,天一亮就动身了,这一路是紧赶慢赶,早饭都没吃,连口水都没敢喝。”秦五擦了把汗,见桌边坐着一大官没敢再往前凑。
  “早饭都没吃,肚子一定饿了,来,这儿有菜有饭,先坐下,我们边吃边说。”
  “不了韩老爷,我就是来知会一声,顺便问问啥时走。”秦五可不敢跟杜三坐一起吃饭,桌上的酒菜却很馋人,馋得他禁不住咽了咽口水。
  韩秀峰走过去把他拉到桌边,将他摁坐下来,一边示意潘二去盛米饭,一边笑道:“这位杜老爷是我的义兄,又不是外人,有啥好怕的。”
  杜三过去三年几乎天天跟营里的兵丁混在一起,没文官那么多讲究,并且一看就晓得秦五是船家,不禁笑道:“让坐你就坐,让吃你就吃,哪来这么多废话!”
  “谢杜老爷赏饭!”秦五急忙起身行了一礼,直到潘二把米饭盛来才小心翼翼坐下,不光不敢喝酒,甚至吃也吃得很斯文。
  韩秀峰一个劲儿劝他多吃点,见他放不开干脆拿起筷子帮着夹菜。
  两碗饭下肚,秦五的胆子大了许多,喝了一大口汤,抬头道:“韩老爷,我本来用不着这么赶的,是运官的那个长随让我有些害怕。天一亮他就跑码头上找人打听,不光打听,还上船翻您的行李。”
  “他打听啥?”韩秀峰放下筷子问。
  “打听我是从哪儿来的,夜里给驿站送的啥信,打听船上还有啥人,问这问那,一定是起了疑心。”
  “起疑心也正常。”
  “少爷,咋正常了?”潘二忍不住问。
  韩秀峰摸着下巴,沉吟道:“我们是天擦黑到龙溪的,真要是有啥急事,船一靠岸就应该上去送信。可我们担心被认出来,一直等到夜里才让五哥去送信。姓周的龟儿子又刚在巴县吃过我们的亏,就像只惊弓之鸟,遇到这么蹊跷的事一定会起疑心。”
  杜三不解地问:“他能起啥疑心?”
  “因为他做贼心虚,他在长寿一定没干啥好事,不是故意沉船调包官铜就是盗卖官铜。而我和我们巴县的二老爷能收拾他,长寿的大老爷一样能,所以他肯定很谨慎很小心,发现蹊跷肯定要打探个清楚。”
  “他能打探到吗?”潘二急切地问。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他舍得花钱,没啥事打探不到。”韩秀峰越想越紧张,起身道:“五哥,你赶紧吃。大哥、潘兄,你们赶紧去房里收拾行李。此地不能久留,五哥吃好我们就动身!”
  潘二不敢拿身家性命开玩笑,应了一声就拉着大头上楼。
  杜三却不认为云南的官差敢在重庆府地界上搞啥幺蛾子,禁不住问:“兄弟,你到底怕啥?”
  “怕被栽赃陷害,”韩秀峰一边陪着他上楼,一边解释道:“他龟儿子是解运滇铜的运官,要是被他们给追上,往我们船上扔点官铜,非说是我们偷的,到时候我们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他龟儿子想构陷谁就构陷谁,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要是王法能治他,他还能叫铜天王?”
  “这倒是,可我们明明没偷他的铜,却要像只丧家之犬落荒而逃,还是在我们重庆府地界上,这也太窝囊了!”
  “是有些窝囊,可除此之外还能咋办。”
  想到云南的运官很可能会差人带着铜追上来栽赃陷害,而铜又那么值钱,杜三眼前一亮,一把抓住韩秀峰的胳膊:“收拾他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收拾他们,三哥,你开啥玩笑,我们能不被他们收拾就烧高香了。”韩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
  “我没跟你开玩笑。”杜三松开手,很认真很严肃地说:“二弟,你既然能收拾他们一次,我相信你就能收拾他们两回!要是不把他们收拾服帖了,我们这一路上就得天天提心吊胆。赶紧想个法子,趁还在重庆府地界上,再给他龟儿子点颜色瞧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