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539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亏你笑得出来。”
  “博川兄,刚才你不是说过吗,仲华今年才多大,年轻就是本钱,就算这次……这次没能得偿所愿,今后依然有机会。”
  “是啊,就算耽误个三五年也没什么。”荣禄急切地说。
  “好吧,既然你俩都想好了,我还能说什么。”
  “博川兄,你不但要说还得帮着想想办法,前头的事你帮着想办法,最后那一件事我来办。”
  荣禄又听得一头雾水,文祥则很清楚韩秀峰的意思,放下茶杯沉吟道:“正白旗满洲都统现在是吏部尚书花沙纳兼署的,我跟他没什么交情,说不上话!”
  “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呢?”
  “你是说裕诚?”
  “嗯。”
  “我跟裕诚一样没什么交情,就算有交情这个忙他也不一定能帮上。”
  提到这个荣禄门儿清,不禁回头道:“志行兄,侍卫一般每五年选拔一次,由各都统衙门把旗内文武官员年满十八岁的兄弟、子孙登记造册,咨送军机处以备挑选。领侍卫内大臣是管侍卫的,选拔侍卫他插不手。”
  不等韩秀峰开口,文祥便低声道:“看来只能去求德全,他虽只是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但花沙纳公务繁多根本顾不上都统衙门,所以这事他应该能做主。”
  “博川兄,你认得德全?”
  “认得,不过也只是认得。”
  让韩秀峰倍感意外的是,荣禄竟笑道:“找德全也行,我跟他家老二熟!”
  “那就这么定,赶紧去找他家老二。”
  “可就算德全把我报上去,军机处那一关也不好过。”
  “军机处那边我来想办法。”
  文祥下意识问:“志行,你打算请曹毓英帮忙?”
  “除了找他我还能找谁,”韩秀峰笑了笑,回头道:“仲华,你回头跟德全家老二说清楚,能选上,能做个闲散侍卫就行,能不能补上缺不重要。再就是做上闲散侍卫之后可不能真闲散,不但要练练马上马下功夫,得空也要去宫门口转转。”
  荣禄糊涂了,忍不住问:“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看博川兄的了。”
  “志行,你是让我上折子保举仲华?”
  “用不着专门上折子,只要有机会觐见,想办法跟皇上提一下仲华就行了。”
  文祥反应过来,不禁笑问道:“志行,你是打算让仲华把闲散侍卫当作真侍卫做,然后成了侍卫们的笑柄,我再找机会给皇上讲个仲华明明不用当值,却天天跑去当值的笑话?”
  韩秀峰微笑着点点头:“知我者博川兄也。”
  荣禄则顿时傻眼了,哭笑不得地问:“志行兄,每天装作有差事的样子去宫门口转悠倒也不难,可这么一来你让我把脸往哪儿搁,真要是这么干,让我今后怎么出去见人?”
  “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说就算被人家笑话,也不会让你丢太久的人,最多三个月!”
  “三个月之后呢?”
  “三个月之后你就有差事了,到时候那些笑话你的侍卫,巴结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再笑话你。”
  文祥大概猜出韩秀峰打算怎么让荣禄顺理成章地接替恩俊出任“厚谊堂”三掌柜,不禁笑道:“仲华,韩信还受胯下之辱呢,你真要是想出人头地,被人笑话两三个月又有何妨。”
  荣禄不认为满汉两位太仆寺少卿会跟他开这样的玩笑,权衡了一番毅然道:“行,我听您二位的,不就是被人笑话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
  荣禄说干就真豁出去了,第二天一早便去工部衙门辞掉差事,然后请包括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德全的二儿子在内的一帮狐朋狗友吃酒,信誓旦旦地说身为将门之后理应做侍卫为皇上效力,在工部衙门做文官对不起列祖列宗。
  就在他忙着谋个闲散侍卫之时,韩秀峰也在为去天津“验收漕粮”做准备,甚至专程登门拜访曹毓英。
  三年前,见着曹毓英要行礼,要尊称一声“大人”。
  现在不比三年前,曹毓英虽是三品顶带,虽是领班军机章京,但在本部院依然只是郎中,天底下没有卿贰给郎中行礼的道理,称呼自然也跟着变了。
  “子瑜兄,秀峰这次去天津其实是奉旨巡视海防,不但要去大沽口,说不准还得往北走走,去山海关看看。皇上还命秀峰巡视完之后去趟保定,去拜见制台大人,所以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才能回来。”
  曹毓英反应过来,下意识问:“你走了之后书肆那边怎么办?”
  “只能拜托老兄你,皇上也发了话,命我赶紧跟你把堂务交代明白。”
  “帮你看几天家倒也没什么,但要是有十万火急的夷情怎么办!”
  “有夷情上折子,真要是遇着十万火急的夷情,那就得赶紧递牌子乞求觐见。”
  要是换做别的差事,曹毓英定会以军机处公务繁多推诿,但这不是别的差事,而是能给皇上上折子,甚至能递牌子求见的差事,而且皇上这本就是皇上的旨意。
  曹毓英越想越激动,甚至觉得韩秀峰和恩俊这一出京,十有八九不会再回来了,很可能会被外放直隶,不禁脱口而出道:“老弟放心,既然是皇上的旨意,毓英责无旁贷,实在忙不过来大不了跟彭中堂告几天假,一心一意帮你看家,直到你办完差回来为止!”
