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39

  “潘二,少爷和杜老爷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呢!”
  “少爷和杜老爷没跟你开玩笑,直钩真钓到鱼,而且一钓就是大鱼。”潘二何等精明,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禁不住笑道:“少爷,杜老爷,要不我去城里买点肉、打点酒?”
  韩秀峰不想功亏一篑,若无其事地说:“别去了,从现在开始谁也别下船。”
  杜三更是笑道:“你龟儿子想喝酒吃肉是吧,有本老爷在,不去买一样有酒肉。”
  ……
  与此同时,刚喝了几口茶的佟柱越想越奇怪,放下茶碗问:“辉图,刚才那个候补巡检和那个千总怎么既不进城也不走?瞧着不像个没钱的主儿,就算不去城里逛逛青楼,也应该去城里找个客栈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舒舒服服睡一觉。”
  “是不是见我们坐这儿不敢进城?”辉图下意识抬头看向秦五的船。
  “税都交了,事已经过去了,他们有什么不敢的。”
  “也是,他们这又是玩的哪一出。”
  “会不会是川东道派来的探子?”
  “疑神疑鬼!”
  “反正我觉得这事蹊跷,要不要差个人去向监督禀报。”
  辉图回头看了他一眼,带着几分不屑地笑问道:“川东道说是兼理夔关税务,但那个道台真管得着我们夔关的事吗?皇上真要是想让他管,还会派什么监督?”
  佟柱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这倒是,户部三十二处税关中税额最高的二十四处关差和委员,全是我们内务府派遣的,其中就包括我们夔关。我们是帮皇上收税,能给他们几万两税银就不错了,想插手关务没门!”
  “这就是了,你还什么好担心的。”
  二人正说着,夔州协标的一个千总和四个把总抱着酒坛、提着一个食盒,从城门里说说笑笑地走了出来。
  佟柱最瞧不起绿营,端着茶碗嘀咕道:“这帮孙子跑城外来喝什么酒?”
  “闲的呗,”辉图看着往码头走去的绿营武官,想想又忍不住笑道:“这帮孙子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竟然有钱买酒,还跑到城外来喝。”
  “他们哪喝的是酒,喝的是兵血!”
  “别大哥说二哥了,你在旗营当差那会儿不一样吃空饷喝兵血嘛。”
  佟柱正准备反唇相讥,只见那个千总和那几个把总竟在一个脚夫的带领下直奔韩秀峰的船而去,而韩秀峰和杜三也不再钓鱼了,从船尾爬到船头相迎。
  辉图沉吟道:“我说他们怎么不下船呢,原来是在等这群丘八。”
  ……
  韩秀峰不晓得两个来自内务府的税官是咋议论他们的,光顾着跟杜三的叔伯兄弟们打招呼,行完礼问完好,把刚上船的四位客人迎进潘二刚收拾好的船舱,叫秦五婆娘拿来碗筷一边喝着酒一边说起正事。
  “墙叔,不是我志行想招惹他们,是他们想栽赃陷害志行,而且我们跟他们同路,这件事要是不能在夔州了,恐怕连我也到不了京城!”
  “那还有啥好说的,既然那龟儿子运官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王千总虽说是个千总,但手下只有两汛兵,这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岂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想想竟回头笑道:“既然铜天王想生事,不妨把事闹大点,你赶紧回营找两个水性好的兄弟来。”
  “找来干啥?”一个把总不解地问。
  王千总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把总脸上露出了笑容,旋即起身道:“三娃子,志行,你们陪墙哥慢慢喝,我去去就回。”
  “李叔,我送送您。”韩秀峰连忙道。
  “自个儿,别送了,再说我马上就回来。”矮个子把总钻出船舱,想想又回头道:“墙哥,你说我们这身行头是不是也换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把他们吓跑咋办。”
  王千总不禁笑道:“要得要得,没想到你也鬼精鬼精的,哈哈哈哈!”
  
第九十章
追上来了!
  李把总说“去去就回”,结果不到半炷香功夫就带着三个矮矮瘦瘦的汉子回来了,一个守在岸上,另外两个上了左边的那条船。
  他们虽没穿管军的衣裳,但全挎着刀,其中一个还亮出腰牌,船家敢怒不敢言,只能由着他们上船。
  韩秀峰陪着王千总和刚回来的李把总又喝了一会儿酒聊了一会儿天,感觉尿急钻出船舱站在船尾解手。因为喝的有些迷糊,就这么尿在江里,也不晓得隔壁那几条船上正在洗衣淘米洗菜的船工高不高兴。
  船舱里全是官老爷,潘二尽管很馋却不敢往里凑,一直坐在船尾钓鱼望风,见韩秀峰尿完了,他忍不住说:“四哥,我心里还是不踏实。”
  “咋不踏实。”韩秀峰担心喝多了误事,不想再回舱里,干脆一屁股坐了下来。
  “四哥,我担心岸上的那些个税官税吏,他们的心一个比一个黑。要是铜天王真追到这儿,真栽赃嫁祸我们,指望他们主持公道是不是有些悬?”潘二说着说着又往岸上看去。
  “我以为你担心啥呢,原来担心他们。”
  “难道不应该担心吗?”