  “有劳老兄了。”
  “份内之事,说这些太见外。”
  “子瑜兄,秀峰走前还有一事相求,工部员外郎荣禄不知道你认不认得,他也不晓得吃错了啥药,竟把工部的差事辞掉了,说什么身为将门之后应该驰骋沙场。可他祖父、阿玛、伯父全殉国了,皇上为此曾明谕优恤,盛赞他家‘世笃忠贞’。他们家这一支就剩他这么根独苗,可不能再有闪失,所以我劝他别去军中效力。”
  荣禄这个人,曹毓英有点印象,下意识问:“那他现在有何打算?”
  “去不了阵前效力,工部的差事又辞掉了,想来想去只能做侍卫。要是都统衙门呈报到军机处,还得请老兄帮帮忙。像他这样的勋贵子弟,能不能谋到个差事真无所谓,要得就是个体面。”
  “闲散侍卫一样是侍卫?”曹毓英忍俊不禁地问。
  韩秀峰心照不宣的点点头。
  对曹毓英而言这真算不上多大事,不禁笑道:“行,这事包我身上,只要都统衙门把名册呈送到军机处,只要名册上有他,这事不难办。”
  “谢了。”
  “举手之劳,有什么好谢的。”曹毓英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志行,有句话我不晓得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你是不是得罪过焦佑瀛?”
  “我就见过他一次,还是几年前的事,我怎会得罪他!”
  “那一定是他觉得被怠慢了,反正据我所知,他没少在肃顺大人那儿给你上眼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以后得多留点心,得空多往肃顺大人那儿跑跑,可不能由着他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
  关小虎和古榫、郑元宝回来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三人在巡捕营的那几年差没白当,连最老实的郑元宝都攒了一千多两,所以一回到家就祭祖,祭完祖连摆了两天流水席,宴请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然后翻盖家里的房子,正所谓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可关班头和古掌柜、郑掌柜却很不高兴,一想到当年一起出去的几个后生都在外面做官,就他们三个跑回来了,就觉得他们三个不争气,甚至觉得以后在段吉庆、王在山等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给三个臭小子好脸色,一遇着不顺心的事还破口大骂他们没出息。
  关小虎在外头横,在家可不敢跟老子耍横,一个不慎就会被关班头骂个狗血喷头,觉得那个家没法儿呆,干脆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同古榫、郑元宝一起搬到湖广会馆,给潘二跑腿打杂,不管他老娘和婆娘怎么劝,就是不回家!
  潘二忙了一天回到会馆,见关小虎的婆娘又抱着娃找过来了,堵住会馆门口哭哭啼啼,搞得像是有天大的冤情,急忙让家人去会馆后头的“奉政第”请琴儿来把她们娘儿俩哄走,然后找到正在花厅里跟陕西客长关允中打牌的三人,阴沉着脸问:“小虎,你婆娘抱着娃在门口哭哭啼啼,你是真没听见还是假没听见?”
  关小虎一样不敢跟潘二油腔滑调,急忙扔下牌:“长生哥,我听是听见了,也出去劝过,可她就是不回去,我总不能当那么多人面揍她吧。”
  “打婆娘,长本事了,你咋不请人写封修书,把婆娘给休了?”
  “长生哥,我爹那臭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回去不是找骂吗!”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我们回来是四哥点了头的……”
  提起这个潘二就来气,紧盯着他问:“那到家时为何不说是四哥让你们回来的,如果说是四哥让你们回来的,哪会有这么多事?”
  “那会儿哪想到这些……”
  “算了,我回头去帮你去求求段经承,只要段经承愿意出面,你爹应该不会再说什么。”潘二懒得再管他的破事,随即回头道:“关先生,昨晚我想了想,请八省客商代办四川各州府报捐的事还是先缓缓。贵州、云南和陕西三省可以先办着,不过经办的商户得先拿银子来领部照。”
  办理报捐就像做买卖,只要“物美价廉”这买卖就会越来越好做。
  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前来捐文武监生、顶带、花翎、蓝翎和恩典的加起来竟达一千八百多人!除了应上缴户部藩库的捐项之外,每办一个收取五两公费银,段吉庆和王在山代办本地俊秀的捐纳,忙得不亦乐乎,赚得盆满钵满。
  关允中看着羡慕,提议召集几个大商号代办,把这买卖做大点,见潘二不让在本省收捐,不解地问:“潘老爷,您能帮胡大人筹到银子就行,为何要舍近求远?”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再像现在这么干,人家全跑咱们这儿来报捐,不去县衙府衙。到时候县太爷和府台没法儿跟上峰交差,又拿咱们没办法,就只能派捐了。”看着关允中欲言又止的样子,潘二接着道:“县太爷为了跟上头交差,都已经让师爷拟了个章程,打算从当铺开始劝捐,生理平淡的,每间捐监生一名;生理较旺者,每间捐监生两名,告示都已经贴出来了。”
  “这哪是劝捐,这分明是勒捐!”
  “朝廷开捐纳事例,本是不得已之举,咱们要是总这么挖地方官员的墙角,很可能会把他们逼得派差役去十里八乡按户勒捐,到时候倒霉的还是家乡父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