  “用不着担心他们,因为这事轮不到他们来主持公道。”韩秀峰顺手拿起鱼竿,见鱼饵还在钩上,用力往前一甩,又跟刚才一样钓起鱼来。
  潘二好奇地问:“四哥,不找他们主持公道找谁?”
  韩秀峰晓得他没来过夔州,也不想让他总是提心吊胆,解释道:“这里跟我们巴县有些像,不光府治与县治同廓,还有监督署、夔协署两个大衙门和府学署、经厅署、县学署、捕厅等小衙门。”
  “知府衙门也在城里?”
  “是啊,奉节县是夔州府的首县,县衙和府衙全在城里,所以说府治与县治同廓。”
  “监督署就是夔关衙门?”潘二举一反三地问。
  “嗯。”韩秀峰微微点点头。
  “夔协署呢,夔协署是啥衙门?”
  “夔协署就是夔州协标,晓得李把总咋回来的这么快吗,因为夔州协标的左营就在城门里头,离我们这很近,只有几步路。”
  “咋离这么近!”潘二喃喃地说。
  “协标就是绿营,离城门近点平时可协助奉节县维持地方治安,防范码头上鱼龙混杂的脚夫作乱。又能协助夔关征税,防范有人闯关冲关。要是起了战事,又可就近登上城墙御敌。”韩秀峰指着靠在江对面的两条兵船,笑道:“看见没有,那两只船上全是绿营的汛兵。”
  潘二禁不住笑问道:“这么说周围这些官军全会帮我们?”
  “这是自然,他们全是王千总的部下。”
  “没想到杜老爷有这么大靠山。”潘二感叹了一句,想想又问道:“四哥,你刚才说经厅署,经厅署是啥衙门,我从来没听说过。”
  “你没听说过的事多呢。”
  “到底是啥衙门?”
  韩秀峰抬抬鱼竿,笑道:“经厅署是夔州同知的官署,同知是知府的辅佐官,我们重庆府也有一个同知老爷,只是后来江北的人越来越多,就划治设立江北厅,同知老爷就移驻江北厅城,虽是正五品,其实跟州县官差不多,不过也比做夔州府的同知强。”
  潘二追问道:“咋就比夔州的同知强了?”
  “同知虽说分掌地方的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和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但终究府台的辅佐官。府台岂能放权于人,宁可多聘几个幕友,多带几个长随也不会让他管这些事。我们巴县有两个摇头老爷,他其实也是,只不过是府衙的摇头老爷。”
  “难怪个个想当掌印官,个个想做正堂。”潘二总是明白了当辅佐没前途,想想又好奇地问:“四哥,城里这么多衙门,那么多老爷,遇到事谁听谁的,到底谁最大。”
  “当然是夔州知府,知府正四品。不过夔关是户部的榷关,关差又大多是内务府派遣的,所以府台管不了他们。不过管不了归管不了,夔关监督也不敢不给府台面子,见着府台还得恭恭敬敬。”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至于夔州协标,虽说归重庆镇总兵管,但在地方上要听府台的。”
  潘二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这么说铜天王真要是追过来栽赃嫁祸,我们就去求府台主持公道!”
  “不是我们去求,是王千总去求协台,协台再去求府台主持公道。”
  “对对对,我们跟府台哪说得上话,这事能不能在夔州了,说到底还得靠杜老爷。”
  ……
  正说着,只见两条快船顺流而下,直奔码头而来。
  潘二开始没注意,直到听见那两条船上的人呵斥别的船让开水道,这才发现站在船头上的那个身影有些眼熟。
  “四哥,他们真追上来了!”
  “起来,让他们看清楚点。”韩秀峰放下鱼竿,爬起来扶着舱顶喊道:“王千总,大哥,铜天王来了,铜天王追上来了。”
  杜三顾不上再喝酒,扔下酒碗笑道:“墙叔,那些个龟儿子来得好快,就比我们晚一个多时辰。幸亏我二弟早有警觉,不然这次真要栽他们手里。”
  送银子的来了,王千总比杜三更兴奋,回头笑道:“来得正好,李贵,给岸上发讯号!”
  “晓得。”李把总扔下酒碗爬到船尾,先喊了一下躲在旁边船上的两个汛兵,又站在船头跟留在岸上的汛兵打手势。
  就在这边做准备之时,周二爷也看到了穿着一身官服的韩秀峰,激动的无以复加,指着韩秀峰呵斥道:“大胆韩四,竟敢偷盗官铜,还不束手就擒!”
  他话音刚落,船上的衙役和青壮纷纷拔出刀或抄起棍棒。
  他离这边还有两丈远,并且船上不比岸上,别看来了二三十个人,但真正能动手的就船头那几个。而绿营虽因承平日久,营务废弛,上不了阵,打不了啥硬仗,但王千总、李把总这个武官还是有两手的,一个真能对付他们两三个。
  韩秀峰一点也不担心,拱手笑道:“我说是谁呢,原来是周二爷。周二爷还是那么风趣,又跟韩某开玩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